2014《名师伴你行》系列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配套精讲学案:第五部分选修内容选修6环 境 保 护.ppt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43384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9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名师伴你行》系列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配套精讲学案:第五部分选修内容选修6环 境 保 护.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2014《名师伴你行》系列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配套精讲学案:第五部分选修内容选修6环 境 保 护.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2014《名师伴你行》系列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配套精讲学案:第五部分选修内容选修6环 境 保 护.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4《名师伴你行》系列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配套精讲学案:第五部分选修内容选修6环 境 保 护.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名师伴你行》系列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配套精讲学案:第五部分选修内容选修6环 境 保 护.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选修 6环 境 保 护,1 .环境问题的表现,大致可分为_和_ 。 2.全球性环境问题主要有_ 、酸雨和_等。 3.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有_ 、 _ 、一些矿产濒临耗竭。 4.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有: _ 、森林和草地破坏、土地荒漠化、 _和_等。 5.主要环境污染包括_ 、水污染、 _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等。 6.环境管理的对象:个人、 _ 、政府。 7.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 _ 、法律手段、 _ 、技术手段、宣传教育手段。,气象灾害:、干旱、寒潮等 主要自 地质灾害:、泥石流等 然灾害 水文灾害:、风暴潮等 生物灾害:病害、和鼠害等 自然灾害带: 世界主要 火山、地震、台风、海啸、风暴潮等 灾害

2、带 之间的环球自然灾害带: 水旱、风暴潮、台风、山地地质灾害等 人类活动对 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 自然灾害的 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 影响 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 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灾情变化 防灾与 高新技术与防灾减灾 减灾 应对自然灾害的正确方法,1.原生环境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 2.全球气候变暖 臭氧层破坏 3.淡水资源短缺 耕地日渐减少 4.生物物种减少 水土流失 湿地减少 5.大气污染 土壤污染 6.企业 7.行政手段 经济手段,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空间,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另一方面,人类的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2.

3、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与特点,(1)环境问题的产生既有自然的原因,也有人为的原因,而以人为原因更为重要。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指火山爆发、地震、山崩、泥石流、台风、海啸、寒潮、水旱等自然界固有的灾害。 (2)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特征,一个地区生态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到周围相关的地区。人类排放的污染物,随大气运动、水循环等,会扩散到其他地区,甚至全球。当代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全球性。,【例1】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增加。目前,碳排放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图5-6-3是21世纪初某年世界部分国家碳排放状况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在美国、俄罗斯、法

4、国、印度四国中任选一个国家,指出该国相对于中国的碳排放特点。 (2)说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1)美国碳排放总量和人均排放量均较多;或俄罗斯碳排放总量较少,人均排放量较多;或法国碳排放总量较少,人均排放量较多;或印度碳排放总量较少,人均排放量接近。(四选其一) (2)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使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能力增强,增加了大气逆辐射,导致气温上升(或温室效应增强,或大气保温作用增强)。,第(1)题,要从排放总量和人均排放量两个图示信息的比较分析。第(2)题,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保温作用加强。,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大气中粒径小于2.5微米的颗

5、粒物(PM2.5)对光的散射作用比较强,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在不利的气象条件下更容易形成灰霾,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较大。2012年2月,国务院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PM2.5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挥发性有机物等,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1)根据材料二,说出该城市大气中PM2.5的最主要来源,解释夏季PM2.5较少的原因。 (2)为改善空气质量,还人们更多的蓝天,请说出针对减少PM2.5的具体措施。,材料二 某城市PM2.5主要污染季节变化图5-6-4。,(1)机动车尾气。夏季气温高,对流旺盛;夏季降水较多。 (2)调整能源结

6、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调整工业结构;加强(工地)扬尘管理;改进汽车尾气排放技术;大量植树造林;加强生态环境的治理等。 第(1)题,从柱状图可以看出,该市机动车尾气造成的污染最严重。夏季高温多雨,空气流动性强,污染较轻。第(2)题,提高能源利用率,调整能源利用结构、植树造林等都是有效的措施。,1.水资源问题及其利用、保护,2.土地资源问题及其产生原因 (1)土地资源问题:世界耕地资源严重不足且分布不均;土地退化严重。 (2)土地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人口增长过快;土地的不合理开发;过度放牧;植被破坏;土地污染;非农业用地不断扩大,占用耕地。,3.化石燃料的合理开发与利用的主要措施,【例2】图5-6

7、-6示意19862002年我国长江三角洲某地区地面沉降的发展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19862002年该地区地面沉降的空间变化特点,并分析其人为原因。 (2)简述地面沉降的防治措施。,(1)沉降面积不断扩大,深度不断加深。 该地区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生产、生活需水量加大,过度开采地下水。 (2)合理开采地下水等管理措施;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人工回灌等工程措施。,第(1)题,从图中可知该地区各沉降深度的沉降面积均有较大的增加,因此沉降总面积在扩大,沉降深度在增加。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城市规模大,生产、生活需水量大,而地表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地下水开采过度,是造成地面沉降

8、的主要原因。第(2)题,防治地面沉降的措施应控制地下水的开采、提高水的利用率、减少用水量等 ,恢复地下水的水位就要增大地下水的来源,可进行人工回灌、增加植被覆盖率、加大地表水的下渗等。,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随着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多。充分利用太阳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是工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市场对能源的需求量大(能源缺乏);科技力量强;经济基础雄厚(资金充足);首都对环境质量要求高。(答出任意三项即可) (太阳能是一种新能源,因其数量大、清洁、可再生而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北京布局大型太阳能电站的社会经济区位条件可从市场、技术、资金、环境等方面考虑。),北京

9、正在建设大型太阳能发电站(见图乙)。在北京布局大型太阳能发电站的社会经济区位条件有哪些?请列举三项。,【例3】下表为我国西北某区域三个年份各类盐渍化土壤面积统计表。读表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该区域19902010年土壤盐渍化变化的特点。 (2)指出该区域产业生产中防治土壤盐渍化应采取的措施。,(1)中度、重度盐渍土面积增大,轻度盐渍土面积减小;盐渍土总面积增大;土壤盐渍化越来越严重。 (2)合理灌溉;修建排水工程;禁止盲目垦荒,退耕还草。,第(1)题,本题考查统计表的综合分析、表述能力。读表中数据可知,中度、重度盐渍土面积增大,轻度盐渍土面积减小,盐渍土总面积不断增大、土壤盐渍化有加重的趋

10、势。第(2)题,本题以盐渍化为切入点,考查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可从合理灌溉、修建排水工程、禁止盲目垦荒等方面回答。,图5-6-8是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和生态安全战略工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共同原因是_、_。 a.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 b.气温年较差大 c.降水集中 d.植被破坏严重 (2)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侵蚀区界线以西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 (3)对减轻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旱涝灾害都有重要意义的生态安全战略工程是_、(填图中代号)。工程所在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 (4)分别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比较分析、建设防护林的条件。,(1)c d

11、(2)风力作用 (3) 土地荒漠化 (4)地形起伏小,气候干旱;地形起伏较大,气候湿热。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各区域水土流失的成因、危害及我国各区域建设防护林的条件及目的。第(1)题,图中显示水土流失严重区主要位于地势第二阶梯,处于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这里植被覆盖率低。第(2)题,以西为气候干旱区,外力作用以风力为主。第(3)题,图中唯有位于长江、黄河的中上游地区,此区域的生态建设可以缓解中下游的旱涝灾害。位于西北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第(4)题,位于西北地区、位于东南丘陵地区,两地地势起伏大小与干湿状况差异很大。,1.水污染形成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2.固体废弃物污染

12、的来源、危害及防治措施,3.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1)大气污染的发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大气圈中的原有成分被改变,有毒有害物质增加,大气质量恶化;二是影响了原有生态平衡,严重威胁着人体健康和工农业生产,并对建筑物及各种设备设施造成损害。 (2)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的防治 可吸入颗粒物是空气质量播报中的一个重要参数,是指空气中悬浮的粒径10m以下的固体颗粒,其主要来源及影响见下表:,(3)酸雨的防治,(4)大气污染防治的措施,【例4】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近百年来,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发生了很大变化:1910年为苏州河,1928年改至黄浦江中、下游,1978年改至黄浦江中、上游,2010年

13、改至长江青草沙(见图5-6-10)。,(1)分析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变化的原因。 (2)提出保护城市水源地应采取的措施。,(1)水环境污染严重;城市需水量增加。 (2)控制污染源,加强水质监测和日常管理,防止水污染;制定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案;加强城市水环境教育,增强公众水环境保护意识;强化水资源管理等。,第(1)题,考查水资源问题。根据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工业化、城市化水平高不难分析。第(2)题,考查水资源保护措施。回忆所学知识不难回答。,图5-6-11为2000年中国南北方城市生活垃圾的成分构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中国城市生活垃圾中不可回收物成分构成的地区差异,并从气候角

14、度说明原因。 (2)简述城市生活垃圾产生的主要危害。,(1)地域差异是:无机物的比重北方多于南方,有机物的比重南方多于北方。 原因:北方冬季气温低,需要燃煤取暖,产生大量煤灰等;南方水热条件好,蔬菜种类多、产量大,产生的菜叶等生活垃圾多。 (2)堆放垃圾占用土地或水域;污染地下水、土壤和大气;危害人体健康。 第(1)题,本题以南北方城市生活垃圾的成分构成图为背景,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南方生活垃圾中不可回收有机物(菜叶等)比重大反映出的是湿热气候,北方生活垃圾中不可回收无机物(煤灰等)比重大反映出的是家庭生活用煤多的状况。第(2)题,本题考查垃圾污染的危害。主要是对大气、水、

15、土壤造成直接污染及对人和动物造成间接危害。解题的关键是答题的方向和答题的完整性。,将我国华北地区某城市20002007年大气环境中的SO2年均浓度和PM10(可吸入悬浮颗粒物)年均浓度分别按照浓度值从小到大进行位次排序,整理好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读表回答下列问题。,(1)推断M市空气质量总体变化的原因。 (2)任选材料中的一种大气污染物,分析说明其浓度季节变化的一般特征。,(1)科学技术进步,调整产业结构,改善能源结构,控制排放量,加强绿化等。 (2)SO2:冬季燃煤多,降水少,浓度最高,夏季则相反。(从夏季的燃烧量和降水量入手分析亦可,需答出冬季情况) PM10:春季多大风,天气干燥,浓度最高。夏季则相反。(从夏季的风力和降水角度入手分析亦可,需答出春季情况 ) 第(1)题,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该地大气质量明显好转,说明污染物的排放量减少,这可能是产业结构的调整或是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善所致。第(2)题,北方地区SO2主要是冬季燃煤排放所致,因而冬季浓度大,夏季浓度小。北方地区春季降水少且多大风,沙尘暴多发,因而PM10浓度大,夏季降水多,因而PM10浓度低。,复习至此,请做练案47 环境保护,章末知识整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