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四年级下数学教案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_人教新课标-文档资料.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46014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四年级下数学教案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_人教新课标-文档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年四年级下数学教案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_人教新课标-文档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年四年级下数学教案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_人教新课标-文档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四年级下数学教案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_人教新课标-文档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四年级下数学教案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_人教新课标-文档资料.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本课课题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P5P6教学目标及设置依据1、在已学的乘、除法知识的基础上分别概括出乘、除法的意义。2、在交流总结的基础上,掌握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以及乘、除法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3、掌握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明确0不能作除数及其中的道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乘、除法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理解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教学准备投影仪、课件教 学 过 程内容与环节预设个人二度备课课后反思教学过程:(一)导入新授每个花瓶里插3枝花,4个花瓶一共插了多少枝花?1. 根据题意,列式计算。用加法算:333312用乘法算:3412 2. 算式中的3和4各表示什么意思?3、乘、除法各部

2、分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引出课题。(二)探究规律,明确意义 1、教学乘、除法的意义。(1)出示教材P5例2(1)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式解答,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教师板书:3+3+3+3=12(枝)或34=12(枝)结合刚才的算式思考:哪个算式更为简便?想一想乘法是一种怎样的运算。你知道它的各部分名称吗?教师总结: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因数因数积 (2)出示教材P5例2(2)(3)有12枝花,每3枝插一瓶,可以插几瓶?有12枝花,平均插到4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插几枝?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式解答,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教师板书:123=4(瓶) 1

3、24=3(枝)对比这三个算式,你能说一说什么是除法?你知道它的各部分名称吗?与第(1)相比,第(2)、(3)题分别是已知什么? 求什么?怎样算? 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你认为什么是除法?总结:除法可以看做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求出的未知数叫做商。2、教学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你能说一说乘法、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吗?学生交流后汇报,教师板书。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如果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呢?学生独立思考交流后,板书总结。被除数=除数商+

4、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通过刚才算式的比较,你能说一说除法和乘法之间有什么关系吗?总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乘除法对比 来源:学科网ZXXK3、教学有关0的运算。(1)出示P6例3说一说你知道的有关0的哪些运算?运算时应该注意什么?学生说试题,教师记录。预设:0+5= 24-0= 50= 06= 4-4=指名口算后,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总结:一个数加上0还得这个数的本身 一个数减去0还得这个数的本身 0乘任何数都得0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被减数与减数相同时,差为0(2)思考:在除法算式中,0能做除数吗?为什么?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交流。教师总结:50不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和0相

5、乘能得到5;00不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和0相乘都得0.因此0作除数无意义,因此0不能作除数。(三)巩固发散1、P6 做一做 独立完成,指名订正。根据3614504,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来源:学#科#网Z#X#X#K5041450436你是根据什么得出结果的?因数积另一个因数2、下面各题应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1) 蜗牛每小时可爬行5 m,6小时能爬行多少米? (2) 120支铅笔,每12支装一盒,可以装几盒? (3) 蜗牛6小时爬了30 m,平均每小时爬行多少米? (4) 一头大象的体重是5600 kg,正好是一头牛的体重的8倍。这头牛重多少千克? 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3、根据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算式。4、课本P7 6、一艘宇宙飞船5秒航行60km。根据这一数据填写下表。 7/1如果AB3,并且A+B16, 那么B( ),A( )。 7/2、如果AB52,并且A+B20,那么B( ),A( )。 说一说上面两题你是怎样想的?(四)评价反馈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课后反思:作业布置或设计课后反思:教后整体反思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