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23黄河魂_人教版-文档资料.docx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46876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23黄河魂_人教版-文档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年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23黄河魂_人教版-文档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年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23黄河魂_人教版-文档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23黄河魂_人教版-文档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23黄河魂_人教版-文档资料.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23黄河魂人教版(2019)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以培养创新精神、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取向的必修课程,它强调让学生通过学习,提出问题,收

2、集材料,对研究目标进行探索、分析、研究,最后基于问题解决模式,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并学会解决生活中与信息技术学习有关的实际问题。信息技术和网络不仅成为教师学习提高的途径,也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的教改课题。下面围绕四年级一节语文课黄河魂,谈谈多媒体在其中的运用。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

3、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

4、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一、设计思路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

5、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自主化的学习方式成为一种现实的必然的选择,学生由原来的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这有利于使学生在网络时代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但是,网络信息并不等同于教学内容,师生需要对网络信息进行查找、筛选、核实及应用。本单元的学习计划,旨在培养学生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自主学习、掌握知识的能力。尤其是关于黄河的内容,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得出结论,培养创新能力。二、课前准备实施步骤1、首先对学生进行先期的培训,主要是掌握如何搜集下载网上的信息。

6、四年级学生已开设信息技术课,但只会一些基本的操作,要掌握以上的技巧有点难度,我安排了和信息技术教师共同手把手的辅导。2、由学生通过课内外资料的收集,来完成黄河的一些景点的介绍和名称的由来,并重点收集壶口瀑布的有关资料。三、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1、创设意境,以景激情。电教媒体集“声、色、画、乐”于一体,色彩丰富的画面, 生动可感的声音,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意境,学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唤起强烈的探索欲望。学习便成了一种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开课时,我放映了一段黄河的录象画面。那磅礴的气势、震耳欲聋的轰鸣,震撼了学生的视听感官,迅速把学生带入了课文所创设的意

7、境中。同时,教师以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渲染了气氛:“诗仙李白曾经写下这样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黄河水和黄河精神哺育了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在古老的黄河流域,演出了一幕幕壮丽辉煌的剧目,回报母亲河的养育之恩。“2、激发情感,以情促思。人的情感怎是在一定的情境之中产生的,借助图像烘托,音乐渲染等手段促使学生进入教材所描写的特写情境中,便能使学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地与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入境生情,学生对事物的感受和情感体验越深刻,对事物的感知理解便越深入,思考分析也越透彻。本文作者热情颂扬了壶口瀑布的力量、精神和气概,正是要颂扬黄河的魂魄,并进而颂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引导学生理解黄河的精

8、神与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内在联系。这正是本文教学的难点。教学中,我以一个问题贯穿教学始终:课文为什么不以“壶口瀑布”为题?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重点句段,感受到了壶口瀑布那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前赴后继的献身壮举,无坚不摧所向无敌的气概。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我通过多媒体出示了黄河不同流段的图片,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黄河的风采。学生从朗读、看图中理解了“排山倒海、接踵而至、雷霆万钧、所向披靡”等词语,学生读得投入、读得动情,真正让自己的整个身心都融化进黄河的灵魂精魄中。3、以乐动情,升华主题。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悠久的文化、不屈的精神。黄河文化源远流长,传扬着许多可歌可泣的动

9、人故事。黄河大合唱是黄河文化中的优秀作品。我向学生介绍了这个作品的由来:“诗人光未然东渡黄河,亲临险峡急流、怒涛旋涡、礁石瀑布的境地,目睹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悠长高亢、深沉有力的船夫号子,用凝重的笔触书写了组诗黄河。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将它谱写成黄河大合唱,雄壮有力的歌声振奋人心,唤起了中华儿女同仇敌忾的决心和气节。”我选取了其中保卫黄河这一部分,用多媒体播放给学生欣赏。深沉的男中音朗诵、激情澎湃的歌声震撼了学生,他们的目光中流露出无比的激情。我趁热打铁,动情地说:“同学们,我们都是炎黄子孙,都有一腔爱国热血。我们爱祖国、爱家乡、爱母亲河!让我们把对黄河的热爱用我们的朗读表达出来

10、吧。”在保卫黄河的歌声中,学生慷慨激昂地朗读课文,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4、课堂延伸,发散思维一节回肠荡气的课结束了,师生还久久沉浸在黄河那摄人心魄的壮美景象中。看着学生意犹未尽的样子,我趁机抛出了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学完黄河魂这篇课文,作为中华民族的儿女,你还想了解黄河更多的情况吗?”课后,我组织指导学生开展研究。学生将根据自己的爱好,结成不同的小组,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完成学习计划。这里特别强调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这在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工作中将是特别重要的。通过这一课的尝试,我感受到多媒体技术利用计算机的交互科学性,界面友好性,反馈及时性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融图、文、声、像于一体,是具有智能化的双向教学活动过程,多媒体的技术应用的同时也大大的简化了教师的操作,使教师能集中精力于教学本身,从而大大的提高了课堂效率。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