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一地理必修1第四章第一节地壳物质循环过程专题训练-word文档.docx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47594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54.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一地理必修1第四章第一节地壳物质循环过程专题训练-word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最新高一地理必修1第四章第一节地壳物质循环过程专题训练-word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最新高一地理必修1第四章第一节地壳物质循环过程专题训练-word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一地理必修1第四章第一节地壳物质循环过程专题训练-word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一地理必修1第四章第一节地壳物质循环过程专题训练-word文档.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一地理必修1第四章第一节地壳物质循环过程专题训练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

2、“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一、单项选择题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复活岛是位于咸海内最大的湖心岛,50年来,岛屿面积不断增大,并逐渐与陆地相连,下图是两幅咸海的卫星图片,据图回答1-2题。“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

3、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1.复活岛面积不断扩大的原因是()A

4、地壳上升B湖泊萎缩C泥沙淤积D围湖造田2.符合图示区域生态环境变化趋势的是()A昼夜温差变小B湖水盐度下降C生物多样性减少D土壤盐碱化减轻读某地地质剖面图(为石灰岩),完成3-4题。3。对于图中各岩石的分类,说法错误的是A属于沉积岩B属于沉积岩C属于变质岩D属于岩浆岩4.图中岩石按照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BCD科考人员在河西走廊发现了一种类似于蜂巢的地貌,裸露在外的花岗岩千疮百孔,距今已有上亿年,周围有4-5亿年之前形成的沉积岩,右图是该地区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5-6题5.形成“蜂巢”地质作用是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C冰川侵蚀D流水沉积6.此处地貌的形成过程是A沉积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5、B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岩浆喷出C岩浆喷出沉积外力侵蚀地壳抬升D岩浆侵入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下图所示岛屿面积约为15万平方千米。读图完成7-8题。7.关于该岛屿的自然地理特征,说法正确的是()。以山地丘陵为主,主要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终年受西南风控制,降水丰富河流短小湍急,落差大,水力丰富西南部冰川地貌发育显著位于板块(张裂)生长边界,面积不断扩大A: B: C: D: 8.该岛屿西侧以畜牧业为主,东侧以种植业为主,形成此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与日照时数B:地面物质与土壤C:交通与人口分布D:地面坡度与水源9.常见的外力作用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下图7中处地貌形成

6、作用相同的一组是ABCD读图2,完成10-11题。图210.图示A花岗岩的形成早于石灰岩B乙山为断块山C甲处位于向斜的槽部D地形主要为山地11.在野外考察时,判断丙断层的依据有断层面发育的陡崖断层破碎带断层两侧岩层错开相对下沉的岩体形成低地ABCD下图是鼓浪屿西南沙滩上屹立着的一块巨岩,中间有一个大岩洞,潮涨潮落,海浪拍打这个岩洞时,发出咚咚声响,俨如击鼓,人们称它为“鼓浪石”。读图回答12-13题。12.形成鼓浪石的地质作用,主要是A海水侵蚀B风化和风蚀C冰川侵蚀D流水侵蚀13.图中由海水作用形成的堆积地貌是A岩洞B岩礁C沙滩D海岸二、非选择题1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描述甲半岛西海岸峡

7、湾地貌的形成过程。(2)分析甲半岛西海岸冬季黑暗多雾的自然原因。15.M县地处海西经济区,是台胞祖籍地之一,当地居民在区域开发过程中描绘了一幅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画卷。下图为M县略图。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材料 土楼是B地附近山村的传统民居建筑,用山石或河石砌成地基,石基露出地面部分一般在50 N100厘米之间。以红土筑墙,墙体厚实,以杉木为柱粱,构架吻合紧密。(1)描述M县的地形特征。(2)请任举三例说明土楼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1.【答案】B【解析】对比咸海两幅卫星图片可以看出咸海面积缩小,岛屿面积扩大。2.【答案】C【解析】咸海湖水变少,湖泊面积变小,导致湖水盐度升高,周围盐碱化加剧,气候更加

8、干旱,昼夜温差变大,生物多样性减少。故该题选C。3.【答案】A4.【答案】C5.【答案】B6.【答案】A7.【答案】C8.【答案】A9.【答案】B10.【答案】C11.【答案】D12.【答案】A13.【答案】C14. (1)冰川侵蚀形成(U型)谷地(2分),后气候变暖,冰川消退(2分),下端被海水入侵淹没(2分),形成峡湾。(2)黑暗:大部分位于高纬度地区(2分),冬季黑夜漫长(2分),北部有极夜现象(2分)。多雾:冬季受来自海洋的(西风)暖湿气流影响(2分),且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2分),水汽充足(2分),陆地温度较低,水汽易凝结成雾(2分)。【解析】(1)甲半岛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9、根据右图小图分析,在冰期时,西侧由于冰川侵蚀形成U型谷地,后气候变暖,冰川消退,下端被海上入侵淹没,形成峡湾。属于冰川侵蚀地貌。(2)甲半岛西部大部分位于高纬度地区,冬季黑夜漫长,北部有北极圈穿过,有极夜现象,所以黑夜。冬季该地受来自西部海洋的盛行西风影响,暖湿气流带来的水汽较多,且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水汽充足。冬季陆地温度较低,所以水汽易凝结成雾。所以大雾较多。15. (1)以丘陵、低山为主;地势起伏大;西(北)高、东(南)低。(2)(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水丰沛,圆弧形斜顶便于排水;山区多林木,为建造柱梁提供材料;黏重的土壤(红壤),为建造外墙提供材料;厚实的土墙冬暖夏凉,适应当地冬夏温差大的气候条件;位于山区,且距河较近,可提供地基所需的石材;地处季风气候的山区,易出现洪灾,地基高可防洪;(任答3点6分)第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