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学案-精选文档.docx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47974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学案-精选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学案-精选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学案-精选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学案-精选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学案-精选文档.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

2、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课标要求】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以张謇兴办实业为例,初步认识近代

3、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学习重难点】重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难点:认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自主学习】知识点一

4、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产生时间: 。2.发展:(1)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人纷纷在华 ,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2)代表:状元实业家 创办了大生纱厂。口号:“ ”。3.“短暂的春天”(1)时间: 期间。(2)原因:内因: 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各种实业团体纷纷涌现,人民竞相投资设厂。外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侵略。4.萧条发展(1)时间:20世纪二三十年代(2)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卷土重来。随着国民党官僚资本的建立和扩张,民族工业出了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要外,还遭到 的摧残。(3)代表:荣氏兄弟、卢作孚、

5、侯德榜等著名企业家。5.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特点:总的来说还比较 。它们资金 ,规模小, 差,主要集中在 部门, 基础极为薄弱。地区分布也 ,主要集中在 、 等沿海沿江的大城市。知识点二1.近代交通事业的发展:(1)概况: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明的 、轮船、电车、 、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2)作用:方便了 ,促进了 。2.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剪发辫、易服饰、废缠足、变礼仪、改称呼、吃西餐等。3.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不平衡的。总体上看,呈现出 的特征。知识点一 19世纪六十七年代 开办工厂、开采矿山 张謇 实业救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 辛亥革命 西方列

6、强 帝国主义经济势力 官僚资本主义 落后 少 技术 轻工业 重工业 极不平衡 上海 武汉知识点二火车 汽车 人们的出行 商品的流通 新旧并呈、多元发展【合作探究】探究点一 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材料一:“一个人办一县事,要有一省的眼光;办一省事,要有一国之眼光;办一国事,要有世界的眼光。”张謇的理念决定了他事业的规模,当时西方各国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中国纺织市场留出了一个巨大空间。材料二: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和保护工商业,鼓励人民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设立实业部,各省成立实业公司 南京临时政府法令材料三:图1 图2 图3(1)介绍材料一中的历史人物张謇,列举你所知道的其他近代中国著名企业

7、家。(2)结合材料一、二,分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衰的原因。(3)识读材料三中的图1和图2,归纳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4)识读材料三中的图3,谈谈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生存状况。(1)周学熙、荣氏兄弟、卢作孚、侯德榜等。(2)民族企业家个人能力修养;宽松的外部环境;政府的政策支持等。(3)近代民族工业总体落后,规模小。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4)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困难重重、举步维艰。探究点二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材料一材料二:民国元年(1912年)6月22 日申报登出民国新服制草案:“国务院现已将民国服制议定,大别为三:(一)西式礼服

8、,(二)公服,(三)常服。礼服纯仿美制;公服专以中国货料仿西式制用。”1911年至1922年间,孙中山的临时政府和袁世凯及其以后的北洋军阀政府制订了一系列服制。这些服制除了少数几个还留有一点封建等级主义的遗毒之外,大多数打破了封建等级制度而以职业分工作为制定的标准。李跃乾论辛亥革命前后的服饰改革材料三: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谣: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扳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指电话),大足板子毕业生。阅读材料,结合课本内容探讨近代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和特点。结论: 原因:(1)西方的工业文明对近代中国的传统文化形成冲击;(2)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3)资产阶级政治、文化运动推动;(4)清政府

9、和民国政府推动。特点:(1)殖民化色彩:随列强侵略传入,由沿海到内陆;(2)近代化色彩:随中国近现代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现代化的不断演进而变迁;由闭关自守转到面向世界,由封建传统到近代文明;(3)地域发展不平衡: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的人们社会生活近代化进程明显,农村和内地变化不大;(4)新旧并存,中西合璧,始终保持着民族特色。【课堂小结】随着中国国门的打开和外国侵略的刺激,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工业产生,其发展历程可谓艰难曲折。既经历了一战期间的黄金时代的喜悦,也遭遇了凋谢萎缩的苦楚,在此期间涌现出张謇、荣氏兄弟等著名爱国实业家,积极创办企业,实业救国。与此同时,随着西方文明的传入,在交通通

10、信、社会习俗方面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但总体而言,这种变化是不平衡的,呈现出明显的差别。【达标训练】1.甲午战争后,提出“实业救国”口号的人是( )A张之洞 B张謇 C荣宗敬 D范旭东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出现在( )A抗日战争胜利后 B大革命期间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洋务运动期间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主要行业集中在( )A采矿业 B机器制造业C轻工业 D造船业4.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分布的地区主要在( )A东北地区 B北京周边地区C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D铁路沿线地区5.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变落后的习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禁止缠足 B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C取消“先生”、“君”之类的称谓 D强令男子剪掉辫子答案:1.B 2.C 3.C 4.C 5.C第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