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一试题:4.2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word文档.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48019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一试题:4.2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word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新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一试题:4.2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word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新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一试题:4.2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word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最新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一试题:4.2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word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最新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一试题:4.2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word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一试题:4.2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word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一试题:4.2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word文档.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单选题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1十届全国人大列入规划的立法项目共76件,

2、审议106件草案并通过了100件。十一届全国人大废止了8部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对59部法律作出修改;国务院废止了7部行政法规,对107件行政法规作出修改。这些举措(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

3、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A 表明法律体系构建任务完成B 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卓有成效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

4、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C 有利于民主法制体系的完善D 推动了立法机构多元化发展2下列会议中,在推进国家领导体制改革和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方面迈出重要一步的是(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全国人大五届三次会议C 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D 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31980年8月,邓小平在回答意大利记者奥琳爱娜法拉奇提出的“怎样才能避免或防止再发生诸如文化大革命这样可怕的事情”时指出:“这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为此,你认为应该怎么做( )A 进一步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5、C 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D 发展基层民主4 冯骥才在关于“文革”博物馆中说:“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文中所说的“教训”主要是( )A要注重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B要严格遵循客观经济规律C要依据生产力水平调整生产关系D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52019年10月23日到28日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企业国有资产法和修订后的消防法,使我国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关于我国民主法制的历程表述不正确的是 ( )A.1954年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新民主主义的宪法B.“文革”期间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C.1982年宪法是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D.2019年全国人大九届

6、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6申纪兰是共和国史上惟一的一至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2019年3月的九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她参加审议的宪法修正案的内容中有( )A一国两制,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B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C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D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72019年5月23日新华日报报道,江苏省宿迁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近几年全市审理的各类“民告官”案件进行调研显示,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总是败多胜少,2019年以来败诉率一直高居53以上。普通老百姓告官所能依据的法律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民法 B宪法、民事诉讼法C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7、行政诉讼法 D刑法、民法8某镇政府修筑公路时,需占用一村民的承包地。在没有与该村民达成有效补偿协议的情况下,便组织人员将其承包地上的庄稼毁掉。该村民要求镇政府对此事予以合理解决,但未得到答复。于是,该村民向县人民法院提出了诉讼,将镇政府推上了被告席。法院经过认真地庭审调查,作出判决,责令被告对原告作出合理赔偿。这一案例适用于下列哪一法律( )A刑事诉讼法 B民事诉讼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大力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主要措施有 ( ) 提出“有法可依”十六字方针 平反各种冤假错案 加紧全面立法工作,制定多部法律 提出“长期共存,

8、互相监督”的方针A B C D 10使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达到新高度,成为中国法制建设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是 ( ) A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B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通过C1982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2019年九届人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11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是在 ( )A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12秋菊打官司的主要故事情节是:20世纪80年代,已有身孕的秋菊在其丈夫被村长踢伤丧失了劳动能力后,她历经艰辛,最终把村长告上了法

9、庭,村长终被拘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反映了秋菊运用法律手段,捍卫了自己的合法权利B.它反映了当时实行的村民民主自治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C.它反映了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公民的法制意识明显增强了D.它反映了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的法制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13沈阳市光明社区居民李涛在2019年本社区的居民换届选举中,以精彩的演说、务实的工作,赢得了社区居民的认可,当选光明社区的主任。该选举程序直接的法律依据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委员会组织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142009年10月12日,乌鲁木齐“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

10、罪事件一审公开宣判,阿不都克里木、阿不都瓦伊提等6名被告人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这一事件表明(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完善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经深入人心C我国进一步加强和扩大了基层民主 D新时期的民主政治逐步法制化15我国法律体系中起核心作用的法律文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6有人在回忆我国特区创建时说道:“反对特区的非议很多,有人还发来一本租界的由来的小册子,似乎办特区就会办成租界、殖民地。”对“租界”和“特区”的理解,错误的是( ) A租界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在外国干涉下的被迫开放 B特区是

11、新中国主动开放的表现、C两者的目的都是促进中国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D两者性质不同17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20多年时间里,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和通过了300多个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地方人大制定了4000多项地方性法规。这说明(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立法机构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在不断健全和完善 各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有制定法律的权力A BC D182019年11月23日,新华日报报道,江苏省宿迁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近几年全市管理的各类“民告官”案件进行复查调研显示,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总是败多胜少,2019年以来败诉率一直高居53以上。普通老百姓与

12、行政机关“对簿公堂”,无疑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在“民告官”诉讼中老百姓赢得胜利,更是一件令人欣慰而又值得赞赏的事情。普通老百姓告官所能依据的法律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ABCD19中共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下列有关新中国法制建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1954年一届人大的召开为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初步奠定了基础B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民法为核心 D九届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

13、主201978年下半年,省级以上刊物刊出的讨论文章达650篇,形成以理论界为主力,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人人关注的场面。当时讨论的核心问题是 ( ) A“两个凡是” B“真理标准问题”C“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D“党的基本路线”二、非选择题21民主法制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也是中国人民长期为之奋斗的目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在一个世纪的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一个具有较为合理的政治制度的、安全可靠值得信赖的政府(即使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历史成就,而且也是一项独一无二的成就孙中山称之为一盘散沙,的中国,迅速凝聚成一个具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的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

14、。(美)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与后毛泽东的中国材料二如果做更深入的思考就会发现,难以准确把握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造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这一错误不可避免地使人民内部矛盾不是以法律化、制度化的民主方法来解决从而混淆了国体民主和政体民主,把精力过多的集中在国体民主上而忽视了本应是重点的政体民主建设。与此相适应,党的治国方略、方式就不是与法律化、制度化民主政治建设相适应的“依法治国”,而只能是适合阶级斗争的“政策治国”。以上三方面交织在一起,相互强化,最终导致“文革”悲剧。宋新滨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及启示材料三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

15、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做“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就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年12月)请回答:(1) 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针对“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一谬误,列举建国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2) 据材料二,指出“文革”时期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原因是什么?作者认为解决问题的主要策略是什么?(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邓小平认为“必须加强法制”的原因,并指出我国1982年宪法颁布的意义。答案1C2B3B4A5A6B7C8C9A10D11D12B13C14 D15B16C17C18 B 19C20B 21(1)前提: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新中国的成立)。成就:创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2)原因:没有准确把握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忽视政体民主建设;仅依靠“政策治国”。策略:依法治国。(3)原因:“文革”破坏了民主和法制;为了保障人民民主,改变当时法律很不完备的状况。意义:1982年宪法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成为中国在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第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