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 第18课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 练习题-word文档资料.docx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49269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 第18课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 练习题-word文档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 第18课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 练习题-word文档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 第18课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 练习题-word文档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 第18课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 练习题-word文档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 第18课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 练习题-word文档资料.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

2、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一、选择题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

3、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1. 1931年某日,“夜十时许,日军自爆南满铁路柳条湖路段,反诬

4、中国军队所为,遂攻占北大营。我东北军将士在不抵抗命令下忍痛撤退,国难降临,人民奋起抗争。”这段文字记录了( C )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A西安事变B八一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七七事变 2.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浪潮。下列不属于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史实的是(A)A. 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B. 东北各族民众与未撤走的东北军爱国官兵组织抗日义勇军C. 杨靖宇

5、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斗争D. 东北抗日联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3. 时政漫画常以特有的艺术形式反映某一时期复杂的政治形势。如图是漫画家张仃1946年完成的作品十五年前的一幕童话。与该漫画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C )A甲午战争B五四运动C九一八事变 D西安事变4. 右图是沈阳九一八博物馆最引人注目的“残历碑”。铭刻着中国人民永远铭记的最悲痛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了( A ) A局部抗战阶段 B全国抗战阶段C局部反攻阶段 D大反攻阶段5.九一八事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其中“局部抗战”的力量主要有( D )抗日义勇军 抗日游击队 抗日联

6、军 八路军A BC D6.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数千名学生在新华门前请愿并举行游行示威,下列口号中最能体现“一二九”运动性质的是( B )A“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B“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C“反对华北自治” D“打倒汉奸卖国贼” 7.1935年期间,日本策划把河北、山东、山西、察哈尔、绥远独立于中华民国政府的事件是( D )A太平天国运动 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 D“华北自治运动”8. 右图是1936年12月13日西北文化日报的一篇新闻报道,从中可以获取的重要历史信息是( C )A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三省沦陷B蒋介石命令张、杨进攻陕北红军C张、杨逼蒋抗日,西安事变爆发

7、D中国全民族的抗日战争正式开始9.西安事变也叫( C )A双十协定 B八一三事变 C双十二事变 D七七事变 10. 捉蒋英雄壮举;放蒋大局为重;送蒋情真意切。与此评价相关的人物是(C)A. 周恩来 B. 杨靖宇C. 张学良D. 毛泽东11. 西安事变发生后,若置蒋介石于死地,在客观上只会有利于( D )A中国国民党 B广大中国人民C中国共产党 D日本帝国主义 12. 右图中“历史在这里拐弯”是指从此(C)A. 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B.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了全国C.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D. 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垮台13. 下列关于西安事变的说法,正确的有( A ) 是一次具有爱国意义的兵

8、变是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检验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抗日态度促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使抗日战争取得了初步胜利 A B C D14. 下列属于张、杨发动西安事变原因的是( B ) 日本疯狂侵略,民族危机严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张、杨的伟大爱国情结 张、杨不愿意再接受蒋介石的领导 A B C D15.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意味着( D )A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C人民解放战争转为战略进攻D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二、材料题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为什么发动这样的运动?为争地盘吗?不是。为泄愤吗?也不是。我们反对政府的屈辱外交,国家都要亡了,还在这里出死力自相残杀。所以才提

9、出抗日救国运动八项主张。我们主张的核心是集合全国各党各派的力量,以民众的总动员,去抗日救国。张、杨告东北军、十七路军将士书 材料二:西安事变的突然爆发,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日本竭力挑拨南京和西安的关系,声明不能坐视南京同西安妥协,企图挑起中国大规模的内战,以便趁火打劫。国民党内部亲日派何应钦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主张“讨伐”张学良、杨虎城,企图置蒋介石于死地,取而代之大规模内战有一触即发之势。而与蒋介石关系密切的宋子文、宋美龄等人,坚决反对“讨伐”,坚持营救蒋介石。(1)从材料一内容中可以看出,当时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是什么?他们身上的哪些精神和品质值得我们学习?目的是为了逼迫蒋介

10、石抗日;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2)材料一中所说的“国家都要亡了,还在这里出死力自相残杀”指的是什么? 是指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魔爪伸向华北,而国民党军队不抵抗日本侵略者,却围攻红军打内战。(3)结合材料二中的形势说说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当时局势下如果蒋介石被杀可能导致更大规模的内战,便于日本侵华,为了抗日大业,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4)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最终结果如何?这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结果:西安事变最终得到和平解决;积极影响: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国共两党开始展开第二次合作。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