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4.4光的折射同步练习(解析版)-word文档资料.docx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49625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25.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4.4光的折射同步练习(解析版)-word文档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4.4光的折射同步练习(解析版)-word文档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4.4光的折射同步练习(解析版)-word文档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4.4光的折射同步练习(解析版)-word文档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4.4光的折射同步练习(解析版)-word文档资料.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4.4 光的折射 同步练习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一、单选题“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

2、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1.人站在岸上看到水中的池底变浅了,在如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是( )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

3、“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A.B.C.D.2.图中有关光现象的四个情境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A.蜡烛在平面镜的像B.街角处凸面镜扩大视野C.插入水杯的铅笔好像断了D.墙上的手影3.近日,一组海市蜃楼的组图被网友们疯转照片中,在延绵的山脉上方出现两栋高楼大厦,仿佛屹立

4、在云端,令人惊叹这里的“海市蜃楼”属于( ) A.光的反射B.光的折射C.平面镜成像D.大厦的“倒影”4.如图所示,表示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正确的是图( ) A.B.C.D.5.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小孔成像B.近视的同学戴上眼镜后能看清物体C.墙上手影D.晴天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了6.“索菲亚广场”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固定安装一只射灯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现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站在池旁的小红在水面上方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 如果水面升至b位置时,小红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A.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上方

5、B.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下方C.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上方D.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下方7.当光从空气斜射进入玻璃中时,会发生折射,如图所示画出的折射光路,正确的是( ) A.B.C.D.8.如图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像是( ) A.蜡烛通过小孔成的像B.花瓶在镜中成的像C.地图经放大镜成的像D. 亭子在水中成的像9.光线从水斜射入空气中,若入射角为32,则折射角可能为( ) A.0B.23C.32D.45二、多选题10.看见河里有一条鱼,若用激光电筒瞄准水中的鱼,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瞄准的是鱼B.人瞄准的是鱼的像C.激光能射中鱼D.激光不能射中鱼11

6、.如图中所示的现象中,成因与“光的折射”有关的有( ) A.铅笔好像被水面“折断”B.雨后天空中出现彩虹C.人在墙上形成影子D.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三、填空题12.走在宜城中学图艺楼前面的水池旁边,细心的昊昊同学发现池底的鹅卵石好像_(填“浮起来”或“沉下去”),此时是由于光从_中射向_中发生_ 形成的,看到的实际是鹅卵石的_(填“虚”或“实”)像 13.一束光线与界面成30角从A物质射到B物质,反射光线恰好与折射光线垂直,则折射角为_ 14.小海在家中做“研究光的传播”实验,在玻璃缸中盛上清水,沿缸壁轻轻注入浓糖水,从侧壁水平照射激光,看到缸内光的路线如图所示,这属于光的_(选填“反射”、“折

7、射”或“色散”)现象。当搅拌缸中的水后,现察到光的路线呈直线,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_ 。15.如图所示,一束激光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中注入适量水后,水槽底部光斑移动到O点的_(选填“左”或“右”)侧,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在此过程中,折射角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16.如图所示,B是人眼在A处透过水面看见的河底一白色鹅卵石的虚像,这虚像是由光的_形成的若在A处用激光手电对准虚像B照射,则手电发出的光_(选填“能”或“不 能”)照射到河底的白色鹅卵石上,这说明_ 17.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1)小明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

8、_; (2)将平面镜放到碗边适当的位置,小明在A处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_现象; (3)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_像,这是利用了光的_现象 四、综合题18.如图所示,在碗底放一枚硬币,把碗移到眼睛刚好看不到硬币的地方,保持眼睛和碗的位置不变,请一位同学向碗里缓慢加水后,又能看到硬币,其实看到的是硬币的_像(填“实”或“虚”),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试画出加水后眼睛看到硬币的光路图_ 五、作图题19.如图所示,在平静的湖边上方有一盏路灯,潜水员在水下E处看到了路灯的像图中A、B两点,其中一点是路灯的发光点,另一点是路灯的像点请你区分发光点、像点,在图中

9、画出水下E处的潜水员看到路灯的光路图20.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请画出折射光线 21.如图所示,一束光线AO从玻璃中斜射到空气中,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AO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六、实验题22.在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哪种液体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的实验中,小明提出如下实验方案:先让一束入射光从空气直接斜射入透明的空水槽中,记录下光斑位置(如图甲所示),接着分别倒入适量的油和水(如图乙所示),再用一束光斜射入油和水中,记录对应的光斑位置,再通过分析就可得到实验结论(1)实验时,同学们在水槽底部贴上一把自制纸质刻度尺,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_ ? (2)小明实验方案中存在明显问题,请你

10、帮他指出来答:_(只要指出一处即可) (3)某小组同学根据修改后正确的实验方案实验后,所记录的三次光斑的相对位置如图丙所示,经分析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_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 (4)丁图中C点为实验(C)所形成的光斑,请在括号内用字母A、B、D标出其余三次实验所形成的光斑的对应位置 23. (1)白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不但改变了方向,而且在白屏上自上而下形成了红、橙、黄、绿、蓝、靛、紫依次排列的彩色光带(如图甲),即玻璃对不同颜色光的折射程度不同,而凸透镜是利用光的_原理制成的光学元件。(2)图乙中如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以平行于主光轴的方向照射凸透镜,折射后他们的光路会略有差异,则通过b点

11、的是_光(选填“红”或“紫”)。(3)物体AB发出红色光,经凸透镜成像的光路如图丙,若物体AB发出紫色光,在丙图中大致画出AB经凸透镜成像的光路图。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 1.【答案】D 【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解析】【解答】解:A、光由空气射入水中,不符合题意; B、折射角等于入射角,光路图错误;C、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不符合题意;D、光由水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光路图正确;故选D【分析】(1)池底反射的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向水面偏折,人逆着折射光线看去池底位置升高了;(2)根据光线的传播方向及入射角与折射角间的关系分析各光

12、路图,选出符合要求的选项2.【答案】C 【考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蜡烛在镜中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A不符合题意;B. 街道拐角处扩大视野应用的是凸面镜,属于光的反射。B不符合题意;C. 铅笔好像“断”了,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C符合题意;D. 手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折射现象是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光路发生偏折的现象.3.【答案】B 【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海市蜃楼是由于光在密度不均匀的物质中传播时,发生了折射而引起的这里的“海市蜃楼”属于光的折

13、射现象,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形成海市蜃楼的原因是光的折射.4.【答案】D 【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解析】【解答】A. 因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而图中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同侧,A不符合题意;B.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应大于折射角,而图中入射角小于折射角,B不符合题意;C.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应大于折射角,而图中入射角小于折射角,C不符合题意;D.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符合光的折射定律,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折射光线靠近法线

14、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5.【答案】B 【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A、小孔成像属于光的直线传播;B、近视的同学戴上眼镜后能看清物体,是凹透镜的应用,属于光的折射;C、手影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D、“白云在水中飘动”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选B【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

15、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6.【答案】C 【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解析】【解答】解:(1)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光在水面发生折射,根据折射定律,P点如下图所示:(2)水面上升至b位置时,光线先在水池壁反射,再折射出水面,根据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Q点如下图所示:通过画图可知: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上方。故选C。【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产生折射现象;(2)水面升至a位置时,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确定折射光线的方

16、向;(3)水面上升至b位置时,光线先在水池侧壁发生反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再从水中斜射入空气里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7.【答案】C 【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解析】【解答】解:A、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可知,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而图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A错误; B、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可知,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而图中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位于法线同侧故B错误;C、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可知,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C正确;D、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可知,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而图

17、中折射光线没有发生偏折故D错误故选C【分析】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由空气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由其它透明介质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8.【答案】C 【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A蜡烛通过小孔成的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花瓶在镜中成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现象,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地图经放大镜成的像属于凸透镜成像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D亭子在水中成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现象,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18、,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分析】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比如透镜成像、水变浅了、水中的筷子折断了等;光的反射是指光线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出去的现象,比如平面镜成像;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9.【答案】D 【考点】光的折射规律 【解析】【解答】光线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若入射角为32,则折射角可能为45 ,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二、多选题 10.【答案】B,C 【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解

19、析】【解答】水中的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水中的鱼发出的光线射向空气时,会发生偏折,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我们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到的就是水中的鱼的虚像(是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虚像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些.激光由空气射向水中时也会发生折射。故答案为:BC【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光的折射现象的解释。由于光的折射,无论是在水面上观察还是水面下观察,看到的都是物体升高虚像。关键点在于本题中的光是从水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11.【答案】AB 【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A、铅笔好像被水面“折断”是光的折射现象,故A正确

20、; B、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所以说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故B正确C、人在墙上形成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错误;D、水中的物体的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AB【分析】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都是光的折射要掌握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平面镜、凸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三、填空题 12.【答案】浮起来;水

21、;空气;折射;虚 【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昊昊同学发现看到池底的鹅卵石时,会比实际位置偏高,好你浮起来,看到是折射形成的虚像,即折射光线的反射延长线相交而形成的像。【分析】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13.【答案】30 【考点】光的折射规律 【解析】【解答】解:一束光线与界面成30角从A物质射到B物质,则入射角为9030=6

22、0,反射角也为60,而反射光线恰好与折射光线垂直,故折射光线与界面成9030=60角,即折射角为30 故答案为:30【分析】先由入射角的概念得出入射角的大小,再由反射定律得出反射角的大小,由已知得出折射角的大小14.【答案】折射;同一种均匀介质 【考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当向盛有清水的玻璃钢沿缸壁轻轻注入浓糖水时,玻璃缸内的液体就变的不均匀了,越深密度越大,光线在里面传播时就会发生折射,形成如图所示的现象;当搅拌缸中的水后,玻璃缸内的液体就会变的均匀了,由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所以会现察到光的路线呈直线故答案为:折射;同一种均匀介质【

23、分析】光穿过不同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15.【答案】左;不变 【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折射定律分析,一束激光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中注入适量水后,光线到达水面处发生折射,光由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水槽底部光斑移动到O点的左侧;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在此过程中,由于入射光线与水面的夹角不变,即入射角不变,所以折射角也不变。故答案为:左;不变.【分析】光从空气中进入水中时,折射角变小,入射角不变,折射角不变.16.【答案】折射;能;光路是可逆的 【考点】光折射的可逆性,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

24、根据折射定律可得,看到水中的鹅卵石是光的折射现象;根据光路的可逆性,A处的手电发出的光能射到河底的鹅卵石上。故答案为:折射;能;光路是可逆的.【分析】空气中看到的水的物体是发生折射后的像,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17.【答案】(1)光的直线传播(2)反射(3)虚;折射 【考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小明看不到硬币,是由于碗的边缘部分挡住了来自硬币的光线,光线进入不到眼镜,所以眼镜看不到硬币,这说明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来自硬币的光经过平面镜会发生反射,反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反射光线看去,感觉光线好像是从镜子的后面射来的,

25、这便是硬币的虚像(虚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所以小明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反射现象;(3)当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时,来自硬币的光线会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从而发生折射,当折射光线进入人眼时,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便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虚像的位置比物体的实际位置偏高),所以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折射现象【分析】光在同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平面镜中的像是光的反射现象,看到水中物体的像是光的折射现象.四、综合题 18.【答案】虚;光的折射;【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当水倒到一定高度后,看到了硬币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

26、于从硬币发出的漫反射光经水面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向下偏折,当光线射入人眼,人凭光直线传播的感觉,认为硬币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其实人看到的是硬币的虚像如图所示:故答案为:虚;光的折射;见解答图【分析】当我们用眼睛看水中物体时,是物体所反射的光进入到了我们的眼睛,才看清物体;光的折射规律是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光从水或者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五、作图题 19.【答案】解:如图所示:【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解析】【分析】由于水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路灯发出的光由空气射入水中时,会发生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是

27、靠近法线的,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上去,像比物体高些,故可知B是像点,A是物点.20.【答案】解:如图所示: 【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解析】【解答】解:图中法线已给出,在水中、法线的右侧,依据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即可如图所示: 【分析】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在界面上会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依据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根据反射角和折射角的变化,大致找到光线的位置,画出即可21.【答案】解:如图所示:【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解析】【解答】光从空气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经过入射点O作垂直于界面的法线,根据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分析】光从玻璃中斜射入空气中

28、,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六、实验题 22.【答案】(1)记录每一次光斑的位置(2)没有控制液体的深度(3)相同和入射角相同油(4)【考点】光的折射规律,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1)在水槽底部贴上一把自制纸质刻度尺,目的是为了记录液体对光的偏折的光斑的位置,比较液体对光的偏折程度,体现了转换法的思想;(2)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小明在实验没注意控制液体的深度相同和入射角相同;(3)根据记录,油中光斑的位置距离空气比较远,因此油对光线的偏折程度大,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4)由实验可知,油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即油中光斑的位置距离空气比较远,其次是水则其余三次实验所形

29、成的光斑的对应位置,如下图所示:故答案为:(1)记录每一次光斑的位置;(2)没有控制液体的深度相同和入射角相同;(3)油【分析】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会发生偏折,不同的物体对光的折射角度不同,折光能力不同.23.【答案】(1)折射(2)红(3)【考点】光的色散,透镜的光路图 【解析】【解答】(1)凸透镜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光学元件(2)由图可知,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不相同。红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大,紫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小,这是因为红色光较紫色光偏折能力弱,所以通过b点的是红光。(3)由光的色散现象可知,不同的单色光通过棱镜时的偏折程度不同。凸透镜可以看作是由两个三棱镜组成的,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所以AB发出紫色光的折射光线在红色光的左边。与经过光心不变的折射光线交于点A,则AB即为AB经凸透镜成像的光路图,如图所示:【分析】不同的色光经过三棱镜时,折射的角度不同,分散成不同的色光,就是色散现象,根据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作图.第 1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