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3节《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教学设计-word文档.docx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51662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3节《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教学设计-word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3节《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教学设计-word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3节《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教学设计-word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3节《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教学设计-word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3节《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教学设计-word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3节《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教学设计-word文档.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

2、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第三节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醴陵四中李锦南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

3、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

4、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课标要求】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课标解读】由于各个流域的地理条件

5、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而其开发建设、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也必然不同,因此,课标要求的重点并不是某流域开发建设的具体内容和综合治理的具体措施,而在于研究或规划流域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的一般方法。【教学目标】1、通过多媒体展示掌握河流的一些基本概念,诸如河流、流域、内流区与外流区、河流的水系特点与水文特点2、通过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的典型案例,认识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及人与地理环境的之间的关系;获得分析流域发展的地理条件,认识研究和规划流域开发整治的一般方法。3.知识迁移运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结合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获得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成功经验,并借鉴其成功经验,通过

6、收集和整理有关三门峡水利枢纽的资料探究该枢纽的功与过、得与失、弃与留。【教学过程】治理前的田纳西河流域(阅读课文,了解田纳西河概况,分析归纳下列问题)【探究活动】1.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的角度,分析田纳西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位置:中低纬度、距墨西哥湾不远、美国东南部;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水量大;冬春多雨,夏秋降水较少,流域水量不稳;地形:上游山地丘陵、中游丘陵、下游冲积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导致洪涝频发。资源:水能、煤、石油、金属矿。2.田纳西河流域的降水与当地洪水有什么关系?3.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特征,对洪水泛滥是否有加剧作用?【思考:】治理前的田纳西河流域出现哪些主要的环

7、境问题?为什么?过度垦殖,滥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芜,农业生产条件恶劣,贫穷落后加剧。二、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田纳西河流流域治理的核心:水资源综合开发:防洪、灌溉、航运、发电、旅游。1、梯级开发什么是河流梯级开发?田纳西河梯级开发工程对防洪有什么重要意义?2、域工业建设,确定工业建设的依据是什么?该流域有哪些重要的工业部门“薄利取胜”廉价、充足的电力动力指向型高耗能工业:化工、冶金、建材等优化调整后化工、冶金、建材、食品、塑胶、机电、纺织、服装等田纳西河流域电力工业有哪几种类型?其发展与其他工业发展有何关系?学生思考(多媒体展示)3.田纳西河流域农业发展有何特点?学生思考(多媒体展

8、示)4.上述特点对我们有哪些启示?因地制宜,根据当地自然条件选择种植农作物;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变废为宝;发展林业,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案例迁移:】目前,洞庭湖区正在进行退田还湖、移民建镇的综合治理工程,在耕地减少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办?发展水产养殖业;利用当地资源发展加工工业;充分开发洞庭湖流域的水能,利用水电发展工业,增加就业;利用优美环境发展旅游业和其它第三产业。5、在田纳西河流域开发过程中,政府做了哪些工作?结合水利工程进行灭蚊防疟、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实现矿区土地复垦和城市垃圾处理制定发展旅游业的规划建立了多个公园、野生动物保护区和风景区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1、流域治

9、理核心水资源综合开发2、以充足廉价的电力优势,发展高耗能工业,同时不断进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3、因地制宜地选择栽培作物,由单一经营到综合发展农、林、牧、渔业4、重视环境保护,发展旅游业三、田纳西河流域治理与开发的经验1、设置专门的开发机构,加强管理保证流域治理与开发的长期稳定。2、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从防洪入手,重点发展水运、水电。3、加大开发力度以便利的运输条件和廉价的电力供应,吸引大量投资。4、提高流域的开放度【归纳】流域开发治理的一般方法学生思考(多媒体展示)【案例迁移:】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搜集黄河流域开发治理的相关资料,探究三门峡水利枢纽的功与过、得与失、弃与

10、留。思考: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与开发,对我国有哪些重要的启示?学生思考(多媒体展示)三门峡这座新中国在黄河上建立的第一座水坝,是尽人皆知的著名水坝,这既不是因为它高超的建设技术,也不是因为它产生的防洪、发电效益,而是因为它承载着社会各界对大型水坝的一片斥责。大坝建成后仅一年多,库区和上游河段的泥沙淤积已经开始威胁到上游重要城市的安全。后来,经过多方研究,几次改造,才从原来设计的“蓄水拦沙”变为“滞洪排沙”最后改为现在的“蓄清排浑”。大坝最初设计方案和实际运行的效果南辕北辙。防洪减灾变成了水灾搬家。所有这一切,不能不说三门峡是世界大型水电工程中,由于泥沙问题处理不当影响生态环境的典型教训。【课后自主学习:】请你组织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小组,任意选择一个流域,查找该流域基本情况的详细资料,运用本堂课所学习的内容,制定该流域的综合治理方案。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