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步练习-word文档资料.docx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51762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步练习-word文档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步练习-word文档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步练习-word文档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步练习-word文档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步练习-word文档资料.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步入近代“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

2、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

3、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一、选择题“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

4、“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1马克思说:“一旦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出现在土地所有者和从事劳动的农民之间,一切从农村旧的生产方式产生的关系就会解体。”对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A农村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标志着封建经济开始解体B大批破产农民沦为雇农,改变了农村的自然经济C农业资本家租来土地,雇佣农业工人,进行资本主义经营冲击了旧的生产方式D这种现象的出

5、现是农村货币关系发展的结果,瓦解了农村的封建关系2“中世纪晚期,西欧少数商人占据着生产资料,他们向乡村手工业者提供原料,甚至生产工具,并预付部分工资,最后收回制成的产品,并投放到市场出售。”材料反映了()A基督教的传播B手工工场的产生C新航路的开辟D工厂制度的确立3手工工场的出现被喻为工业文明的“曙光”,这是因为()A手工工场比手工作坊的规模大B西欧各国君主大力发展工商业C随着手工工场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新的社会阶层D工人之间分工合作4手工工场出现后,出现了新的阶层。下列属于新阶层的是 ()A地主与农民 B商人与工人C贵族与农民 D资本家与工人5下列不属于手工工场特点的是()A出现了雇佣劳动,工

6、场主是生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B工人多分工合作C与手工作坊相比生产规模大、产量高D机器大生产616世纪时,越来越多的人穿上了丝绸衣服,睡觉时用木板床,窗户上的蜡布和纸换上了玻璃,这说明当时()A手工工场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B社会的贫富差距已经基本消除C机器工业使社会产品日益丰富D近代的人们开始变得贪图享受713、14世纪,成为欧洲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的有()富裕农民骑士乡绅贵族A BC D二、非选择题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马克思说:“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

7、关系。”材料二手工工场可分为分散的手工工场(即简单协作)和集中的手工工场(即工场手工业)两个阶段。简单协作没有改变手工的劳动工具和操作方法,仅是在同一资本家指挥下协同劳动;工场手工业是资本主义大生产,它是手工业生产向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过渡的准备阶段。(1)租地农场是如何出现的?租地农场主和农业工人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2)集中的手工工场里雇主和工人之间形成的是哪种关系?这种生产方式有何进步性?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到19世纪中叶,英国农村的阶级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形成了地主、租地农场主和农业工人三大阶级。这一时期英国农村的社会变革以及阶级关系的演变,已基本上和城市相平衡了。英国农村的

8、资本主义化,大租地农场的经营方式,鼓励了对农业的投资,为农业技术的革新和机器的应用扫除了障碍。大地主和农场主在土地上纷纷实行排水、施肥、改良土壤等措施。工业革命用先进的设备武装了农业,播种机、收割机、打谷机应运而生。在农业革新的高潮中,1793年成立了农业委员会,1838年成立了皇家农业协会。国王乔治三世还为农业年鉴撰稿,署名为“农夫乔治”。按照马克思的统计,19世纪初英国全国总资本中有一半来自土地。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材料二富农经济是中国近代农业资本主义的主要成分。这些富农一般雇佣25名长工,农忙时雇些短工。因为有余钱,他们一般还放高利贷或经营商业。还有一些富农是佃富农,租地主土地并雇工耕种

9、,类似西方租地农场主;一些城市商人、资本家也租地主的土地种植果树或其他经济作物,资本主义性质更为典型,但是规模不大,一般数十亩,百亩以上土地者较少;而且多是手工劳动,很少有机器生产。中国富农大多有一部分土地出租,又放高利贷,对于雇农剥削也很严重。例如,有些地方实行“工偿制”,即不给长工工资,只拨一点薄地叫雇工耕种来代替工资,受雇短工还要自带工具等。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农村的变化。(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相比,近代中国农业资本主义的特点及其历史影响。详解详析1B2B解析 由材料可知,材料反映了手工工场的产生。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生

10、产发展的早期阶段,它的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对资产阶级产生起推动作用,故选B。3C4.D5.D6.A7.A8(1)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是一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实质是一种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2)完全的雇佣关系。雇工分工合作,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9(1)变化:形成地主、租地农场主、农业工人三大阶级;大租地农场经营方式出现,农业生产逐渐资本主义化;农业出现技术革新高潮,机器应用逐渐普及;专业化组织出现。(2)特点: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低;封建色彩浓厚。历史影响: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瓦解着自然经济,冲击了封建传统观念,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但由于力量薄弱,助推中国近代化的作用有限。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