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第三章 第2节 我国的土地资源 同步测试题(无答案)-word文档.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52310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第三章 第2节 我国的土地资源 同步测试题(无答案)-word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第三章 第2节 我国的土地资源 同步测试题(无答案)-word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第三章 第2节 我国的土地资源 同步测试题(无答案)-word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第三章 第2节 我国的土地资源 同步测试题(无答案)-word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第三章 第2节 我国的土地资源 同步测试题(无答案)-word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第三章 第2节 我国的土地资源 同步测试题(无答案)-word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第三章 第2节 我国的土地资源 同步测试题(无答案)-word文档.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2节 我国的土地资源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

2、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一选择题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

3、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1我国的耕地状况是()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

4、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A耕地比重较小,后备资源充足B耕地比重较小,后备资源不足C耕地比重较大,后备资源充

5、足D耕地比重较大,后备资源不足2下列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B我国自然资源人均量不足C我国森林覆盖率很高D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3读图“中国土地类型比例构成图”,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土地资源类型齐全B人均耕地少C土地资源分布不均D林地所占比重最大4要实现区域内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做到()A充分利用有利的地理条件,对不利的地理条件不作考思B坚持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不考虑生态环境问题C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D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分工协作,互惠互利5下列土地利用类型与地区搭配不相符的是()A耕地华北

6、平原B草地内蒙古高原C林地一小兴安岭D耕地一青藏高原6我国自然资源利用中将面临的长期而艰巨任务是()A森林采伐过多、更新过慢B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C耕地、林地少,后备土地资源不足D保障自然资源的供给7按照“因地制宜”原则,下列地形区适宜发展的农业生产类型正确的是()A横断山区林业B四川盆地渔业C内蒙古高原种植业D东北平原畜牧业8漫画“土地爷上树”表达的主题是()A中国计划生育政策见到成效B建筑用地增多,耕地林地日益减少C非可利用的荒地减少D水土流失严重9澧阳平原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A耕地B林地C草地D难以利用的土地10我国政府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7、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基础是()A经济可持续发展B社会可持续发展C生态可持续发展D文化可持续发展11我国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作为基本国策,主要原因是()A土地资源分布不均B土地资源不可再生C土地资源多种多样D人口多耕地少,人地矛盾突出12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单一B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C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尽合理D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人均耕地矛盾突出13从全国范围看,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A东部季风区的平原、丘陵B非季风区的盆地、丘陵C北方地区的高原、山地D西北地区有水源的河谷、绿洲14关于我国土地资源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A耕地主要分

8、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B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C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部、青藏高原东部、南部D难利用土地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等地15我国的“全国土地日“是()A3月22日B6月22日C6月25日D4月1日16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A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后备土地资源充足B难利用土地比重小,后备土地资源不足C耕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D土地资源类型少,耕地、草地比重大17我国陆地总面积居世界第3位,但平均每人占有的土地面积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土地面积的13,这说明()A我国人口众多B我国地广人稀C我国土地资源十分丰富D“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18我国的林地主要

9、分布在东部的山地地区,其主要林区为()A东北、西北和南方三大林区B东北、华北和西南三大林区C华北、西南和南方三大林区D东北、西南和南方三大林区19如图漫画反映了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出现的问题是()A耕地面积减少B森林破坏严重C草场超载放牧D城市绿地受到严重破坏20中国土地资源类型齐全,但各类土地资源比重不同,其中面积所占比重大的是()A耕地B建筑用地C林地D草地二综合题 21读“中国防护林体系与规划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标注的防护林带的名称:A ,B 。(2)各防护林带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主要作用分别是A ;B 。(3)其中被称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的是 ,也叫做“中国的 ”。(4)A防

10、护林体系的范围大致与我国的 自然区相吻合,区内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22读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林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南、东南和 地区。(2)以水田为主的耕地所在的于湿区主要是 。(3)草地分布区发展的主要农业部门是 。(4)图中甲、乙、丙三地中缺水最严重的是 地,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是 。23读“我国土地利用结构图”,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A ,B ,C ,D ,E 。(2)由此图可知:耕地、林地比重 ,难利用的土地比重 ,后备耕地资源 。(3)我国承受着以世界 %的耕地,养活着世界 %人口的沉重负担, 矛盾突出。(4)针对我国土地资源的开

11、发利用状况,中国政府提出了国策性措施是 。24读图,回答问题。(1)我们家乡的土地上可以一季又一季,一年又一年地耕种和收获,说明土地资源在自然资源的分类中,属于 资源。(2)我国以水田为主的耕地与以旱地为主的耕地大致以 一线为界,800 毫米的年等降水量线也大致在此通过,我国东部种植业的南北差异明显:旱地主要种植 、 ,水田主要种植 等。(3)每年的6月25日 是“全国土地日”,第16 个“全国土地日”的宣传主题“依法合理用土地。促进科学发展”。下列叙述符合合理用地、科学发展的是 A利用山地迎风坡降水多的优势毁林开荒。种植水稻B在城市郊区大量种植蔬菜、花卉、发展肉、孔、禽、蛋生产C大量增加放牧牲畜数量、提高草场的利用率D扩大城市规模、把大量农业用地变为工业、交通和城市建设用地(4)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的地区活宜发展 A种植业 B 畜牧业 C渔业 D林业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