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第三章 自然灾害与环境 3.2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说课稿-文档资料.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53822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第三章 自然灾害与环境 3.2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说课稿-文档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第三章 自然灾害与环境 3.2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说课稿-文档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第三章 自然灾害与环境 3.2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说课稿-文档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第三章 自然灾害与环境 3.2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说课稿-文档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第三章 自然灾害与环境 3.2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说课稿-文档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第三章 自然灾害与环境 3.2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说课稿-文档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第三章 自然灾害与环境 3.2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说课稿-文档资料.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自然灾害与环境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3.2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说课稿)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

2、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3、 河北省盐山中学 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

4、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说教材】:【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列举出4个以上我国主要自然灾害多发区及其灾害类型; 2会独立分析不同自然灾害多发区的主要灾害类型形成、发展、分布的主要环境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多发区”表,掌握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地域差异; 2通过综合分析和对比差异的方法,了解我国不同自然灾害多发区的地域环境特点,进一步加深对地理学综合性、区域性等特点的理解;3进一步学会用范例分析方法掌握事物的一般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进一步学会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等辩

5、证唯物主义观点看待问题; 2通过对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灾害类型及其环境因素分析,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坚定防灾、减灾的信心和决心。【说重难点】:能识记我国主要自然灾害多发区及其灾害类型,并能分析其原因。【说教学法】:教学法采用盐山中学特色教学法“三步六环”,即从自学、合作、探究为中心安排了三个步骤六个环节,每个步骤有两个环节。三个步骤是:自主学习(自学)合作学习(互学)教师指导。每个步骤中都安排习题练习,每个练习都要进行检测。自学阶段练习叫效果检测,互学阶段的联系叫展示交流,老师指导阶段的练习叫训练提升。这样,每个步骤中增加了一个环节,每个教学过程中就有了六个环节。六个环节:自学、效果检测互学

6、、展示交流老师指导、训练提升。自主学习环节大约10分钟,合作学习大约20分钟,老师点拨提升环节大约15分钟。【说教学过程】【新课导入】 首先从三个层面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结合案例,综合分析某地自然灾害频发的原因及其防治;我国有四大自然灾害多发区的主要灾害和原因。由于世界各地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自然环境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自然灾害,再加上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低不同,因此各地遭受自然灾害损失的程度也有很大不同。我国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环境复杂而独特,对各种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发展、类型与分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由此形成了一些自然灾害多发区域。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自学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环境原因,老师进行点拨

7、。本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承转】教师向学生提问,距我们最近的灾害多发区是哪里?学生能回答出是黄淮海平原灾害多发区,通过图片展示黄淮海平原的水灾和旱灾的灾情,增强视觉冲击,引起共鸣。【自主学习检测】黄淮海平原主要的自然灾害是水旱灾害和地震,除此之外,农作物病虫害比较多,沿海地带有台风灾害等。【合作探究】黄淮海平原水旱灾害多发的原因? 把全班分为两队,一队是水灾队,一队是旱灾队进行PK,分别探究其发生的原因? 通过合作探究,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从而攻克“教与学”的重难点问题;学生通过对比交流、发表意见、争论、辨析等发散思维碰撞火花,得出合理的

8、结论,最后老师对不足之处进行点评。通过身边实例唐山大地震、蝗灾等让学生了解黄淮海平原除了水旱灾害还有地震、生物灾害等其它灾害,以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过渡】通过新闻超强台风“海燕”将影响我国南海大部的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力,一方面帮助学生顺利度过上课的疲劳期,符合生理学规律;另一方面视频展示台风灾害比教师讲解更有说服力。进而过渡到东南沿海自然灾害多发区。 联系黄淮海平原的自然灾害,让学生推断出东南沿海自然灾害多发区除了台风还有洪涝、地震等自然灾害。【自主探究】东南沿海自然灾害多发区台风、洪涝、地震多发的原因? 此问题比较简单,学生通过思考可以得出答案,主要培养学生答题思路。【承转】这是黄土

9、高原地区的景观图,这里地表沟壑纵横,支离破碎,是我国干旱、水土流失、暴雨、滑坡、地震等灾害多发区。【板书】三、黄土高原灾害多发区【探究活动】(1)从地形、气候、土壤及人类活动等方面,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环境原因。 (2)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对黄河及中下游地区有何影响? (3)有人说,治理黄河水患的关键是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对吗?说一说你的理由。【学生回答】(1)地形:地形破碎,坡陡沟深;气候:年降雨量少而集中,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多为暴雨,对地面冲刷力大,极易产生水土流失; 土壤:地面大部分被黄土所覆盖,土质疏松,植被稀少;人类活动:长期人为不合理的利用土地与资源开发,乱垦滥伐导致植被稀少,致使

10、这一地区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严重,干旱、风沙等自然灾害频繁。(2)由于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导致黄河的泥沙含量多,成为世界上泥沙含量最大的河流;黄河中游河床下切深,下游成为“地上河”。中游:水土流失把地形切割得支离破碎、千沟万壑,水土流失和原有植被破坏,恶化了生态环境,加剧了土地和小气候的干旱程度以及其他自然灾害的发生。下游:一方面由于河流的冲积形成了华北平原,这是正面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淤积下游河床,使黄河成为“地上悬河”,导致防洪压力极大,威胁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3)对。(理由略)【思考】干旱是本区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你认为本区干旱严重的原因有哪些?【学生回答】本区自然环境由半湿润地区向半

11、干旱、干旱地区递变,距海较远,降水量少,且降水多集中在7、8月份且多暴雨,再加上黄土土质疏松,当地植被稀少,因而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进一步加剧干旱灾害。【结论】黄土高原之所以成为灾害多发区最主要、最根本的因素是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夏季暴雨频繁),而人类无节制地开发自然资源导致了生态环境更加脆弱,加剧了当地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因此很好地保护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减慢灾害的发生速率,是保护母亲河黄河的关键。【板书】四、川滇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区【思考】分析我国川滇地区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的原因。【学生回答】我国川滇地区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现代地壳

12、构造运动活跃,地震活动强度大、频度高、危害大;本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本区大部分地区山高谷深,由于地震频发,山体破碎严重;再加上本区降水丰沛,植被破坏严重,降雨引起的滑坡、泥石流不但规模大,而且活动频繁。【阅读】阅读课本73页阅读材料,了解四川地震的三大特点。【探究活动】以长江中游地区为例,简要叙述该区的主要自然灾害,以及它们产生的地理环境。 【点拨】长江中游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有暴雨洪涝、干旱、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原因:本区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丰富。特别是夏季风的势力比较弱时,雨带便在长江沿岸滞留,雨量过大。加之长江中游水系发达,支流众多,上游与南北支流同时涨水时,对于流河流河道造成极大

13、压力,易产生洪涝灾害;反之,当夏季风势力较强时,雨带北上速度比较快,长江中游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降水少、气温高,形成伏旱天气,同时该地区工农业需水量大,又进一步加剧了旱情。位于中国地势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交会处,以山地地形为主,雨水较多,植被破坏严重,易产生滑坡、泥石流;地处我国南北地震带和青藏高原边缘地震带上,构造运动活跃。 【课堂总结】1.黄淮海平原、东南沿海都存在洪涝灾害,但洪涝灾害发生的时间、成灾原因和灾度等方面存在着相同点和不同点。 黄淮海平原 东南沿海 相同点降水多且集中与季风活动有关不类型锋面雨较多台风雨较多同时间多发生在7、8月份多发生在5、6月份点下垫面河网稀疏、河床高,排水

14、不畅河网稠密、地势低平 2黄淮海平原、东南沿海、黄土高原都存在干旱灾害,但干旱灾害发生的时间、成灾原因和灾度等方面存在着相同点和不同点。 黄淮海平原 东南沿海 黄土高原 相同点降水年际、季节变化大降水少的同时,气温高,蒸发量大工农业生产、人们生活用水量大不同点时间发生在4、5月份的春旱发生在7、8月份的伏旱整个夏半年多于旱成因夏季风弱的年份,雨带来得晚、退得早,降水少夏季风强,雨带迅速北上,台风少的年份地处我国的非季风区,受海洋影响小灾度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一旦遇到灾情损失巨大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一旦遇到灾情损失巨大人口稀少、经济欠发达,一旦遇到灾情损失略小20190827设计稿河北省盐山中学

15、 杨洁颖本课件课题为必修三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五节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引起广泛关注。区域地理案例教学是教师采用教学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方法。它通过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剖析、研究、归纳和总结等教学活动将地理课标中的三维教学目标串联起来,使教学内容更加具体化和典型化。根据地理课程标准三维目标和“内容标准”的要求,学习目标与重难点设计为: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并识记鲁尔区发展的区位优势条件。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利用学案自主分析鲁尔资源工业区的优势,并如何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加以整治 ,做到举一反三 ,学以致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6、目标:培养学生树立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理念。4.教学重点: 传统工业区衰落的原因和整治措施。5.难点:发展中国家如何借鉴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成功经验实现传统工业区的经济腾飞。具体设计如下:第一步导入:以各种凤凰图片和音乐英雄的黎明导入,吸引学生视觉和听觉,同时配有“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传说,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本节课的好奇感,然后老师话题一转由传说转入现实,引入现实版浴火重生的凤凰德国鲁尔区。接下来展示本节课的基本流程及重点、难点,方便学生抓住重难点。在每个标题前都有俗语,增强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第二步:分析鲁尔区繁荣的区

17、位优势首先分析工业区位的一般条件,由一般到具体,具体分析鲁尔区的区位条件,符合认知学的一般规律。此部分主要由学生自主学习来完成,老师进行自学检测,同时做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完成此部分。制作课件时我把鲁尔区的位置、水源、煤炭、铁矿、交通及市场全部放在一张幻灯片中用超链接链接好,这样教师可以非常灵活的操作这部分内容,学生随便回答鲁尔区哪部分的区位条件时教师都能配合学生的回答及时再现知识要点,避免了教师的重复讲授,真正体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新课程理念。第三步:鲁尔区的主要工业部门与城市建立学习情景一,在预设情景中(假如你是百万富翁,你愿意到鲁尔区发展什么工业?),让学生根据刚刚讲的鲁尔区的区位优势进

18、行思考,进而引出其主要工业部门,通过一个小活动用箭头表示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最后说出鲁尔区形成哪几大工业城市?(学生之间通过自学、交流、分析后即可完成)过渡:采用鲁尔区被严重污染的图片过渡到鲁尔区的衰落,增强视觉冲击,引起共鸣。第四步:分析鲁尔区衰落的原因分析鲁尔区衰落的原因,学生不易自学,可与同学讨论得出结论。所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组内讨论,小组长展示讨论结果,在全班进行辩论,在辩论中不断完善,教师进行点评与指导,最后通过幻灯片总结出鲁尔区衰落的原因。过渡:建立学习情景二,鲁尔区衰落了就像跳入火中的凤凰,不可能就此死去,一定会获得重生,所以假设学生都是鲁尔区的

19、长官,为鲁尔区的重生出谋划策。情景教学能最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五步:探究鲁尔区重生的措施探究鲁尔区重生的措施,发散性强,同学之间通过讨论可以集思广益,把措施想全面,所以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方法是依据鲁尔区衰落的原因,总结治理措施,最先有结果的小组首先发言,其它小组进行补充,最后在全班同学的努力下,总结出最主要的措施,应用幻灯片进行辅助说明。最后通过一段视频展示鲁尔区治理前后的对比,突出治理后的效果,为辽中南重工业基地的发展和盐山管件工业的发展应用鲁尔区的经验打下伏笔。第六步:学以致用1.分析与鲁尔区十分相似的我国辽中南重工业基地的区位优势、存在问题、发展措施。2.链接校本课程,应用鲁尔区的经验,为我们盐山当地管件工业发展出谋划策。第七步:课堂检测根据不同层次学生,掌握知识程度不同,此部分我设计了梯度训练,典例感悟变式训练链接高考,方便学生进行自我检测,最后的高考题帮助学生提前感知高考难度,分析答题思路。板书设计一、鲁尔区的繁荣 二、鲁尔区的衰落 三、鲁尔区的新发展 1、区位优势: 原因: 措施:2、主要工业城市:(具体内容由学生上黑板填写,作为每阶段的效果检测)第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