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测试1-word.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54134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测试1-word.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测试1-word.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测试1-word.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测试1-word.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测试1-word.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测试题(二)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2、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将所选答案序号填入答案栏内)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

3、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题 号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

4、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123456789101112131415答 案题 号16来源:学科网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 案1.心脏是人类的供血器官,心脏位于( ) A.胸部左侧B.胸部右侧C.腹部左侧D. 腹部右侧2.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心脏为人体的血液循环提供( ) A.场所B.动力C.血液D.原料3.

5、在构成人体心脏的四个腔中,将血液送入主动脉的是( ) A.左心房B.左心室C.右心房D.右心室4.心脏的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保证血液的流动方向是( ) A.心室心房静脉B.心室心房动脉C.心房心室动脉D.心房心室静脉5.左、右心室射出的血是( ) A.都是动脉血B.都是静脉血C.分别是静脉血、动脉血D.分别是动脉血、静脉血6.学习血液循环之后,四个同学分别得出如下结论,请判断谁的结论是正确的( ) A.血液循环有两条完全分开的循环路线:体循环和肺循环 B.心脏有四个腔,上下左右都是相通的 C.房室瓣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只能朝向心房开 D.动脉瓣位于心室与动脉之间,只能朝向动脉开7.运输血液离

6、开心脏的血管是( ) A.主动脉、肺动脉B.肺静脉、主动脉C.肺动脉、上腔静脉D.主动脉、肺静脉8.静脉血与动脉血相比主要不同之处是( ) A.含营养物质少B.含代谢终产物多C.含氧少D.在静脉中9.血液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的共同规律是( ) A.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B.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C.心房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室D.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心房10.人体内的体循环和肺循环是( ) A.先进行体循环,再进行肺循环B.先进行肺循环,再进行体循环 C.交替进行D.二者同时进行11.下列结构中氧含量最高的是( ) A.肺动脉B.组织处毛细血管C.肺静脉D.腔静脉12.在血液循环中,血液成分的变化主

7、要发生在( ) A.动脉中B.静脉中C.毛细血管中D.心脏中13.下图为人体血液循环过程中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如果代表肺泡处毛细血管,代表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则该物质最可能是( ) A.氧气B.二氧化碳 C.养料D.废物14.人体内血红蛋白与氧结合的部分是( ) A.肺动脉B.组织处的毛细血管C.肺静脉D.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15.肌肉注射某种药物,如果作跟踪检查,则最先发现这种药物的是( ) A.左心房B.右心房C.左心室D.右心室16.下列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来源:学科网 A.肺静脉内流的是动脉血B.含废物最少的血液是动脉血 C.血红蛋白与氧结合、颜色鲜红的血液是动脉血D.血液流

8、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后,静脉血变为动脉血17.当心脏房室瓣处于开放状态,而动脉瓣处于关闭状态时,心脏的状态是(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A.心房、心室同时舒张B.心房、心室同时收缩 C.心房舒张、心室收缩D.心房收缩、心室舒张18.B型血的人除可输同型血外,还可接受的血型是( ) A.AB型B.O型C.A型D.B型19.下列关于血液循环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人体

9、的动脉血和静脉血完全分开B.房室间的瓣膜控制血流方向 C.毛细血管是气体和物质交换的场所D.动脉血管内流的一定是动脉血20.如下图所示,如果箭头表示正常的血流方向,则较粗的血管与心房相连的是( ) A B C D21.某人因炎症造成下肢静脉出现大量血栓,如果血栓脱落后在血液中流动,最可能停留在( ) A.脑B.上肢C.肾D.肺2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动脉中流动脉血;静脉中流静脉血B.静脉血就是含氧和养料较少、颜色暗红的血 C.血液经过肺循环的结果是: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D.血液经过体循环的结果是: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23.对我国实行的无偿献血制度认识有误的是( ) A.提倡自愿献血B

10、.献血者必须是健康公民 C.公民无偿献血的良好氛围正在形成D.欢迎任何年龄的人无偿献血24.从生物的结构层次分析,血管属于( ) 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25.把营养物质和氧气运输到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又将细胞生活中产生的废物运走的运输线是( ) A.血管B.血液C.心脏D.血浆26.动脉是指( ) A.由心脏发出的血管B.运输动脉血的血管 C.将身体各部分的血送回到心脏的血管D.将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27.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统称( ) A.主动脉B.肺静脉C.动脉D.静脉28.小明因故擦伤了皮肤,只有少量血液渗出,你认为血液来自于( ) A.毛细血管B.动脉血

11、管C.动脉D.静脉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29.一个大面积烧伤的病人,烧伤面有大量体液渗出,需要输血,在输血时最好选择(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

12、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A.血清B.血浆C.红细胞悬浮液D.全血30.现有一只新鲜的猪心,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判断出它的左右(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

13、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A.手捏心室壁B.将心脏切开C.手捏心房壁D.向心脏内灌水二、非选择题31.右图为某种血管的纵剖图(箭头示血流方向),据图回答: (1)该血管类型属于 ,判断的依据是 。 (2)在这段血管内,血液流动的方向可表示为 。32.下图是三种血管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A、C血管的名称 、 。(2)血液在 处流动最快,在 处流动最慢。红细胞在 处呈单行通过。(3)管壁最薄的是 ,仅由 构成;管壁最厚的是 。(4)适于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是 。(5)护士为病人输液时,常用橡皮管扎紧病人腕部,手背上凸现的血管是 。(6)测量脉搏时,感到跳动的血管属于 。33.实验探究题

14、依据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选用实验材料时,应选择尾部色素 (“多”或“少”)的活的小鱼,这样做的好处是 。(2)观察前要将小鱼平放在 中,等小鱼安定后,将 (“载玻片”或“盖玻片”)盖在尾鳍上。并用 观察尾鳍内血液流动情况。在观察过程中,应不断用滴管往棉絮上滴 。(3)通过观察,可以看到三种不同的血管; 、 和 。(4)在实验前,要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下列是有关这一做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利于小鱼呼吸B.使小鱼减少跳动便于观察C.使鱼体保持湿润,减少伤害D.使小鱼不会产生离开水的恐惧感(5)在实验结束后,应将小鱼 A.放回鱼缸 B

15、.拿出实验室玩C.拿回家观赏D.扔进垃圾桶来源:学.科.网Z.X.X.K34.下图为人体内部生理过程示意图,其中A、B、C表示物质, 、表示过程,请据回答问题:(1)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成分中,不经过过程直接进行过程的有机物是 。(2)在观察活体材料时,发现某血管只允许甲细胞单行通过,那么,该血管在结构上适于物质交换的特点是 (3)在肺泡内发生气体交换后,血液发生的变化是 ,物质B进入乙细胞后的作用是 。35.实验探究题(1)取一个猪的新鲜心脏,先观察其外形,再用手捏心房壁和心室壁,心房的壁比心室的壁薄,原因是 来源:学|科|网(2)如果将水由图中的灌入,水在心脏内流动的途径是 (用图中的标号来

16、表示);若将水由灌入,则水在心脏内流动的途径是 (用图中的标号来表示);如果将水由灌入,那么水会从 流出,原因是 。(3)生物体内的心脏起到了“泵”的作用,是因为心脏的 发达,能够强有力地收缩,像泵一样将血液泵至全身。36.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资料,然后回答问题。人工血管是以尼龙、涤纶、聚四氟乙烯(PTFE)等合成材料人工制造的血管代用品,适用于全身各处的血管转流术。人工血管的制造,近年来绝大多数是采取医用高分子材料进行编织。我国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才开始进行研究。起初是用尼龙织成,后因尼龙降解,在身体内植入后发生破裂而被淘汰。现在多采用涤纶纤维编织人工血管,已大量应用于临床,如治疗主动脉狭窄

17、,上下腔静脉切除更换术等,最长可达37cm。目前用高分子材料由机器编织的人工血管,平织的内径最小为8mm,针织的内径为3mm,再小就比较困难了,但针织人工血管目前在国内尚未能正式生产。此外,还有膨体聚四氟乙烯纤维材料织成的人工血管,内径可达6mm。最近国外报道用弹性聚氨酯制成的人工血管,管壁无孔隙,内壁光滑,可随血压改变而伸缩,内径能达到4mm,此种材料制成的人工血管是很有前途的。此外,还有人研究用化学方法处理的人脐静脉、牛颈动脉作为人工血管等等。(1)下列有关人工血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材料一般为合成材料B.是人体血管的代用品 C.适用于全身各处的血管转流术D.具有人体血管的全部功能(

18、2)目前编织人工血管多采用的材料是( ) A.尼龙B.聚氨酯C.涤纶D.聚四氟乙烯(3)目前临床应用的工人血管的长度最长为( ) A.37cmB.8mmC.6mmD.4mm(4)就目前的技术而言,能否产生替代毛细血管的人工血管?原因是什么?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单元测试(二)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题 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 案ABBCDDACBDCCADB题 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 案BDBDCDDD来源:学,科,网CADDABA二、非选择题:(40分)31.(3分)(1)静脉 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 (2

19、)BA32(11分)(1)动脉 静脉 (2)A动脉 B毛细血管 B毛细血管(3)B毛细血管 一层扁平上皮细胞 A动脉 (4)B毛细血管 (5)C静脉(6)A动脉33.(11分)(1)少 便于观察清楚血管类型 (2)培养皿 载玻片 低倍显微镜 水 (3)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4)D (5)A34.(4分) (1)维生素 (2)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3)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35.(6分)(1)心室的收缩将血液输送到全身,而心房的功能是接受静脉的血液并把血液挤进心室(2) 在心室与动脉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动脉瓣,动脉瓣只朝向动脉开,使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3)肌肉36.(5分)(1)D (2)C (3)A (4)不能,因为毛细血管的内径仅有8-10微米,目前的工艺无法做到。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