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精选文档.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54888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精选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精选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精选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精选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精选文档.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2018-2018学年)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

2、添辉。 期末考试是检测我们一学期的学习成果,所以我们要高度的重视。查字典数学网小学生频道为大家准备了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希望大家好好复习,为期末考试做好准备。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

3、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

4、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2018-2018学年)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

5、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一、 填空。27分)(命题思想及检测意图: 目的是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1、有( )个( ),可以写成加法算式( ),也可以写成乘法算式( )( )=( ),( )和( )是因数,积是( )2、用3、12、6、2编出四道乘法算式。3、用 7 、 1

6、、 3 ,能写出( )个两位数。4、在下面括号内填上米和厘米。(1)铅笔长19( ) (2)一条河宽20( )(3)门高2( ) (4)眼睛盒长16( )5、 在图中,有( )条线段,( )个角( )个直角。6、请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轴。7、填上、或=。5+6 56 100-54 56 99厘米 1米二、 画一画。(4分) (命题思想及检测意图: 目的是考察学生对线段的掌握情况)1、 这条线段是( )厘米。2、画一条线段,长度是上边线段的2倍。三、 把下面算式改写成乘法或乘加,乘减。(4分)(命题思想及检测意图: 目的是考察学生乘法意义的掌握情况)2+2+2+2+2+2= 8+8+8+8=6+6

7、+6+6+6+5=7+7+7+7+3+4=四、 列式计算。(4分)命题思想及检测意图:目的在于考察学生的乘法意义的理解)(1)两个因数都是9,积是多少? (2)45加18再减去50,差是多少?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人人网 百度贴吧 复制网址五、计算题(命题思想及检测意图:目的在于考察学生的口算准确率及计算的能力和认真的学习态度)1、口算(14分)28= 55+9= 64= 40-16=29+47= 54= 60-0= 79=22+48= 47-9= 76= 99-33=65-56= 85= 9+67 = 98=65= 100-60= 91= 27-17=74-4+8

8、= 89-6= 85-8-50= 58+20=87+40= 27+8-20= 99-80= 78-50+8=2、笔算下面各题。(14分)48+45= 85-69= 36+53= 90-47=38+27+16= 80-38-27= 54+36-47=六、我知道是哪个小动物看到的!(4分)命题思想及检测意图: 目的在于考察学生的观察物体的能力)七、解决问题。(18分)命题思想及检测意图:考查了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仔细读题和认真计算的习惯)1、 白兔说:我比灰兔多拔了18个。灰兔说:我拔了29个萝卜。(1)白兔拔了多少个萝卜? (2)他们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2、 书包 洋娃

9、娃 皮球 皮包 杯子35元 ?元 16元 ?元 2元(1)买8个 杯子 多少钱?(2) 皮包 的价钱是 杯子 的4倍,皮包 多少钱?(3)买一个 洋娃娃 付给售货员50元,找回34元,洋娃娃多少元?(4) 书包 比 皮球 贵多少元?3、下面是二年级一班班干部选举情况统计表。(11分)张强 正正王宏 正正正正李倩 正正正陈英张强 王宏 李倩 陈英(1)把统计图补充完整(2)选张强的比选陈英的多( )人。(3)选李倩的人数比王宏的少( )人。(4)二年级共有( )人。(5)( )最有可能当选班长。参考答案;一、(1)3, 5, 3+3+3+3+3 53= 15 5, 3 , 15,(2) 2x3=

10、6 3x2=6 2x6=12 6x2=1(3) 6 (4)厘米 米 米 厘米(5) 8 8 4 (6)略 (7)略二、 三、四、五、六 略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

11、席”等。) 七 、(1)29+18=47、 47+29=78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

12、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2)8x2=16 2x4=8 50-34=16 35-16=19(元)(3) 略希望提供的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能够对大家有用,更多期末考试的相关内容,请及时关注精品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