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部编)上册课时训练: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word.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55642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部编)上册课时训练: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word.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部编)上册课时训练: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word.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部编)上册课时训练: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word.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部编)上册课时训练: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word.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历史(部编)上册课时训练: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word.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

2、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一、选择题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

3、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

4、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1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成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奠基者。它创办于()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2清政府宣布“自丙午(1906年)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这说明()A清政府决意废除科举制 B清政府已实现教育普及C新式教育遭到学子反对 D京师大学堂已停止招生3清政府决定废除科举考试时,在保守派、洋务派、满族贵族、汉族读书人之间竟然没有太大的分歧,这表明()A学子都不愿意再参加科举考试 B清政府已经无力维持考试费用C科举考试遭到列

5、强强烈反对 D科举考试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41872创办的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是() A大公报 B新闻报 C解放日报 D申报5“申报初创时,每期只销六百份,四个月后,该报在上海已日销三千份。至1877年,每日销量已达八九千份。”材料反映了申报()A市场竞争激烈 B销售技术高超 C内容丰富多彩 D影响逐渐扩大6一部反映19世纪末期中国某富商家族兴衰历史的电视剧正在热播,剧中有这样几组镜头,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A镜头一:商人到日本人在苏州开设的工厂谈生意B镜头二:商人的儿子在申报报社当记者C镜头三:商人正在读新青年,了解新闻时事D镜头四:商人家住北京东交民巷7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

6、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A开明书店 B商务印书馆 C中华书局 D生活书店8下列人物与其成就搭配不正确的是()A郭沫若女神 B鲁迅狂人日记C曹禺家 D聂耳义勇军进行曲二、非选择题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98年7月,光绪帝正式批准设立京师大学堂,它的办学原则是:以中国的传统学科为主体,引进一些西方学科,构成中西结合的课程内容。材料二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是当时国家最高学府,最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教育部职能,统管全国教育。京师大学堂章程中提到其办学方针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后历经“戊戌政变”、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等变故,京师大学堂屡遭摧残,

7、以致停办。1902年,清政府重建京师大学堂,设速成、预备两科,创办于1862年洋务运动期间的京师同文馆也并入大学堂。 (1)京师大学堂创办于哪一年?根据材料一归纳京师大学堂课程内容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说明京师大学堂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地位。10观察下列有关近代中国著名文学艺术家的邮票,回答问题。 文坛斗士 国歌功臣 美术大师(1)结合邮票及提示,写出这三位文学艺术家的名字及一部代表作品。文坛斗士:_、_。国歌功臣:_、_。美术大师:_、_。(2)特定的历史时代使这些文学艺术家们拥有了一个神圣的使命,这个神圣使命是什么?(3)我们能从他们身上学习到哪些优秀品质?1B2.A3.D4.D5.D6.C7.B8C9(1)1898年。中西结合。(2)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它在创办初期既是全国最高学府,又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10(1)鲁迅狂人日记聂耳义勇军进行曲徐悲鸿愚公移山(2)弘扬科学精神,批判封建愚昧,讴歌光明,鞭挞黑暗。(3)学习他们不怕艰难困苦,坚决与黑暗势力作斗争的精神;学习他们关心国家命运,为挽救民族危亡而努力的爱国主义精神。(言之有理即可)第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