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数学期中上册列举法求概率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55676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三数学期中上册列举法求概率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初三数学期中上册列举法求概率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初三数学期中上册列举法求概率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三数学期中上册列举法求概率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三数学期中上册列举法求概率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2018初三数学期中上册列举法求概率试题(含答案解析)“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

2、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人教版2018初三数学期中上册列举法求概率试题(含答案解析)“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

3、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随堂检测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

4、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1有五张分别印有圆、等腰三角形 、矩形、菱形、正方形图案的卡片(卡片中除图案不同外,其余均相同),现将有图案的一面朝下任意摆放,从中任意抽取一张,抽到有中心对称图案的卡片的概率是_2已知一个口袋中装有7个只有颜色不同的球,其中3个白球,4个黑球(1)求从中随机抽取出一个黑球的概率是多少?(2)若往口袋 中再放入 个白球和 个黑球,从口袋中随机取出一个白球的概率是 ,求

5、 与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某商场在今年“十?一”国庆节举行了购物摸奖活动摸奖箱里有四个标号分别为1,2,3,4的质地 、大小都相同的小球,任意摸出一个小球,记下小球的标号后,放回箱里并摇匀,再摸出一个小球,又记下小球的标号商场规定:两次摸出的小球的标号之和为“8”或“6”时才算中奖请结合“树形图法”或“列表法”,求出顾客李老师参加此次摸奖活动时中奖的概率典例分析为活跃联欢晚会的气氛,组织者设计了以下转盘游戏:A、B两个带指针的转盘分别被分成三个面积相等的扇形,转盘A上的数字分别是1,6,8,转盘B上的数字分别是 4,5,7(两个转盘除表面数字不同外,其他完全相同).每次选择2名同学分别拨动A、

6、B两个转盘上的指针,使之产生旋转,指针停止后所指数字较大的一方为获胜者,负者则表演一个节目(若箭头恰好停留在分界线上,则重转一次).作为游戏者,你会选择A、B中哪个转盘呢?并请说明理由.分析:首先要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即:“停止转动后,哪个转盘指针所指数字较大的可能性更大呢?”这个问题涉及两个带指针的转盘,即涉及两个因素,产生的结果数目较多,列举时很容易造成重复或遗漏.为了避免这种重复或遗漏, 可以用画树状图和列表 法求解,不过用列表法更简单.列表的时候,注意左上角的内容要规范,中间结果一般要用有序数对的形式表示;每一个转盘转动,都有3种等可能的结果,而且第二个转盘转动的结果不受第一个结

7、果的限制,因此一共有 =9种等可能的结果.解:列表如下:A B 4 5 71 (1,4) (1,5) (1,7)6 (6,4) (6,5) (6,7)8 (8,4) (8,5) (8,7)从表中可以发 现:A盘数字大于B盘数字的结果共有5种.P(A数较大)= ,P(B数较大)= .P(A数较大)P(B数较大),选择A装置的获胜可能性较大.课下作业拓展提高1有6张写有数字的卡片,它们的背面 都相同,现将它们背面朝上(如图所示),从中任意一张是数字3的概率是( )A. B. C. D.2.连掷两次骰子,它们的点数都是4的概率是( )A. B. C. D.3一布袋中放有红、黄、白三种颜色的球各一个,

8、它们除颜色外其他都一样,小亮从布袋中摸出一球后放回去摇匀 ,再摸出一个球,则小亮两次都能摸到白球的概率是_4如图,有三张不透明的卡片,除正面写有不同的数字外,其它均相同将这三张卡片背面向上洗匀,从中随机抽取一张,记录数字后放回,重新洗匀后再从中随机抽取一张,记录数字试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抽出的两张卡片上的数字都是正数的概率5.同时掷两个质地均匀的骰子,计算下列事件的概率:(1)两个骰子的点数的和是5;(2)至少有一个骰子的点数为5.体验中考1盒子里有3支红色笔芯 ,2支黑色笔芯,每支笔芯除颜色外均相同从中任意拿出一支笔芯,则拿出黑色笔芯的概率是( )A B C D2如图所示是两个各自分割

9、均匀的转盘,同时转动两个转盘,转盘停止时(若指针恰好停在分割线上,那么重转一 次,直到指针指向某一区域为止),两个指针所指区域的数字和为偶数的概率是_.3“六一”儿童节期间,某儿童用品商店设置了如下促销活动:如果购买该店100元以上的商品,就能参加一次游戏,即在现场抛掷一个正方体两次(这个正方体相对的两个面上分别画有相同图案),如果两次都出现相同的图案,即可获得价值 20元的礼品一份,否则没有奖励求游戏中获 得礼品的概率是多少?人教版2018初三数学期中上册列举法求概率试题(含答案解析)参考答案:随堂检测1. .2.解:(1)取出一个黑球的概率 .(2) 取出一个白球的概率 , , , 与 的

10、函数关系式为 3.解:列表如下:第一次第二次 1 2 3 41 2 3 4 52 3 4 5 63 4 5 6 74 5 6 7 8 (两次摸出的小球的标号之和为“8”或“6”)= .课下作业拓展提高1.B.2.D.3. .4.解:列表(略).由表可知,共有9种情况,每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相同,两张卡片都是正数的情况出现了4次因此,两张卡片上的数都是正数的概率 5.解:列表如下:第2个第1个 1 2 3 4 5 61 (1,1) (1,2) (1,3) (1,4) (1,5) (1,6)2 (2,1) (2, 2) (2,3) (2,4) (2,5) (2,6)3 (3,1) (3,2) (3,

11、3) (3,4) (3,5) (3,6)4 (4,1) (4,2) (4,3) (4,4) (4,5) (4,6)5 (5,1) (5,2) (5,3) (5,4) (5,5) (5,6)6 (6,1) (6,2) (6,3) (6,4) (6,5) (6,6)由上表可以看出,同时掷两个骰子,可能出现的结果有36个,它们出现的可能性相等.由所列表格可以发现:(1)两个骰子的点数的和是5满足两个骰子的点数相同(记为事件A)的结果有4个,即(4,1),(3,2),(2,3),(4,1),所以P(A)= .(2)至少有一个骰子的点数为5(记为事件B)的结果有11个,所以P(B)= .体验中考1.C.

12、2. .3.解:设这三种图案分别用A、B、C表示,则列表得第一次第二次 A B CA (A,A) (A,B) (A,C)B (B,A) (B,B) (B,C)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C (C,A) (C,B) (C,C)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

13、,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第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