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第一章 机械运动 单元测试题(无答案)-文档资料.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56031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第一章 机械运动 单元测试题(无答案)-文档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第一章 机械运动 单元测试题(无答案)-文档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第一章 机械运动 单元测试题(无答案)-文档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第一章 机械运动 单元测试题(无答案)-文档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第一章 机械运动 单元测试题(无答案)-文档资料.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上册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姓名 班级 学号 分数“

2、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

3、,“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写在下面的表格内(每小题3分,共48分)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 寓言龟兔赛跑中说: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地睡起大觉。它一觉醒来,发现乌龟已悄悄地爬到

4、了终点,后悔不已。在整个赛跑过程中:( ) 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 B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快 C兔子的平均速度大 D乌龟的平均速度大2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可知(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速度不随时间或路程而变化 D、速度决定于通过的路程和时间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一江春水向东流 B星光闪闪 C海水奔腾 D春风拂面4图1是直尺和直角三角板配合测圆柱体直径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5某同学用刻度尺测木块的长度,三次测量结果分别是5.37 cm,5.36 cm,5.36 cm,则木块的长度应记作( )图1A、5.36 cm B、5.363 cm C

5、、5.3633 cm D、5.36333 cm6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所用时间之比为23,则速度之比为 ( )A、94 B、49 C、11 D、327一短跑运动员在5s内跑完了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 A运动员、汽车、羚羊 B汽车、羚羊、运动员 C羚羊、汽车、运动员 D运动员、羚羊、汽车8、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C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147s D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1mm 9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6、(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10.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B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C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D “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 对接成功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11. 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A风和水 B、船和地面 C、山和船 D、风和地面12游客坐在船中

7、逆流而上,若说他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A.船舱 B.河水 C.迎面驶来的船 D.河岸上的树木A13摄影师抓拍了一个有趣的场面(如图2):一只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B.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图2C.站在老鹰背上休憩的乌鸦不具有动能D.老鹰能在空中飞翔主要是由于受到空气对它的浮力作用14使用一个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毫米刻度尺去测量一个机器零件的长度,这样测量的结果将会A.偏大 B.偏小 C.正常 D.无法比较15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一条直线通过一段路程,运动得越来越快,在通过这段路程的最后3m时,用了2s,则该物体在整段路

8、程中的平均速度可能是 A1.5m/s B2m/s C1m/s D2.5m/s16. 用图象表示物体运动规律,图3中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是: 图3A甲图和丙图 B.甲图和丁图 C乙图和丙图 D.乙图和丁图17在上学的路上,当小明正快步追上在前面的小华时,一辆车从他身旁向前快速驶去,则A小明相对于车是向后运动的 B小明相对于小华是静止的C小华相对于车是向前运动的 D小华相对于小明是向前运动的二、填空题(共14分)18、2012年6月18日,“神州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对接(图为对接示意图4),对接时两者在空中飞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必须_,此时两物体之间处于相对_。图420、 90K

9、m/h= m/s 15m/s= Km/h 90nm= m21、2012年7月10日中国海军有南海时行实弹军演以彰现我国维护国家主权的实力,军演中导弹追打一飞机,导弹的速度为830m/s,飞机的速度为800km/h,若导弹发射时,飞机离导弹发射处的距离为10km,则从导弹发射到击落飞机只需_秒。22、五一假期,小明与父母乘长途汽车外出旅游,小明看见前面的小车与他的距离保持不变,后面的卡车离他越来越远如果以长途汽车为参照物,小车是_的,卡车是_的(前两空选填“静止”或“运动”)。小明爸爸说小明没有动,他所选的参照物是_。23. 2011年11月3日1时23分,“神舟八号”到达“天宫一号”30米停泊

10、点,开始以0.2米秒的相对速度向“天宫一号”缓缓靠拢对接。从30米的停泊点到相互接触共耗时 秒。对接完成后,若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神舟八号”是 的。24、五一节,爸爸驾车带楠楠去南滨路海洋公园游玩,途经长江大桥,如图1所示。如果小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为450m的大桥,则过桥所需的时间为_s。车行驶在桥中央时,爸爸问楠楠:为什么我们看到乔两边的路灯在不停地后退呢?楠楠告诉爸爸,这是因为我们选择了_为参照物。25、2007年4月18日全国第六次列车大提速,国产动车组开始正式投入营运,下表是空调动车组D517次列车从北京到北戴河的时刻表。车次序号车站时刻到达时间开车时间公里数D51

11、71北京当日06:250D5172北戴河当日08:15277由表中数据可知,北京到北戴河的里程为_km,D517次列车运行的平均速度是_km/h(保留一位小数)26、如图6停表的读数是 秒。27正在修建的杭瑞高速公路通车后,铜仁到思南鹦鹉溪段的里程是162km。汽车按规定时速行驶,从铜仁到鹦鹉溪需1.5h,则汽车的平均速度是_km/h,合_m/s。图6三、实验题 (共19分)28、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开始进行PM2.5的环境监测,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_(填长度单位)的颗粒物,也称之为可入肺颗粒物。29、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_。如图7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

12、,则尺的分度值是_,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 _cm。30、某同学用一把如图8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宽,他的测量方法如图所示,图中A是他观察读数时眼睛的位置,请指出这位同学测量中的四个错误之处:(1)_;(2)_;(3)_;(4)_。31、某同学欲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B.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l2;C.用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D.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杆上;E.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的圈n。(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_,错误的步骤是_,还缺少的步骤是:F. _ _。图9(2)实验步骤

13、的合理顺序应是_。32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9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测量的。(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 (填“大、小”)(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SAB cm, tBC s,vAC m/s。(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填“大、小”)33.蚊香生产者为了节约原料和用户使用方便,要根据蚊香的燃烧速度生产规格不同的各种蚊香有一种蚊香如图所示,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测出该

14、蚊香正常燃烧的速度,要求: (1)写出所需要的器材;(2)说明测量方法34.小明和小亮在操场上玩耍时发现水平抛出的几个物体落地时间有差异,善于观察的他们想到水平抛出物体的这个“落地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呢?思考讨论后他们提出了如下猜想:猜想一:与抛出物体的质量有关;猜想二:与水平抛出的速度有关;猜想三:与水平抛出点的离地高度有关为了验证以上猜想,他们从探究实验室借来能控制发射速度的弹射器、两个质量不同的小钢球、刻度尺、电子秒表等实验器材,依照物理学习中的科学方法,在老师的帮助下按照如图所示的方法进行了实验探究,得到如表所示的实验数据实验序号钢球质量m/kg抛出点离地高度h/m水平抛出的速度v/(

15、m/s)落地时间t/s落地点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x/m110210.640.64220210.640.64310220.641.28410420.911.82请你通过分析回答以下问题:(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实验序号为_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2分)(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实验序号为_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2分)(3)为了验证猜想三,应选用实验序号为_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2分)(4)可以得出实验结论:水平抛出的钢球落地时间与_有关,与_和_无关同时还可得出“落地点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与_和_有关”的实验结论四、计算题(共19分)(请严格按规范解题)35、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

16、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m。求:(1)(4分)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2)(3分)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上桥15km4036、(6分)小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经过某交通标志牌时,小明注意到了牌上的标示如图10所示。小明想了想,马上就明白了这两个数据的含义:15km指_;40指_.若小明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时30min,则汽车的速度为多少km/h?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试计算从标志牌到上桥最快需要用几分钟?图10上海苏州常州南京到站时间09:3910:2911:30发车时间09:0009:4310:33里程/km08416530337、(6分)上海到南京的T722次特快列车运行时刻表如右。根据表求出:列车由上海至南京的速度;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