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一苏教版第三节 物质的跨膜运输 教学设计-word.docx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56108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0.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必修一苏教版第三节 物质的跨膜运输 教学设计-word.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生物必修一苏教版第三节 物质的跨膜运输 教学设计-word.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生物必修一苏教版第三节 物质的跨膜运输 教学设计-word.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生物必修一苏教版第三节 物质的跨膜运输 教学设计-word.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生物必修一苏教版第三节 物质的跨膜运输 教学设计-word.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必修一苏教版第三节 物质的跨膜运输 教学设计-word.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必修一苏教版第三节 物质的跨膜运输 教学设计-word.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物质的跨膜运输“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

2、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教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

3、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学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设计物质的跨膜运输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物质的跨膜运输” 是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3节的内容。本章前两节已经介绍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及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 本课是在理解前两节的知识基础之上,继续探究细胞膜控制物质

4、进出功能的方式和原理。本节教材以问题探讨为引导,通过比较无蛋白质的磷脂双分子层膜与生物膜在控制物质进出上的差异,从而大胆对物质跨膜运输的的方式提出猜想。此外,本节的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解读图表数据的能力;由于内容较抽象,可通过直观的动画展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还应注意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理解研究物质跨膜运输的意义。二、学情分析:1.教学对象:高一学生。2.学生思维特点: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 能独立思考,对现象提出疑问,并通过多种途径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具备小组合作学习能力,能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理论依据,对问题的探究有激情,但往往对探究的目的性及过程,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

5、考,需要教师的引导。3.学生知识基础: “物质的跨膜运输”中的“膜”指是生物膜(这里主要是指细胞膜),而在这之前的第三章第一节学生已了解了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本节就是更详细的介绍其功能之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功能总与结构相关,本章的前两节已学习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知道生物膜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膜,但学生仍存许多疑问:各种小分子、离子进入细胞时又有什么不同?细胞产生一些大分子(如分泌蛋白)又是如何出细胞膜的?教师根据学生这样的知识背景很容易把学生带进课堂。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及特点。(2)说出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方式的异同点。(3)举例说明大分子物

6、质进出细胞的方式。2.过程与方法(1)运用类比和对比的方法进行学习,抓住关键,掌握本质。(2)运用表格的方式进行总结,简洁明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积极参与讨论,学会合作,踊跃发言,在交流中建立自信心。(2)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和严密分析的习惯,在发现过程中提高思维品质。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和特点。2.教学难点: 主动运输的意义。五、教学策略1.设计思路:依据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本节课教学设计按“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原则,遵循“问题驱动”的教学理念,以“前置性问题学习性问题后置性问题”的设计为主线,共设计21个问题,改变了以往填鸭式的教法,是

7、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按照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规律设计问题,将课本新旧知识相关内容化为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小问题,不断通过提问驱动学生思考,让学生自主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并且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概念进行总结,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体现出来,辅以教师“导”的作用。2.教学方法:本节课以四人一小组为单位,开展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在讨论、探究、交流中相互启迪,获得新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声像技术及多种媒体工具,借助多媒体动画,把有关跨膜运输的几种方式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能够进行分类比较和总结,帮助学生形象记忆,有利于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教师适时进行点拨,以帮助学生建

8、构正确的知识结构,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实施设计意图教学活动学生活动前置性问题设置运用课件展示:生物膜的结构模型示意图和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1.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什么?2. 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什么?3. 蛋白质分子在磷脂双分子层上是如何分布的?4. 细胞膜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分别是什么?5. 细胞膜为什么具有流动性?根据学生回答,进行点评学生回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并积极回答。1.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2. 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3. 蛋白质分子镶嵌、覆盖或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4.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流动性,功

9、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5. 磷脂和蛋白质都可以运动;既复习了细胞膜的结构,又引导学生从结构去分析功能,并为教材中“问题探讨”的教学做好铺垫学习性问题的引导新知识导入(内容补充:磷脂分子是可以摆动的,磷脂分子间存在一定的间隙,有的蛋白质分子也是可以移动的,有的蛋白质可以从细胞的一侧移动到细胞的另一侧,有的蛋白质分子中间形成通道。)1. 你觉得磷脂分子间的间隙与物质进出有关吗?2. 如果有物质可以通过磷脂分子的间隙进入细胞,对分子有什么要求?3. 有些较大的分子不能穿过磷脂分子之间的间隙,可以借助什么样的方式进出细胞?(提示:从磷脂分子的化学性质和蛋白质去考虑)点评并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过渡学生积极

10、思考,回答1. 有关2. 分子体积小3. 能与磷脂分子能够相似相容的分子和借助蛋白质运动的分子设疑激趣,诱导思维进入新课降低问题难度,前置性问题向学习性问题的过渡被动运输展示课件,直观教学,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得出结论课件展示1:人工合成的磷脂双分子层和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1. 人工合成的磷脂双分子层和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相比结构上有何区别?课件展示2:不同分子是否能够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图片2. 什么样的分子能够通过脂双层?什么样的分子不能通过?(课本问题)3. CO2,H2O,N2等气体分子以及乙醇这些小分子是如何穿过人工合成的磷脂双分子层的?4. 有的分子体积较大的物质比如苯,不能通过磷脂分子之

11、间的缝隙,为什么可以通过人工合成磷脂双分子层膜?5. 葡萄糖、带电荷的离子等物质都不能通过人工合成的磷脂双分子层,这些物质是否被细胞所需要?6. 它们能否通过细胞膜?7. 你认为葡萄糖、带电荷的离子等物质进出细胞与什么有关?课件展示3: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动画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并与下图所示的物理现象类比分析,完成表一,进行被动运输的总结点评并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维,类比和对比学习,归纳总结学生仔细观看课件图片与动画,发散思维,相互讨论,积极回答1. 人工合成的磷脂双分子层上无蛋白质分子,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上镶嵌、覆盖或贯穿着蛋白质分子2. 能够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分子有CO2、O2、N2和H

12、2O、甘油,乙醇, 苯,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有氨基酸、葡萄糖、核苷酸、H+、K+、Na+、Ga2+、Mg2+、HCO3等。3. 磷脂分子之间存在的间隙4. 借助于蛋白质(错误)教师肯定正答并补充说明:苯和甘油分子体积比较大,虽然已经不能通过磷脂分子之间的缝隙,但却可以通过人工磷脂双分子层,是由于二者都是脂溶性物质,能与磷脂分子相互溶解而跨膜。5. 需要6. 能7. 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有关学生观看动画,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在老师的引导下充分理解,完成表一:被动运输的总结表一被动运输类型自由扩散协助扩散运输方向高浓度 低浓度是否需要能量否是否需要载体否是实例CO2、O2、N2和H2O、甘油,乙醇,

13、 苯等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通过对比图片找到答案,记忆深刻。由于前面的讲解已经有所铺垫(磷脂分子之间存在间隙),学生很容易得出答案,并能认同只有体积很小的分子才能穿过磷脂分子之间的缝隙。培养学生进行类比和对比学习的能力,并能够用表格的形式进行归纳总结主动运输问题过渡1. 以上两种运输方式能满足细胞对所有物质的需求吗?为什么?课件展示1:教材P71的表4-1丽藻细胞液与池水的多种离子浓度比。2. 这些离子的运输方式会不会是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进入细胞?3. 如果仅仅靠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会出现细胞内离子的浓度高于细胞外这种情况吗?(低浓度 高浓度) 4. 细胞内离子的浓度远远高于细胞外液,这说明离子发生

14、逆浓度梯度的运输,即离子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转运,你觉得这种特殊的转运需要什么条件?课件展示2:Na+,K+通过Na+K+泵进出细胞的动画,以及图片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主动运输的特点和意义5. 主动运输的意义是什么?积极思考,分组讨论回答1. 不能,因为被动运输只能从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不能主动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2. 不能3. 不会,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只能从高浓度到低浓度运输4. 能量5. 保证了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以进一步提问的形式自然过渡,突破难点主动运输的教学胞吞胞吐1. 如果有一种大分子物质,比膜上的载体蛋白质

15、还要大,这类物质如何进出细胞?课件展示1:分泌蛋白的外排过程、巨噬细胞对细菌和异物的吞噬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向、特点。学生思考,回忆分泌蛋白的外排过程、巨噬细胞对细菌和异物的吞噬过程1. 通过胞吞和胞吐通过自学及观看动画展示,理解“胞吞”和“胞吐”的特点。问题自然过渡,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发掘学生自主观察、辨别事物,把握本质联系的潜能。后置性问题的解决课件展示1: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动画,引导学生完成表2引导学生对进出细胞的的物质进行分类,并与相应的运输方式对应用概念图的形式本节知识点归纳出来,让学生填写。仔细观察动画,小组学习讨论派出代表归纳总结,完成表2表

16、2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运输方向高浓度 低浓度低浓度高浓度是否需要能量否是是否需要载体否是否实例CO2、O2、N2、H2O、甘油,乙醇, 苯等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离子;某些小分子有机物(氨基酸,葡萄糖等)跨膜运输的物质分类:1. 小分子物质:H2O,气体分子2. 脂溶性的物质:甘油和苯3. 带电荷的离子:Na+,K+等4. 较大分子:氨基酸、葡萄糖和核苷酸5. 大分子物质:蛋白质总结、归纳本节知识,完成概念图拓展视野,巩固知识使知识系统化,进一步培养学生归纳、提炼知识的能力。八、板书设计:九、练习巩固: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中,自由扩散区别于协助扩散的是()A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B需要载体C由低

17、浓度向高浓度扩散D不需要载体2.红细胞吸收无机盐和葡萄糖的共同点是( )A.都是从低浓度的一侧到高浓度的一侧 B.都需要供给ATPC、都需要载体协助 D、既需要载体协助又需要消耗能量3.甲()乙()两种物质在细胞膜两侧的分布情况如图(颗粒的多少表示脂双层A、乙进入细胞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 B、甲进入细胞一定需要能量C、乙运出细胞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 D、甲运出细胞一定不需要能量 4.、下图为物质进入细胞的两种方式示意图,据图回答(【 】内填上代号,横线上填上相应的文字)(1)小肠绒毛的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 【 】。(2)氧气分子从肺泡扩散到血液中的方式是【 】。 (3)甲和乙的不同点是甲

18、不需要 和 。 十、教学反思:1.课前反思: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思维碰撞,激情飞扬的课堂,教师要依照学生实际和认知发展规律,精心设计教法,将教学目标转化成富有针对性、启发性、探索性的问题,创设出良好的探究氛围,层层深入地展开教学,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生物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过程,教师应该要授人以“渔”,通过问题来驱动学生活动,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再通过活动教给学生各种灵活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2.课中反思: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各个具体的学习环节进行全面的反思。如原来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

19、本节课的学习,对细胞膜的功能有了什么新的认识;对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是否能够从本质上区别;对不同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否有本质上的认识等。在教学中既要注重教法,更注重学生的学法指导,如简洁的类比学习法:用小球滚下坡,卡车载物上坡和卡车载物下坡来类比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表格归纳法:用表格对三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归纳;概念图归纳法:用概念图对物质跨膜运输进行整体归纳等。3.课后反思:本节课是基于资料和问题的探究式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对问题的不断追问中形成概念,体验过程和培养能力。学生主动地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获得的知识比较难忘,比被动接受更有效。由于本节课以“问题驱动”进行探究教学为主,学生主动寻找答案,进行交流较多,因此在教学时间上较难把握,这就要求老师课堂上一定灵活应用,有效地进行调控,才能确保本节课在既定时间内按预定目标完成教学。第 1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