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生物课标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二节 细菌教案-word.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56183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中生物课标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二节 细菌教案-word.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初中生物课标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二节 细菌教案-word.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初中生物课标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二节 细菌教案-word.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中生物课标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二节 细菌教案-word.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生物课标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二节 细菌教案-word.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细菌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

2、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教学目标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

3、“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1.描述细菌的主要特征;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

4、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2.通过将细菌的细胞结构和动植物细胞比较,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锻炼收集信息、分析推测的科学能力;3.了解细菌发现的过程和巴斯德实验的历史性突破,分析巴斯德实验的操作步骤,启发学生思考,锻炼分析能力,认识到科学发展离不开实验技术的进步,更要依靠科学家孜孜不倦的追求和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4.描述细菌的繁殖方式,认识到细菌繁殖速度很快,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细菌的主要特征、细菌的繁殖方式。2.难点:细菌的主要特征,巴斯德实验的历史性突破。课前准备1.有关细菌的图片和视频资料2.

5、准备有关微生物学史的材料教学设计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我们都知道,我们的手上有大量的细菌,大家请伸出你们的双手看看,能看到上面的细菌吗?仔细观察,无法看到。细菌的发现资料1:阅读课本P71“细菌的发现”内容,思考;1、发现的时间 2、发现人 3、借用什么仪器阅读、思考资料2:讲故事,19世纪的,许多著名科学家都认为细菌是自然发生的。斯巴拉让尼的实验。利用故事吸引学生,引发学生探究“细菌从哪里来的?”的欲望。资料3;介绍巴斯德经典的鹅颈瓶实验。简单介绍巴氏消毒法。分析资料,分析巴斯德实验的历史突破。体会科学家严谨求实的作风以及技术进步对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细菌的大小利用PPT

6、播放不同放大倍数的钉子图片观察细菌的放大图片,认识细菌的大小形态观看,通过不同放大倍数下的钉子图片形成强烈的视觉反差,走近细菌,感受细菌的大小。细菌的形态提供不同形态的细菌图片,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将这些细菌分成不同类型。仔细观察,小组讨论分析,小组代表交流结果。细菌的细胞结构特征和营养方式1、 提供细菌图片,介绍细菌的结构。2、 提供细菌、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图片资料,组织学生比较、分析对照细菌结构示意图,依次说出各部分名称及功能。比较细菌细胞和动植物细胞结构上的区别,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细菌的繁殖方式提供录像资料,引发学生兴趣看录像,了解细菌的繁殖方式和速度芽孢质疑外科手术器械的消毒是以杀死细

7、菌为标准吗?提供“登月摄影机上的细菌”小故事,加深认识。通过问题及小故事理解芽孢对细菌的意义。小结根据今天所学的知识,思考:细菌为什么能广泛分布呢?通过问题将本节课有关细菌的知识点串起,进一步巩固知识。板书第二节 细菌一、细菌的发现二、细菌的特征1、 细菌的大小2 、细菌的形态3 、细菌的结构4、细菌的营养方式5、细菌的生殖方式三、 细菌利于其广泛分布的特点:教学反思比较新课标和旧教学大纲,很多老师都注意到:有不少旧的教学内容都删减了。因此很多人感到新教材内容太少,一节课的内容大概就只够讲20分钟。对此,我的感受是:课程标准和依据这个标准所编制的教材只是国家为适龄学生提供的基础标准,是一个相对

8、较低的标准。作为教育比较发达的城市和学校,从为学生发展的原则出发,完全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大胆补充。但是补充哪些新内容呢?有些老师就将删减的内容又补充上去,造成了“穿新鞋,走老路”的情况,这是非常遗憾的一件事。我的看法是:一、不能盲目提高难度和深度。对于繁、难、脱离生活的内容,坚决不补充。不要为“学科系统性”而加大学生负担。二、对于能帮助学生更加形象地理解教材内容的材料,应该补充。这些资料应该具有趣味性、形象化和科学性并重的特点。例如:“细菌繁殖得比地球重”“月球上的细菌”这样的资料,能给学生很清晰的感受。三、对于能帮助学生建立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帮助学生构建科学思想和科学思维方式的内容,大胆补充。例如巴斯德实验,很多老师认为这些是“软性”内容,没有考核的任务,就轻描淡写甚至轻易放弃,这是非常遗憾的。讲述科学家的故事和科学发现的故事,不仅可以让学生为科学家孜孜不倦的追求和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而感动,还可以启发学生思考,锻炼思维能力,获得很多课本上不能提供的科学工作方法。因此,对这些内容不仅应该扩展和补充,还应该精心准备,绘声绘色,发挥教学资源的最大效果。第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