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部编)第六单元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学案-精选文档.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57310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部编)第六单元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学案-精选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部编)第六单元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学案-精选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部编)第六单元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学案-精选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部编)第六单元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学案-精选文档.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主备人:LQC讨论:西安事变震惊全世界,引发了国内外各种政治势力的强烈反响。如何处置解决西安事变,当时就有不同的看法,请分析各方态度。练习题:1.抗日战争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在“十四年抗战”中,无数的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下列人物中最早进行抗战的民族英雄是() A.杨靖宇 B.佟麟阁 C.赵登禹 D.张自忠2.“古都兵变冻天寒。化作长城碧血丹,国共缓攻矛与盾,军民披沥胆与肝青史每篇常滴泪,何时两岸结新欢?”这首诗是为纪念下列哪一历史事件而作() A.红军长征 B.西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七七事变3.1936年,中共中

2、央发电文称,“目前局势:南京右派与日本联盟正在夺取蒋系中派造成中国内乱,另一方面南京与各地左派正进行调和,中派在动摇中,人民反对内战”。“我们方针:扶助左派、争取中派、打倒右派、变内战为抗战。“根据这一方针,中共决定和平解决西安问题。这么做的原因主要是() A.蒋介石已放弃了内战的念头 B.为显示共产党的宽容大度 C.国共两党已消除了阶级矛盾 D.民族矛盾已成为主要矛盾4.长征期间,国内外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民族矛盾加剧,党的方针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这一调整是A.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B.纠正博古李德的左倾错误 C.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D.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5.阅读下列材料:材

3、料一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说:“我爱中国,我更爱东北,因为我的祖宗庐墓均在东北,如由余手失去东北,余心永远不安。但余实在不愿以他人的生命财产,作余个人的牺牲,且不愿以多年相随、屡共患难的部属的生命,博余一人民族英雄的头衔。”材料二1933年张学良说:“只要有人能把日本帝国主义打出去,不论他是哪一个阶层的人,我都愿意把我自己所有的力量给他,并且我愿意无条件的听命于他。”材料三1934年1月,张学良说:“青年人何以无出路,还不是由于你的国家太弱了吗?整个国家的苦闷与无出路,是高于你个人问题的几千万倍只有解决国家问题,才有个人的出路。”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张学良对东北问题的什么态度?结合材料分析

4、他的这种态度出现的原因。(2)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了张学良的哪一思想?(3)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你发现张学良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习目标:1.知道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以及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2.知道华北危机、一二九运动,以及西安事变,认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3.通过回顾知识、动手建构知识体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学习重点:九一八事变、一二九运动、和西安事变学习难点:分析西安事变的性质及其和平解决的意义。通读教材,能够独立自主正确完成填空;能够发现疑点、难点,提出问题。一、九一八事变1时间:_。地点:_。2爆发:日本以_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_,炮轰_。结果:只有四个多月,_沦陷。3

5、. 扩大:1932年,日本扶植 在长春建立 ,企图把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4局部抗战(1)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_。(2)中国共产党:派_等在东北组织_,开展抗日游击战争。(3)1936年初,东北各抗日部队开始改编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5影响:中国人民的_开始了,揭开了 序幕。二、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1.华北危机:(1)背景

6、:日本占领东北后,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

7、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

8、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2)表现: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动“_”。(3)政策:国民党政府对日采取_的妥协政策。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

9、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

10、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4)影响: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 危险。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

11、。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2.一二九运动: (1)时间:_年12月9日。 (2)经过:北平学生示威游行,遭到反动军警镇压。(3)性质: 运动。 (4)口号: 、 、 (5)意义: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_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_新高潮的到来。三、西安事变1.背景:(1) 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2)中国共产党_政策的感召,张学良、杨虎城与红军停战,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3)蒋介石亲赴西安威逼张、杨进攻红军。 2时间:_。3人物:_、_。 4目的:_。5中国共产党的态度:从_出发,主张_。党中央派_等到西安调停,与各方面进行协商。6结果: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_、_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_。7意义: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_的关键,_基本结束,第 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