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57371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8-2018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

2、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内容预览: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

3、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2018-2018学年上期八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

4、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箱箧(qiè)掳走(l)荒谬(miào) B、骇人(hài) 愧怍(zuò) 绥靖(su)C、提(d)防 阻遏(è)纳粹(cuì) D、瓦砾(lì) 狼藉(jí) 仄(zé)歪2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书写错误的汉字,请划出来,并改正。(2分)A眼花嘹乱 锐不可当 晨曦 血腥 改正:B臭名昭著 月明风轻 荒谬 憧憬 改正:C精疲力竭 张慌失措 杀戮 箱箧 改正:D响彻云宵 转弯抹角 纳粹 鞠躬 改正:3、仿照下面前后句子的写法,在中

5、间写出一句话。在与同学的交往中,我日渐感悟出:给别人一缕阳光,你也会感受到阳光的温暖与色彩;给别人 ,你也会 ;给别人一点快乐,你也会感觉到快乐的美好与充实。4、给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总指挥部决定:神舟七号飞船于9月25日21时07分至22时27分择机发射,进行载人航天飞行。这次飞行任务的主要目的是实施我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突破和掌握出舱航天技术。同时,开展卫星伴飞、卫星数据中继等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神舟七号”是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又一新突破,新跨越。作为航天员,能够代表祖国出征太空,这是我们最高荣耀。请祖国和人民放心,我们已做好充分的身体、心理

6、和技术准备。标题:5默写:(任选5个小题做即可,5分)(1)春望中的颈联是: , 。(2)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出洞庭湖丰富的蓄积和动荡的声势的诗句是: , 。(3)早寒江上有怀中作者看到孤帆从天边驶过,勾起乘船返乡的心绪的两句是, 。(4)李白送友人中借马鸣犹作别离之声,衬托离情别绪的句子是: ,。(5)长歌行劝勉世人要珍惜光阴,有所作为的句子是:(6)古今中外有许多描写战争的诗句,试写出一句: , 。(7)写出关于战争的成语:名言: 。(8)。陋室铭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 。二、现代文阅读:(一)(12分)老头子无力地坐下来,船停在那里。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的风响。老头子叹了一

7、口气,停了半天才说:“我不能送你们进去了。”小女孩子睁大眼睛问:“为什么呀?”老头子直直地望着前面说:“我没脸见人。”这时那受伤的才痛苦地哼哼起来。小女孩子安慰她,又好像是抱怨,一路上多么紧张,也没怎么样。谁知到了这里,反到一声一声像连珠箭,射穿老头子的心。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呀!他叫着大菱说:“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两个孩子全没有答言,老头子觉得受了轻视。他说:“你们不信我的话,我也不和你们说。谁叫我丢人现眼,打牙跌嘴

8、呢!可是,等到天明,你们看吧!”小女孩子说:“你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打仗?”老头子狠狠地说:“为什么不能?我打他们不用枪,那不是我的本事。愿意看,明天来看吧!二菱,明天你跟我来看吧,有热闹哩!”12、以上文段选自 ,作者: 本文的体裁是 他的另一部作品是。(2分)13请用直线划出选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并说说其作用。(3分)14选文突出表现了老头子什么样的性格特点?老头子的性格特点主要通过什么描写方法表现出来的?试举例说明。(3分)15赏析文句“一声声像连珠箭,刺穿老头子的心。”(3分)16设想:老头子说出要叫鬼子十个人流血的话时,二菱心里是怎样想的,请把她当时的心理活动补写出来。(3分)(二)(

9、共12分)美丽如初月色皎洁,一如闪亮的白绸,宁静而安祥地弥漫。我握着母亲的手站在街口,等放晚学的弟弟归家。并不冷,然而街静人空,我等得焦急不耐,母亲却等得耐心又耐心,遥望着那条很宽很白的路,母亲说:“一直这样等,惯了。”我的心悚然一动, 目光在母亲单薄的身影里模糊了。我也曾让母亲这样地等待过,并不是小的时候,女儿大了,反而更让母亲牵挂。那些个月朗星稀的夜晚,和学友们一路高歌神侃地回家,一个人转进僻静的街口,却望见母亲的衣衫和着树影飘动,一样的迷离,心忽地跳快了,跑过去,却只叫了一声“妈妈!”母亲也不说什么,很欣慰地笑着,拍拍我的手,一起走回家去。而今我去了异地,只在假期里归来,母亲的身影却依然

10、准时地站在街口树下,等待不久也要离家求学的弟弟。我忽然很羡慕母亲,可以把那么深沉的爱包容在静静的等待中。清脆的铃声响过来,弟笑嘻嘻立在我和母亲面前:“妈!姐!”“怎么才回来,让妈等那么久?”我半是欢喜半是埋怨。 “回家吧!”母亲还是那么欣慰地笑着,拍拍弟的手。弟冲我做个鬼脸。看弟高大的身影在母亲的身边,我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起航的船只能留恋温暖的港湾,却不能永远停泊。返校之前,母亲安静地替我整理行囊,见我跟着她走来走去,却不开口,母亲说:“从前你外婆也是这样送我走。”啊,我默默地望着母亲,仿佛看见外婆的双手在忙碌。我忽然明白了,从前外婆一定也曾站在街口,等母亲回家,就像母亲今天等我们回家,而我

11、也会有那么一天,让深深的爱溶在等待中。眼前晃动着月光里母亲静立的身影,才知道不论经过什么,我记忆中的那些夜晚永远美丽如初。1文章首段的景物描写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在文中主要起什么作用?(4分)答:(1)(2)2.首段中,在等放晚学的弟弟时,为什么我会“等得焦急不耐”,母亲却“等得耐心又耐心”?(2分)答:3第段中写到,“我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我”觉得失去了什么呢?(2分)答:4纵观全文,(1)写出在全文结构上与末段中“眼前晃动着月光里母亲静立的身影”这个 句子相呼应的一句话。(2)说说为什么“我记忆中的那些夜晚永远美丽如初”?(4分)答:(1)(2)三、文言文阅读(13分)(一)甲文:林尽

12、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乙文】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日:“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述如此,时人谓之实录

13、。(尝)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四融然。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注环堵:四壁。多用以形容居室简陋。 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 适:满足。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 畜:同“蓄”。 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微即琴弦音位的标志.1、选文的作者是 (朝代)的文学家 (人名)。(2分)2、把文段一所空语句补充完整。(2分)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1)渔人甚异之 异:遂与外人间隔。 阡陌交通(5)皆叹惋: (6)不足为外人道也:

14、(7)脱不羁 羁: (8)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辍: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4分)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4、第段描写桃花源中人的生活场景,表现他们 的心情。(用文中的话回答)(1分)5、“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2分)6、渔人离开桃花源后,“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后来却“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的原因是(2分)( )A渔人“志”得不准,所以难以寻找。B让人觉得桃花源似有似幻,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C照应开头“异”字,进一步渲染了神秘色彩。D暗示桃花源所处的位置太隐蔽,是难以找到的。7.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哪些特

15、点?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社会?(3分)8请从乙文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2分)答 9从乙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与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他真的是在抚琴吗?结合全文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2分)答:(二)、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望 岳杜 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的景物,其中“钟”“割”两个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何处?。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一名言。在这里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四、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请把作文写在准备好的文稿纸上)(40分)1.请以“心灵深处的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可填写“秘密”、“回忆”、“烦恼”、“快乐”、;说真话,抒真情,不少于600字。2.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等待。等待亲人的归来,等待朋友的问候,等待春天的到来,等待赞许的目光,等待假期的来临,等待2018奥运的召开,等待宝岛台湾的回归等待是一种幸福,等待是一种希望,等待是一种无奈,等待也是请以“等待是_”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第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