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比例解应用题复习-word文档资料.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57825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比例解应用题复习-word文档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用比例解应用题复习-word文档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用比例解应用题复习-word文档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用比例解应用题复习-word文档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用比例解应用题复习-word文档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比例解应用题复习-word文档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比例解应用题复习-word文档资料.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数学教案】用比例解应用题复习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教学目标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

2、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1复习正反比例的意义,练习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2复习用正比例方法解答应用题。3复习用反比例方法解答应用题。教学重点和难点

3、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确定解答应用题的方法。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数量关系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比例,确定解答应用题的方法。1被除数一定,除数和商。2一条路,已修的和未修的。3梯形的上、下底长度一定,梯形的面积和它的高度。4每块砖的面积一定,砖的块数和铺地面积。5挖一条水渠,参加的人数和所需要的时间。6从甲地到乙地所需的时间和所行走的速度。7单位面积一定,播种面积和总产量。8时间一定,速度和距离。9订阅北京儿童的份数和所需钱数。(二)复习应用题1某工厂八月份计划造一批机床,开工8天就造了56台,照这样速度到月底可生产多少台?第一步,先找对应关系:8天56台31天?台第二步,判断成什么

4、比例?(每天生产的台数一定,成正比例。)请你在对应关系的旁边写上正字,决定用正比例方法做。解设到月底可生产x台。x=217答:照这样速度月底可生产217台。2一批纸张,钉成20页一本的练习本,能钉600本。如果钉成24页一本的练习本,能钉多少本?第一步,先找对应关系:20页600本24页?本第二步,判断成什么比例?(纸张总页数一定,成反比例。)请你在对应关系的旁边写上反字,决定用反比例方法做。解钉成24页一本的练习本,可钉x本。24x=20600x=500答:如果钉成24页一本的练习本可钉500本。学生独立地用老师教的分析应用题的思路和方法在本上做两道题。(1)火车3小时行135千米,用同样的

5、速度5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2)有一批砖,25人去搬,6小时搬完,如果30人去搬,需要多少小时搬完?(三)练习解答两步的比例应用题1李涛读一本书,每天读6页,30天可以读完。如果每天多读4页,多少天可以读完?黑板上的对应关系变成:解 设x天读完。(64)x=63010x=630x=18答:18天可以读完。2在第1题的基础上,改变问题。李涛读一本书,每天读6页,30天可以读完,如果每天多读4页,提前几天读完?对应关系:解 设如果每天多读4页,x天读完。(64)x=63010x=630x=183018=12(天)答:提前12天读完。(指导学生分析、比较。)以上两道题,什么发生了变化?什么没有变?(

6、条件和问题发生了变化,使原来的题复杂了一步,但用反比例解的方法没有变。)练习(学生独立分析,做题。)1一辆汽车从甲城开往乙城,3小时行驶105km。用同样的速度又行驶了1.2h到达乙城,甲城到乙城有多少千米?解设甲城到乙城有x千米。3x=105(31.2)x=147答:甲城到乙城有147km。2光明乡有144公顷水稻,5天收割了90公顷,照这样计算,剩下的几天可以收割完?解 设剩下的x天可以收割完。90x=554x3答:剩下的3天可以收割完。(再用间接设的方法做两道题。)1纺织厂的织布车间过去每人看16台织布机,每班需要42人,现在改进操作方法,每人看24台。每班可以节约几人?1642=24x

7、42x2某机器厂原计划每天生产机器48台,15天可以完成任务,现在要12天完成任务,每天应增产多少台?12x=4815x48(四)总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复习了解正、反比例应用题的分析、思考方法。拿到应用题不要急于先做,要先读题,找出对应关系,判断是正比例还是反比例,就可以正确解答了。课堂教学设计说明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是有其独特的思考方法的,所以在教案的设计上重点放在指导、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的思考方法上。第一层次,先做判断练习,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因为这是正确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的基础。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

8、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第二层次,进行最基本的正反比例应用题的训练,着重训练学生怎样找对应关系,如何正确判断,然后再动笔做题,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课本

9、、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第三层次,进行间接设的正、反比例应用题的训练,目的是在原来分析问题的基础上,使学生的思维更高一步。第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