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学案-文档资料.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57864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学案-文档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1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学案-文档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1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学案-文档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1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学案-文档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学案-文档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学案-文档资料.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

2、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班级 姓名 学号 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

3、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

4、,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一、重点和考点1区域的含义。2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3. 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二、知识点的梳理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 ,它是人们在 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特点:有一定的 ,以及一定的 、 和 可变性:有的区域的边界是 ,有的区域的边界具有 性质层次性: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 ,又可进一步划分为 整体性:区域内部的 相对一致区 域区 域地 理 位 置气 候 条 件土 地 条 件矿产资源纬度位置区域位

5、置类型特征土壤类型耕地类型特点长江三角洲松 嫩 平 原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地 理 环 境 对 区 域 发 展 的 影 响区域名称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对其他生产活动的影响土地类型农作物作物熟制其他部门长江三角洲松 嫩 平 原自然条件:河流、湖泊、沼泽 ;地势 ,土质 限制: 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 的土壤使人们开垦困难 发展缓慢克服限制条件: 的使用,使水域成为通道; 的改进和 的改良克服了多水而质地黏重的土壤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 适合发展水稻种植业人口南迁提供了丰富的 成为我国 、 、 生产基地 , 使粮食商品率低“粮仓”地位让位于 和 棉花生产比不上 和 农业社会开发早期工商业发展

6、时 期发展时期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三.重点解析1.区域概念的内涵(1)区域的主观性和客观性 (2)区域是地表的空间单位(3)区域的排他性 (4)区域的区位特征2.分析区域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横向和纵向。横向是区域间不同的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的影响,主要是从静态的角度进行分析。例如松嫩平原与长江三角洲两地区,不同的地理环境使他们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纵向是在一个区域内,沿着历史发展的过程,看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主要是从动态的角度进行分析。四、典题解析例1区域是( )A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或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 B人为划分的文化区C经济活动类

7、型的分布区 D国家、省、市等行政区域解析: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是人们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在地理差异的基础划分出来的。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不同,人们划分的区域类型也不同。因此区域的客观性主要是地理差异。答案:B例2松嫩平原与长江三角洲气候的共同点是雨热同期,原因是( )A同属温带地区 B气候的大陆性强 C同属东部季风区 D都是平原地区解析:雨热同期主要是指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这主要得益于季风气候。来自低纬度海洋的夏季风不仅带来丰沛的水汽,也带来了充足的热量,使松嫩平原成为世界上同纬度地区气温最高的地方。答案:C例3长江中下游平原在开发早期农业经济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平原的原因是( )

8、A雨热同期的气候 B黏重的土壤 C单一的农作物品种 D地势平坦解析:长江中下游平原在开发的早期,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受地理环境条件限制大。黏重的土壤使人们开发困难,稠密的水系成为交通的障碍。因此农业经济远远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平原。五、达标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是地球表面客观存在的不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空间单位B每一个区域都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C区域之间都有明确的界线 D区域是经济活动类型的分布区2我国北方有些民居没有后窗,这反映当地( )A雨水多 风沙大 C冬季寒冷 D光照强3适合在松嫩平原种植的农作物是A冬小麦、高粱、大豆、甜菜B春小麦、玉米、甜菜、大豆C

9、玉米、高粱、大豆、甘蔗D玉米、黄麻、甜菜、大豆4我国某城市:当地时间比北京时间早2分钟,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3510,则该城市所在区域盛产的农作物是A水稻B椰子C小麦D甘蔗读下图,回答57题。5B处的山脉是( )A.大兴安岭 小兴安岭 长白山 辽东丘陵6A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A.地形 气候 河流 矿产资源7A处适宜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是( )A春小麦、棉花 春小麦、甜菜冬小麦、玉米春小麦、油菜8松嫩平原是我国很需要的商品粮基地,其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是A水源不足B地形崎岖C热量不足D土壤贫瘠9,松嫩平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A混合农业B季风水田农业C商品谷物农业D大牧场放牧业

10、10我国南方和北方耕作制度有明显差异,主要是由于A气候条件的显著差异B土地条件的显著差异C技术条件的显著差异D水源条件的显著差异(二)综合题11读“我国西部部分地区”图,回答:(1)字母A表示 山脉,字母B表示的地形区是我国的 地貌分布最广的区域。(2)图上 (填字母)处蕴藏着巨大的水能资源,这是因为 。除此之外,西部还具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炭以及 、 等能源资源。(3)我国第二大林区位于横断山、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和 (填字母)山的南坡。(4)除上述资源外,西部地区还可以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有: 。(5)阅读下列选项文字,把相关选项的字母填入“山地对经济发展制约作用”关系图的圆框内。山区地表

11、崎岖,坡度较大 不合理的开垦耕种 交通不便,工程建设困难地质、气象等原因 影响资源开发与投资环境水土流失,生态脆弱 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12阅读并完成下列问题: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其地位长期未能动摇。在我国改革开放后,由于南方广东等省区新兴城市和现代产业结构的建立,经济的迅速发展,在全国的地位日渐升高,相对而言,上海这个拥有庞大而复杂的产业结构的工业中心,其产品在全国的绝对主导地位已不复存在。上海浦东新区的开发,为上海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仍面临着技术改造、资源、土地、市场等问题(这有些类似于区域经济衰落的特征)。因此,上海市政府清醒地意识到,现在摆在上海面前的是“华山天险一条路”

12、,只有加大改革的力度,依靠科技,才能使上海持续发展。(1)在上海发展的现阶段,由于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出现,本区域原先具有的集聚因素的 能力减弱,增长速度 ,效益 ,导致整体区域呈现 状态。这个时期,区域经济及企业需要寻找 ,引进 改革区域 才能产生新的增长活力。(2)请就你熟悉的一个区域,分析此区域现阶段的发展特点,存在的问题及问题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应采取的措施。六、能力提升:1下列能够克服河湖、沼泽广布和土壤黏重等不利条件的是 ()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陆路交通的发展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小麦的种植房屋的建设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据此回答题西亚和北非地区的大多数房屋墙厚,窗户小,色浅

13、,这是因为()身受传统文化影响的缘故他们为了适应炎热干燥、多风沙的气候受宗教影响的缘故 D御防冬季的缘故3.菲律宾及我国海南岛的房屋窗户少而小,常常前后门均开,这是为了 ( )A防台风、防潮湿 B防烈日 C防洪水 D防潮湿、防寒潮4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在地理位置方面的共同点是 ( )A都临近海洋 B都处于大河的入海口 C同属于亚热带 D同在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5.下列地区发挥当地优势,实施相应措施正确的是 ( )A甲同学的家乡耕地面积大,盐碱地分布广,因此不能发展农业生产.B乙同学的家乡乡镇企业很多,为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许多贡献,应该鼓励农民弃农进厂.C丙同学的家乡矿产资源丰富,应该大力开发矿产

14、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D丁同学的家乡荒漠化问题十分严重,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必须把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放在首位6.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我国南北方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比如我国北方地区动机穿衣比较厚重,而南方穿衣相对比较单薄.下列关于南北方地域差异造成的错误表述是 ( )A饮食方面南米北面 B建筑方面南尖北平 C历史交通方面南船北马 D气象灾害方面南旱北涝7.(2019年高考试题)图7为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一个小区域的平面图及其地形剖面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三个剖面分别显示的地形特征,并综述该小区域的整体地形特征。(2)根据所给信息,说明该小区域土地利用的潜力及开发利用应当

15、注意的问题。(3)扼要说明该小区域水能开发的有利因素8.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P河河谷地带的地质构造类型是什么?试说明该河谷地带地貌特征形成的内外力作用。(2)水利枢纽Q对R河下游的有利影响有哪些?(3)说出S地形区的地貌特征及其形成的主要人为因素。七、课后学习反思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 2C 4 5A 6D 7B 8C 9C 10A二、综合题11(1)祁连山喀斯特(岩溶) (2)水位落差和径流量大风能(或太阳能、地热)太阳能(或风能、地热) (3)C (4)旅游资源、气候资源(光热、水分资源)、矿产资源 (5)自左到右,自上到下:CEGF12(1)减缓 降低 萎缩 新的发展空间 新的

16、技术 经济结构 (2)(略)能力提高1.C 2.D 3.A 4.D 5 D 6.D7(1)AA剖面显示的是山地(低山、丘陵)中的一个宽阔河谷(盆地) BB剖面显示的是山地中的深切(“V”形)河谷(峡谷) CC剖面显示的丘陵中的河谷 该小区域是山地(低山、丘陵)中分布着宽窄相间的河流谷地(2)有发展耕作业、林业、果树业和开发水能的潜力 开发中应避免坡地垦荒(过度开垦) 防止水土流失(保持生态平衡)(3)降水较多 有(足够)汇水面积 河流有较大落差 (剖面线BB附近)有峡谷,(形成好坝址)8(1)断层 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产生断裂陷落,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河流冲积作用而形成河流沿岸平原。(2)调节径流变化;使河流含沙量减小,减少河床淤积;减少下游凌汛危害。(3)地貌特征:千沟万壑;人为因素主要是植被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以及开矿等。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