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8年级上 课时练习 第六单元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word.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59226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历史8年级上 课时练习 第六单元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word.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历史8年级上 课时练习 第六单元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word.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历史8年级上 课时练习 第六单元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word.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历史8年级上 课时练习 第六单元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word.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历史8年级上 课时练习 第六单元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word.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8秋人教版历史8年级上课时练习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班级 姓名 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

2、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

3、”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一、单项选择题1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有利的客观因素是()A日本国内阶级矛盾尖锐B经济危机使得日本经济困难C侵略中国是日本的既定方针D中国国内局势动荡,战争频繁2“晚上10点半,板垣征四郎下令按动了爆炸柳条湖铁轨的按钮,中日延续14年的第二次战争从此爆发。”材料反映的是()A鸦片战争 B西安事变C甲午中日战争 D九一八事变3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影响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它使中国东北三省沦为日本的

4、殖民地B它使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开始发生变化 C它促使国民党由“剿共”变成联共抗日D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4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短短4个多月便占领了中国东北地区。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日本“闪电战”的威力B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C中日力量对比悬殊D中国国内矛盾的加剧5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武装有()抗日游击队抗日义勇军东北抗日联军A BC D6“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这句话生动准确地概括了_爆发前,广大学生当时所面临的严峻社会形势()A五四运动 B一二九运动C九一八事变 D西安事变7下图所示是号称“中国第一所流亡大学”东北大学迁徙路线图(局部)。

5、东北大学迁入关内的原因是()A积极参加全国的抗日救亡运动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C中国国内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D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的形势所迫8西安事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推动B抗日救亡运动的影响C国民党内部矛盾的加剧D中日矛盾上升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9“以下犯上,促成民族团结。”这句话适合评价下列哪一事件()A一二九运动 B南昌起义C西安事变 D九一八事变10“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之处置。”这表明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是为了()A增强国力 B地方自治C拥蒋反共 D逼蒋抗日11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

6、根本出发点是()A使国民党内部矛盾加剧B改善国共两党的关系 C从中国全民族的利益出发D缓和国民党内部的矛盾12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少帅张学良的部队冲入委员长的行营,要求他停止对共产党的围剿,以便一致对日抗战。这次兵变的目的既达,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可以解读为()A国民政府统一全国B十年内战基本结束C全面抗战正式开始D中国开始局部抗战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蒋介石致张学良密电材料二李济深致国民政府电文:“陕变事起,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况汉卿通电各项主张,多为国人所

7、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绝不宜以叛逆目之。”1936年12月桂林日报(1)材料一密电中的“沈阳日军行动”是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借口,它是指哪一事件?密电反映了蒋介石对日军的侵略采取怎样的政策?这导致了什么后果?(2)材料二中的“陕变”是指什么?“汉卿”是指谁?发动“兵谏”的还有谁?(3)材料二所说的事件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有何举措?该事件的结果如何?这对国共关系有什么影响?杨靖宇杨靖宇(19051940),原名马尚德,字骥生,汉族,河南省确山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1932年,他

8、受党中央的委派,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历任抗日联军总指挥、政委等职。他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1940年,由于叛徒的出卖,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紧急情况下,他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壮烈牺牲。为纪念他,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通化支队改名为杨靖宇支队,濛江县改名为靖宇县。杨靖宇将军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2019年9月1日,他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现在,杨靖宇陵园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红色旅游的经典景区。参考答案与解析1D2.D3C【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九一八事变影响的认识,可采用

9、排除法解题。A、B、D三项的叙述是正确的。九一八事变发生时,蒋介石实行不抵抗的妥协政策,没有转变政策并与共产党联合抗日,也没有放弃“剿共”政策。所以,答案选择C项。4B5.D6.B7.D8D【解析】 日军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中日矛盾上升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西安事变爆发的根本原因。所以,答案选择D项。9C【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中所给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安事变是张学良、杨虎城“以下犯上”,对蒋介石实施“兵谏”,迫使蒋介石答应联共抗日,促成了“民族团结”。所以,答案选择C项。10D11C【解析】 为了团结国内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抗日,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所以,答案选择C项。12B【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西安事变影响的认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A、C、D三项均不是西安事变的影响。所以,答案选择B项。13(1)柳条湖事件。不抵抗政策。短短4个多月,东北三省沦陷,东北变成了日本的殖民地。(2)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3)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派周恩来到西安参加谈判。得到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第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