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三人教版通过激素的调节教学设计-精选文档.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60698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必修三人教版通过激素的调节教学设计-精选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生物必修三人教版通过激素的调节教学设计-精选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生物必修三人教版通过激素的调节教学设计-精选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生物必修三人教版通过激素的调节教学设计-精选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生物必修三人教版通过激素的调节教学设计-精选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必修三人教版通过激素的调节教学设计-精选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必修三人教版通过激素的调节教学设计-精选文档.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通过激素的调节教学设计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高中必修3稳态与环境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

2、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一、教学目标“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

3、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一)知识方面描述动物和人体的激素调节(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讨论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三)能力方面运用建构模型的方法,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物理模型和图解式概念模型)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促胰液素的发现(2)血糖平衡的调节2、教学难点 血糖平衡的调节三、

4、教学过程导入师提问1:关于激素调节的知识我们在初中已经初步学习过了。谁还记得什么是激素?生:激素概念:由内分泌腺分泌产生的物质,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师提问2:我们人体主要有哪些内分泌腺?能分泌哪些激素?请看图。谁能说出这些腺体的名称?【CAI投影人体主要内分泌腺】生:答师:这些腺体能分泌各种激素,其中,(生答).当激素分泌异常时,人体就会出现相应的病症。师展示CAI: 巨人症、侏儒症、呆小症、地方性甲状腺肿图片生:借助图片回忆相关知识,理解激素对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巨人症:图中这个人因过分生长,导致身材过高,他患了什么病?病因是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侏儒症

5、:这是沈阳市第51中的郝众同学和他校长的合影。他身高不足一米,却在今年高考中考了476分,快乐跃入龙门!他和普通人有什么不一样?患有侏儒症!病因是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症状是生长迟缓,身材矮小,但智力正常; 呆小症:生长迟缓,身材矮小,智力低下;病因是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甲亢:病因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脖子肿大,呼吸困难,心跳快,气短;病因是山区和内陆地区的土壤、饮水、和食物中缺少碘,使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师总结过渡:通过这些病例,我们可感受到激素对生命活动的重要的调节作用。现在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很轻松的了解许多有关激素的信息。然而在人类认识激素的过程中却

6、充满着许多波折。下面我们就沿着科学家的足迹简要回顾激素调节的发现历程。激素调节的发现师呈现资料:促胰液素的发现19世纪学术大背景:在20世纪之前,学术界普遍认为,人和动物体的一切生理活动都是由神经系统调节的。比如对“胰液的分泌是如何调节的?”这一问题19世纪的学术界普遍认为,胃酸刺激小肠的神经,神经将兴奋传给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在这种学术大背景下,探寻其他的调节方式就意味着向权威观点提出挑战,这是需要有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下面这两则小故事可以给我们很多启迪。首先来了解法国学者沃泰默的故事。沃泰默的实验法国学者沃泰默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稀盐酸注入狗的上段小肠肠腔内,发现会引起胰腺分泌胰液。若

7、直接将稀盐酸注入狗的血液中则不会引起胰液的分泌。他还进一步作了更为关键的实验,他切除了通向该段小肠的神经,只留下血管,再向小肠内注入稀盐酸时,仍能促进胰液分泌。师启发:同学们,按照19世纪的权威观点,他应该看到什么样的实验现象呢?生:胰腺不分泌胰液。师:但真实的实验结果是仍能促进胰液分泌。(1)面对这种现象,你认为沃泰默应该怎样解释他的实验结果? 说明盐酸刺激小肠引起胰液分泌的反应不是通过神经系统调节的。沃泰默对实验结果的解释:他认为,这是由于小肠上微小的神经难以剔除干净的缘故所以是一个十分顽固的神经反射。(2)他为什么会这样解释? 受19世纪的学术界权威观点的束缚,墨守陈规,囿于定论,不能从

8、客观事实出发下结论,轻易地失去了一个近在眼前的发现真理的机会。真是太可惜了。过渡 然而,受其启发,英国的两位科学家斯他林和贝利斯却另辟蹊径发现了真理。师:CAI斯他林和贝利斯的肖像故事发生在1902年1月。当时斯他林和贝利斯正在研究小肠的局部运动反射,他们看到了沃泰默新发表的的论文,知道了在小肠和胰腺之间存在着的顽固的局部反射。他们对此产生了很大的兴趣,立即用狗重复了实验,证实了沃泰默的实验结果。但面对同样的实验现象,斯他林和贝利斯是怎样做的呢?他们大胆地跳出“神经反射”这个传统概念的框框,大胆的作出另一种假设。他们认为这种实验现象不是神经调节的结果,而是化学调节的结果: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

9、膜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进入血液后,随着血流到达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1)你赞同这一观点吗?(2)如果要证明斯他林和贝利斯的观点,应该如何进一步设计实验?师描述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设计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1902年,剪下一段小肠,刮下粘膜, 按照他们的假设,实验预期是胰腺分泌胰液。令人兴奋的是实验结果:就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结果和预期相吻合,这证明他们的假设是正确的。他们把小肠黏膜分泌的这种化学物质称为促胰液素。并得出实验结论:胰液的分泌是促胰液素化学调节的结果。(1)你能否总结一下斯他林和贝利斯获得的科学发现包括哪些内容? 他们的科学发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发现促胰液素(是人

10、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其二是发现了一种新的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激素调节。(2)“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是哪些因素使斯他林和贝利斯抓住了成功的机遇呢?促胰液素的发现,带给你什么启迪?师概述:不唯书、不唯上,敢于质疑权威的气魄,敢于创新求异的思维品质,严谨科学的实验方法,丰富的想象让他们饱享发现真理的快乐,令同时代的学者们自愧不如。对此,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颇有感慨。作为近代消化生理学的奠基人、诺贝尔奖获得者,他和他的学生们在消化腺的神经调节方面作了大量研究,他们也曾认为小肠中盐酸导致胰液分泌属于神经反射,在重复了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后,巴甫洛夫对学生深表遗憾的说:“自然,人家是对的。

11、我们失去了一个发现真理的机会。”这样的例子在科学发展史上比比皆是。比如:面对19世纪占统治地位的“混合遗传观念”,孟德尔敢于确立“颗粒遗传”这种新的遗传观念,大胆的作出了“遗传因子”的假说,用豌豆做实验材料;从单独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传递情况做起;首次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复杂的生命现象进行量化分析;科学的设计实验的程序。最终叩开了现代遗传学大门,成为“遗传学之父”。希望同学们也能开发、锤炼我们自身的科学素养,成长为智慧型、创造型的人才。激素调节的概念师:自促胰液素被发现后,科学家又陆续发现了许多种激素。现在“激素”这一名词已广为人知,被广泛用于化妆品、营养品中,有些还作为特殊药物治疗疾病。谁能概括一

12、下什么是激素调节?生: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师设问过渡:那么激素是怎样调节生命活动的呢?激素调节的实例我们就以血糖平衡的调节为例,进行探究。实例一:血糖平衡的调节要想知道血糖平衡是如何维持的,首先需要分析血糖的来源和去向。(一)血糖的来源和去向问题探讨1:饭后,大量的葡萄糖被吸收到了体内,但是正常人的血糖含量只有短暂的升高,很快就恢复正常,这是为什么?师:如果让你来研究这个问题,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追踪血糖的去向呢?生:同位素标记法(示踪法)师:对,这样,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葡萄糖,然后用放射性探测仪器我们就可以追踪到血糖的去向。请看一段录像。生:观看,总结。 正常情况下,血

13、糖含量在一个正常范围内波动。这个正常值有这样几种表示方法:0.81.2g/L,80-120mg/dl,0.1左右,问题探讨2:马拉松长跑是赛程超过40km、历时2h以上的极限运动,运动员每小时至少要消耗300g糖类。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可以补充肌肉因运动而消耗的糖类。正常人的血糖含量大约为5L。(1)根据材料计算, 如果仅靠血液中的葡萄糖, 运动员能跑多长时间?【0.8分钟1.2分钟】(2)长跑时消耗了大量的葡萄糖,你认为血糖的浓度会大幅下降吗?(3)研究表明,在长跑过程中,尽管血糖在不断被消耗,但它的含量基本维持在0.9 g/L左右。血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得到补充?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14、,当生命活动需要时可以分解利用。糖原是人和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当血糖低于正常含量时,糖原可分解产生葡萄糖及时补充。生:总结师:【CAI 血糖的来源】师概述过渡: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肝脏和肌肉细胞中糖原分解或合成的快慢,细胞吸收和利用葡萄糖的速率等情况都可能影响血糖的含量。在正常情况下,我们的机体通过调节和控制血糖的来源和去向,维持了血糖的平衡。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激素是最重要的调节因素。参与调节的激素有多种,其中,胰岛分泌的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发挥着主要作用。(二)血糖平衡的调节师展示CAI:胰岛A细胞和B细胞以及它们分泌的激素请大家观看图。最左边图表示了胃、胰腺、十二指

15、肠的位置关系。取一部分胰腺放大就是第二副图,从中可看到分布在胰腺中的一个个胰岛。将其中一个放大就是最右边图。图中黄色细胞是胰岛B细胞,它能分泌胰岛素,胰岛素的作用是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此外,胰岛素还能够抑制肝糖元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图中绿色细胞是胰岛A细胞,它能分泌胰高血糖素。胰岛素的作用是降低血糖,你能否猜出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是什么?生:升高血糖。师:大家能否再想想胰高血糖素是通过哪些途径升高血糖的?生:促进糖原分解;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师概述:大家分析得很棒!师引入活动: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究竟是怎样对血糖水平进

16、行调节的呢?我们通过以下活动来进行探索。请同学们先阅读课本“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的活动介绍,然后4人一组进行模拟活动。每小组自行分配甲乙丙丁角色。甲乙丙的任务课本已作了明确的要求,丁同学负责全程监督。请大家分工合作带着问题一起探索。过一会咱们就交流一下活动成果。哪个小组的同学能自告奋勇上讲台作示范?师:展示讨论问题CAI 生:分组活动,并根据活动讨论上述思考题。师:组织小组交流构建模型的过程和结果,展示小组绘制的血糖调节机制示意图,反馈对上述问题的认识。【CAI展示血糖调节的图解式模型】分析与结论(1)乙代表什么器官?胰岛(2)饭后胰岛是怎样进行分泌调节的?结果怎样?饭后,大量的葡萄糖被吸收到

17、了体内,使血糖含量短暂升高,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加,同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减少。反应的结果是将血糖水平降低到正常水平。(3)马拉松运动中,胰岛是怎样进行分泌调节的?结果怎样?马拉松长跑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葡萄糖,使血糖水平暂时降低,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减少,同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4)请结合模拟活动的体会,画出血糖调节的图解式模型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是怎样调节血糖含量的。生归纳:当血糖水平升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两者诘抗作用的结果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抑制糖原分解及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

18、血糖水平降低。 当血糖水平降低时,胰岛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结果是促进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师: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相互拮抗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此外,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与神经调节也有关。师展示CAI师:我们再来分析一下,胰岛素的作用结果对胰岛素的分泌有没有影响呢?生:在血糖调节的过程中,胰岛素的作用结果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它抑制了胰岛素的进一步分泌。胰高血糖素也是如此。CAI:师讲述:像这样,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

19、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反馈调节有正反馈和负反馈之分。如果反馈的结果是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就是负反馈。如胰岛素的作用结果反过来抑制了胰岛素的进一步分泌。如果反馈的结果是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成分所发生的变化就是正反馈。其中负反馈在日常生活及人体的生理活动中都很常见。师:你能举出日常生活中一两个反馈调节的例子吗?在血压的调节中可看到,当某种原因引起血压上升时,对血压敏感的感受器的传入冲动就增多,信息经传入神经传向中枢,通过心血管中枢的分析综合活动,控制信息沿传出神经传至效应装置,结果导致血压下降,使血压上升受到限制;而血压下降的本身又会反过来减弱感受器所受的刺激,使传入冲动相对

20、减少,这样血压就不会无限制地下降,从而使血压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这种反馈属于负反馈。负反馈调节的作用,是反射产生的效应反过来减弱引起该反射的动因,从而使该反射的活动保持相对稳定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到的电冰箱、空调等的调温系统都是根据负反馈原理来设计的。人的正常生理活动也存在正反馈,如排尿反射。排尿反射进行时,当膀胱收缩时尿流刺激了尿道的感受器,传入冲动进入中枢进一步加强中枢的活动,并通过传出神经使膀胱收缩更为加强;膀胱收缩加强使尿流刺激也加强,再加强中枢的活动,使排尿过程越来越强烈,直至尿液排完为止。某位同学经过努力在学习上取得很大进步后,学习的兴致更高,更加刻苦。这是一例正反馈。分析应用

21、生:应用模型进行分析(1)当身体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时,将会发生什么情况?当身体产生的胰岛素过多时,又会怎么样呢?当身体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时,就会使组织细胞在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等生理活动发生障碍,而此时肝脏释放的和由非糖物质转化来的葡萄糖则增多,因而出现高血糖,导致糖尿病。当身体产生的胰岛素过多时,就会使组织细胞过分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导致低血糖。师:可见当人体不能正常调节血糖的平衡时,就会出现低血糖或糖尿病等病症。(2)尤其是糖尿病这种富贵病在现代社会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想一想,这与人们的饮食状况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有没有关系?为什么?怎样防治糖尿病?生: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种常见病,与人们的饮食状况和生活方式有直接的关系。饮食过多而不节制,营养过剩,体力活动过少,从而造成肥胖(脂肪堆积)等是糖尿病的诱因之一。现代社会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伴随着精神的紧张、情绪的激动等多种应激状态,体内升高血糖的激素会大量分泌,从而使血糖升高。糖尿病的治疗必须以饮食控制、运动治疗为前提。病人应控制进食糖类食物,减少高脂肪及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量,适当增加高纤维及淀粉类食物。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尽可能做全身运动,包括散步和慢跑等。在此基础上,适当使用胰岛素增敏剂等药物。师:关于激素调节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先探究到这。生:小结。第 1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