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3)一周一练同步练习: 过秦论 师说-word文档资料.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61225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3)一周一练同步练习: 过秦论 师说-word文档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3)一周一练同步练习: 过秦论 师说-word文档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3)一周一练同步练习: 过秦论 师说-word文档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3)一周一练同步练习: 过秦论 师说-word文档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3)一周一练同步练习: 过秦论 师说-word文档资料.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过秦论 师说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

2、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3分)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

3、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A鞭笞(ch)师襄(xin)嗟乎(ji)瓮牖绳枢(yu)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B召滑(zho)郯子(tn)近谀(y)比权量力(lin)C崤函(yo)老聃(dn)贻误(y)亡矢遗镞(z)D隳名城(tu)苌弘(chn)句读(du)一夫作难(nn)【答案】A2下列不含通假

4、字的一项是(3分)A蒙故业,因遗策B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C或师焉,或不焉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答案】A3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务:从事B惠文、武、昭襄蒙故业蒙:遭受C是故圣益圣益:更加D作师说以贻之贻:赠送【答案】B4下列各句没有介词省略现象的一项是(3分)A身死人手,为天下笑B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C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D俯首系颈,委命下吏【答案】C5下列各句中与“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B不拘于时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D而耻学于师【答案】D6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属古今异义的一项是(3分)A然后

5、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B且夫天下非小弱也C然秦以区区之地D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答案】D7下面对加线的“师”字意义和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古之学者必有师吾从而师之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则耻师焉孔子师郯子吾师道也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不耻相师或师焉,或不焉A/B/C/D/【答案】B8论坛跟帖在传达友情、发表观点的同时,在只言片语之中流露着跟帖人的个性、素质与心境。某同学在学习了贾谊的过秦论之后,在学校校园网的论坛上针对贾谊的才华、遭遇和英年早逝发表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引发了不少同学的跟帖。请你也跟帖发帖,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3分)【答案】“才调无伦”的贾生33岁即撒手尘寰,是自责太傅的失职忧郁

6、而死吗?不是。是那些权贵不容他,是嫉妒、毁谤扼杀了他。但他又为何非学屈原投汨罗,不学司马迁忍辱负重著成信史照尘寰呢?他的逝去,给后代文人墨客留下了太多的叹惋。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16分)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

7、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履至尊而制六合 履:登上 B委命下吏 委:交给C赢粮而景从 赢:担负 D收天下之兵 兵:军队【答案】D2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A以弱天下之民 敢以烦执事B于是废先王之道

8、 未之有也C然后践华为城 斩木为兵D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答案】C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3分)A选文开头记述秦始皇统一天下之事,不仅消灭了诸侯各国,而且继续扩大版图,创建了史无前例的大帝国。B“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以写胡人情状来表现秦之威势,意味着秦从此转入攻势。C秦始皇实施愚民、弱民、防民的措施,目的是以“关中之固,金城千里”来确保“子孙帝王万世之业”。 D这段文字义正词严,充分揭露了秦始皇的暴虐无道,为本文结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张本。【答案】B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1)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

9、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3分)(2)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4分)【答案】(1)秦始皇心里自认为这关中的险固地势、方圆千里的坚固的城防,是子子孙孙称帝称王直至万代的基业。(2)(陈涉)跻身于戍卒的队伍中,从田野间突然奋起发难,率领着疲惫无力的士兵,指挥着几百人的队伍,掉转头来进攻秦国。 学科¥网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20分)学者师达而有材,吾未知其不为圣人。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理焉。在右则右重,在左则左重,是故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若此则名号显矣,德行彰矣。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其人苟可,其事无不可。

10、所求尽得,所欲尽成,此生于得圣人。圣人生于疾学。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疾学在于尊师,师尊则言信矣,道论矣。故往教者不化,召师者不化;自卑者不听,卑师者不听。师操不化不听之术,而以强教之,欲道之行、身之尊也,不亦远乎? 学者处不化不听之势,而以自行,欲名之显、身之安也,是怀腐而欲香也,是入水而恶濡也。凡说者,兑之也,非说之也。今世之说者,多弗能兑,而反说之。夫弗能兑而反说,是拯溺而硾之以石也,是救病而饮之以堇也,使世益乱、不肖主重惑者,从此生矣。故为师之务,在于胜理,在于行义。理胜义立则位尊矣,王公大人弗敢骄也,上至于天子,朝之而不惭。凡遇合也,合不可必。遗理释义,以要不可必,而欲

11、人之尊之也,不亦难乎?故师必胜理行义然后尊。(选自吕氏春秋孟夏纪第四)【注】兑:通“悦”。硾(zhu):系上重物使下沉。堇(jn):野葛,可做毒药。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理焉理:治理B圣人生于疾学疾:敏捷C师尊则言信矣,道论矣信:(被人)相信D遗理释义,以要不可必要:通“邀”,求,取【答案】B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其人苟可/其皆出于此乎B是拯溺而綞之以石也/作师说以贻之C故师之教也/句读之不知D所求尽得/不知须臾之所学也【答案】D3下列句子中,从反面说明重学的一项是(3分)A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B不疾学而能

12、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C故往教者不化,召师者不化;自卑者不听,卑师者不听D凡遇合也,合不可必【答案】B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作者认为从师学习的人,如果他的老师通达而他自己又有才能,这样的人一般会成为圣人。B古代的圣王没有不尊重老师的,做到尊师就不会去计较老师是否富贵荣耀了。像这样做了,那么这个学生的名号就响亮了,德行就彰显于天下了。C文章用“拯溺而硾之以石”的比喻,是为了证明“使世益乱、不肖主重惑者,从此生矣”。D作者认为老师要让自己尊贵起来,一定要明辨事理,推行道义。【答案】C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4分)(2)欲名之显、身之安也,是怀腐而欲香也,是入水而恶濡也。(4分)【答案】(1)不努力学习却能成为贤士名人的,未曾有过。(2)想使自己名声显赫、自身平安,这就如同怀惴腐臭的东西却希望芳香,进入水中却厌恶沾湿一样。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