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模拟题精选: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word文档资料.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62686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模拟题精选: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word文档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模拟题精选: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word文档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模拟题精选: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word文档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模拟题精选: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word文档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模拟题精选: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word文档资料.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近代史上,在中国,达尔文学说的影响远胜于生物学。很多中国知识分子毫无保留地接受了社会达尔文主义,但他们中很少有人真正理解生物进化论。这反映了中国先进分子(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

2、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A.不重视自然科学的发展 B.急切希望中国实现民族独立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C.没有将西方的政治理论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D.深受西方社会主义理论的影响要练说,得练听。

3、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

4、,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2.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康有为在宣传西方政治学说时对我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地位提出了挑战。其思想特点是( )A.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儒家思想相结合B.照搬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C.依靠儒家思想,托古改制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3.1864年,有人称:“当今光气大开,远方毕至”,欧洲诸邦“胥聚于我一中国之中,此古今之创事,天地之变局,所谓不世出之机也”。这一“变局论”( )A.奠定了戊戌变法的理论基础B.基本沿袭了传统的夷夏观念C.反映了对西方文明的抵制态度D.反映了变法自强思想的出现4.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

5、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中立党和维新党分别是指( )A.顽固派和洋务派B.洋务派和维新派C.洋务派和革命派D.维新派和革命派5.1842年魏源在海国图志中称赞美国“每年物产及制造货件,共银一亿一千万元,可观其国丰盛矣。其水师武备甚善,屡与英国交锋获胜议事、听讼、选官举贤皆自下始,总无世袭终身之事”。魏源旨在( )A.宣传美国民主制度B.分析战争失败原因C.探求强国御侮之策D.反思中国社会问题6.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是( )A.“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B.“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

6、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D.“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7.据统计,从18721911年3320名官费留学生中,学文科与军事的占7632%;19011908年中国新知识界所译日、英、美、法、德、俄等国533种书籍中,社会科学类计413种,占7749%。这表明当时( )A.政府主导对外文化交流B.向西方学习的不断深入C.正统儒家思想受到冲击D.思想启蒙目标得以实现8.据统计,从1872-1911年3320名官费留学生中,学文科与学军事的占76.32%;1901-1908年中国

7、新知识界所译日、英、美、法、德、俄等用533种书籍中,社会科学类计有413种,占77.49%。这表明当时( )A.政府主导对外文化交流B.向西方学习的不断深入C.正统儒家思想受到冲击D.思想启蒙目标得以实现9.1901年1月慈禧太后在西安发布“预约变法”上喻,4月设江“督办政务处”,任命突、李鸿章等6人为政务大臣全权负贵新政各项事宜,之后清政府在1901-1905年陆续颁布新政措施30余项。材料表明清末新政( )A.客观上推动了近代化B.抵制了维新思想的传播C.导致了革命形势高涨D.加强了皇帝个人的独裁10.1917年,国学大师钱玄同为重印的新学伪经考一书作序,称:“一千九百多年以来学术史上一

8、个大骗局,至此乃完全破案。铁案如山摇不动,万牛回首丘山重,此书实在当得起这两句话,汉古文经之为伪造已成不易之定论。”他作此序的宗旨是( )A.古史辨析,科学求真B.托古改制,宣传变法C.动摇正统,解放思想D.倡导革命,维护民主11.梁启超说:“盖当购此图(世界地图)时,曾在京师费一二月之久,遍求而不得。后辗转托人,始从上海购来。图(世界地图)至之后,会中人视同拱璧,日出求人来观。偶得一个来观,即欣喜无量。”这反映了( )A.维新派看到“开民智”的重要性B.西学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C.维新变法重视与群众运动相结合D.国人清醒认识到世界潮流12.学者马勇认为:“甲午战后,朝野上下很快重建了维新共识,

9、着力克服先前三十多年洋务新政埋头经济不问政治的偏向,开始有限度地进行政治改革,地方自治、民间经济、政府管控之外的社会逐渐发育和成熟,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级即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就在政府和外国资本的夹缝中艰难成长。”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A.“中体西用”成为维新共识B.近代民族工业开始创建C.社会团体彻底摆脱政府管控D.君主立宪进入改革议程13.“希腊文化昉(起始)于周初,有瞽(盲人)者贺梅尔擅绝世之才,歌咏诸邦战迹,至周末时,性理之学大兴,分门别类,列为百家,交相论说,渐入虚无。惟索格底、布拉多、额里斯多三人有圣贤之目。”京师同文馆总教习、美国传教士丁韪良的这一论述( )A.旨在说明东西方文化同出一

10、源B.本质上表达了其西方文化优越论的立场C.突出了智者运动在西方文化史上的精神价值D.试图化解东西方的认知心理障碍,传播西学14.英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提出了“适者生存”这一说法,以此来捍卫进化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严复接受并传播进化论。两者给东西方带来的影响的共同之处是( )A.直接导致了中英两国的政治改革B.改变了部分知识分子的世界观C.解决了“李约瑟难题” D.开始了民主、科学对民众的启蒙15.英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提出了“适者生存”这一说法,以此来捍卫进化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严复接受并传播进化论。两者给东西方带来的影响的共同之处是( )A.直接导致了中英两国的政治改革B.改变了部分知识分

11、子的世界观C.解决了“李约瑟难题” D.开始了民主、科学对民众的启蒙16.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的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的“高明”之处是( )A.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B.借助传统文化外衣C.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D.建立政党宣传政纲17.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这表明资产阶级维新派实质上要求( )A.改革社会风尚B.吸收世界文明C.发展近代交通D.主张机器生产18.魏源编写的海国图志在当时的中国并未广泛流传,而严复翻译的天演论自1898年出版后,10多年间在国内

12、发行了30多个不同的版本。该变化主要反映了( )A.国人科学民主意识增强B.政治民主改革日益成熟C.社会环境发生根本变化D.救亡图存渐成社会潮流19.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以上材料反映了魏源编写海国图志的目的是( )A.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B.抵制侵略走上富强之路C.帮助人们挣脱封建思想的枷锁D.促使人们注意世界形势20.康有为曾说:“设上下议院,无事讲求时务,有事集体会议,议妥由总理衙门代奏。事虽议于下,而可否之权仍操之于上,庶免泰西君民争权之弊。”这种观点主张( )A.议院独立于政府之外B.议院功能在于限制君权C.议院是朝廷咨议机构D.

13、议院由民选,君民共治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荀子在稷下学宫的兴盛时期来到齐国,担任“祭酒”,与诸子争鸣礼学。荀子认为:“礼者,人道之极也”。礼可“救患除祸”,因为礼能“明分使群”,所谓“礼者,贵残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他并不把礼的内容简单地看成个人的修身养性,回复本心,而将礼当做圣人所制定用以扰化恶性。在荀子看来,孔孟“礼”的弊端是是抽象地谈礼的心性修养,为此他提出“非礼无法”的社会控制规范体系。荀子的礼思想以科学态度和理性主义填补了儒学在社会治理上的空白点,他应该被定位为儒家的创新者。摘编自陈晓声等论荀于之礼与孔孟之礼的同异材料二近代维新派普遍认为,荀子礼学,不讲

14、大义,而惟等级、身份为重,束身寡过,拘牵小节。梁启超说“荀子之礼学,由今日以前权力压制之天下之宪法也”。康有为认为,荀子的礼学只能是在乱世之时,无法达到太平世的“大同”。历代经师,皆盘旋苟礼肘下,乃至传孔子真学之“大同”的礼学渐绝于世。他们出于政治的考虑,团体性地、有组织地将苟礼学视为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一切反动学术的源头并不遗余力地予批判。摘编自康廷山清代苟学史略(1) 根据材料一提炼荀子关于礼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荀子之礼产生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指出维新派批判荀子礼学的理由,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维新派批判荀子礼学的认识。答案1. B2.A3.D4.D5.C6.C7.B8.B9.A10.C11.A12.D13.D14.B15.B16.B17.B18.D19.B20.C21.(1)主张:礼是至高无上的;礼是社会等级的体现;礼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礼能控制人性恶的一面;礼法统一。背景:百家争鸣,思想解放;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重建社会秩序,统一国家的需要;私学的兴起。(2)理由:重等级身份;压制民主政治;维护专制,不适应民主社会需要;封建社会反动学术的源头;认识:维新派借批判荀子礼学,提倡孔子礼学,宣传君主立宪的思想,体现了“托古改制”的特点;维新派的力量较弱,封建势力强大;维新派对荀子礼学的批判,有一定的阶级狭隘性。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