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标版 初中数学 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三章23.2.1中心对称教案-word文档资料.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63495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课标版 初中数学 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三章23.2.1中心对称教案-word文档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课标版 初中数学 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三章23.2.1中心对称教案-word文档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课标版 初中数学 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三章23.2.1中心对称教案-word文档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课标版 初中数学 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三章23.2.1中心对称教案-word文档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课标版 初中数学 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三章23.2.1中心对称教案-word文档资料.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3.2.1 中心对称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教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

2、、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目标1. 要练说,

3、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

4、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了解中心对称、对称中心、关于中心的对称点等概念及掌握这些概念解决一些问题;2. 会画出与已知图形成中心对称的图形;3.通过本节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引导学生体验几何美,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利用中心对称、对称中心等概念解决一些相关问题教学难点从一般旋转中导入中心对称教具多媒体幻灯片时间安排教学引入:6分钟探索新知:18分钟巩固练习:16分钟 应用提高:3分钟小结:2分钟课后小结本节课主要掌握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及应用中心对称图形解决有关问题,借助于学生活动(如:作图、观察、判断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较好理解本节的概念和性质,感

5、受数学中的几何对称美。中心对称教学方法:摸索尝试 协作学习。组织教学:全班16人,分两大组。教学过程1、 复习引入请同学独立完成下题如左图所示,ABC绕点O旋转,使点A旋转到点D处,画出旋转后的三角形。具体作法:(1)连接OA、OB、OC、OD; (2)分别以OB、OC为边作BOM=CON=AOD; (3)分别截取OE=OB,OF=OC; (4)依次连接DE、EF、FD。即,DEF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如右上图所示。2、 探索新知在上图中,将ABO绕点O旋转后,有什么发现?答:经过旋转以后ABO与COD重合。像这样,把一个图形绕某一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前、后的图形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

6、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做它的对称中心。议一议:(1)平行四边形是否是中心对称图形?O(2)如下图所示,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若将此平行四边形绕点D旋转后得新的平行四边形,判断这两个平行四边形是否是中心对称图形,如果是,对称中心是哪一点;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A B C D三、巩固练习例1许多汉字具有中心对称图形的特征,如“王”、“口”、“田”等,请你熟悉的汉字中再写出一个具有这种特征的字,你写出的汉字是 。例2请同学们随便画一个三角形ABC,并以三角形外一点O为对称中心,作出这个三角形关于对称中心的对称图形,最后分析和讨论可以得到哪些结论。结论:ABCABC证明:在ABC与ABC中,OA=OA、OB=OB、故AOBAOB 所以AB=AB,同理:AC=AC、BC=BC所以ABCABC归纳:(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所连线段都经过对称中心,而且被对称中心平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四、应用提高下图为44的正方形网格,请选取一个白色的单位正方形涂黑,使图中黑色部分是一个中心对称图形。五、小结本节课主要掌握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及应用中心对称图形解决有关问题,借助于学生活动(如:作图、观察、判断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较好理解本节的概念和性质,感受数学中的几何对称美。第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