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专题六第二单元基础题(word有答案)-word.docx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65241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85.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专题六第二单元基础题(word有答案)-word.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专题六第二单元基础题(word有答案)-word.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专题六第二单元基础题(word有答案)-word.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专题六第二单元基础题(word有答案)-word.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专题六第二单元基础题(word有答案)-word.docx(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9-2018 学年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专题六第二单元基础题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

2、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

3、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一选择题(共 20 小题)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1下列不易加快冰糖溶解的方法是()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

4、,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A加水B加热C搅拌D把冰糖粉碎2学习化学的目的是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分析和解决生产生 活中的实际问题下列说法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A搅拌能加快蔗糖在水中的溶解,其原因是增大了蔗糖的溶解度 B油库、面粉厂、纺织厂、煤矿矿井内都要严禁烟火 C去除油污时洗涤剂起到的是乳化作用 D敞口放置的酒精没有燃烧的原因是温度没有达到酒精的着火点3汶

5、上县第一实验中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进行食盐、蔗糖和淀粉溶解性比 较的实验时,你认为他们做这个实验不需要控制的条件是() A溶质颗粒大小B溶剂的温度 C溶剂的种类 D溶剂的质量4t时,根据某物质在不同质量的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物质的质量绘制 成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t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 40gBM 点与 G 点表示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是:MG CW 点与 Z 点表示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是:WZ D无法判断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相同温度、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中所含的溶质 多第 21 页B当温度、压强、溶

6、质质量不变时,不饱和溶液不可能变为饱和溶液C当温度、压强、溶质质量不变时,饱和溶液不可能变为不饱和溶液D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6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食盐水里加入少量的硝酸钾晶体,则()硝酸钾晶体不溶,硝酸钾晶体溶解,溶液中食盐的质量分数不变,溶液 中食盐的质量分数减小,溶液中食盐的质量分数增大ABCD7下述方法能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的是()加水;加硝酸钾;蒸发水;冷却;加热但保持溶液质量不变;加饱 和硝酸钾溶液A B C D8如图 a、b、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当他们的溶液接近饱和时,采用 增加溶质、蒸发溶剂或升高温度三种办法,均可以变成饱和溶液是(

7、)AaBbCcDab9要将 80 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食盐溶液变成 20%的溶液,可采用的方法为() A将溶剂蒸发掉原溶剂质量的一半 B将溶剂蒸发掉原溶液质量的一半 C将溶质质量增加 1 倍 D将溶质质量增加 2 倍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B过滤操作可以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C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都要验纯D湿衣服晾干说明微粒是不断运动的11用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并作出判断是重要的学习方法之一,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一定温度下,某溶液达到饱和,该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某硝酸钾饱和溶液,温度升高时,若溶液质量不变,则溶液组成不变 C恒温蒸发某饱和溶液,有晶体析出,过滤后的滤

8、液中各部分的浓度和性质不 相同 D物质的溶解性跟溶剂和溶质的性质有关,物质溶解度大小也只与这些因素有 关12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C溶液中的溶剂只能是水 D溶质溶解的过程,有的放出热量,有的吸收热量1320时 50g 水中最多溶解 10gX,40时 100g 水中最多溶解 20gY,则 X、Y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AXYBXYCX=Y D无法比较14已知 t时,盐 M(不含结晶水,相对分子质量为 126)的溶解度为 S 克在 一定量的 M 的水溶液中加入 a g M 后,恰好为 t时的饱和溶液若用 M7H2O

9、代替 M,欲使原溶液在 t时恰好饱和,则需加入 M7H2O 的质量(克)为() A2aB(2+)C D(1+)15已知 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31.6 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时,100 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硝酸钾 31.6 克 B20时,68.4 克水最多溶解 31.6 克硝酸钾 C20时,100 克水最多溶解 31.6 克硝酸钾D100 克水溶解 31.6 克硝酸钾固体可以形成其饱和溶液16将 60的饱和硝酸铵溶液降温至 20,没有变化的是()A溶质质量B溶剂质量C溶液质量D溶质的质量分数17将 NaNO3 和 KCl 两种饱和溶液混合后无晶体析出,在加热蒸发时开始有晶体析出,此

10、晶体是()ANaClBKNO3CKCl DNaNO318室温下,饱和食盐水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有少量固体析出,这是 因为()A氯化钠的溶解度减小B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C溶剂质量减小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19如表是溶液的形成的实验记录分析该记录,得到的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溶质碘高锰酸钾溶剂水汽油酒精水汽油溶解性不溶易溶可溶易溶不溶A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B衣服上不慎沾上碘酒,可用汽油洗掉 C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D溶液都是无色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20探究物质的溶解性,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A溶质的种类 B溶剂的质量 C溶剂的温度 D溶剂的种类二填空题(共 10

11、小题)21 把 硝 酸 钾 加 入 到 一 杯 冷 水 中 , 欲 使 硝 酸 钾 快 速 溶 解 的 方 法 有: ; 22小英在做饭时,发现很多因素都能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的速率 从你能想到的可能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因素中,写出其中两项,并预测此 因素对食盐溶解速率的影响:因素 ,你的预测 ; 因素 ,你的预测 23A、B、C、D 四个烧杯中分别盛有相等质量的水,在温度相同的条件下,向 四个烧杯中分别加入 20 g、15 g、10 g、5 g 某物质,充分溶解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请完成下列问题:(1)在 A、B、C、D 四个烧杯中, 中盛的一定是饱和溶液, 中 盛的可能是饱和溶液, 中

12、盛的一定不是饱和溶液(2)四个烧杯中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3)若固体是 KNO3,对盛有一定是饱和溶液的烧杯加热,随着温度升高,先变 成不饱和溶液的是 (4)在一定温度下,往 A、B 中加入相同质量的水,B 中固体刚好溶解,A 中固 体能否全部溶解? 24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一定温度下,向 质量均为 50g 的 4 份水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 KNO3 固体,搅拌至充分溶解,(如有 不溶的 KNO3 固体用过滤的方法除去),得到溶液加入 KNO3 固体的质量与所得 溶液的质量如下表:实验编号abcd加入 KNO3 固体的质量45505560所得溶液的质量95

13、100105105(1)实验 a、b、c、d 中,有未被溶解的 KNO3 固体的实验是 (填写实验 编号);(2)实验 a、b、c、d 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 ;(3)取实验 b 所得溶液,若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变为 20%,在不改变温度的情况 下,可以采取的操作是 25如图是 A、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问题:当 B 物质的溶液接近饱和时,采用三种方法: , , 均可使其变为饱和溶液26将 KNO3 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 、 等27化学中有许多概念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如图反映了饱和溶液、不饱和溶 液、浓溶液以及稀溶液的关系(1)从图可以看出,饱和溶

14、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是 (2)0.9%的医用生理盐水可归于图中 区域(选填“”、“”、“”、“”); 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若要使它变为饱和溶液,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或 28饱和溶液 是浓溶液,如熟石灰的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是 稀溶液,如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填“一定”、“不一定”)2920时,氯化钠在水里的溶解度是 36g,20时一定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 溶质、溶剂、溶液的三者质量最简比为 30t时,100 克水中最多能溶解 50 克食盐,则食盐在 t时的溶解度是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 20 小题)1下列不易加快冰糖溶解的方法是()A加水B加热C搅拌D把冰糖粉碎【解答】

15、解:A、增加水的量,实际上是影响溶解溶质的量的多少,与溶解速率 无关,故选项正确。 B、加热能加快分子运动速度,能加快食盐与水的接触机会,从而加快了食盐的 溶解速率,故选项错误。 C、搅拌能加快分子运动速度,能加快食盐与水的接触机会,从而加快了食盐的 速率速率,故选项错误。 D、固体颗粒大小决定了固体与水的接触面积的大小,也能改变溶解速率,把冰 糖粉碎,增加了冰糖与水的接触面积,加快了固体的溶解速率,故选项错误。 故选:A。2学习化学的目的是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分析和解决生产生 活中的实际问题下列说法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A搅拌能加快蔗糖在水中的溶解,其原因是增大了蔗糖的溶解度

16、B油库、面粉厂、纺织厂、煤矿矿井内都要严禁烟火 C去除油污时洗涤剂起到的是乳化作用 D敞口放置的酒精没有燃烧的原因是温度没有达到酒精的着火点【解答】解: A、加快固体溶解的方法通常有:升高温度、把固体磨碎增大接触面积、搅拌加 快分子运动,可以加快溶解,但溶解度在温度一定时,固体溶解度是不会变的, 所以 A 不正确。 B、油库、面粉厂、纺织厂、煤矿矿井内都有可燃性的气体,遇明火可发生爆炸, 因此要严禁烟火;故正确;C、除油污时洗涤剂起到的是乳化作用,故正确;D、可燃物燃烧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和氧气接触,二是达到着火点。把容器 敞口,但没有达到酒精的着火点,酒精也不会燃烧,所以 D 正确。答案:

17、 故选:A。3汶上县第一实验中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进行食盐、蔗糖和淀粉溶解性比 较的实验时,你认为他们做这个实验不需要控制的条件是() A溶质颗粒大小B溶剂的温度 C溶剂的种类 D溶剂的质量【解答】解: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而溶质 颗粒的大小只是会影响溶解速度的快慢对结果没有影响。因此在进行食盐、蔗糖 和淀粉溶解性比较的实验时,需要控制的变量有溶剂的温度、溶剂的质量、种类 及溶解的状态。不需要控制溶质颗粒的大小。故选:A。4t时,根据某物质在不同质量的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物质的质量绘制 成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t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 40gBM 点与

18、G 点表示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是:MG CW 点与 Z 点表示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是:WZ D无法判断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解答】解:A、W 点表示 100g 水中溶解 40g 溶质的饱和溶液;故可知,t时, 该物质的溶解度为 40g/100g 水,故此选项正确。B、W、Z 均是这一温度的饱和溶液故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M 与 G 溶质是 相同的而溶剂不同,可判断处 GM,故此选项正确。C、由于温度相同时饱和溶液最浓,可知它们的关系是:GMW=Z,所以 W点与 Z 点表示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是:W=Z,故此选项错误。 D、此图未能提供不同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

19、能力,所以无法判断该物质的溶解度 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故此选项正确。故选:C。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相同温度、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中所含的溶质 多B当温度、压强、溶质质量不变时,不饱和溶液不可能变为饱和溶液 C当温度、压强、溶质质量不变时,饱和溶液不可能变为不饱和溶液 D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解答】解:A、在相同温度下,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 量分数大,所以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中所含的溶质 多。故正确; B、当温度、压强、溶质质量不变时,不饱和溶液可能变为饱和溶液,例如恒温 蒸发溶剂。故错误;

20、 C、当温度、压强、溶质质量不变时,饱和溶液可能变为不饱和溶液,例如当温 度、压强、溶质质量不变时,向溶液中加水。故错误; D、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因为饱和溶液的浓稀还 和溶质的溶解度有关。故错误。故选:A。6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食盐水里加入少量的硝酸钾晶体,则()硝酸钾晶体不溶,硝酸钾晶体溶解,溶液中食盐的质量分数不变,溶液 中食盐的质量分数减小,溶液中食盐的质量分数增大ABCD【解答】解:根据饱和溶液的定义可以知道,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的稳定下对一 种溶质来说的,若该加入其他的溶质仍能够继续溶解,即加入少量的硝酸钾晶体后,硝酸钾能够继续溶解,由于硝酸钾的溶解,而使溶液

21、的质量增加,所以食盐的质量分数要减小,即题给的是正确的。 故选:C。7下述方法能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的是()加水;加硝酸钾;蒸发水;冷却;加热但保持溶液质量不变;加饱 和硝酸钾溶液A B C D【解答】解:加水后溶液的溶解能力增大,溶液仍为不饱和溶液,不能使接近 饱和的 KNO3 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加硝酸钾,能使接近饱和的 KNO3 溶液变成饱和溶液。蒸发水,能使接近饱和的 KNO3 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冷却后温度降低,硝酸钾的溶解度变小, 可使接近饱和的 KNO3 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加热但保持溶液质量不变,温度升

22、高,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大,溶液仍为不饱和溶液。原溶液为不饱和溶液,加入饱和硝酸钾溶液,混合后,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故能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故选:C。8如图 a、b、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当他们的溶液接近饱和时,采用 增加溶质、蒸发溶剂或升高温度三种办法,均可以变成饱和溶液是()AaBbCcDab【解答】解:溶液接近饱和时,采用增加溶质、蒸发溶剂或升高温度三种办法,均可以变成饱和溶液,则该物质的溶解度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A、a 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升高温度后溶液仍为不饱和溶液,故选 项错误。B、b 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升高温度后溶液仍为不饱和溶液

23、,故选 项错误。C、C 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升高温度后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采用增 加溶质、蒸发溶剂的方法,也可以变为饱和溶液,故选项正确。D、由 AB 的分析,升高温度不能变为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 故选:C。9要将 80 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食盐溶液变成 20%的溶液,可采用的方法为() A将溶剂蒸发掉原溶剂质量的一半 B将溶剂蒸发掉原溶液质量的一半 C将溶质质量增加 1 倍 D将溶质质量增加 2 倍【解答】解:溶质的质量分数要想增大,可以采用加入溶质或蒸发溶剂的方法。加入溶质的质量为 x,可以求出加入溶质的质量为:10克蒸发掉溶剂的质量为 y,则,可以求出蒸发掉溶剂的质量 为

24、40 克。故选:B。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B过滤操作可以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C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都要验纯 D湿衣服晾干说明微粒是不断运动的【解答】解:A、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例如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是稀溶液,说法正确;B、过滤是除去液体中的固体,硬水中不含有固体颗粒,故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 硬水转化为软水,说法错误; C、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验纯,如果不纯会爆炸,说法正确; D、湿衣服晾干是衣服上的水蒸发的过程,说明水分子运动到空气中去,说法正 确;故选:B。11用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并作出判断是重要的学习方法之一,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一定温度下,某溶液达到饱和

25、,该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某硝酸钾饱和溶液,温度升高时,若溶液质量不变,则溶液组成不变 C恒温蒸发某饱和溶液,有晶体析出,过滤后的滤液中各部分的浓度和性质不 相同 D物质的溶解性跟溶剂和溶质的性质有关,物质溶解度大小也只与这些因素有 关【解答】解: A、一定温度下,某溶液达到饱和,该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可能是稀溶液,如 氢氧化钙溶液,故错; B、溶液质量不变说明溶质溶剂的量未发生变化,也就是溶液的组成未发生变化, 故正确; C、恒温蒸发某饱和溶液,有晶体析出,仍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各部分的浓度 和性质相同,故错; D、物质的溶解性跟溶剂和溶质的性质有关,而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 故错。故

26、选:B。12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B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C溶液中的溶剂只能是水D溶质溶解的过程,有的放出热量,有的吸收热量【解答】解:A、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也可能是饱和溶液,如氢氧化钙 溶液达到饱和时也是稀溶液,故 A 错误; B、饱和溶液只是对于某一溶质来说的,可以溶解其它溶质,故 B 错误; C、碘酒中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所以溶液中的溶剂不一定是水,故 C 错误; D、物质溶解时伴随着放热、吸热现象,溶质在溶解过程中,有的放出热量(如 NaOH、浓 H2SO4),有的吸收热量(如 NH4NO3),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1320时

27、 50g 水中最多溶解 10gX,40时 100g 水中最多溶解 20gY,则 X、Y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AXYBXYCX=Y D无法比较【解答】解:20时,50g 水中最多溶解 10gX 物质,说明 20时 X 物质的溶解 度为 20g;40时,100g 水中最多溶解 20gY 物质,说明 40时 Y 物质的溶解度 为 20g;不知道二者溶解度受温度是怎么影响的,并且温度也不一样,无法比较 溶解度的大小。故选:D。14已知 t时,盐 M(不含结晶水,相对分子质量为 126)的溶解度为 S 克在 一定量的 M 的水溶液中加入 a g M 后,恰好为 t时的饱和溶液若用 M7H2O 代

28、替 M,欲使原溶液在 t时恰好饱和,则需加入 M7H2O 的质量(克)为() A2aB(2+)C D(1+)【解答】解:设 a 克 M 溶解在 m 克水中达到饱和= m=设需要加入 M.7H2O 的质量是 x其中含 M:x=故含水 克;=,将 m=代入得 x= 克 故选:C。15已知 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31.6 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时,100 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硝酸钾 31.6 克 B20时,68.4 克水最多溶解 31.6 克硝酸钾 C20时,100 克水最多溶解 31.6 克硝酸钾D100 克水溶解 31.6 克硝酸钾固体可以形成其饱和溶液【解答】解:根据溶解度的概念,

29、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31.6 克,其涵义 是 20时,100g 水中最多溶解 31.6g 硝酸钾,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A、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31.6 克,其涵义是 20时,100g 水中最多溶解31.6g 硝酸钾,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则 20时,131.6 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硝 酸钾 31.6 克,故选项说法错误。B、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31.6 克,其涵义是 20时,100g 水中最多溶解31.6g 硝酸钾,故选项说法错误。C、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31.6 克,其涵义是 20时,100g 水中最多溶解31.6g 硝酸钾,故选项说法正确。 D、该选项说法没有指明温度,

30、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16将 60的饱和硝酸铵溶液降温至 20,没有变化的是()A溶质质量B溶剂质量C溶液质量D溶质的质量分数【解答】解:将 60的饱和硝酸铵溶液降温至 20,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 度的降低而减小,故会有晶体析出,溶质质量变小,溶液质量变小,溶质质量分 数变小,而溶剂的质量不变,故选 B。17将 NaNO3 和 KCl 两种饱和溶液混合后无晶体析出,在加热蒸发时开始有晶体 析出,此晶体是()ANaClBKNO3CKCl DNaNO3【解答】解:对混合液进行蒸发,此时温度较高,而在高温时 NaCl 的溶解较小, 混合液中共含有 Na+、NO 、K+、Cl,由于 NaCl

31、在高温时的溶解度最小,故溶 液中的 Na+、Cl将首先结合为 NaCl 析出。故选:A。18室温下,饱和食盐水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有少量固体析出,这是 因为()A氯化钠的溶解度减小B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C溶剂质量减小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解答】解:A、温度不变溶质的溶解度不变,故 A 错误; B、析出溶质的溶液所剩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故 B 错误; C、食盐水露置于空气中,水分会不断蒸发减小,溶剂减少,故 C 正确; D、析出溶质后溶液仍为这一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故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 D 错 误。故选:C。19如表是溶液的形成的实验记录分析该记录,得到的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溶质碘高锰

32、酸钾溶剂水汽油酒精水汽油溶解性不溶易溶可溶易溶不溶A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B衣服上不慎沾上碘酒,可用汽油洗掉 C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D溶液都是无色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解答】解:A、由碘易溶解在汽油、酒精中,不易溶解在水中;高锰酸钾易溶 解在水中,不易溶解在汽油中,说明了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正 确;B、由于碘易溶解在汽油中。所以,衣服上不慎沾上碘酒,可用汽油擦洗,正确;C、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正确; D、溶液有的是有色的,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错误。 故选:D。20探究物质的溶解性,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A溶质的种类 B溶剂的质量 C

33、溶剂的温度 D溶剂的种类【解答】解:通过实验的验证,在相同条件下(温度相同),同一种物质在不同 的溶剂里,溶解的能力是各不相同的,溶解性的大小跟溶剂和溶质的本性有关。 温度改变时,物质的溶解能力也会随之改变,一般说来,固体物质的溶解性随温 度升加而增强。而与溶剂的量无关。故选:B。二填空题(共 10 小题)21把硝酸钾加入到一杯冷水中,欲使硝酸钾快速溶解的方法有: 搅拌; 加 热 【解答】解:搅拌或者是升高温度能加快物质的溶解,故填:搅拌,加热22小英在做饭时,发现很多因素都能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的速率 从你能想到的可能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因素中,写出其中两项,并预测此 因素对食盐溶解速率的

34、影响:因素 温度 ,你的预测 温度升高(或温度降低)食盐溶解速率加快(或减 慢) ;因素 搅拌 ,你的预测 搅拌能加快食盐的溶解 【解答】解: 根据生活经验,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因素有温度、食盐颗粒大小和搅拌等, 搅拌、升温都能加快水分子运动速度,也就能加快食盐与水的接触机会,从而加 快了食盐的溶解速率,固体颗粒大小决定了固体与水的接触面积的大小,也能改 变溶解速率;故答案为:温度;温度升高(或温度降低)食盐溶解速率加快(或减慢);搅拌;搅拌 能加快食盐的溶解;23A、B、C、D 四个烧杯中分别盛有相等质量的水,在温度相同的条件下,向 四个烧杯中分别加入 20 g、15 g、10 g、5

35、g 某物质,充分溶解后观察到如图所示 的现象请完成下列问题:(1)在 A、B、C、D 四个烧杯中, AB 中盛的一定是饱和溶液, C 中盛的 可能是饱和溶液, D 中盛的一定不是饱和溶液(2)四个烧杯中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A 与 B (3)若固体是 KNO3,对盛有一定是饱和溶液的烧杯加热,随着温度升高,先变 成不饱和溶液的是 B (4)在一定温度下,往 A、B 中加入相同质量的水,B 中固体刚好溶解,A 中固 体能否全部溶解? 不能全部溶解 【解答】解:(1)依据饱和溶液的概念可知,A、B 中有固体出现,一定是饱和 溶液,C 中的溶质质量比 D 多,而比 C 的少,可能是恰好溶解,

36、则可能饱和,D 一定不饱和,故选 AB;C;D(2)在一定条件下,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A 和 B 一定是 饱和溶液,则溶质质量分数最大,故选 AB(3)因 KNO3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A 和 B 一定是饱和溶液,B 中的溶 质比 C 中多一点,则升温 B 先变为不饱和,故选 B(4)在一定温度下,往 A、B 中加入相同质量的水,因 A 中溶质比 B 中的多,B中固体刚好溶解时,A 中肯定还有固体剩余,故答案为:不能全部溶解24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一定温度下,向 质量均为 50g 的 4 份水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 KNO3 固体,搅拌至充分

37、溶解,(如有不溶的 KNO3 固体用过滤的方法除去),得到溶液加入 KNO3 固体的质量与所得溶液的质量如下表:实验编号abcd加入 KNO3 固体的质量45505560所得溶液的质量95100105105(1)实验 a、b、c、d 中,有未被溶解的 KNO3 固体的实验是 d (填写实验编 号);(2)实验 a、b、c、d 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 abc=d ;(3)取实验 b 所得溶液,若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变为 20%,在不改变温度的情况 下,可以采取的操作是 加入 150g 水 【解答】解:a、b、c、d 实验中向质量均为 50g 的 4 份水中分别加入 45g、50g、55g

38、、60g 的 KNO3 固体,得到溶液质量分别为 95g、100g、105g、105g,可见 d 有未被溶 解的 KNO3 固体实验 a 到实验 d 配制的溶液中,溶剂水的质量都为 50g,所以在溶剂相同的情 况下溶质越多,则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在实验 1 中溶质的质量为 40g,在实验 2 中溶质的质量为 50g,在实验 3、4 中溶质的质量为 55g,实验 a 到实验 d 配制的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a、b、c、d,则它们的大小为:abc=d在不改变温度的情况下,可用加入水的方法降低溶质的质量分数,设加入水的质量为 x,则:100%=20%,解得 x=150g 故答案为:(1)d;(

39、2)abc=d; (3)加入 150g 水25如图是 A、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问题:当 B 物质的溶液接近饱和时,采用三种方法: 加入 B 物质 , 蒸发溶剂 升高温度 ,均可使其变为饱和溶液【解答】解:由 A、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B 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 升高而减小,当 B 物质的溶液接近饱和时,可采用加入 B 物质、蒸发溶剂、升高 温度(温度升高,B 的溶解度变小)的方法,使其变为饱和溶液 故答案为:加入 B 物质;蒸发溶剂;升高温度26将 KNO3 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增加溶质硝酸钾 、 蒸发溶剂 、 降低温度 等【解答】解:硝酸钾的溶解

40、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将 KNO3 的不饱和溶液变 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增加溶质硝酸钾,蒸发溶剂,降低温度等 故答案为:增加溶质硝酸钾;蒸发溶剂;降低温度27化学中有许多概念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如图反映了饱和溶液、不饱和溶 液、浓溶液以及稀溶液的关系(1)从图可以看出,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是 饱和溶液可能是浓 溶液,也可能是稀溶液 (2)0.9%的医用生理盐水可归于图中 区域(选填“”、“”、“”、“”); 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若要使它变为饱和溶液,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加入氯化钠固体至不再继续溶解 或 蒸发溶剂至刚好有晶体析出 【解答】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饱和溶

41、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所以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是:饱和溶液可能是浓溶液, 也可能是稀溶液(2)0.9%的生理盐水因为浓度太小,所以是稀溶液;而且也不是饱和溶液,因 为在 20食盐的溶解度是 36 克,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100%=26.47%所以应该属于区域;接近饱和的 NaCl 溶液,要变为饱和溶液,采用的方法有:降温,加入 NaCl,蒸发溶剂 故答案为:(1)饱和溶液可能是浓溶液,也可能是稀溶液(2);加入氯化钠固体至不再继续溶解;蒸发溶剂至刚好有晶体析出28饱和溶液 不一定 是浓溶液,如熟石灰的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不一定 是稀溶液,如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

42、填“一定”、“不一定”)【解答】解:浓稀溶液是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 的浓稀没有必然联系,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如熟石灰的饱和溶液是稀溶液; 不饱和溶液是稀溶液,如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是浓溶液 故答案为:不一定;不一定2920时,氯化钠在水里的溶解度是 36g,20时一定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 溶质、溶剂、溶液的三者质量最简比为 9:25:34 【解答】解:20时,氯化钠在水里的溶解度是 36g,即 100g 水中溶解 36g 氯 化钠恰好饱和,因此 20时一定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三 者质量最简比为:36g:100g:136g=9:25:34, 故填:9:25:3430t时,100 克水中最多能溶解 50 克食盐,则食盐在 t时的溶解度是 50g 【解答】解:t时,100 克水中最多能溶解 50 克食盐,则食盐在 t时的溶解度是 50g;故答案为:50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