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教案-word文档资料.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65512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教案-word文档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五章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教案-word文档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五章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教案-word文档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五章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教案-word文档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五章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教案-word文档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教案-word文档资料.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

2、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教材分析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教材第5章是以生态系统为框架,主要讲述了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

3、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稳定性等知识,主要体现宏观的生态学的内容。本节课内容是第5章的一个重点,是衔接生态系统稳定性与能量流动的重要环节,并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实现提供了一个平台,埋下了一个伏笔。该节内容与必修1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细胞的能量利用和供应有联系。教学

4、重点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教学难点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教学过程引入 (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什么?(2)生态系统的能量源头是什么?(3)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指的是什么? (4)能量流动的主渠道是什么?过程是怎样的?(5)能量流动有什么特点?(6)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是什么?一、碳循环碳是地球上储量最丰富的元素之一,它分布广泛;同时,碳又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元素;碳是有机化合物的“骨架”,没有碳就没有生命。从这幅图我们可以看出,无机环境中的碳元素,可以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到生物系统中,同时在生物的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中碳元素又被释放到了无机环境中。这种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

5、环境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我们称之为碳循环。思考:1、C在无机环境中的存在形式?CO2、碳酸盐2、碳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含碳有机物3、碳在生物体间的传递渠道?食物链(网)4、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5、碳进入大气的途径? 生物的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6、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间的循环形式?CO2大气中的CO2能够随着大气环流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因此,碳循环具有全球性二、物质循环1.氮循环图5-3-32.硫循环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碳循环具有全球性的特点。

6、那么,物质循环中所说的生态系统,指的也是生物圈。他也具有全球性的特点,因此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三、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物质循环和我们之前讲过的“生物的能量流动”都是通过食物链(网)进行的,那么他们有什么关系呢?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式同时进行的,两者均始于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固定太阳能,然后沿着共同的渠道食物链(网)一起运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因为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都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等过程。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是能量以含碳有机物中化学能的形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生态系统的各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

7、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正是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才能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从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思维一体的统一项目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形式以有机物形式流动以无机物形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流动过程沿食物链(网)单向流动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间往复循环范围生态系统各营养级全球性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反复出现,循环流动联系(1)二者同时进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2)能量的固定、转移、储存、释放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3)物质是能量沿食物链(网)流动的载体(4)能量是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往复循环的动力(5)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成分,正是由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才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统

8、一的整体四、探究内容“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课题1 探究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作用1、准备土壤实验组:土壤灭菌对照组:不做处理2、准备落叶实验组与对照组叶片数量与大小基本一致3、分别埋入落叶4、一段时间后,检测树叶分解情况课题2:探究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1、制备土壤浸出液2、加淀粉溶液3、浸出液静置一天4、加碘酒5、加斐林试剂及时训练典型例题例1我国北方处于稳定状态的某森林生态系统,其碳循环如右图,箭头和字母分别表示碳元素的传递方向和转移量。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夏季,abce B.秋季,efg C. 春季,gbef D.冬季,dcf 解析:我国北方的夏季昼长夜短,气温较高,生产者同化

9、作用占优势,生长较快,因此abce;在秋季,植物的遗体、残枝、败叶相对增多,动物粪便增多,而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相对稳定,由于气温变低,土壤中的微生物代谢变缓、繁殖变慢,因而efg;在冬季,动物呼吸作用加强以维持体温,即d值增大,而动物可摄入的有机物相对减少,即c值减少,可能的关系是dfc。答案:A例2右图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D为大气,请据图回答问题 (1)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 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2)碳元素在大气中与A、B、C、之间的流动是以 形式进行的,在生态系统的各成分中,A为 ,B为 。 (3)图中DC过程是通过 作用实现的,CD过程是通过 作用实现的,BD过程是通过 作用

10、实现的。 (4)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碳返回大气中,而另一部分则以 形式储存在地层中,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 的形式循环。 (5)碳循环的同时一定伴随着 。答案:(1)C生产者(2)二氧化碳消费者分解者(3)光合呼吸分解(4)化学燃料二氧化碳(5)能量流动巩固提升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关系最密切的两种细胞器是( )A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B叶绿体和线粒体C核糖体和叶绿体 D核糖体和高尔基体2大气中的碳进入和输出生物群落的形式和生理过程是()A碳酸盐 细胞呼吸;含碳有机物 光合作用 BCO2 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CO2 呼吸作用和分解作用等C含碳有机物 光合作用;含碳有机物 蒸腾作用 DCO2

11、分解作用;CO2 呼吸作用3某同学完成了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的对照实验,对照组()A土壤不作处理,自然状态 B土壤进行处理 C排除土壤微生物的作用 D尽可能避免土壤理化性质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当狼吃掉一只兔子时,就获得了兔子的全部能量B. 当狼捕食兔子并经同化作用合成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了第二营养级C. 当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时,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了生物群落D.当物质循环进行时,能量流动早已开始了5.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图解,图中甲、乙、丙各是( )A. 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 甲B. 乙是生产者,甲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 乙 丙B. 丙是

12、生产者,乙是消费者,甲是分解者 CO2H2OD . 甲是生产者,丙是消费者,乙是分解者6.在水藻小鱼大鱼组成的食物链中,小鱼不会吃大鱼,但大鱼可以吃小鱼,该食物链不可逆性,说明在一个生态系统中( )A.物质循环是单向的 B.能量流动是单向的 C.碳循环是单向的 D.水循环是单向的7.下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请据图回答:(1)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 _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2)X与甲中图示生物类群的能量来源不同,X代表的生物为_;Y的细胞结构与丙中图示生物不同,Y的细胞结构最主要的特点是 (3)大气中的CO2在甲中图示的_处(在ad中选择)合成有机物;含碳有机物在甲中图示的_处(在ad中选择)可以分解为CO2。课后反思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