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评价五(无答案)-精选文档.docx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67896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0.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评价五(无答案)-精选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评价五(无答案)-精选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评价五(无答案)-精选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评价五(无答案)-精选文档.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评价五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一、 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

2、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1. 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爆炸反应为S2KNO33CXN23CO2,则X的化学式是()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

3、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A. K2SB. H2OC. SO2D. K2SO4 2. 某物质和二氧化碳反应后只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则该物质中()A. 只含氧元素B. 一定含钠元素和氧元素C. 只含钠元素D. 一定含钠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3. 在化学反应X2Y=Z中,3 g X和足量Y充分反应后

4、生成8 g Z,则参加反应的Y的质量为()A. 2.5 gB. 3 gC. 5 gD. 6 g 4. 在反应2A3B=2C4D中,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1,用一定质量的A与12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1 g C,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88B. B与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是169C. 同时生成D的质量是9 gD. 反应中,A与C的质量之比是811第5题 5. 右图是水分解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C. 该图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H2

5、O=H2O2D.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6. 镁在空气中燃烧时,发生如下两个反应:2MgO22MgO,3MgN2Mg3N2。已知12 g镁在纯氧中燃烧可得到20 g产物,则12 g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所得产物的质量是()A. 等于20 gB. 小于20 gC. 大于20 gD. 无法确定 7. 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2CuOX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前后固体物质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B. 碱式碳酸铜中铜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3C. X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D. 加热Cu2(OH)2CO3 的实验装置和实验室

6、过氧化氢制取O2 的发生装置相同 8. 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第8题A. 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 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 参加反应的乙、丁质量比为32D. 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是甲的2倍 9. 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 g二氧化碳和5.4 g水,关于该物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一定含有碳元素 一定含有氢元素 一定含有氧元素 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1 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1 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3 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4A. B. C. D. 10. 某碳酸钙和氧化钙组成的混合物中钙元

7、素的质量分数为60%,将50 g该混合物高温煅烧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注:CaCO3CaOCO2)()A. 6 gB. 8 gC. 13.2 gD. 20 g二、 计算题11. 已知碳和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生成单质铜和二氧化碳。现有碳和氧化铜混合物共28 g,在高温下反应一段时间后冷却,称得残留的固体质量为23.6 g。求有多少克氧化铜参加了反应?12. 同学们从山上采集到一种石灰石,他们取80 g该样品进行煅烧实验(所含杂质在煅烧过程中不发生变化),测得反应后固体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表所示。反应时间t/st0t1t2t3t4t5t6反应后固体的质量m/g80757066625858请回答下列问题。(1) 当石灰石完全反应后,生成CO2 的质量为_。(2) 请在如图坐标图中画出煅烧时生成气体的质量m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3) 求该石灰石中CaCO3 的质量分数。(4) 求t2 s后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第12题第 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