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资格考试]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初级.doc

上传人:音乐台 文档编号:1971091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2.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业资格考试]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初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从业资格考试]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初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从业资格考试]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初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业资格考试]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初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业资格考试]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初级.doc(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综合能力(初级)基本知识框架 社会工作概述(一)基本理论知识 社会工作价值观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三大直接方法(个案、小组、社区)(二)社会工作方法 三大间接方法(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督导、社会工作研究)(三)政策法规(特定人群和特定领域)第一章 社会工作的目标、对象及领域考试内容:(一)社会工作的特点(二)社会工作者的目标及功能(三)社会工作的要素(四)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 第一节 社会工作的含义及特点知识点1:社会工作Social Work在一定的社会福利制度框架下,根据专业价值观、运用专业方法帮助有困难的人或群体走出困境的职业活动,也称为社会服务,社会福利服务。 社会工作是非营利的、服务

2、于他人和社会的专业化、职业化的服务活动。知识点2:我国当前的社会工作形式:普通社会工作(个人的不计报酬行为,如公休时间服务他人) 行政性社会工作(政府部门和群众团体中专门从事职工福利、社会救助、思想工作等类型的助人活动)专业社会工作(接受专业训练之后的专职社会工作者)知识点3: 2006年10月中共中央16届6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知识点4:社会工作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 遵循专业伦理规范,坚持“助人自助”宗旨,在社会服务,社会管理领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

3、群体、组织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的职业活动。 #知识点5: 社会工作的特点:职业性助人活动注重专业价值(价值观和伦理守则)强调专业方法(个案、小组、社区)注重实践(实务)(应用社会科学)双方合作(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共同工作)多方协同(心理辅导,精神鼓励,资源整合等)第二节 社会工作的目标及功能(5)第三节 社会工作的对象及要素(3)知识点1:社会工作的基本对象:由于生理,心理原因,或者由于个人无法抵御的社会和自然的原因而陷入生活极度困难的群体。帮助他们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知识点2:社会工作对象的扩大:所有基本生活遇到困难而难于

4、自拔需要帮助的人:贫困的个体和家庭有问题,欠发展的社区广大公众#知识点3:社会工作要素(1)服务对象:有困难的人有需要的人(2)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的主体(3)社会工作价值观:利他主义(核心与灵魂)(4)专业助人方法:(5)助人活动:双方互动第四节 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1)第五节 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角色(4)知识点1:社会工作者直接服务角色服务提供者 支持者 倡导者知识点2:社会工作者间接服务角色管理者 资源争取者 政策影响人 研究者知识点3:社会工作者的知识基础(1)理论方面的知识:社会学(社会化,社会互动,社会群体, 社会分层,社会制度,社会问题等) 心理学(个人心理,个体行为与社会的关系)

5、 管理学(社会行政,社会管理等)(2)政策方面的知识:就业,社保,房保,医保,养老,残障等(3)技术方面的知识:社会调查,评估,资讯(4)文化知识:知识点4:社会工作者的能力要求技术能力(沟通,协作,整合资源,应变等)文化能力(对不同的群体的文化、心理的了解和尊重)心理素质(处变不惊,冷静稳健,快速有效)持续学习能力(不断积累,不断学习)第二章 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专业伦理考试内容:(一)社会工作的价值观 1、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作用 2、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容(二)社会工作专业伦理 1、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内容 2、社会工作中的伦理难题及基本处理原则(三)社会工作专业守则第一节 文化传统与社会福利思想对

6、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西方社会福利思想:社会福利:广义的社会福利,狭义的社会福利西方福利观念的变化:从宗教理念、道德到社会团结和社会权利我国传统的福利思想: 儒家社会秩序、仁政; 道家、佛教:平等、自由、博爱。中国的社会福利制度: 职业福利、社会福利单位体制 社会化福利多元福利、社会权利社会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的影响: 社会福利思想是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源泉 社会福利制度是社会工作实践的环境 社会工作理论离不开社会福利思想;第二节 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涵和体系(4)#知识点1: 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就是指社会工作者长期奉行和遵守的一整套指导其实践的原则和理念。 #知识点2:国际社会工作界认同的社会工作价值

7、观1、强调服务对象个人的尊严和价值2、注重服务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3、践行社会正义4、服务大众5、待人真诚和守信6、注重能力培养和再学习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作用(教材缺失)(1)理论作用: 构成专业社会工作的必要条件之一(与其他专业的区别) 确定社会工作专业使命和目标的根据(帮助弱势群体提升潜能) 专业教育的核心内容(专业价值观是必然要求)(2)实践作用: 社会工作者的实践动力(道德实践:服务对象利益优先) 伦理标准指导社会工作者的实践(应对工作中伦理困境) 促进社会工作者个人成长的有效力量(增强社会责任感) 维系社会期望和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关系的关键知识点4:社会工作价值的基本原则: 接纳(

8、(对服务对象不进行评判,但不是认同其价值观) 尊重与包容(人身尊重与权利尊重) 个别化 (承认个体差异) 自我决定与知情同意 (服务对象决定服务选择)保密 (隐私)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内容 社会工作者的价值观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体现1、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看法2、社会工作者对专业实践的看法3、社会工作者对服务机构的看法4、社会工作者对公共福利发展的看法5、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看法第三节 社会工作专业伦理伦理是人际关系方面的价值信念和行为准则,它包括个人的自我行为控制和调节以及对他人的行为期望标准。 个人伦理 社会伦理 专业伦理 专业伦理的作用:自我约束 服务准则 合作的基础 专业人

9、士共信互信 公众评价标准 从业人员团结的基础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内容对服务对象的伦理责任:义务,自决,知情同意,隐私保密等对同事的伦理责任:尊重,保密,合作,咨询,服务的转介对工作机构的伦理责任:督导辅导,教育培训,服务对象转介等作为专业人员的伦理责任:实践能力,个人道德等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责任:专业完整性,评估和研究对全社会的伦理责任:社会福利,公众参与,公共紧急事件,社会行动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内容强调三个方面的基本原则:1、社会工作者以服务对象的利益为重,以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为优先考虑,保护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2、坚持专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在个人价值与专业价值发生冲突时,社会工作做者要

10、坚守专业信念和原则。3、坚持专业伦理的权威性,并坚持自我约束,积极推动专业服务和活动的发展,促进专业的全面发展。伦理难题 保密问题 案例分析:王大爷的知情权,服务对象利益优先.什么情况下不保密? 服务对象的决定会伤害自己,他人或社会,触犯法律等 情理法难题 案例分析:玛丽骗保的难题,涉及服务对象利益,儿童利益与法律 价值介入与客观性的矛盾 案例分析:家庭暴力家丑不可外扬,劝说服务对象忍耐还是介入? 个人利益和社会责任 自我决定原则与家长制 什么情况下可以实行家长作风?(替服务对象做决定) 服务对象没有自决能力(智障,老年痴呆等)、服务对象委托社会工作者做决定(香港的老人综援申请)处理原则保护生

11、命原则(在价值系列中生存权优先)完全平等与差别平等原则(资源充足平等对待,资源不足差别对待)自主和自由原则(服务对象自我决定如果会伤害自己和他人要进行干预保护生命,如果风险很低,服务对象自主选择是否接受服务)最小伤害原则(如果无论如何都会伤害某一方,社会工作者必须考虑伤害最小和伤害最容易弥补方案,伤害已经造成要尽量弥补)改善生活质量原则(不能为保护少数人利益损害大多数人利益,优先考虑儿童利益)隐私和保密原则(保护服务对象的隐私,除非服务对象的隐私伤害自己,他人和社会,触犯法律,才能打破保密原则)真诚原则(对服务对象和社会公众恪守诚信,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第四节 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守则社会工作专业

12、守则的含义(从事专业活动的道德指引)社会工作专业守则是社会工作者在专业服务活动中应该遵守的一套规则,即行规在法律框架下应该做什么(何时保密,何时打破秘密)不应该做什么(案主自决,家长作风)社会工作专业守则特征:权威性 规范性 目的性 相对稳定性社会工作专业守则作用:指导社会服务 有效实现目标 维护专业形象 社会工作专业守则的内容第三章 人类行为与环境o 考试要点(大纲):o (一)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o 1、人类需要的层次和类型o 2、社会环境的构成要素o 3、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o (二)人生发展阶段o 1、人生发展各阶段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发展特征o 2、人生发展各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

13、一、人类需要(一)人类需要的含义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需求的反映; 是个体对内部环境和外部生活条件的稳定要求; 与动物的本质差别:社会性o 社会工作者助人以服务对象需要为前提。(二)人类需要的层次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基本观点:层次性、递进性1.人类的需要依照由低到高不断递进的顺序;2.只有低级需求得到满足后,较高级的需求才会出现并要求得到满足。3.高级需要出现后,低级需要还存在,但对行为的影响力减弱;阿尔德弗尔的ERG需要理论o 1、E(existence)生存需要:有机体生存,相当于马斯洛的生理和安全需要。o 2、R (relatedness)关系需要:人际关系,相当于归属与爱的需

14、要和尊重的需要。o 3、G (growth)成长需要: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相当于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ERG理论的特点:o 不强调需要层次的顺序,认为某种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对行为起作用,而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后,个体可能会去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但也可能没有这个上升趋势。o 当较高层次的需要受挫时,个体也可能会退而求其次。o 某种需要在得到基本满足后,其强烈程度不仅不会减弱,还可能会增强。莫瑞的需要理论(新增知识点)o 第一需要:生理性需要o 第二需要:心因性需要o A与学习任务有关的需要o B与人际关系有关的需要以及使人们分裂的需要o 心因性需要通过童年的经验而获得(三)人类需要类型二、人类

15、行为的类型和特点(一)人类行为的含义 个体为适应环境与满足需要所表现出的活动或反应,是遗传、生理、心理、社会过程等内外因素综合性相互作用的结果。 外显行为:所有可观察到或可测量的个体活动。 内隐行为:无法被直接观察到、只能通过自我报告等方式间接推断的活动。(二)人类行为的类型o 天性与教养对人的行为同样重要新增知识点正常行为与偏差行为行为价值判断不同的划分标准o 内省经验标准:个人和观察者的主观体验。如,一般人的认知、情感与意志三方面是统一、协调的,如果某人在高兴时却痛哭流涕、悲伤时却兴高采烈,这也就是异常了。o 统计学标准:如果某人行为与大多数人相似或一致,在统计上就可以视为常态的、正常的行

16、为;反之,则被认为异常行为o 社会规范与价值:行为符合当地的社会规则与价值观念,该行为就是正常的,否则被认为异常。o 行为适应性标准:如果无法适应社会,就会出现社会化不足的问题,出现行为异常。特别注意!o 定义异常行为的标准其实也都是相对的,在特定时空背景下个体的正常行为在其他场景中却可能被视为异常。o 从社会工作视角而言,任何人都是独特的,所谓异常只是与大众存在差异,并不必然代表个体一定有问题。o 正常和异常之分很大程度上都是一种类型划分,不应轻易做出价值判断。而对于划分标准的判定,不能武断,需要综合参考运用,并留意相关的伦理和价值问题。(三)人类行为的特点 适应性:从进化论的角度,人类行为

17、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适应环境,维持个体及种族的繁衍。与此同时,通过积极的彼此互动,人类也在不断地改变环境。 多样性:人类行为存在着各个不同的侧面,有外显的,有内隐的;有来自遗传的,有后天习得的;有生理范畴的,有社会属性的。 动态性:人类行为一直处于变化之中,而这种变化既有来自身体素质如身高、体重变化的影响,也包括由于社会生活条件造成的行为改变。 指向性:人类行为不是盲目的,它不但有起因而且指向特定的目标 可控性:人类能有意识地控制和调节自身行为,使其向着目标前进。这是与受本能驱使的动物行为最大的不同,人类行为是可以经过学习或训练而改变的,具体可塑性。 发展性:人类行为是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现在行为

18、是过去行为的继续,而未来行为又必然是当前行为的延续。(四)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新增知识点)o 生物因素o 心理因素o 社会因素比如:人为什么要结婚成立家庭?第二节 社会环境一、社会环境的含义与特点(一)社会环境的含义社会环境:是与人的生存相关的社会因素,是与人的生物遗传、心理状态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社会系统。(二)社会环境特点o 多样性:物质与文化、自然与社会、物理与心理、微观与宏观o 复杂性:各系统相互交叉o 稳定性: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在一定的时期是相对稳定的o 变化性:环境本身又时刻处于变动中的。二、社会环境的构成要素(一)家庭o 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o 家庭通过家庭成员关系和家庭内互动对个

19、体发生影响o 家庭内的互动包括: 家庭背景和家庭中过去事件(纵向) 家庭成员间互动(横向)家庭教养模式o 家庭结构及其变化家庭教养模式o 娇纵性盲目溺爱、疏于管束(“小霸王”) o 支配型过分溺爱+严加管束o 专制型缺少爱心、耐心、粗暴o 放任型缺少爱心耐心、放任自流o 冲突型家庭气氛失调o 民主型相互尊重、平等交流、有约束、有鼓励(权威型)(二)朋辈群体o 朋辈群体是指年龄、性别、志趣、职业、社会地位及行为方式大体相近的人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o 朋辈群体对个体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个体的认知发展、行为塑造、情绪表达、精神追求及支持系统都有影响;二:对群体成员行不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20、三:在不同社会系统中扮演不同角色的朋辈群体是社会工作可以动用的资源(三)学校是个体社会化最重要的场所;o 是学校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长期的、系统的正规教育、传授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文化的复杂的科学技术知识;o 学校向儿童和青少年灌输特定社会的价值规范、教育他们学会遵守规章和制度,并按照行为规范的要求学习扮演各种社会角色。o 学校社会工作者要对学校系统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四)工作单位o 是个人在社会中从事一定职业时所归属的正式社会组织。作用:o 促使个人学习和实践专门的职业知识、技能与道德规范o 指导个人建立各种社会关系,正确调适自我行为。(五)社区是以一定地域为基础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影响:u 社会成员

21、具有某些共同特征;u 社区成员之间存在复杂的社会交往关系;u 社区本身是一种社会组织,对成员行为起约束;u 社区成员对社区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六)文化o 文化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创造物的总称,包括物质技术、社会规范和精神体系,是所有物质产品与非物质产品的总和o 文化对人的行为人的修改心理及行为模式的影响表现出来;(七)大众传媒:包括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有变化的知识点)对行为的影响:o 可以为受众提供支持其固有立场、观点等的相关情况,增强其固有观念及行为;o 重复性传播内容,可直接改变受众行为;o 改变受众原有立场o 提供信息引导受众行为o 提供行为规范三、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

22、系1、个人必须适应环境: 处于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人需要改变自己的行为以符合社会期待,及学习社会环境所赞许的行为。生物人 社会人2、人类行为影响社会环境: 作为能动的个体,人类行为也能够改变社会环境,尤其是领袖人物或者大众的一致行为。3、社会环境影响个人行为: 各年龄段人士所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同。一般而言,儿童青少年所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较大,而成年人受社会环境影响较小。环境所导致的童年创伤会影响个体健康人格4、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同时影响人类行为 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不能脱离遗传禀赋的制约,同样的,良好的遗传特性需要依托适当的社会环境才能得以发挥。人的发展路径取决于遗传力量和外部环境影响之间的复杂

23、的相互作用。5、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相互影响的力度并不对等:相对而言,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要大得多。小 结o 如何看待和把握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的关系对社会工作有关键影响o 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的知识是社工工作价值观、理论和实践的基础o 本质上说,社会工作者及其服务对象都是人与环境互动的产物o 社会工作从整体角度观察人类行为,并不简单机械地认定人的困境来自个人还是环境,而倾向于探究这两者间的不恰当互动。因此,改变个人、改变环境和改变两者互动都是重新达成人和环境间适应性平衡的专业手法第三节 人生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及面临的主要问题o 婴幼儿阶段o 学龄前阶段o 学龄期阶段o 青少年阶段o 青年阶段(

24、新增知识点)o 中年阶段o 老年阶段生理发展心理发展社会性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婴幼儿阶段:03岁l 大脑发展一切行为发展的前提l 动作发展迅速1、认知发展感觉运动阶段l 从随意性的天生反射活动慢慢过渡到目标取向行为(如主动去寻找玩具)l 形成物体恒常性的概念(将一个物体或一个人的图像保留在头脑中,如:记住了你放饼干的地方后,他会自己去取)l 自我意识也开始萌芽(18个月左右)这主要表现为在点红实验中,孩子能够发现镜子里的自己,鼻子上被搽了红胭脂l 2岁左右形成符号思维能力2、语言发展l 学习、记忆、语言理解能力发展迅猛l 2岁左右口语词汇迅速增加l 对语言产生明显兴趣l 喜欢听故事、儿歌、喜欢与

25、人交流符合语法的复合句子逐渐增加婴幼儿的依恋l 形成:婴幼儿是形成依恋的重要阶段l 性质:婴幼儿及其照顾者(一般为母亲)之间存在的特殊感情关系。它产生于婴儿与其父母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一种感情上的联结和纽带。l 功能:生物功能是维持生存,而其心理功能则是获得安慰和安全感l 注意!一旦婴幼儿与父母分离,就会产生所谓分离焦虑。如果在此段时期缺乏母亲的抚育和照顾,孩子的生理、智力及社会发展都会受到影响,并可能产生生理和心理的病态。l 心理社会发展的自主、羞怯、疑虑阶段l 开始寻求自主性,自己穿衣、吃饭,如果失败则会感到羞愧,并怀疑自己的能力;如果危机成功解决,则形成意志的品质/美德,从而更乐观、更坚

26、强的面对生活学龄前阶段(36岁)l 6岁左右重量接近成人,为其能迅速增长和接受教育奠定基础l 肌肉技能有了良好的发展,动作的熟练程度与协调能力日益增长,由手开始,逐步过渡到脚和头可以活动,再进一步就是爬、坐、站、跑、跳等活动l 语言的发展促进思维的发展l 认知发展处于具体运算期l 36岁的儿童可以被训练自己做游戏,从而发展其创造力和主动性. 24岁的儿童已拥有符号功能,能够信手涂鸦地画出描述人与事的图画,能够与同伴一起进行角色扮演的游戏。ll 自我中心主义与拟人化是该阶段儿童的主要特点。l 在与他人交往与分享的过程中利他与帮助行为开始出现,社会化、道德、家庭关系初步形成,人格基础基本奠定l 偏

27、差行为的出现:l 口吃、攻击、沉迷电视等l 面临主动性与内疚的冲突,儿童开始各种各样的尝试,同时也挑战各种各样的规章限制,如果父母鼓励儿童的独创能行为与想象力,儿童自主性就会得到发展;如果他们遭到嘲笑与粗暴对待,则会丧失自信,在以后的行为中很容易产生内疚感。学龄期阶段(6至-12岁)l 各种技能得到发展,动作的熟练度和协调性提高。l 语言能力发展较好,注意力逐渐提高l 在自我概念,自我意识与自尊的发展过程中角色能力逐步成熟,儿童开始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理解其感受。l 学校和朋友开始成为儿童的主要活动领域和交往对象,课程学习成为他们的主要活动。在此阶段,游戏也已变得和课程同等重要,并会对儿童的身

28、心发展、教育、道德形成、社会化发展等产生积极影响。l 9岁以后,儿童会有几位要好的同学和朋友,其关系甚至超过家人。家庭经济和父母期望会对儿童中期的孩子的学习认真和勤奋程度产生一定影响,学校的规范和环境、同学和朋友则对其人格和发展有相当大的影响。ll 心理障碍、交往障碍和学习困难等问题。l 面临勤奋与自卑的冲突,开始进入正规学校学习,体验学生的角色,想在班级体中学习好,取得号成绩,被大家赞许,获得了成功就会养成勤奋的习惯,获得能力的美德;如果屡屡受挫,就会形成自卑感。青少年阶段(12岁到18岁)l 出现第二性征并开始具有生殖能力;17岁以后,青少年的生理继续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l 青春期发育的意

29、义:l 对亲密行为、性行为充满好奇,也会产生程度不同的渴望l 但因其生理、心理发展的不平衡,对行为后果往往缺乏很深的认识,因此,在尝试了性行为后会对自己造成伤害1、认知发展形式运算阶段l 一生智力发展高峰l 其抽象逻辑思维是通过假设的、形式的、反省的思维有;l 逻辑思维处于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的阶段l 是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和成熟期 2、内心情感发展l 情绪的两极性狂风骤雨时期l 该年龄段青少年的情绪和行为不太稳定,转瞬之间可以由一个极端转向另一个极端。3.、性心理的发展l 社会化任务l 自我意识发展,努力寻求自我身份l 面临自我同一性的认同危机:如果认同失败,个体就会陷入角色混乱之中;通

30、过经历外部(父母)期望的压力,和对自我期望与父母期望的挣扎,即对未来的迷茫和彷徨,发展出多元化的身份认同,形成“忠贞”的美德与积极进取的人生目标l 与成人世界的矛盾和冲突,提升建立自我认同感的难度 危险期与“问题少年”l 学业上失败导致多重负面影响l 对异性好奇与缺乏责任感导致不良性行为或性罪错应对:青年阶段(18岁到35岁)l 生理器官状况良好、功能优良、抗病力强、体力精力充沛、生殖力旺盛,是生理发展的黄金时期。l 感知、记忆、想象能力达到成熟水平,并进入认识最佳时期l 更为成熟,表现在人生观、友谊与爱情、心理适应三个方面l 角色转变与冲突l 工作上遭遇的歧视问题l 婚姻家庭的调适中年阶段(

31、35-60岁)l 40岁以后生理状况从高峰衰退l 更年期后:性功能有所下降,身体疾病日益增多,骨折、骨质增生、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发生率随着年龄增加而有所上升。l 更年期综合症l 女性45-55:情绪波动、性格改变、烦躁易怒、消沉抑郁l 男性较晚: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精力不济l 由于长期的学习、反思、积累,能熟练处理各种社会关系,解决问题更加充满智慧。l 情感趋于深沉稳定,人的性格完全定型,意志成熟坚毅,情感控制力加强,道德感和理智感上升,比较关注生活的意义。l 结婚更加务实。婚姻中责任已超越情感,成为维系夫妻和家庭稳定的关键因素。l 事业成败的关键期,才华与潜能得到发挥,事业、地位、财富上达

32、到顶峰。l 如果生活、工作上的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会陷于“中年危机”;l 生理上的更年期;l 生理疾病;老年阶段(60岁以后)l 各项生理功能和认知能力发生较大退化。l 各类老年疾病开始出现,身体逐渐依赖他人,关节炎和高血压是老人最常见的慢性疾病。l 认知表现出成熟性及稳定性;l 他们的思维内容偏重对往昔生活的回忆,及对角色改变和发挥余热的认知。怀旧是老年人将意义赋予生活过程的一部分。角色变化l 老人会经历退休、儿女离家、丧偶、丧亲等重大人生事件l 角色变化:在职者退休者、照顾者被照顾者、有配偶者变为鳏夫或寡妇。l 智力逐渐衰退和吸收新知识能力减退,社会参与减少,并越来越封闭,从而导致社会地位

33、下降,l 社会化功能越来越差。l 无用感l 经济困难l 孤独l 疾病产生l 对死亡的恐惧第四章 个案工作方法考试大纲:(一)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2、危机介入模式的内容及特点(二)个案工作各阶段的工作重点(三)个案工作的常用技巧第一节 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1、服务对象:生活中遇到困难的 (单个个人或家庭)2、个别化的工作方式:(一对一)3、服务目标:个案工作的含义:1、专业的工作方法2、一连串的工作过程3、 帮助遇到困难的个人或者家庭调动自身及其周围的资源改善个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适应状况。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最基本的,最早的#知识点1:心理社会治理模式的理论假设1、对人的

34、成长的假设:社会环境生理、心理、社会三方因素影响。2、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假设:强调其问题与感受源自三方压力3、对人际沟通的假设。人际沟通是有效沟通的基础是形成个人健康人格的重要条件4、对人的价值的假设每个人都有价值具有有待开发之潜能#知识点2: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治疗技巧1、 直接治疗技巧:直接对服务对象进行 工作者直接提供辅导A:非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 服务对象处于被动服从位置 不关注服务对象自身感受和想法 社工通过与服务对象相互沟通交流B: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 引导其正确分析和理解自己问题 关注反映服务对象内心的感受和想法2、间接治疗技巧:辅导第三方、改善环境通过改善环境和辅导第三者间接影响服务对

35、象 介入焦点扩展服务对象相关社会成员#知识点3: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特点三个实施阶段:危机介入模式-具体的工作方法、注重效率#知识点1:危机: 一个人的正常生活受到意外危险事件的破坏而产生的身心混乱状态。危机介入模式:对服务对象的危机状态开展的调适和治疗的工作方法。危机的分类:成长危机 情境危机#知识点2:危机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危机发生服务对象面对意外事件,无法控制情绪,无法有效应对意外事件第二阶段危机应对服务对象寻找其他途径和方法解决面临的困难第三阶段解决危机形成解决危机的方法:a 消极退缩停止努力 b 积极面对形成新的有效策略第四阶段恢复期产生新的身心平衡状态#知识点3:危机介入基本原则#知识

36、点4:危机介入模式的特点迅速了解主要问题注意力集中在最近生活状况开放式提问方法了解面临的主要问题快速做出危险性判断评估服务对象采取破坏性行为的可能性与危险程度对服务对象与工作者的安全有重要意义有效稳定对象情绪借助简洁易懂的语言、专心聆听、感情支持等技巧稳定情绪建立互信的合作关系积极协助解决当前问题制定介入计划,调动资源协助和检查介入计划的执行,帮助克服危机影响行为治疗模式(考纲上没有)知识点1:行为治疗模式的三种学习理论经典条件作用理论俄国:巴甫洛夫食物唾液分泌铃声刺激食物唾液分泌铃声刺激唾液分泌(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美国:斯金纳饥饿-偶然行为-改变环境饥饿-主动行为-改变环境社会学习

37、理论美国:班杜拉示范-观察-模仿三种理论的共同性:#知识点2行为治疗模式治疗技术:1、放松练习放松练习,通过求助者的身体放松缓解求助者生理和心理的各种紧张,以克服求助者的焦虑。运用时需要主要的要点:1)用者必须有恒心和耐性地练习。2)做练习时必须集中精神,排除杂念,更应该选择一出安适不受打扰的地方进行。3)可以选择坐或卧的姿势,全身必须得到舒适的承托。 A深度肌肉松弛法B直接松弛法:2、系统脱敏 系统脱敏法 用于消除各种恐惧症状 要求求助者在放松状态下逐渐靠近、接触恐惧对象 这样就可以抑制或消除求助者的焦虑反应 从而帮助求助者逐渐克服恐惧症状。步骤: 1、学习深度肌肉松弛法 2、确定由轻到重的

38、焦虑层次 3、用数秒钟时间让当事人想象一个轻程度的恐惧或焦虑情景 4、松弛和情景想象相互交替进行几次,直至当事人对该情景完全没有恐惧或焦虑感觉为止。 5、进入下一个在层次上较严重的情景,并重复上述步骤。3、满灌疗法(暴露法、快速脱敏法) 让求助者直接处于最严重的焦虑状态,直到求助者的焦虑状态消除。 此疗法强调快速,长时间地暴露于求助者感动恐惧地刺激之下,常伴有强烈的情绪反应,但患者又不能逃脱,从而使这种情绪反应在短期内高度紧张而逐渐趋于消退,达到短期内使障碍消除的效果。注意: 在实施这种疗法前,应对求助者的身心状况又充分了解,如果求助者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切不可应用暴露疗法。 由于此疗法会引

39、起心理、生理的剧烈反应,可能会加剧焦虑导致回避,甚至可能引起呼吸循环意外,在实行过程中必须谨慎。4、厌恶疗法 理论基础: 当出现一个不适宜行为时,就呈现厌恶性刺激,使求助者的不适宜行为与厌恶性反应建立联系,从而使求助者逐渐回避或放弃不适宜行为。 例如:对酗酒者的治疗、对吸烟者的治疗需要注意: 在能应用正强化时,尽量不采用厌恶疗法,即使采用厌恶刺激,这些刺激应该不会产生严重副作用。 要掌握厌恶刺激物的量的大小,不能因为太小而不起作用,不能因为太大而对求助者产生身心伤害。5、模仿 理论基础源于班杜那的观察学习法,包括榜样的示范和求助者的模仿练习。 步骤: 1)让求助者观察那些需要模仿的行为,了解各

40、种行为的要点。 2)在工作者指导下,求助者具体练习正确的行为,工作者及时给予求助者各种行为反馈,不断强化求助者的正确行为反应。 在社会工作范畴中,模仿是常用的助人方法,比如父母以身作则才能有效管教孩子;成功戒毒的人士以“过来人”的身份作为戒毒者的模范。“身教胜于言传”。#知识点3:行为治疗模式的特点1、注重服务对象行为评估。2、关注服务对象行为修正(具体制定与实施计划过程)人本治疗模式(考纲上没有)#知识点1:人本治疗模式论假设对人性基本看法人的本质是好的,具有发挥自身内在各种潜力,追求不断发展的基本趋向。生理:发展动力心理:自我实现倾向自我概念服务对象对自己的看法:对自己的知觉和评价对自己与

41、他人关系的知觉与评价对环境的知觉和评价心理适应不良和心理适应失调不良:当他人价值标准内时,会使自我概念与真实的经验和感受相冲突。会借用曲解或者否定等方式保持自我概念与经验的表面一致。失调:当自我概念与真实经验冲突进一步加剧,无法维持表面上一致时,会面临极大的困扰和不安。#知识点2: 人本治疗模式的治疗策略 创造一种有利的辅导环境让服务对象接近自己的真是需要,变成一个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潜在能力的人。#知识点3:人本治疗模式的特点 1)注重社会工作者自身的品格和态度 地位:人本辅导的中心 意义:创造有利的辅导环境,促进服务对象自我发展。2)强调个案辅导关系 三项充分必要条件 真诚、同感、无条件积极关怀 六个方面:表里如一、不评价、同感、无条件接纳、无条件的爱、保持独立性3)关注个案辅导过程第二节 个案工作各阶段的工作重点每一阶段都有自己所要处理的任务以及工作要求,同时各个阶段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知识点1:1、接案与转介接案:通过与求助对象的初步接触,评估求助对象的问题,并与求助对象协商使其成为服务对象的过程。 1、了解求助对象的求助愿望 2、促使有需要的求助对象成为服务对象 3、明确服务对象的要求 4、初步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要转介:通过一些必要的手续把服务对象介绍给其他能够给予及时必要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