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课题.doc

上传人:音乐台 文档编号:1971905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7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数学]课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初三数学]课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初三数学]课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亲,该文档总共5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三数学]课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数学]课题.doc(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电子教案:九年级数学上单位: 河南省永城市李寨镇初级中学 姓名: 杜锋第二十一章二次根式课题;二次根式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二次根式的定义,2、熟练运用(=a,=a 教学重点:=a,=a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问题:1)面积为5的 正方形边长为多少?2)直角三角形的 两直角边的长分别是2和3,则斜边长多少? 学生讨论结果,分别得出和,引入定义:形如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叫做二次根号。由算术平方根定义知 是一个非负数。二、范例点击,应用所学。例:当x是怎样的实数时,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J解:由x-2得xT探究: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填空:=( ),=( ),=( )一般地 =a,例

2、:计算:1) 2)学生讨论后,由学生板书完成。探究:填空:=一般地 =a例:化简:1) 2)老师分析后,由学生完成。引出代数式的定义。三、随堂练习,巩固深化。巩固练习:第2页、第5页练习四、小结1二次根式的定义是什么?2如何应用 =a,=a?布置作业:第8页 习题21.1课题:二次根式的乘除(一)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2、 会用乘法法则进行一些运算教学重点:二次根式的运算乘法法则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探究:1)= =2)= = 学生讨论后总结归纳二次根式的乘法规定:=二、范例点击,应用所学例1:计算:1) 2)解:1)=2)=3反之 =应用;例2 化简:1)

3、2)教师分析后示范板演解: 1)=49=362) =2ab例3计算1) 2)33)老师引导后由学生独自完成三、随堂练习,巩固深化教材第11页1、2、3四、课堂小结,提高拓展1)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是什么?2)如何应用乘法法则?五、布置作业教材第15页第1题课题 二次根式的乘除(二)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并能熟练应用教学重点 二次根式除法法则的应用教学过程一、问题探究,引入新课探究 1)= =2)= =学生讨论,引入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二、范例点击,应用所学例 计算 1、 2、解 :1、= 2、=反之 例5化简1) 2)教师分析,由学生独立完成例6 计算1 ) 2) 3)学生讨

4、论得出结果观察、得出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1)被开方数不含分母2)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把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三、随堂练习,巩固深化在ABC中,C=90,AC=2.5,BC=6,求AB的长学生讨论合作得出结果指导学生做第14页的练习四、课堂小结1、二次根式的 除法法则是什么?2)什么是最简二次根式?五、布置作业第15页第2、3题课题:二次根式的加减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法则教学重点:二次根式加减法则的应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由实例引入加减运算法则:二次根式加减时,可以先将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将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

5、二、范例点击,应用所学例1:计算:+ -解:+=+-=-例2计算老师分析后,由学生讨论合作完成三、课堂练习,巩固提高1 要焊接一个如图所示的钢架,大约需要多少米钢材精确到0.1m) 解:AB=BC= ,所需钢材的长度为:AB+BC+AC+BD=答:大约需要13.7米的钢材。指导学生做第19页练习四、课堂小结:如何进行二次根式的加减 ?五布置作业:第21页第2、3题课题: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二次根式的乘除及加减运算法则教学过程:一、 回顾旧知复习二次根式的乘除及加减法则二、范例点击例4:计算1 . 2.()教师分析后,给学生示范解:1 .= 2.()= 例5:计算1. 2

6、. 教师引导学生合作讨论得出结果过程由学生板演完成二、 巩固练习三、 学生合作讨论第20页练习四、 布置作业第21页第4、6题课题:第二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教学目标:1.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2.熟悉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教学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教学过程:一、 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问题:要组织一次篮球赛,参赛的每两个队之间都要比赛一场,根据场地和时间等条件,赛程计划安排7天,每天安排4场比赛,比赛组织者应邀请多少个队参赛?分析 :设邀请x个队参赛,每个队要与其他x-1个队各赛1场,列方程得: 整理得 观察方程 的特点: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 3.方程两边都是整式像这样的方

7、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地,任何一个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都能化成如下的一般形式:这种形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其中 叫做二次项,a是二次项的系数, 是一次项的系数,c是常数项二、 范例点击,应用所学例:将方程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其中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解:去括号,整理得其中二次项系数为3,一次项系数为-8,常数项为-10三、 巩固练习,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做第32页练习四、 小结1.什么是一元二次方程?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什么?五、布置作业:教材34页第1题课题: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重点及难点:化为

8、或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由篮球赛得出方程:把分别代人,左边等于右边我们说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观察:你能想出下列方程的根吗? 分析;由得由得如果方程能化成可得二、范例点击,应用所学再探究解方程:教师分析,学生讨论,合作交流得出结果解方程: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得出结果归纳:直接开平方得:于是三、随堂练习,巩固深化指导学生做第36页练习四、小结本节内容五、布置作业:教材第45页第1题课题:22.2.1配方法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配方法的基本思路重点及难点:配方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导,引入新课提出问题:怎样解方程:能不能整理成的形式?学生讨论整理成然后两边直接开平方得:

9、 像这样,通过配成完全平方形式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配方法二、范例点击,应用所学例1、解下列方程 教师分析,学生讨论教师示范解题过程:解移项得配方:整理得移项得:二次项系数化为1得移项,整理得实数的平方不会是负数,x取任何实数时都是非负数,上式不成立,即方程无实数根三、随堂练习,巩固所学引导学生做第39页练习课堂小结如何进行配方?布置作业:第45页第3题 课题:22.2.2 公式法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教学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复习配方法,引入求根公式二、应用所学解下列方程: 教师分析,学生讨论,然后由教师示范解题过程解: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因

10、为在实数范围内,负数不能开平方,所以方程无实数根归纳:当当当时,一元二次方程没有实数根三、随堂练习教材第42页四布置作业;教材第45页第4题课题:22.2.3因式分解法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因式分解法教学重点: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复习公式解方程: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呢?学生合作讨论,得出以下解法归纳:如果这样通过因式分解使方程化为两个一次方程乘积等于0的形式,在使这两个一次式分别等于0,这种解法叫做因式分解法二、范例点击,应用所学解方程: 学生讨论,合作得出结果,请两位学生板书解题过程三、随堂练习,巩固提高引导学生做第45页练习四课题小结如何用因式分解法

11、解一元二次方程?五、 布置作业:教材第46页第5题课题;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教学目标;使学生熟悉一元二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教学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教学过程:探究1;有一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121人患了流感,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人传染了几个人?学生合作学习,讨论得出方程:(设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人传染了x个人)学生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得出探究2:两年前生产1吨甲种药品的成本是5000元,生产1吨乙种药品的成本是6000元,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现在生产1吨甲种药品的成本是3000元,生产1吨乙种药品的成本是3600元,哪种药品的成本的年平均下降率较大?引导学生分析设甲种药品的成本的

12、年平均下降率为x根据题意可得出方程同理可得乙种药品的成本的年平均下降率,然后可得出结论巩固练习:教材第53页第2、3题布置作业;第53页第1题 课题;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教学目标: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在实际问题的应用教学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教学过程;探究3;要设计一本书的封面,封面长27,宽21,正中央是一个与整个封面长宽比例相同的矩形,如果要使四周的彩色边衬所占面积是封面面积的四分之一,上下边衬等宽,左右边衬等宽,应如何设计四周边衬的宽度?引导学生分析;设上下边衬的宽为9x, 左右边衬的宽为7x根据题意列出方程解方程可得出结果探究4;一辆汽车以每秒20米的速度行驶,司机发现前方

13、路面有情况,紧急刹车后,汽车又滑行25米后停车从刹车到停车用了多少时间、从刹车到停车平均每秒车速减少多少?刹车后汽车滑行到15米时用了多少时间?学生合作讨论,给出解题方案引导学生解决第52页的思考问题布置作业:教材第53页第9题课题: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2.并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来解决一些问题教学重点:根与系数的关系教学过程;活动1;解方程;1.2. 让学生自己动手解,然后引导观察:归纳:活动2:解方程;1.2.让学生自己动手解,然后引导观察归纳:应用:已知一根,求未知系数的值不解方程,求两根的对称式的值若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讨论解

14、答练习:如果课堂小结;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是什么?课题:第二十二章旋转23.1图形的旋转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旋转的定义2.掌握旋转的性质教学重点:旋转的性质教学过程:一、结合实际,引入课题由钟表、风扇中的实际生活引入旋转的定义:把某一个图形绕某一点O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O是旋转中心,转动的角称旋转角二、动手操作,体验所学探究教材第63页,让学生自制纸板进行探究归纳:旋转的性质: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例:如图E是正方形ABCD中CD边上任意一点以点A为中心,把ADE顺时针旋转画出旋转后的图形解;在CB的延长线上取点

15、F使BF=DE则ABF是旋转后的图形 在进行图案设计时旋转中心不变,可改变旋转角旋转角不变,可改变旋转中心这样,就可以得到不同的效果三、随堂练习,巩固深化引导学生做第63、65页练习四、 小结旋转图形的性质是什么?五、布置作业第66页第1题课题:23.2中心对称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中心对称的定义,掌握中心对称的性质教学重点:中心对称的性质教学过程:一、观察引入如图:线段AC、BD相交于OOA=OC,OB=OD,把OCD绕点O旋转有什么发现?引入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如果它能与另一个图形重合,则称这两个图形为中心对称探究教材69页归纳得出: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

16、称点所连线段都经过对称中心,而且被对称中心所平分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二、范例点击例;选择O为对称中心,画出A关于O的对称点选择O为对称中心,画出与ABC关于对称的解:连接AO,在AO的延长线上截取O=OA,则即是关于O的对称点作出点A,点B,点C关于O的对称点A,B,C依次连接AB,BC,CA三、课堂练习教材第70页练习四、小结1. 中心对称的定义是什么?2. 中心对称的性质是什么?五、 布置作业;第74页第3题课题:中心对称图形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心对称图形教学重点及难点;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教学过程:观察;将线段AB绕它的中点O旋转,你有什么发现?学生思考讨论后发现线段绕

17、它的中点旋转后与它的本身重合。引入定义;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问题1:我们学过的图形还有哪些是这样的图形呢?学生合作讨论,得出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问题2:正三角形是不是中心对称图形呢?学生思考得出结果:不是小结:中心对称图形是什么样的图形?布置作业:74页第5、6题课题:关于原点的对称的点的坐标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关于原点的点的坐标特点2.能画出已知图形关于原点对称的图形教学重点;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特点教学过程:画出坐标,学生观察;在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下列各点关于原点O的对称点:归纳:点P关于原点对称的点

18、的坐标为应用:例:利用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点,作出与ABC关于原点对称的图形解:分别作出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依次连接,就可得到ABC与关于原点对称的图形练习:引导学生做第73页练习布置作业:第74页第3题课题学习:23.3图案设计目的要求: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体会用图形变换的组合进行图案设计,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利用图形变换的组合自己设计出一些图案教学方法:学生合作学习,亲自体会图形设计第二十四章 圆教学目标; 通过这一节的教学,应使学生理解圆的定义,理解弧、弦、半圆、直径等有关概念。教学重点: 圆及有关概念教学过程:一、结合实际,引入概念 圆是一种基本的几何图形,圆形物体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19、十五的满月,圆圆的月饼,呼啦圈,自行车的车轮都给我们以圆的形象,观察圆的形成过程。 在一个平面内,线段OA绕它的固定的一个端点,O旋转一周,另一端点A所形成的圆形叫做圆。固定的端点叫做圆心,线段OA叫做半径。注:圆指的是圆周,不是圆面。 以O为圆心的圆记作“O”读作“圆O”.1 圆上各点到定点的距离相等2 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都在同一个圆上归纳: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二、学习有关概念1.弦:连接圆上的任意两点的线段2.直径:经过圆心的弦3.圆弧: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4.优弧:大于半圆的弧5.劣弧:小于半圆的弧让学生通过学习明确:1.弦与直径的关系 2.弧与半圆的关系练习:引导学

20、生做第86页练习小结:1.圆的定义是什么?2.圆的有关概念有哪些?课题:24.1.2垂直于弦的直径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圆是轴对称图形2.掌握并能运用垂径定理教学重点:垂径定理的运用教学过程:活动探究1:用纸剪一个圆,沿着圆的任一条直径对折,重复几次,让学生观察发现结论学生观察发现:圆是轴对称图形,任一条直径所在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活动探究2:如图AB是O的一条弦,作直径CD使CDAB于E,1.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它的对称轴是什么?2.你能发现图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和弧?为什么?由此得出AE=BE,弧AC=弧BC,弧AD=弧BD归纳: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

21、条弧再进一步观察:还可以得到结论: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应用:给出求赵州桥主桥拱半径问题:如图,用弧AB表示主桥拱,设弧AB所在的圆的圆心为O,半径为R,过O作弦AB的垂线OC,D为垂足,OC交AB于C,D是AB中点,C是弧AB中点,CD是拱高,在RtOAD中,由勾股定理得解得:R27.9,赵州桥的主桥拱半径约为27.9m.练习;引导学生完成第88页练习小结:垂径定理的内容是什么?如何应用?布置作业:第94页第1题,95页第8题课题;24.1.3弧、弦、圆心角之间的关系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弧、弦、圆心角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弧、弦、圆心角之间关系的运用教学过程:

22、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用圆形纸片演示圆的旋转不变性学生观察,进而引出;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在此基础上给出圆心角的定义:顶点在圆心的角根据圆的旋转不变性得出下面的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改变条件;1. 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条弧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圆心角是否相等?所对的弦是否相等?2.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条弦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圆心角是否相等?所对的弧是否相等?学生讨论后得出如下推论:同圆或等圆中,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中有一组量相等,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也相等范例点击,应用所学例1:如图,在O中,弧AB=弧AC,ACB=求证:AOB=BOC=AOC证明

23、:弧AB=弧ACAB=AC又ACB=ABC是等边三角形AB=BC=CAAOB=BOC=AOC三、随堂练习,巩固提高引导学生完成89页至90页练习四、 课堂小结:弧、弦、圆心角之间满足什么样的关系?五、 布置作业:94页习题24.1第2题课题;圆周角(-)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圆周角的定义2.理解并能运用圆周角定理教学重点:圆周角定理教学过程:一、结合图形,引入定义引入圆周角定义:1.顶点在圆周上,2.两边都和圆相交的角活动探究:从图中观察一条弧所对的圆心角和圆心角,学生观察发现:圆心O与圆周角的位置1. O在圆周角的 一边上2.O在圆周角的内部,3.O在圆周角的外部2. 分析1.的情况OA=

24、OCA=C 又BOC=A+CBOC=2AA=BOC引导学生完成2.3.情况的证明,由此得出圆周角定理:3. 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二、范例点击,应用所学例1)如图,O的直径过弦EF的中点G,EOD=则DCF=-2)如图,在O中ABO=则C=-3)如图B、A,C都在O上,BOA=则BCA的度数为-三、随堂练习,巩固所学引导学生完成第93页练习四、课堂小结,提高深化圆周角的内容是什么?五、 布置作业:第95页第11题课题:圆周角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圆周角定理的重要推论2并能使用该推论教学重点;圆周角定理的推论教学过程;一、观察引入当圆周角所对

25、的弧是半圆时,=由此得出: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思考;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周角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弧相等(强调“同圆或等圆”的条件)二、定理应用例;如图:O的直径AB为10,弦AC=6,ACB的平分线交O于D,求BC.AD.BD的长分析引导学生完成解答过程三、思考延伸: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吗?学生合作学习,解决问题四、课堂小结:圆周角定理有哪些重要的推论?五、布置作业;94页第5题24.2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课题:24.2.1点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学目标:1.理解点与圆的位置关系2.掌握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3.

26、了解反证法的步骤教学重点;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由射击比赛中靶中的位置,观察点和圆的位置关系观察发现:设O的半径为r,OAr OB=r OCr归纳得出:设O的半径为r,点P到圆心的距离OP=d则有; 点P在圆外=dr 点P在圆上=d=r 点P在圆内=dr 二、学以致用例;已知矩形ABCD,AB=4,BC=3,以A为圆心,以3为半径作圆,则B点在A的( ),点C在A的( ),点C在A的( ),若以A为圆心,半径r满足( )时,至少有一点在圆内且还同时有一点在圆外例2;求证: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最多有一个是直角或钝角已知:ABC求证:A,B,C中最多有一个是直角或钝角证明:假

27、设A,B,C中有两个角是直角(或钝角)不妨设A=B=(或A,B)A+B+C这与“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矛盾假设不成立,原命题成立归纳:从命题的反面出发,引出矛盾,从而证明命题成立,这样的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反证法证题的步骤;1.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2从这个假设出发,经过推理论证,得出矛盾3. 由矛盾判定假设不正确,从而肯定命题的结论正确三、随堂练习引导学生做第100页练习四、课堂小结:1.点和圆的位置关系有哪些?2.反证法证题的步骤是什么?五、布置作业:110页第1题课题:过已知点作圆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已知点作圆的情况2.明确过三点作圆的情况教学重点: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作圆教学过程:一、

28、活动探究1. 作经过已知点的圆,这样的圆能作多少个、2. 作经过已知点的圆,这样的圆你能作出多少个/3. 经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作圆,如何确定这个圆的圆心?学生合作探究,讨论得出1.2.教师分析3.:所求的圆要经过三点,说明圆心到这三点的距离相等,这个点既要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又要在的垂直平分线上学生动手画图,观察发现结果归纳: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在此基础上,引入概念;外接圆:经过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圆外心: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课题;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2.会用d与r的关系来判定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学重点:一、创设情境,引

29、入新课通过太阳升起的过程得出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公共点的个数 位置关系 d与r关系 2 = 相交 =dr 1 = 相切 =d=r 0 = 相离 =dr二、范例点击,应用所学例:在RtABC中,C=,AC=3,BC=4,以C为圆心,以r为半径1. r=( )时,C与AB相切2. r=( )时,C与AB相离3. r=( )时,C与AB相交 让学生通过讨论,合作完成三、随堂练习,巩固所学做102页 练习四、小结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有哪些?如何判定?W五、布置作业:110页第2题课题:切线的性质与判定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切线的判定方法2.理解应用切线的性质教学重点;切线的判定和性质教学过程:一、问题

30、引入问题:已知一个圆和圆上的一点,如何过这个点画出圆的切线?引导学生动手试一试连接OA,过A作OA的垂线l,由d与r的关系,说明l是O的切线由此得出,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二、知识应用例:直线AB经过O上的点C,并且OA=OB,CA=CB.求证:直线AB是的O切线证明:连接OCOA=OB CA=CBOCABAB是O的切线思考:将102页的思考,反过来,如果直线l是O的切线,切点为A,那么OA与直线l是不是一定垂直呢?引导学生利用反证法证明这个结论得出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三、巩固所学引导学生做103页 练习四、小结内容1.切线的判定

31、是什么?2.切线的性质是什么?五、布置作业:110页第4、5题课题:切线长定理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切线长的定义2.掌握并能应用切线长定理教学重点;切线长定理教学过程:问题思考:已知圆外一点P,过圆外一点P如何作O的切线?引导学生分析连接OP,以OP为直径作圆交O于A,B作直线AP,BP观察线段AP,BP,引入切线长的定义:经过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这点与切点之间的线段长叫做这点到圆的切线长观察RtAOP和RtBOPOAPA OBBPOA=OB OP=OPRtAOPRtBOPPA=PB OPA=OPB由此得出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这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

32、夹角二、知识应用例:已知:四边形ABCD的边AB,BC,CD,DA分别切O于M,N,P,Q求证:AD+BC=AB+CD引导学生通过切线长定理来完成三、小结内容,巩固提高:1.什么是切线长?2.切线长定理的内容是什么?四、布置作业:110页第5题课题:三角形的内切圆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内切圆的定义2.掌握内心的概念及性质教学重点:内心的概念及性质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如何在一张三角形铁皮上截出面积最大的圆?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找出圆的圆心和半径:圆心是两条内角平分线的交点半径是该交点到圆心的距离在此基础上,引入三角形的内切圆及内心的概念二、知识应用例:ABC的内切圆OAB,BC,CA分别切于点D

33、,E,F,且AB=9,CA=14,CA=13求AF,BD,CE的长解:设AF=x则AE=xCD=CE=AC-AE=13-xBD=BF=AB-AF=9-x由BD+CD=BC得解得x=4AF=4 BD=5 CE=9三、巩固练习指导学生作106页练习四、小结内容1.什么是内心?2.内心的性质有哪些?五、布置作业:112页第14题课题: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2.会用d与R,r关系来判定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教学重点:使学生会用d与R,r关系来判定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教学过程:一、观察思考让学生观察,由两圆的运动引入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引入位置关系:外离=dR+r外切=d=R+r相

34、交=R-r dR+r内切=d=R-r内含=dR-r二、知识应用例:如图:O的半径为5,P是O外一点,OP=8,以P为圆心作一个圆与O,外切这个圆的半径是多少?以P为圆心作一个圆与O内切呢?解;1.设P与O外切于A1,则PA1=OP-OA1=8-5=3P的半径为32.设P内切于O于B则PB=OP+OB=8+5=13P的半径为13思考:与相切,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它的对称轴是什么?切点与对称轴有什么位置关系?学生观察归纳:1.如果两个圆相切,切点一定在两圆的连心线上 2.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两圆的公共弦三、练习提高让学生讨论,合作学习完成109页练习四、小结内容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是什

35、么?五 布置作业:111页13题课题:24.3正多边形和圆教学目标:1.理解正多边形的中心、半径、边心距、中心角的概念2.掌握正多边形的有关计算3.了解正多边形和圆的关系教学重点;正多边形和圆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 复习正多边形的概念2. 结合矩形、菱形的情况强调正多边形必须具备各边相等,各角相等以正五边形为例来说明正多边形和圆的关系弧AB=弧BC=弧CD=弧DE=弧EAAB=BC=CD=DE=EA弧BCE=弧CDA=3弧ABA=BB=C=D=E五边形ABCDE是O的内接正五边形归纳:把圆n等分依次连接各分点所得多边形是圆的内接正n边形在此基础上引入正多边形的中心、半径、中心角、边心

36、距的概念二、知识应用正多边形的有关计算例 :有一个亭子,它的地基是半径为4m的正六边形求地基的周长和面积解:中心角OBC 是等边三角形亭子地基周长为64=24在直角三角形OPC中OC=4 PC=2r=亭子的面积三、练习提高让学生合作讨论解决115页练习四、课堂小结1.正多边形的定义是什么?2.如何进行正多边形的有关计算?五、布置作业:117页第5、6题课题;24.4弧长和扇形面积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弧长和扇形的面积公式并能熟练应用教学重点:弧长及扇形面积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复习圆周长公式:问题;圆的周长可以看作多少度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1度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多少?的圆心角呢?引导学生得出结

37、论在此基础上引入弧长公式:结合图形引入扇形概念:由组成圆心角的两条半径和圆心角所对的弧组成的图形思考问题:圆面积可以看作是多少度的圆心角所对的扇形面积?1度的圆心角所对的扇形面积是多少?的圆心角呢?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结合弧长公式得:二、知识应用例;如图;水平放置的圆柱形排水管道的截面半径是0.6m,其中水面高0.3m,求截面上有水部分的面积(精确到0.01)引导学生把有水部分化为扇形OACB与AOB的面积来解决过程由学生来完成三、练习提高指导学生做122页练习四、小结内容怎样使用弧长和扇形面积公式?五、布置作业:125页第5、7题 课题: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圆锥的侧

38、面展开图2.会计算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教学重点: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教学过程:由圆锥的形成引入圆锥母线的定义提出问题:1.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什么图形?2.如何计算圆锥的侧面积? 3.如何计算圆锥的全面积? 展示得出: 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扇形在此基础上解决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的计算例:蒙古包可以近似地看作由圆锥和圆柱组成,如果想用毛毡搭建20个底面积为35高为3.5m,外围高1.5m的蒙古包,至少 需要多少平方米的毛毡(精确到1)解:根据题意:下部圆柱的底面积为35,高为1.5m上部圆锥的高为3.5-1.5=2m圆柱的底面半径为侧面积为圆锥的母线长为圆锥的侧面积为搭建20个这样的蒙古包至少需要毛毡引

39、导学生完成124页练习小结本节内容:如何计算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布置作业;125页第8题课题: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什么是随机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2.会判断事件是什么事件教学重点:随机事件教学过程:问题1:5名同学抽签参加比赛,标签的形状、大小相同,标出出场序号1、2、3、4、5,思考:抽到的序号有几种可能结果?抽到的序号小于6吗?抽到的序号是0吗?抽到的序号会是1吗?问题2:小伟掷一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思考:可能出现哪些点数?出现的点数大于0吗?出现的点数会是7吗?出现的点数会是4吗?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引入: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概念学生合作讨论完

40、成138页练习问题3:袋子中有4个黑球、2个白球,这些球的形状、大小、质地等完全相同,z在看不到球的条件下,随机地从袋子中摸出一个球。这个球是白球还是黑球?这两种球摸出的可能性一样大吗?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实验归纳:一般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不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不相同让学生合作完成139页练习小结本节内容: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是什么?布置作业:144页习题25.1第1、2题课题:概率的意义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概率的意义教学难点:概率的意义教学过程:从投掷硬币这个简单问题说起通过实验说明投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时“正面向上”与“反面向上”的可能性相等引入:一般地,在大

41、量重复试验中,如果事件A发生的频率会稳定在某个常数P附近,这个常数P就叫做事件A的概率,记为=P01思考:当A是必然发生的事件时,是多少?当A是不可能事件发生的事件时,是多少?学生思考讨论得出和学生交流完成143页练习小结本节内容:概率的定义是什么?布置作业:144页第4、5题 课题:25.2用列举法求概率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如何通过列举法求概率教学重点:用列举法求概率教学过程:通过抽签和掷骰子的试验得出:共同点: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是有限多个一次试验中,各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相等归纳:一般地,如果在一次试验中,有n种可能的结果,并且它们发生的可能性相等,事件A包含其中的m种结果,那么,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应用:掷一个骰子,观察向上的一面的点数,求下列事件的概率:点数为2点数为奇数点数大于2且小于5分析后由学生讨论得出结论通过由红、绿、黄三种颜色的7个相同的扇形组长度转盘,通过指针停止的位置,求下列事件的概率:指针指向红色指针指向红色或黄色指针不指向红色分析后由学生利用列举法求出概率巩固练习:150页练习小结内容:如何用列举法求概率?布置作业:154页第1、2题课题:用列举法求概率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列表法和树形图法求概率教学重点:列表法和树形图法的应用教学过程:问题1:同时掷两个质地均匀的骰子,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