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理化生]初中化学上册知识全面总结精.doc

上传人:音乐台 文档编号:1972210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 页数:77 大小:1.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理化生]初中化学上册知识全面总结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初三理化生]初中化学上册知识全面总结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初三理化生]初中化学上册知识全面总结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亲,该文档总共7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三理化生]初中化学上册知识全面总结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理化生]初中化学上册知识全面总结精.doc(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汽车轮胎中充氮气比较稳定:1.氮气中没有氧气,不含水、不含油、延缓了胎体橡胶的老化,加强轮胎使用寿命,减少了对轮毂的氧化腐蚀2.氮气属于惰性气体,干燥洁净,渗透率低,广泛存于空气中。不会因外界的温度变化而热胀冷缩。轮胎充上氮气后,胎压极其稳定,尤其是高速行车时轮胎不断地进行周向性伸缩,变形加大,磨损加剧,产生的高温会对高速行车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3.氮气遇热后膨胀系数低,渗透性低,不易漏气,降低了因为压力遇热而增高造成的爆胎机率,增加车辆行驶的安全性。4.由于氮气音传导率低,可以减少噪音,减少震动,使行车舒适宁静。 改善轮胎的吸震弹性,加强轮胎在转变、驱动或刹车使时的贴地性能,提高轮胎与地面的

2、附着能力,使驾驶更操控自如。化学中PH试纸:1. 石蕊(红色、蓝色)试纸:用来定性检验气体或溶液的酸碱性。pH5的溶液或酸性气体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pH8的溶液或碱性气体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2. pH试纸:用来粗略测量溶液pH大小(或酸碱性强弱)。pH试纸遇到酸碱性强弱不同的溶液时,显示出不同的颜色,可与标准比色卡对照确定溶液的pH值。巧记颜色:赤(pH1或2)、橙(pH3或4)、黄(pH5或6)、绿(pH7或8)、青(pH9或10)、蓝(pH11或12)、紫(pH13或14)。 3. 淀粉碘化钾试纸:用来定性地检验氧化性物质的存在。遇较强的氧化剂时,碘化钾能被氧化剂氧化而释出游离的

3、碘 与淀粉作用而使试纸显示蓝色。用于检验氯气、氟气、溴蒸气(和他们的溶液)、二氧化氮、氯和亚硝酸等氧化剂的存在。遇以上气体,试纸由无色变为蓝色。以上气体比碘活泼,可以从碘化钾中置换出碘,与淀粉作用而呈蓝色。 4. 醋酸铅(或硝酸)试纸:用来定性地检验 和含硫离子的溶液。遇气体或 时因生成黑色的PbS而使试纸变黑色。润湿的醋酸铅试纸遇到硫化氢气体时, 产生硫化铅.白色的试纸立即变黑,硫化氢酸性比醋酸强,强酸制弱酸。 Pb(Ac)2+H2S=PbS+2HAc PbS为黑色沉淀 它主要用于检验硫化氢气体的存在。润湿的醋酸铅试纸遇到硫化氢气体时,产生硫化铅。白色的试纸立即变黑,化学方程式是:Pb(CH

4、3COO)2H2S=PbS2CH3COOH5. 品红试纸:用来定性地检验某些具有漂白性的物质存在。遇到SO2 等有漂白性的物质时会褪色(变白)。1.检验溶液的酸碱度:取一小块试纸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沾有待测液的玻璃棒或胶头滴管点于试纸的中部,观察颜色的变化,判断溶液的性质。 2.检验气体的酸碱度:先用蒸馏水把试纸润湿,粘在玻璃棒的一端,用玻璃棒把试纸靠近气体,观察颜色的变化,判断气体的性质。 (试纸不能触及器壁) 若是固体:通常需取少量水溶解,取浸出液,再做与液态一样的操作即可赤(pH1或2)、橙(pH3或4)、黄(pH5或6)、绿(pH7或8)、青(pH9或10)、蓝(pH11或12)、紫

5、(pH13或14)越高偏碱性,越低偏酸性,最好的水是ph=7中性在25摄氏度下 PH=7 是 中性 高于25摄氏度 水的电离度 增加 PH=7为碱性 低于25摄氏度 PH=7 为酸性如何正确使用试纸 把滤纸用某些溶液浸泡后,晾干就制得试纸,试纸的种类很多,中学化学实验常用的有 红色石蕊试纸、蓝色石蕊试纸、pH试纸、淀粉碘化钾试纸和醋酸铅试纸。 (1)用试纸检验气体的性质时,一般先把试纸用蒸馏水润湿,粘在玻璃棒一端,用玻璃棒把试纸放到盛待测气体的容器口附近(不得接触溶液),观察试纸是否改变颜色,判断气体性质。 (2)用试纸检验溶液的性质时,一般儿把一小块试纸放在表而皿或玻璃片上,用沾有待测溶液的

6、玻璃棒点在试纸的中部,观察是否改变颜色,判断溶液性质,尤其在使用pH试纸时,玻璃棒不仅要洁净,而且不得有蒸馏水。 (3)取出试纸后,应将盛放试纸的容器盖严,以免被实验室中的些气体玷污。 3. 注意: (1)试纸不可直接伸入溶液。怕污染溶液 (2)试纸不可接触试管口、瓶口、导管口等。 怕被污染.(3)测定溶液的pH时,试纸不可事先用蒸馏水润湿,因为润湿试纸相当于稀释被检验的溶液,这会导致测量不准确。正确的方法是用蘸有待测溶液的玻璃棒点滴在试纸的中部,待试纸变色后,再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来确定溶液的pH。 (4)取出试纸后,应将盛放试纸的容器盖严,以免被实验室的一些气体沾污赞同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

7、绚丽多彩 一什么是化学: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二人类认识化学的进程:1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2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320实际末,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经超过2千万种。4绿色化学理念:(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反应产率高,副产物少,而且耗能低,节约原材料,同时还要求反应条件温和,所用化学原料、化学试剂和反映介质以及所生成产物均无毒无害或者低毒低害。三化学史上的科学家:1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得出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2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物理变化

8、和化学变化: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新)物质的变化。2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新)物质的变化。又叫做化学反应。3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4化学变化中常伴随的现象:发光、放热、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但不因为有此类现象就一定是化学变化。对于化学变化的定义:(看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即化学变化。)分子打破现有的结构或是原子的排列,从而在一定的作用力下组成新的分子结构或是原子排列。纸张燃烧属化学变化,纸张燃烧产生了新的物质二氧化碳(纸张主要含C元素),所以其过程应属化学变化。但纸张燃烧过程中也伴随着物理变化,比如水分的挥发、无机物颜色的改变等。所以也可以说其是

9、物理变化。在现在九年级化学人教版教材中写道:化学变化中常伴随着物理变化,而物理变化中则没化学变化。所以象这样的变化必定义为化学变化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如:纸张燃烧,表现出来纸张具有可燃性。(包括氧化性、还原性、活动性、稳定性、可燃性等)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味道、硬度、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被破坏,分子本身发生变化。三本课题涉及到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1硫酸铜 + 氢氧化钠 硫酸

10、钠 + 氢氧化铜 无色溶液 无色溶液 无色溶液 蓝色沉淀2盐酸 + 碳酸钙 氯化钙 + 水 + 二氧化碳 无色溶液 白色固体 无色溶液 无色液体 无色气体3二氧化碳 + 氢氧化钙 碳酸钙 + 水 无色溶液 白色固体四证明二氧化碳的方法: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氢氧化钙的溶液)中,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基础的科学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现象观察:(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

11、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三科学探究的方法: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一、常用仪器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见下表)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一)药品的取用1、药品的存放:一般固体药品放在广口瓶中,液体药品放在细口瓶中(少量的液体药品可放在滴瓶中),金属钠存放在煤油中,

12、避免在空气中被氧化,此外还可能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NaOH.另外不能将其放入水中,因为它的密度比水小,会浮在水面上,除此之外它还会和水剧烈反应,因而不能将其放入水中,由于煤油的密度比Na要小,故它置于煤油中时会沉于底下 避免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氧接触,反应生成NaOH,如果,放在水中直接与水反应而且漂在水面,而放在煤油中,密度比水大,沉在水中.不与空气和水接触. 1.密度小于煤油2.NA很活泼 可能于空气中的O2反应所以就保存在煤油里白磷存放在水中.由于白磷非常危险,因此不能将白磷露置于空气中。根据白磷不溶于水,且比水的密度大,可以将少量的白磷放入盛有冷水的广口试剂瓶中,并经常注意保持足够

13、的水量。通过水的覆盖,既可以隔绝空气,又能防止白磷蒸气的逸出,同时还能保持白磷处于燃点之下。不常用的大量白磷可以贮存于封口的试剂瓶中,并埋入沙地里。2、药品取用的总原则取用量: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固体以盖满试管底部为宜,液体以12mL为宜。多取的试剂不可放回原瓶,也不可乱丢,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在另一洁净的指定的容器内。“三不”:任何药品不能用手拿、舌尝、或直接用鼻闻试剂(如需嗅闻气体的气味,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3、固体药品的取用粉末状及小粒状药品:用药匙或V形纸槽 块状及条状药品:用镊子夹取4、液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试剂的倾注法: 取下瓶

14、盖,倒放在桌上,(以免药品被污染)。标签应向着手心,(以免残留液流下而腐蚀标签)。拿起试剂瓶,将瓶口紧靠试管口边缘,缓缓地注入试剂,倾注完毕,盖上瓶盖,标签向外,放回原处。(二)连接仪器装置及装置气密性检查装置气密性检查:先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贴容器外壁,稍停片刻,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掌,导管口部有水柱上升,稍停片刻,水柱并不回落,就说明装置不漏气。(三)物质的加热(1)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下倾斜,试管受热时先均匀受热,再集中加热。(2)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时使试管与桌面约成450角,受热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给试管里的液体的中下部加热,并且不时

15、地上下移动试管,为了避免伤人,加热时切不可将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四)过滤 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滤纸没有与漏斗内壁紧贴,也就是滤约与内壁之间有气泡,会严重影响过滤的速度,不用玻棒引流,会导致待滤液可能溅出来,而影响实验结果。“二低”:(1)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在过滤时,滤纸会吸收滤液。湿了的滤纸就会变软。如果滤纸高于漏斗的边缘,滤纸就会变形,不能紧贴漏斗的同时还会使滤液渗出,造成滤液损失,对实验分析有直接影响。 不能用漏洞直接过滤,加滤纸会过滤的更加彻底,干净 (2)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三靠”:(1)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2)用玻璃

16、棒引流时,玻璃棒下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3)用玻璃棒引流时,烧杯尖嘴紧靠玻璃棒中部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有: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 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滤纸破损(五)蒸发注意点:(1)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作用:加快蒸发,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2)当液体接近蒸干(或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水分蒸发掉,以避免固体因受热而迸溅出来。(3)热的蒸发皿要用坩埚钳夹取,热的蒸发皿如需立即放在实验台上,要垫上石棉网。(六)仪器的洗涤:(1)废渣、废液倒入废物缸中,有用的物质倒入指定的容器中(2)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玻璃仪器上附着的水,既不聚

17、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3)玻璃仪器中附有油脂:先用热的纯碱(Na2CO3)溶液或洗衣粉洗涤,再用水冲洗。(4)玻璃仪器中附有难溶于水的碱、碱性氧化物、碳酸盐:先用稀盐酸溶解,再用水冲洗。(5)仪器洗干净后,不能乱放,试管洗涤干净后,要倒插在试管架上晾干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一什么是化学: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二人类认识化学的进程:1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2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320实际末,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经超过2千万种。4绿色化学理念:(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反应产率高,副产物少,而且耗能低,

18、节约原材料,同时还要求反应条件温和,所用化学原料、化学试剂和反映介质以及所生成产物均无毒无害或者低毒低害。三化学史上的科学家:1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得出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2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新)物质的变化。2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新)物质的变化。又叫做化学反应。3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4化学变化中常伴随的现象:发光、放热、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但不因为有此类现象就一定是化学变化。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19、叫做化学性质。如:纸张燃烧,表现出来纸张具有可燃性。(包括氧化性、还原性、活动性、稳定性、可燃性等)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味道、硬度、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三本课题涉及到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1硫酸铜+氢氧化钠硫酸钠+氢氧化铜无色溶液无色溶液无色溶液蓝色沉淀2盐酸+碳酸钙氯化钙+水+二氧化碳无色溶液白色固体无色溶液无色液体无色气体3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钙+水无色溶液白色固体四证明二氧化碳的方法: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氢氧化钙的溶液)中,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基础的科学一对蜡烛及其

20、燃烧的探究: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现象观察:(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三科学探究的方法: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

21、程及其现象;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一、常用仪器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见下表)当用嘴吹灭酒精灯的时候,因为酒精易挥发,挥发后的酒精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可以燃烧和爆炸,用嘴吹的话,可能使高温的空气倒流入瓶内,引起爆炸。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一)药品的取用1、药品的存放:一般固体药品放在广口瓶中,液体药品放在细口瓶中(少量的液体药品可放在滴瓶中),金属钠存放在煤油中,白磷存放在水中2、药品取用的总原则取用量: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固体以盖满试管底部为宜,液体以12mL为宜。多取的试剂不可放回原瓶,也不可乱丢,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在另一洁净的指定的容器内。“三不”:任何药品不能用

22、手拿、舌尝、或直接用鼻闻试剂(如需嗅闻气体的气味,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3、固体药品的取用粉末状及小粒状药品:用药匙或V形纸槽块状及条状药品:用镊子夹取4、液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试剂的倾注法:取下瓶盖,倒放在桌上,(以免药品被污染)。标签应向着手心,(以免残留液流下而腐蚀标签)。拿起试剂瓶,将瓶口紧靠试管口边缘,缓缓地注入试剂,倾注完毕,盖上瓶盖,标签向外,放回原处。(二)连接仪器装置及装置气密性检查装置气密性检查:先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贴容器外壁,稍停片刻,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掌,导管口部有水柱上升,稍停片刻,水柱并不回落,就说明装置不漏气。(三)物质的加

23、热(1)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下倾斜,试管受热时先均匀受热,再集中加热。(2)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时使试管与桌面约成450角,受热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给试管里的液体的中下部加热,并且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为了避免伤人,加热时切不可将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四)过滤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二低”:(1)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2)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三靠”:(1)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2)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下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3)用玻璃棒引流时,烧杯尖嘴紧靠玻璃棒中部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有:承接滤

24、液的烧杯不干净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滤纸破损(五)蒸发注意点:(1)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作用:加快蒸发,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2)当液体接近蒸干(或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水分蒸发掉,以避免固体因受热而迸溅出来。(3)热的蒸发皿要用坩埚钳夹取,热的蒸发皿如需立即放在实验台上,要垫上石棉网。(六)仪器的洗涤:(1)废渣、废液倒入废物缸中,有用的物质倒入指定的容器中(2)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玻璃仪器上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3)玻璃仪器中附有油脂:先用热的纯碱(Na2CO3)溶液或洗衣粉洗涤,再用水冲洗。(4)玻璃仪器中附有难溶于

25、水的碱、碱性氧化物、碳酸盐:先用稀盐酸溶解,再用水冲洗。(5)仪器洗干净后,不能乱放,试管洗涤干净后,要倒插在试管架上晾干考点1: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考点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考点3: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作用考点4:药品的取用1、药品取用的基本原则:实验室取用药品要做到“三不”: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能尝任何药品的味道。取用药品注意节约:取用药品应严格按规定用量。若无说明,应取最少量,即:液体取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在指定的容器里。2、固体药品的取用:取

26、用固体药品的仪器:一般用药匙;块状固体可用镊子夹取。取用小颗粒或粉末状药品,用药匙或纸槽按“一斜、二送、三直立”的方法送入玻璃容器;取用块状或密度大的金属,用镊子按“一横、二放、三慢竖”的方法送入玻璃容器。3液体药品的取用:取用少量液体,可用胶头滴管。滴加到另一容器中的方法是将滴管悬空放在容器口正上方,滴管不要接触烧杯等容器壁,取液后的滴管不能倒放、乱放或平放。从细口瓶倒出液体药品时,先把瓶塞倒放在桌面上,以免沾污瓶塞,污染药液;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向着手心,以防瓶口残留的药液流下腐蚀标签;瓶口紧靠试管口或仪器口,以免药液流出。倒完药液后立即盖紧瓶塞,以免药液挥发或吸收杂质。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

27、品,常用量筒量取。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倒入液体到接近要求的刻度,再用滴管逐滴滴入量筒至刻度线。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注意:俯视则读数偏大,仰视则读数遍小。考点5:物质的加热酒精灯的使用:酒精灯的火焰分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其中外焰温度最高,因此,加热时应用外焰部分加热;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绝对禁止用一只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使用完毕,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等;可以加热但必须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有:烧杯、烧瓶等;不能加热的仪器有:量筒、集气瓶、漏斗、水槽等。给

28、物质加热:加热玻璃仪器前应把仪器外壁擦干,以免使仪器炸裂;给试管里药品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均匀受热-预热,然后对准药品部位加热。给液体加热,试管与桌面约成45度角,且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口不准对着有人的地方。注意:给试管里固体加热时,试管口一般应略向下倾斜,以免湿存水或生成水倒流,使试管炸裂。考点6: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考点7:化学研究的对象: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考点8:近代化学理论的建立1、原子、分子理论:由道尔顿(英国人)、阿伏加德罗(意大利)建立了原子-分子理论。2、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由

29、门捷列夫(俄国人)发现。练习: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其实验步骤有:点燃蜡烛,紧贴烛芯将火柴梗放入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用火柴去点白烟;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中;熄灭蜡烛;迅速倒转烧杯,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请回答以下问题:(1)参看(2)的实验记录,以上操作步骤的正确排序是。(2)按要求填写下列实验现象及其结论。考点1、空气成分的发现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考点2、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考点3、混合物和纯净物1、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如氮气(N2)、二氧化碳(CO2)等是纯净物。 2、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

30、物质混合而成。如空气是由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混合,是混合物。 气体瓶身颜色标字颜色氮气黑色黄色氧气天蓝色黑色氢气深绿色红色空气黑色白色氨气黄色黑色二氧化碳黑色黄色氯气黄绿色黄色乙炔白色红色其它一切非可燃性气体:瓶身红色,标字白色;其它一切可燃性气体 :瓶身黑色,标字黄色。 考点4、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考点5、物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是否溶于水、挥发性、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硬度等。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可燃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考点6、空气的污染及防治2、空气污染

31、的危害: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 3、保护空气的措施: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4、城市空气质量日报、预报:根据我国空气污染的特点和污染防治重点,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考点7、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方法1、实验原理及方法:利用过量的红磷在集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燃烧,(使集气瓶中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减小),观察集气瓶中进水的多少,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2、实验现象:(1)红磷燃烧时产生白烟;(2)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里,集

32、气瓶内水面上升了约1/5体积。3、实验成功的关键: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4、实验讨论:(1)不能用木炭、硫粉代替红磷做上述实验,原因是木炭、硫粉燃烧产生的分别是二氧化碳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集气瓶内气体压强没有明显变化,不能很好地测出氧气的体积。(2)进入瓶中水的体积一般小于瓶内空间1/5的可能原因是:红磷量不足,使瓶内氧气未耗尽;瓶塞未塞紧,是外界空气进入瓶内;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瓶塞,使进入瓶内水的体积减少。考点8、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具有氧化性。考点9、物理变化、化学变化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如:汽油挥发、冰雪融化、电灯发光等。2、化学

33、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如:镁条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等。(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2)化学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是: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3)化学变化中发生能量变化,这种变化以放热、发光的形式表现出来。3、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联系: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考点10、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缓慢氧化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它属于基本反应类型。2、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它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3、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关系: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也不一定是化合反应。有氧气参加的化合反应

34、,同时也一定是一个氧化反应。4、缓慢氧化: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不容易被察觉,这种氧化反应叫做缓慢氧化。通常无发光现象,但会放出热量。如:动植物呼吸、食物的腐败、酒和醋的酿造等。考点11、氧气的实验室制法1、药品: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高锰酸钾3、实验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见下图)4、收集方法: (1)排水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 (2)向上排空气法: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 5、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实验步骤可以概括如下:(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将药品装入试管中,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目的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用带导管的单孔胶塞塞紧试管;(3)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

35、上;(注意: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4)点燃酒精灯,先均匀受热后固定加热;(5)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导管口产生连续、均匀的气泡时才开始收集);(6)收集完毕,将导管移出水槽;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炸裂。(7)熄灭酒精灯。 6、检验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说明带瓶内的气体是氧气。 7、验满方法: (1)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带瓶内的氧气已满; (2)用排水法收集时,当气泡从瓶外冒出时,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 考点12、分解反应: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 考点13、催化剂和催化作用:催化剂是指

36、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催化剂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考点14、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物理变化) 考点15、装置气密性的检查:用带导管的单孔胶塞塞紧试管,把导管一端浸入水里,两手紧贴试管的外壁,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1)装置不能漏气;(2)集气瓶中预先要加入少量水;(3)红磷要过量; 二、元素及其化合物(一)水1.水、蒸馏水是纯净物、化合物和氧化物。矿泉水、海水、河水、糖水和盐水属于混合物2. 污染水质的因素: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即“三废”)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

37、肥随雨水流入河流。3.电解水实验(水中加少量硫酸或NaOH,增强水的导电性) 通电 水通电(正极O2 负极H2 ,体积比1:2) 2H2 O2H2 O2 证明物质里是否含水方法: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色 (二)空气 4.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CO2 0.03%5.环境污染知识:排放到空气中的气体污染物较多的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6.测定空气成份或除去气体里的氧气,要用易燃的磷,磷燃烧后生成固体,占体积小易分离。 不能用碳、硫代替磷。碳、硫跟氧气反应生成气体,难跟其他气体分离。(五)氢气的性质和用途11氢气的性质()物理性质:密度最小的气

38、体,难溶于水()化学性质 : 可燃性: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2H2 O2点燃2H2 O 现象:纯净的氢气在空气里安静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不纯的氢气点燃会爆炸,所以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还原性:氢气还原氧化铜 H2 CuO CuH2 O现象:黑色氧化铜逐渐光亮的红色的铜,管壁有水珠产生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注意事项:“酒精灯迟到早退”,即开始时要先通入氢气后加热(目的是排净管内空气,防止氢气与管内空气混合受热发生爆炸);实验结束时要先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氢气至试管冷却(防止生成的铜受热被氧化成CuO)(3)氢气的用途:充气球,冶炼金属,高能燃料,化工原料12生成氢气的反应(实验

39、室制取H2最常用的试剂是:锌粒和稀硫酸,也可用) 锌粒和稀硫酸反应 Zn H2 SO4ZnSO4H2 铁和稀硫酸反应FeH2 SO4FeSO4 H2 镁和稀硫酸反应 MgH2 SO4MgSO4H2 铝和稀硫酸反应2Al3H2 SO4Al2(SO4)33H2锌粒和盐酸反应 Zn 2HClZnCl2 H2 铁和盐酸反应Fe2HClFeCl2H2镁和盐酸反应 Mg 2HClMgCl2H2铝和盐酸反应 2Al6HCl2AlCl33H2 (六)铁的性质13.铁的物理性质: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的固体,有良好的延性和展性,质软,是导体 铁的化学性质:()铁跟氧气反应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既有H2O又有O2时)易生锈

40、,铁锈是混合物,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2 O3防锈方法:在铁表面涂一层保护膜(如涂漆或油);镀锌等金属或烤蓝铁在氧气里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 铁可跟酸和排在铁后的金属的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 铁跟硫酸铜溶液反应(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化学方程式:FeCuSO4CuFeSO4 现象:铁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铜, 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铁跟硫酸反应FeH2 SO4FeSO4 H2 铁跟盐酸反应Fe2HClFeCl2 H2 现象:有气泡生成,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铁有两种离子:铁离子Fe3+ 亚铁离子Fe2+)铁元素有三种氧化物:氧化铁Fe2O3 氧

41、化亚铁FeO 四氧化三铁Fe3O414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区别是含碳量不同,生铁的含碳量高,钢含碳量低。 合金:金属与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具有金属性质的混合物。(纯净物不是合金)练习【例1】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同学打算设计如下方案:选用实际容积为4O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60mL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下图的实验装置。假设此实验能够按照小华的设想正常进行,且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前沿从20mL刻度处推至15mL刻度处,然后松开手,若活塞仍能

42、返回至20mL刻度处,则说明_;(2)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3)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4)若按小华的设想进行实验,实际可能遇到诸多问题而发生危险,造成实验失败。例如:答案:装置的气密性良好白磷燃烧,产生白烟活塞前沿约在12ml的刻度线上,白磷燃烧产生白烟,活塞先向右移动,最终8ml的刻度线上,橡皮塞弹出,试管爆裂,注射器活塞弹出等例2、小明同学在家里的药箱中发现一瓶用来清洗伤口用的消毒液-“双氧水”,他联想到在化学课上曾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过氧气,他高兴的将家

43、中的“双氧水”拿到学校的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和同学们一起做了如下实验。【第一组实验】小明欲证明该双氧水是否失效。(1)实验过程在试管中加入5mL“双氧水”,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发现木条未复燃;用酒精灯给上述试管加热,液体中有气泡产生,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发现木条仍未复燃;如右图装置进行操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水槽中冰水所起的作用是。(2)实验结论:。【第二组实验】小明欲证明二氧化锰在双氧水的分解反应中起催化作用,该物质在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1)实验原理写出符号表达式。(2)实验步骤;将二氧化锰装入大试管中并加入5mL“双氧水”;待反应结束后,将大试管里的固体物质进行过滤、洗涤、烘干、称量;。(3)做完此实验后,小方认为要证明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还需要再补充一个探究实验:探究。【实验反思】依据所做的实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可能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