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自力教育自考本科公共课--马克思总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音乐台 文档编号:1972406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 页数:95 大小:334.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哲学]自力教育自考本科公共课--马克思总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哲学]自力教育自考本科公共课--马克思总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哲学]自力教育自考本科公共课--马克思总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亲,该文档总共9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哲学]自力教育自考本科公共课--马克思总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自力教育自考本科公共课--马克思总复习资料.doc(9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例:1马克思主义产生于 ( B )A18世纪90年代 B19世纪40年代 C19世纪70年代 D19世纪90年代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导趋势。 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尖锐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 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准备了阶级基础。例: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的有 (ABCD) A资本主

2、义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导趋势 B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激化 C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尖锐化 D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2上海(1010)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在矛盾的尖锐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 ( B ) A社会条件 B客观条件 C经济基础 D阶级基础2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其科学体系的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例:1全国 (0904)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其科学体系的内容包括 (ABD)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政治经济学 C空想社会主义 D科学社会主义2上海 (1110)马克思主义是关于 ( A )

3、A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B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C反对资本主义的学说 D未来社会设想的学说二、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1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2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有康德、谢林、黑格尔、费尔巴哈、费希特,最高成果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3英国古典经济学它产生于17世纪后半期,完成于19世纪初,创始人是威廉配第,中间经过亚当斯密的发展,到大卫李嘉图结束。4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指19世纪上半叶以傅立叶、圣西门、欧文为代表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5除上述理论外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也与自然科学的进步密切相关

4、,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的有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例:1黑格尔最卓越的贡献是 (B) A唯物论 B辩证法 C历史观 D自然观2全国(0904)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 (B) A唯物主义 B辩证法 C可知论 D认识论3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间环节是 (C) A费希特 B洛克 C费尔巴哈 D谢林4上海(0910)(1104单)(1110)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的有 (BCD) A文艺复兴时期的人道主义 B德国古典哲学 C英国古典经济学 D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5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有 (ABCD) A康德 B谢林 C

5、黑格尔 D费尔巴哈 6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指19世纪上半叶以(ABC)为代表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 A傅立叶 B圣西门 C欧文 D洛克7上海(0904)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19世纪自然科学的进步密切相关。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起了巨大影响的自然科学成果有 (BCD) A地理学的重大发现 B细胞学说 C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D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1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性著作是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2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有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例:1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有 (BCD)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6、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2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著作有 (BD) A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B哲学的贫困 C德意志意识形态 D共产党宣言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1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2马克思主义的各个部分是具有内资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例:1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 (C) A马克思和亚当斯密 B马克思和大卫李嘉图 C马克思和恩格斯 D马克思和费尔巴哈2马克思主义是 (A)

7、A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B人类全部优秀文化成果和总汇 C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总和 D关于未来社会具体设想的学说3全国(1004)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的有 (BCD) A自然科学的具体知识 B马克思主义哲学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D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革命性: 它具有彻底的批判精神 它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 科学性: 它不带任何偏见 它具有深刻性 它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又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例: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

8、征是 (C) A革命性与稳定性的统一 B批判性与变动性的统一 C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D逻辑性与历史性的统一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基础是 (D) A逻辑性 B理论性 C战斗性 D实践性3上海(1004)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不仅表现为它彻底的批判精神,还表现在它具有鲜明的(B) A时代性 B阶级性 C超阶级性 D科学性4上海(0810)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的基本观点是 (A) A实践的观点 B发展的观点 C矛盾的观点 D辩证的否定观5上海(1010)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突出地表现为 (AC)A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 B它的思想的深刻性C它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 D它来

9、源于实践,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6上海(1104)马克思主义作为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其科学性表现在 (ABCD)A它揭示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根据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能动的改造世界 B它的思想的深刻性C它以实践的观点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归宿点D它及时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1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例:1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 (B) A自我批判 B与时俱进 C不迷信权威 D批判与继承的统一四、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1理想就是人的奋斗目标,就理想的内容来划分,

10、有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等。其中社会理想是最根本的,是全部理想的核心。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2从奋斗目标的长短来划分,有长期的远大理想和近期的具体理想。就我过人民的社会理想而言,实现共产主义是长期的远大的理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近期的具体理想,即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例:1全国(0910)(0904)上海 (0904)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是 (D)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B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2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D) A倡导社会主义的民主精神 B高扬社会主义的平等思想C提倡诚实

11、守信的伦理道德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上海(1004)就理想的内容来划分有生活理想、职业理想等。其中全部理想的核心是 (A) A社会理想 B道德理想 C职业理想 D生活理想4理想就是人的 (C) A生活目标 B职业向往 C奋斗目标 D社会期望 知识点总结例题:1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判断,正确的有 (ABCD) A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B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C马克思主义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D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第三节 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二、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根本方法1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是: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12、、价值观 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全面提高人的素质。2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3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两种倾向。例:1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是 (D) A掌握具体的自然科学知识 B掌握具体的社会科学知识 C学会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具体方法 D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全国(0810)上海 (0910)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 (C) A认真阅读经典原著 B深入进行调查研究 C理论联系实际 D善于独立思考 3下列各项属于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目的的有 (ABC) A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B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13、 C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D掌握各种具体的知识第一章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一)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1.世界的本质问题是哲学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2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内容:(1)本体论,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是第一性的,认为物质是本原,属于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属于唯心主义。它是哲学的基本问题。(2)认识论,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认为世界是可认识的属于可知论,认识世界是不可被认识的是不可知论。例:1上海(1110)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 (D

14、) A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 B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C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D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2上海(1004)世界观是 (A) A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B人们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C人们对人类社会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D人们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3全国(090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B) A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4全国(1004)上海(0910)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是否承认 (C)A社会历史是发展变化的 B人们的思想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社会历史是人

15、们自觉活动的结果5上海(1004)肯定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这种观点属于 (D) A辩证法 B形而上学 C唯心主义 D可知论6全国(0810)上海(0904)(0810)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C)A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 B是否承认联系的普遍性C是否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7全国(1004)上海(0810)下列各项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有 (AD) 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B物质世界是否运动发展变化的问题 C世界的变化发展是否有规律性的问题 D物质世界能否被人的思维认识的问题2在世界的本质问题上一元论和二元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1世界的

16、本质问题实质上市世界的统一性问题。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世界是统一的,哲学上的二元论就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一元论有两种:唯心主义一元论和唯物主义一元论。2唯心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精神,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感觉、经验、心),客观唯心主义(理念、绝对精神、天理)。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唯物主义哲学的三种基本形态是: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质或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以原子论为依据,把原子看成是世界的本原。有四个明显

17、的局限性:机械性、形而上学性、直观性、不彻底性。例:1全国(0910)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 (C) A世界的本原是精神 B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C世界是统一的 D世界是发展的2哲学上的二元论就是否承认 (D) A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B世界的本原是精神 C世界是发展变化的 D世界的统一性3唯心主义哲学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C) A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 B神秘主义和虚无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D宿命论和唯意志论4上海(1010)把世界的本质或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的观点,属于 (A) A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庸俗唯物主义5上海(1104)世界

18、的本质问题,实质上是世界的 (C) A物质性问题 B可知性问题 C统一性问题 D客观性问题6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是否承认 (C) A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B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C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D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具有统一性7“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想得到,就能办得到”。这种说法从哲学上看是 (A) A坚持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B坚持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C坚持唯物辩证法的表现 D坚持形而上学的表现8哲学家王守仁提出“心外无物”,英国哲学家贝克莱提出“存在就是被感知”。这两种观点(C) A前者是主观唯心主义,后者是客观唯心主义 B前者是客观唯心主义,后者是主观唯

19、心主义 C都是主观唯心主义 D都是客观唯心主义9“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理”,这是一种 (B) 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10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 (D) A绝对观念 B客观实在 C理念世界 D“原初”物质11上海(1104)下列选项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ABC) A存在就是被感知 B物是感觉的集合 C天地万物皆在我心中 D“理”是天地万物之根12下列各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ABD) A“绝对精神”是世界的本质 B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理念”的影子 C物是感觉的复合 D“理”是天地万物之根13全国(0904)

20、下列各项属于唯物主义基本形态的有 (BCD) A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 B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 C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14全国 (0910)下列各项属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的有 (ABD) A机械性 B形而上学性 C局部性 D不彻底性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说明了世界的本质问题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其基本思想是承认世界的统一性,坚持一元论,反对二元论。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反对唯心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是运动发展的,无限多样性的统一。例:1全国(090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C)

21、A广延性 B存在性 C物质性 D可知性2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其基本思想是 (ABC) A承认世界的统一性,坚持一元论,反对二元论 B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反对唯心主义一元论 C认为世界是运动发展的,无限多样性的统一 D认为世界是杂乱无章的,没有秩序,变化不停的(二)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例:1全国(0910)上海(0810)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 A客观实在性 B运动变化性 C可知性 D广延性(三)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1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是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唯心主义

22、哲学的错误是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2从哲学上看,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绝对和相对的关系,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形而上学错在把静止绝对化,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错在否认相对静止。例: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这是 (A) 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庸俗唯物主义观点2全国(1004)上海(0910)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是 (B) A夸大运动的绝对性 B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 C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 D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3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哲学的错误是 (A) A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 B否认绝对运动的存在 C主张

23、没有运动的物质 D夸大相对静止的存在4上海(0904)从哲学上看,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 (C) A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B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D抽象和具体的关系5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 (B) A变化 B运动 C发展 D前进6把静止绝对化的观点是 (C) A唯物主义的观点 B唯心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辩证法的观点7下列各项正确说明运动的含义的有 (BCD) A运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B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C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D运动是指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8下列各项正确说明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的有 (ABCD) A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事物的多

24、样性 B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区分开不同的事物 C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认识事物分化的条件D只有承认目对静止,才能理解绝对运动(三)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1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时间和空间是绝对和相对、有限和无限的统一。例:1时间是物质运动的 (A) A持续性和顺序性 B广延性和伸张性 C绝对性和无限性 D普遍性和特殊性2空间是物质运动的 (C) A无限性和绝对性 B有限性和特殊性 C广延性和伸张性 D持续性和顺序性3上海(1010)下列选项中,表示时间一维性的有 (ABC)A光阴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复

25、回 B失落黄金有分量,错过光阴无处寻C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D百事宜早不宜迟二实践的本质、特点、形式和作用(一)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1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实践能力的人,实践的主题可以划分为个人、集团和类主体。实践客体是主体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具有客观性、对象性和社会历史性,实践客体有三种基本类型: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2实践具有以下特点: 客观性 自觉能动性 社会历史性3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 物质生产实践(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26、) 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科学实验例:1全国(0810)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 (A) A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运动 B主观的精神活动 C人为应付环境所采取的生物性活动 D个人的日常生活活动2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 (B) A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 B物质生产实践活动 C科学实验活动 D处理人际关系的伦理活动3上海(1104)下列选项中,属于实践的基本形式的有 (A)A农民科学种田,为人们提供食品 B医生医治人们的疾病 C教师向青少年教授自然及科学知识 D科学家对大气环境进行检测4下列选项中,属于实践的基本形式的有 (BCD) A认真看书学习 B物质生产实践 C处理社会

27、关系的实践 D科学实验活动 5实践客体具有三种基本类型,包括 (ABC) A自然客体 B社会客体 C精神客体 D物质客体6上海(1004)实践的三个基本特点是 (ABD) A客观性 B自觉能动性 C群众性 D社会历史性(二)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与人的实践相联系的物质世界1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使自然界二重化,即分化为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例:1社会历史是人的实践活动创造的,这是一种 (C) A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B唯意志论观点 C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D宿命论观点2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使自然界二重化,即分化为 (AB) A自在自然 B人化自然 C城市自然 D乡村自然三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实践是人类

28、社会生产、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生活的本质。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是因为: 劳动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 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 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例:1全国(0904)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D)A联系的 B精神的 C发展的 D实践的2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从根本上说,这是由 (D) A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决定的 B正确的科技政策决定的 C环境和资源的状况决定的 D生产实践的需要决定的3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是因为 (ABC) A劳动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 B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 C实

29、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D实践可以直接产生出科学理论第二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一 联系与发展的普遍性和多样性(一)世界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1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是指联系的客观性。2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的存在,都与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的是指联系的普遍性。3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复杂多样的。这是事物联系的复杂多样性。例:1全国(0904)(0810)上海 (1004)(0904)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 A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B运动和静止相统一的观点 C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观点 D唯物的观点和辩证的观点2一些地方的人们掠夺性地滥

30、挖草原上的甘草,虽获得了一定的经济利益,却破坏了草原植被,造成土地荒漠化,一遇大风,沙尘暴铺天盖地而至,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灾难。这些人的做法违背了 (A) A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 B事物永恒发展的观点 C量变和质变统一的观点 D必然性和偶然性统一的观点3上海(1010)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 (D)A主要的和次要的联系 B事物的内部矛盾 C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D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4下列命题反映事物之间客观联系的有 (ABCD) A森林覆盖面的大小影响气候 B人口状况影响社会的发展变化 C客观条件的好坏影响人们行动的效果 D亚洲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二)世界的运动发展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区分新事物和旧事物的标志在于看它们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2恩格斯说:“世界不是既成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3为什么说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