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论提纲.doc

上传人:音乐台 文档编号:1972561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 页数:55 大小:2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哲学]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论提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哲学]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论提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哲学]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论提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哲学]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论提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论提纲.doc(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0年考中山大学博士复习资料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论复习提纲政治与行政学院黄聘参考书目一、马克思主义理论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肖前、黄楠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概论,郑永廷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育部社政司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4、原著:(1)马列经典著作选读(教育部社政司主编,人民出版社)(2)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3)德意志意识形态(4)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5)反杜林论(6)哥达纲领批判(7)矛盾论、实践论(8)马恩晚年的8封历史唯物主义书信(9)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10)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等

2、二、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1、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张耀灿、郑永廷等,人民出版社)2、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郑永廷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3、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邱伟光、张耀灿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4、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郑永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5、现代道德教育论(李萍,广东人民出版社)6、人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郑永廷等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参考试题一、2001年博士生入学考试试题(根据记忆整理)(一)马克思主义理论试题1、共产党宣言与经济全球化?共产党宣言的时代意义。2、试用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历史正在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观点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当代

3、全球化现象及其实质。3、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是如何论述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在现阶段我们应如何对待传统道德。4、试论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及其意义。5、试论实践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二)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与方法试题1、试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并评述“人的本质自私论”。2、思想政治教育为什么要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要求。3、我国为什么要坚持以德治国?谈谈以德治国、以德育人、以德修身的关系。4、试述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理论及实际依据。(三)面试试题1、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当前主要有哪些前沿性理论问题?你准备研究的方

4、向是什么?2、谈谈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关系。3、社会主义的道德体系及其建立的根据。4、列宁在哪篇文章中集中论述了灌输原理?灌输的实质是什么?其现实意义如何?5、谈谈科技创新对人的思想道德的要求。6、什么叫人的主体性?当前有哪些丧失主体性的现象。7、江泽民同志是如何强调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的?简要谈谈你的理解。8、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试以这一命题,说明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二、2002年博士生入学考试试题(根据记忆整理)(一)马克思主义理论试题1、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2、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3、。(引原著:恩格斯晚年的历史唯物主义

5、的通信,国家权力对经济发展的三种情况),说明什么原理?请用该原理对“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的关系。4、。(引原著: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一段话)主要说明、阐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请问该段话说明什么原理,请用该段话说明转型时期价值观的变化。(二)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与方法试题1、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当代的发展和价值。2、当代社会道德学习的重要性及方式。3、马克思在哪一本书中论述了人的本质理论,用这一理论说明互联网对人的发展的影响。4、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理论依据及发展趋势。三、2003年博士生入学考试试题(根据记忆整理)(一)马克思主义理论试题1、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的

6、主要内容。2、矛盾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唯物辩证法的重要贡献。3、论述科学的社会功能,并分析西方科技革命中的“科学技术决定论”。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试论“与时俱进”的实质及其意义。或者是3、被列宁誉为“每个觉悟工人必读的书籍”是指什么?试论述其主要内容和意义。4、列宁晚年的思想。(二)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与方法试题1、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并用这一理论分析当代的人的发展。2、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坚持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分析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对思教的影响。3、思教的主导性与多样性原则的辨证统一。4、从理论上论述思教方法的继承、借鉴、发展、创新的实质与相互关系。四、年硕博

7、连读考试题目(一)思想政治教育:简答:1关于费而巴哈的提纲中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2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的规律。3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及体系。4列宁的“灌输原理”的基本思想。5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的依据。论述:1 当前经济、科技与道德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分析。2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缺失的原因。3 科学发展观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作用。4 以人与社会的有关理论为根据,说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二)哲学与邓小平理论1 为什么说关于费而巴哈的提纲是“关于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2 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及意义。3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及意义。4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五、04年考博试题一、马克思主义理论

8、1、毛泽东的实践论对马克思主义认识发展的重要贡献2、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德终结中关于历史发展规律与动力的基本观点3、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及其实践意义4、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发展及其重要意义二、思教方法1、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思想教育的关系,思政教育如何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挥主导作用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我国当代的发展及其对思政教育的指导意义。3、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对思政教育方法发展的要求。六、05年考博试题一、马克思主义理论1、试用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分析“有用即真理”。(20分)2、邓小平民主政治理论的内容及意义(20分)3、试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精神生产理论分

9、析当代精神生产的内容及价值(30分)4、构建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30分)二、思教方法简答:每题10分1、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2、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特点。3、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趋势。4、思想政治教育中疏导方法的内涵。论述:每题20分1、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其当代价值2、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3、科学发展观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作用七、06年考博试题一、马克思主义理论1、马克思的实践观点是如何发展的,毛泽东怎样发展了实践观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什么是一个一脉相传又与时俱进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3、反杜林论序言怎样论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说明这一论证对

10、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建设的指导意义。4、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内涵及其指导意义。二、思教方法(一)简答题(每题8分)1、列宁灌输理论是基于什么问题提出来的,分析其基本思想?2、简述科学发展观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指导?3、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并评析“人的本质自私论”观点?4、简述西方发达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点。(二)论述题(1、2每道25分,3为18分)1、论述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理论。群众。说服。彻底。根本。试述其基本内涵及对思政教育的指导意义?2、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社会化、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原则及教育?3、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大学生思想迷茫的

11、现象、原因、危害及对策三、复试主题(抽签)1、人的主体性2、能力本位论3、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观的关系4、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联系和区别5、在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关系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有何不同之处6、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意义7、毛泽东关于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贡献和失误以及教训8、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哪些方面发展了经典马克思主义?9、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区别和联系?10、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主要贡献是什么?11、江泽民在执政党理论建设方面,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主要贡献。12、马

12、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经验教训。2008年博士考试题一、马列原著1.论述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和意义2.结合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谈谈思政教育的必要性3.试论述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联系与区别4.论述马哲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及其意义二、思政1.简答(5*5=25)(1)思政主导性(2)思政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3)思政的育人功能(4)中国古代道德教化的主要方法(5)思政的特色化发展趋势2.论述1.现代思政的实践性2网络信息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及对策3结合文化发展的目标要求论述思政的改进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发展及其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和

13、对人类先进文化思想的批判继承中创立的,它包含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的科学体系。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思想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崭新的思想理论,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德国等西欧国家。其社会历史条件,可以概括为三条:首先,是社会化大生产得到迅速发展。当时,资本主义在西欧许多国家已经从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阶段跨入大机器工业阶段。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大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工厂制度代替了手工工场制度,便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这时英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产业革命,号称为世界工厂;法国大工业也发展起来;德国尾随其后也开始了产业革命。商品经济的发展

14、,生产技术的革新,生产规模的扩大,海陆交通的发达,世界市场的建立,开拓了人们的眼界,使得有可能对经济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获得科学的认识。其次,是资本主义弊病的暴露和经济危机的发生。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越来越社会化了,可是生产资料却为少数私人资本家所占有。资本家为了追逐高额利润,提高竞争能力,一方面,不断改善技术装备,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数量,实现资本积累;另一方面,竭力压低在业工人工资,排挤工人,形成产业后备军,从而导致降低社会购买力水平,缩小国内市场,形成贫困积累。这两方面的积累,造成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1825年,在英国爆发首次危机,以后每隔八至十年就周期性地

15、爆发。继1836年英法经济危机之后,1847年的经济危机几乎波及欧洲各国。在危机期间,商品生产过剩,企业大量倒闭,失业增长,工资下降,资产阶级力图把危机带来的损害转嫁给工人,从而给工人带来新的巨大灾难。这就迫使工人起来进行反对雇佣奴隶制度的斗争。经济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从而提出了变革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任务。再次,是工人运动的兴起。产业革命不仅是技术革命,而且也引发了一场社会革命。产业革命中,出现了现代资产阶级和现代无产阶级。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发生了三大工人运动,即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的两次起义;18361848年英国宪章派开展的持续12年之久的宪章运动

16、;1844年爆发的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起义。这三大运动显示了工人阶级的力量,使人们认识到无产阶级是彻底革命的阶级,但也暴露了它的弱点,那就是缺乏先进思想理论的武装。而无产阶级一旦掌握了先进思想理论,就能承担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解放全人类的伟大历史使命。总之,大工业的发展,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任务的提出,工人运动的兴起,迫切要求一个崭新的思想理论的诞生和指导。在这样的历史条件面前,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我们的理论原理,决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研发明或发现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这些原理不过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

17、想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的根源虽然深藏在资本主义的物质和经济事实之中,但是,它和任何一种新的学说一样,必须从前人的优秀思想材料出发。这种思想材料,包括人类对自然界和对社会历史的认识的主要成果。列宁曾经说过,马克思主义有三个来源: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德国古典哲学,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马克思恩格斯把上述优秀成果都加以吸收和改造,在这个基础上创造了他们的新理论。正如列宁指出的:“马克思是19世纪人类三个最先进国家中的三种主要思潮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以及同法国所有革命学说相联系的法国社会主义的继承者和天才的完成者。”二、马克思主义是马、恩

18、在革命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马克思1818年5月5日出生于德国莱茵省特利尔城一个犹太律师的家庭。恩格斯1820年生于莱茵省巴门城,父亲是工厂主。他们在哲学上都曾经信奉唯心主义,属于激进的青年黑格尔派。在18421844年期间,马克思主要是通过写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哲学经济学手稿和办莱茵报同广大劳苦群众的接触;恩格斯则主要是通过写作英国状况和在曼彻斯特深入调查工人阶级状况,实现了世界观上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1844年8月,马克思同恩格斯会见,由于思想一致从此结成友谊,开始共同创造他们的新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即 :、孕育和准备阶段(从184

19、21844年到1847年哲学的贫困的发表)。马克思恩格斯在18441846年期间,合作写出两本大部头著作,即神圣家族和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是两部论战性的著作,既是清算论敌的唯心主义体系和机械唯物主义观点在社会历史观中的表现,也是清理和总结自己的思想。在这里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开始形成。马克思在18441847年的笔记中,写出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多年以后恩格斯称它是 “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马克思还在1847年写出哲学的贫困,列宁称它是第一部成熟的马克思主义的著作。、正式形成阶段(从1844年共产党宣言问世到1871年巴黎公社)。马克思恩格斯认识到无产阶级要实现推翻资本主义、解放全

20、人类的伟大历史使命,必须建立独立的工人阶级政党。建党的第一个步骤,是在I846年春于比利时的布鲁塞尔成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这个宣传性的团体。第二个步骤,是在1947年改组正义者同盟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同盟是国际性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雏形。受同盟的信任和委托,马克思恩格斯为同盟起草纲领:共产党宣言。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又是马克思主义这个崭新思想理论正式诞生的标志。列宁说: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于1848年问世的共产党宣言,已对这个学说作了完整的、系统的、至今仍然是最好的阐述。共产党宣言刚刚问世,欧洲就爆发了I848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马克思恩格斯立即投入革命。马克思创建了新莱茵报并任主编

21、。这场革命由于资产阶级在强大的工人运动面前向封建势力妥协而招致失败。马克思恩格斯及时写出共产主义者同盟申央委员会告同盟书和I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等著作,总结这次革命的经验,提出不断革命论、农民是无产阶级的天然同盟军、必须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等一系列新原理,从而丰富和发展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1852年3月5日,马克思在给约魏德迈的信中言简意孩地阐明了自己对阶级斗争学说增添的新内容: (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

22、的过渡。为了彻底批判资本主义,从50年代开始,马克思把他的研究重点转向经济学领域。他用了20年时间,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写出无数笔记,其主要成果是两个手稿和两本著作,即I857一I858年经济学手稿,I861一 1863年经济学手稿,1859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I867 年发表的被称之为工人阶级圣经的资本论第一卷。资本论从分析商品入手,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和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必然性。恩格斯说:“自从世界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一本书像我们面前这本书那样,对于工人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为了加强各国工人阶级的团结,马克思恩格斯于1

23、864年创立了第一国际。马克思根据共产党宣言的思想,起草了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和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在第一国际存在的整个时期中,马克思恩格斯同国际内部的各种机会主义派别进行了原则性的斗争。当I876年第一国际结束时,马克思以前的社会主义已奄奄一息,马克思学说获得了完全的胜利,并且广泛传播开来。、理论体系完成阶段(从巴黎公社失败到1883年马克思逝世)。1871年,在普法战争的背景下爆发了法国巴黎公社革命。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巴黎公社经过72天的战斗,虽然失败了,但公社谋求劳动人民解放的事业是永垂不朽的。巴黎公社失败以后,马克思

24、为了总结公社的历史经验和痛斥资产阶级对公社的诽谤和诬蔑,以第一国际总委员会的名义,发表了法兰西内战这篇光辉著作。二十年后,恩格斯指出:马克思 “这一著作揭示了巴黎公社的历史意义,并且写得简洁有力而又那样尖锐鲜明,尤其是那样真实,是后来关于这个问题的全部浩繁文献都望尘莫及的。”70年代以后,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欧美地区在民族国家范围内建立起社会主义政党。马克思恩格斯极其关注各国党的建设。I875年,马克思针对 德国工人党纲领草案,用党内通信的形式写出哥达纲领批判。这部著作在对纲领草案中的拉萨尔机会主义观点严厉批判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

25、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马克思还区分了共产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并规定了两个阶段的分配原则。在马克思的支持下,恩格斯从I876年5月至 1878年7月写作反杜林论。恩格斯说,由于杜林的学说涉及非常广泛的理论领域,因此消极的批判成了积极的批判;论战转变成对马克思和我主张的辩证方法和共产主义世界观的比较连贯的阐述。这部著作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完成。列宁指出,它如同共产党宣言一样,是每个觉悟工人必读的书籍。1879年,法国工人党在建党过程中,请恩格斯写一本读物,以帮助法国工人党的党员掌握科学社会主义。恩格斯把 反杜林论中

26、的部分内容加以改写成为独立的著作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于1880年在法国发表。这部著作,在分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下并在分析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时,对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作出科学预测。同一时期,马克思恩格斯还广泛地研究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一些重大问题。马克思写出了具有重大学术价值的人类学笔记和历史学笔记。70年代中期以后,马克思恩格斯的视线从西往东移,提出了在控制着世界市场的西方生产同时存在的条件下,俄国有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占有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成果。为了用自然科学渐成就丰富马克思主义,恩格斯断断续续用了十多年

27、时间,撰写了自然辩证法。这部著作,对19世纪申叶自然科学的最重要成就作了哲学概括,迸一步论证和发展了唯物主义辩证法。 马克思于1883年3月14日与世长辞以后,恩格斯一个人继续担任欧洲社会党人的顾问和领导者,各国的社会主义者经常向恩格斯请教,他们都从老年恩格斯的知识和经验的丰富宝库中得到教益。、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捍卫和发展阶段 (从马克思逝世到1805年恩格斯逝世)。马克思逝世后,摆在恩格斯面前的首要任务,是继续亡友的未竟事业,整理和出版资本论第二、三卷。这是一项十分艰难的创造性劳动。恩格斯用了两年多时间整理资本论第二卷,于1885年7月出版;接着又花费了近十年时间把第三卷的手稿编辑整理成书

28、,于1894年11月出版。恩格斯出版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就是替他的天才朋友建立了一座庄严宏伟的纪念碑,无意中也把自己的名字不可磨灭地铭刻在上面了。恩格斯在他的晚年,以顽强的毅力继续进行理论创造,不断撰写新的著作。他在整理马克思的遗稿时,发现了马克思对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所作的摘要,在这个基础上,仅用两个半月的时间就写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于1884年出版。这部名著,科学地分析原始社会发生、发展和衰亡的历史,探讨家庭、私有制发生和发展的规律,揭示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的起源和本质,指出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历史过渡性质,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由于这本著作涉及的历史跨度很长,从原始

29、社会一直到共产主义社会,这就便唯物史观更加完善了。1886年,恩格斯又撰写和发表了路德维希 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恩格斯在这部重要哲学著作中,全面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科学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系统地论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进一步深化和展开。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三个组成部分和三个伟大变革)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和包括诸多方面的科学领域。其中,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在这两大发现的基础上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因此,马克思主义有三个基本的或者主要的

30、组成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在哲学发展中实现了质的飞跃:从哲学对象上看,马克思主义正确地解决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相互关系,科学地确定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最一般规律是哲学研究的对象;从哲学的内容方面说,马克思主义克服了在旧哲学中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分离、自然观与历史观相矛盾的缺陷,建立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高度统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高度统一的科学体系;在哲学的使命上,马克思主义把 改变世界、使 世界革命化视为根本任务,形成了在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不断发展的哲学。特别是,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在整个世界史观上

31、实现了变革抑。马克思主义之前所有的历史观都是从人们变动着的思想中、从政治变动中去寻求历史变动的最终原因,没有进一步探究人们思想的来源和政治变动的动因。而马克思不仅证明了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政治斗争的中心问题始终是一定阶级的政治统治,而且还科学地论证了一定时代的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是造成阶级存在和阶级差别的根本原因,是该社会的观念和思想的现实基础,而生产力则是推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发展、从而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马克思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缔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

32、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 (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侄桔。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马克思由此确立的新世界观,使人类历史的发展破天荒第一次被置于它的真正基础上。 、政治经济学。马克思的第二个伟大发现,

33、彻底弄清了资本和劳动的关系。在马克思以前,无论是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还是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中雇佣劳动把它创造的一部分价值交给资本家的事实,都无法揭示其秘密。而马克思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两个社会阶级的存在为前提,证明无产阶级作为出卖劳动力商品的雇佣劳动者阶级,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不仅再生产出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还额外地生产出剩余价值;这种剩余价值按一定的经济规律在整个资本家阶级中进行分配,构成了利润、资本积累、地租、利息的源泉。以剩余价值学说为核心,马克思主义在经济学说史中也实现了伟大的变革:在研究对象上,马克思主义克服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只从技术形态和物的角度看待问题的缺陷,进一步从社会

34、形态和处于一定生产关系之中的人的角度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与运动规律,首次把建立在生产力基础之上的生产关系作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揭露了资本主义物与物关系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研究方法上,批判了非历史主义态度为现状所作的辩护,运用历史主义方法、矛盾分析方法与阶级分析方法,阐明了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在研究内容上,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无产阶级贫困化的实质,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论述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和未来社会的基木特征。、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上述两个伟大发现是相互联系的,正是由于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

35、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才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在马克思主义以前,由于无产阶级本身还不够发展,由于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还不具备,因而社会主义学说就不可避免地带有空想的性质,即社会的活动要由他们个人的发明活动来代替,解放的历史条件要由幻想的条件来代替,无产阶级的逐步组织成为阶级要由一种特意设计出来的社会组织来代替。因此,在两个伟大发现的基础上所实现的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就体现为:第一,空想社会主义只是从道德上谴责资木主义制度,从幻想的角度去描绘未来的社会,而科学社会主义是从分析资本主义的经济结构、阶级关系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中,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

36、利的革命结论;第二,空想社会主义仅仅把无产阶级看作是一个受苦受难的、值得同情的阶级,而科学社会主义把无产阶级看作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与新社会制度的创造者,从而对无产阶级的社会地位与历史使命有了科学认识;第三,空想社会主义把实现新的社会理想的希望寄托于在旧制度下的某些试验、示范和统治阶级的善心上,而科学社会主义指明了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正确道路,即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在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把工人阶级组织起来,把经济斗争、政治斗争与思想斗争结合起来,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走向社会主义。反杜林论(1876年9月1878年6月)反杜林论全称反杜林论(欧根杜林

37、先生在科学中实行的变革),恩格斯写于1876年1878年间。先以论文形式陆续发表在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机关报前进报上,1879年7月汇编成单行本出版,编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19世纪70年代,小资产阶级思想家柏林大学讲师杜林在伯恩施坦、莫斯特等机会主义的支持下,向马克思主义发起全面进攻,妄图把德国工人党引向歧途。为了捍卫和维护马克思主义的纯洁性和党的团结统一,在马克思的支持和协助下,恩格斯完成了这部著作。 在这部论战性的著作中,全面回击了杜林的挑战,彻底地批判了杜林的反动思想体系,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成为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在哲学篇中,恩格斯批

38、判了杜林的唯心主义先验论和形而上学的庞杂哲学体系,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他从哲学基本问题出发,阐明了物质和意识、物质和运动、时间和空间、思维和存在、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等基本观点。全面论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基本思想,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研究自然科学和历史科学,揭示了生命的本质及其发生和发展;系统地论述了政治和经济的关系,暴力在历史上的作用,阶级的产生和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国家、法和道德的阶级性质等。在政治经济学篇中,恩格斯批判了杜林庸俗经济学观点,阐明了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概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特别是剩余价值理论。同时批判了杜

39、林的唯心主义的暴力论,论述了革命暴力和反革命暴力的区别,革命暴力在历史上的作用。指出,革命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是社会运用借以为自己开辟道路并摧毁僵化的垂死的政治形式的工具。恩格斯还批判了杜林在经济史方面的反历史主义的错误,对有关的经济学派的人物和思想作出了科学的评价。在社会主义篇中,恩格斯批判了杜林的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理论,驳斥了杜林对空想社会主义创始人的攻击,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来源和历史条件,指出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并预见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些

40、基本特征。 对杜林超阶级的道德观的批判,也是本书的一个重要内容。恩格斯指出,并不存在适用于一切世界和一切时代的永恒的道德原则,人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从自己的经济关系中吸取道德观念,“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而社会直到现在还是在阶级的对立中运动的,所以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论证了道德的历史性与阶级性。在道德领域内所播种的最后的、终极的真理恰恰是最少的,善恶观念从一个民族到另一个民族,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变更得这样厉害,以致它们常常是互相直接矛盾的。尽管历史上人类道德总起来是进步的,但真正人类共有的、超阶级的,真正人的道德,只有在不仅消灭了阶级对立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

41、忘却了这种对立的社会发展阶段才有可能。 针对杜林提出的抽象的、超阶级的道德平等观,指出在阶级中侈谈抽象的人的平等只能导出荒谬的结论,一切平等形式都不过是历史的产物,无产阶级的平等要求就是要消灭阶级,任何超出这个范围的平等要求,都必然要流于荒谬。恩格斯还提出并论述了自由不在于幻想摆脱自然规律和对自然规律的盲从,而只是对这些规律的认识和使这些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 反杜林论内容十分丰富,列宁说它和共产党宣言一样,“是每个觉悟工人必读的书籍”。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886年)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简称费尔巴哈论)写于1886年初,是恩格斯晚年的成熟之作,也是马克思主

42、义理论宝库中的一部非常重要的哲学著作,列宁认为它同共产党宣言一样“是每个觉悟工人必读的书籍”。1(P310)该书全面系统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详细地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人类社会发展是受内在规律支配的自然过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等等。这些构成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反映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是马克思一生最伟大的两大发现之一,2(P776)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当代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唯物史观告诉我们,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应是渐进的发展过程,人民群众是改革的

43、动力源泉,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法治经济需要法治政治。如果问:费尔巴哈论的魅力何在?什么东西使得这部书具有一种震撼力、感染力,使人读后终生难忘?我以为是该书所深刻论述的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恩格斯称之为“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 张绪文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简称费尔巴哈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著作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文献,“是每个觉悟工人必读的书籍”(列宁)。邓小平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经历时指出:“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概括的实事求是,或者说一切从实际出发。”那么,什么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

44、义?它是怎样产生的?它的产生在哲学发展史上实现了什么样的革命变革?要弄清这些问题,不可不读恩格斯晚年(1886年)撰写的费尔巴哈论。 费尔巴哈论包括丰富的内容。比如: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科学概括和全面阐述;关于发现唯物史观的历史回顾和重大意义的阐述,等等。如果问:费尔巴哈论的魅力何在?什么东西使得这部书具有一种震撼力、感染力,使人读后终生难忘?我以为是该书所深刻论述的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恩格斯称之为“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请看如下铿锵而深邃的文字:“这种辩证哲学推翻了一切关于最终的绝对真理和与之相应的绝对的人类状态的观念。在它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绝对的东西、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

45、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 永恒发展的思想是人类文明成果 以往的哲学家都奢望建立一个无所不包的绝对真理体系,想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矛盾,事实证明,这是办不到的。 把世界看成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古已有之。古希腊有“一切皆流,无物常住”,“我们不能两次走下同一条河”的名言;中国古代也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说法。欧洲文艺复兴之后,随着自然科学诸多领域新成果的出现,由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社会生活的剧烈变动,发展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黑格尔成为那个时代辩证法思想的集大成者,不是偶然的,是有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的。恩格斯说:“一个

46、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同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象即概念一样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在这种变化中,尽管有种种表面的偶然性,尽管有种种暂时的倒退,前进的发展终究会实现,这个伟大的基本思想,特别是从黑格尔以来,已经成了一般人的意识,以致它在这种一般形式中未必会遭到反对了。”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在创立科学世界观的时候,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恩格斯指出:“黑格尔哲学的真实 意义和革命性质,正是在于它彻底否定了关于人的思维和行动的一切结果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 由此可见,永恒发展的观点不是马克思的独创,而是他通过黑格尔所继承的人类文明成果。 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和对待自己的学说,这是马克思的独到之处 无论哪一个时代的历史人物,都回答了特定的历史课题,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同样,任何历史人物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既定历史条件的限制,具有历史的局限性。 黑格尔的方法是辩证法。这个方法彻底否定了人的思维和行动的一切结果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但是,黑格尔本人“从来没有这样明确地作出这个结论。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不得不去建立一个体系,而按照传统的要求,哲学体系是一定要以某种绝对真理来完成的。”黑格尔的哲学体系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