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近代史纲要资料汇编.doc

上传人:音乐台 文档编号:1972974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2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学]近代史纲要资料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历史学]近代史纲要资料汇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历史学]近代史纲要资料汇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历史学]近代史纲要资料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学]近代史纲要资料汇编.doc(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近代史纲要终极资料汇编 戈弋出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汇编使用说明一、 本资料来源于耿化敏老师上课的主要内容与课后课件及书上重点,特别是一些老师专门提及的重点、要点,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二、 本资料特别对资料内部的重点用不同的字号,下划线等方式加以注明,以便于大家复习考试时使用。三、 由于本学期老师出差,所以第一部分(导论辛亥革命),第三部分(解放战争文化大革命)为重点内容,而第二部分(五四运动抗日战争)重点程度有所下降,但不可放松。四、 根据历年考题,以下重点值得注意:1.对近代西方的认识(结合赫德);2.近代化的基本观点;3.改良与革命的区别与联系;4.辛亥革命的评价;5.近代人物评价赫德、

2、孙中山、陈独秀、青年蒋介石、晚年毛泽东;6.评价“第三条道路”;7.社会主义改造的影响。五、 本科目资料由农发一班戈弋同学整理,面向全院同学,大家可以随意使用。我们没有私藏,没有隐瞒;有的只是辛勤的努力、宽广的胸襟以及对农发之家的深深爱恋。农发10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汇编导论: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检讨问题一:历史学是否有用?何为史学?1在有用与无用之间的史学,史学的三大基本功能:“存史”、“资政”、“教化”。2.史学是一门对历史进行全面研究,总体观察、多方向、多层次逼近的唯一学科。3古人对史学的评价:王夫之“所贵乎史者,述往以为来者师也”毛泽东:“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学一点历史”无用论:

3、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与现实功利主义的结合问题二:如何认识历史的话语权与现实统治权的关系中国史学传统:“百年无信史”英国 卡尔:历史是过去与现在永无休止的对话法国 年鉴学派:通过现在理解过去,通过过去理解现在结论:历史是在追求真实的历史学家与掌握权力的政治家的博弈中不断地被书写,而“势去道移”使历史无限可能地逼近真实。问题三:如何认识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主线与分期历史主线:革命与现代化的双重变奏1 如何认识“革命”革命的广义和狭义:革命是历史发展的火车头革命与改良同是扫清历史障碍,实现现代化的手段崇尚革命,贬低改良的观念需要在现代化的坐标系中重新加以审视2 如何认识现代化科技革命引发的整体性变迁(农业

4、文明工业文明)迎合世界文明大潮,实乃近代中国付出巨大历史代价后作出的不二选择3 历史编撰中的两种叙事革命叙事与现代化叙事 二者关系:冲突与交融历史分期:三个阶段18401919 中国近代史19191949 中国现代史1919今 中国当代史问题四:中国近代史的基本问题时代背景:资本主义的扩张与封建主义的没落社会形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构:地、农、工、资四大阶级;阶层分化社会矛盾:两大基本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主要),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P16】时代主题:两大任务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P18】一个主题:现代化两种手段:革命与改良 1.革命太平天国、

5、义和团、辛亥革命、中共新民主主义革命 2.改良(改革)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晚清新政、民族资产阶级的“第三条道路”、中国的改革开放 三大阶段:中国近代、现代、当代历史 四大阶级:工人、农民、地主、资产阶级 五大阶层:地、农、工、资、知识分子(士大夫的转化,时代先驱)第一讲:西方入侵与中国近代化的启动(1840-1898)问题一:由传统到近代,中国是在何种历史环境中发生变迁的?一、迈入近代的中国 传统中国的变迁模式:王朝周期性循环1.基本因素 (1)宫廷内乱(如宦官、皇后、权臣专政) (2)底层农民起义 (3)异族入侵2.基本形态:新旧王朝的循环更替3.民国黄炎培:跳出历史周期律近代门槛前的中国社

6、会实态1.晚清政府:王权专制的历史遗产2.小农经济与所谓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3.第四个人口高峰与人地关系的紧张(流民、帮会、华侨)4.士风渐变:从崇尚理学与执迷考据,转入经世致用的龚自珍、林则徐、魏源、包世臣等士人5.世界观:(1) 坚持华夏中心论,缺乏现代主权与国际法概念(2)明清时期的东亚朝贡体系:中国与日本、朝鲜、越南(3)外交心态: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身怀戒惧之心;(4)中外贸易:从闭关锁国到广州一口通商,没有经济需要的表象与“十三行”的设置(5)商品结构:出口的丝茶与进口的棉纺织品及非法输入的鸦片二、西人东来(一)鸦片战争前:明清之际:利玛窦、汤若望等传教士除了宗教布道,还带来

7、了西方的天文知识、地球图、钟表、仪器、火炮等科学技术,然而却仅限于宫廷之内的娱乐,缺乏普遍应用。(二)鸦片战争:中西文明的碰撞与冲突西方:对东方殖民扩张的延伸中国:坚船利炮下的刺激;近代中国悲情主义心理的滥觞三、内部危机:天平天国【P41】1.传统周期危机的产物:人口与资源的矛盾2.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反抗运动3.新的形式:从西方基督教寻找思想武器4.对传统的否定:批判儒家政治文化5.天朝田亩制度:与其说来自上帝的启示,毋宁说是传统小农意识与儒家大同理想的产物【P42】6.资政新篇:一纸空谈【P43】7.历史的宿命:A.从反皇权主义到皇权主义 B.人间天国的破灭:从理想主义到盲目主义四、最初的

8、应对:洋务运动【P46】1. 从华夏本位到师夷长技以自强求富“夷”、“洋”二字的替换,既是“天朝上国”传统观念的动摇,又是对世界形势的认同;既有被迫接受的恼恨,又有向前挪步的自觉。2. 洋务事业的兴办【47-48】(1)兴办军用、民用工业,促进了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2)建立新式陆海军(3)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3思想观念:“中学为体,西学为用”4自强求富: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自立与民族生存。并非一味捍卫封建统治。5对西方的态度:从盲目拒外,顽固守旧到坚持“礼仪至上”前提下的谋求革新。对“中体西用”洋务运动的理论纲领理解冯桂芬最初提出“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至1898年张

9、之洞劝学篇加以理论概括和系统阐发。它是传统和现代两种价值观的混合物,尽管洋务知识分子仍然徘徊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但毕竟是他们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矛盾统一体:中学:体 内 本 道 精神价值 治身心西学:用 外 末 器 物质价值 应世道意义:“中体西用”的思想模式将西学内容合法化,动摇了“礼仪至上”的传统伦理价值观的绝对、唯一的权威地位。内在矛盾:这种既肯定新的价值,又不否定传统价值的相对主义态度,使洋务派在守旧派的攻击面前陷于理论的矛盾和困窘。这是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步伐在器物向制度的层级迈进上,必然付出的历史代价。五、如何认识中国近代化的启动类型 从世界各国现代化史来看,现代化不是简单的向欧美国

10、家的认同过程,其间必然蕴含着每个国家在各自的历史文化视野中对现代化的不同价值取向与模式选择 现代化的两种基本类型: 1.“早发内生型”:英美法,动力来源于社会内部 2.“后发外生型”:德俄日,动力来源自外部挑战和现代化的示范效应 中国近代化的启动:“后发外生型”。中国近代化的启动,既是中国古老历史在新世纪的骤然断裂,又是这一历史在以往传统中的静静延续。问题二:“西方”是否就是中国近代化的血仇大敌?如何认识西方在中国近代化中的角色1.马克思主义的分析:“侵略反抗”或“压迫解放”理论2.西方传统解释:费正清“冲击回应”理论3.西方新解释:柯文“中国中心”论4.中国新史家:寻求多元解释,如罗荣渠“一

11、元多线现代化史观”5毛泽东: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和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历史。资本帝国主义势力对中国的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势力对人民的压迫,是近代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 “资本帝国主义”形象【p20-p30】 军事侵略 政治控制 经济掠夺 文化渗透 柯文:中国近代化必须分层处理(1)外层带:西方冲击的直接产物,如通商口岸、现代工商业、大众传媒、基督教徒(2)中层带:经西方催化的古老而全新的历史现象,如天平天国、同治中兴、晚清新政、辛亥革命等(3)内层带:亘古未变的质素,如人口、土地、宗教、民俗、民变等魔鬼VS天使:西方的两张面孔1.西方的入侵使中国社会发展脱离了以往周期性的王朝

12、循环模式,被强行纳入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当中,即便是以一种依附的落后国家的姿态,毕竟从此走上了一条被动地迎合和追逐世界文明潮流的现代化旅程。2.西方在实施血与火的侵略过程中,也自觉不自觉地传播了世界文明,为中国的近代化添加了全新的质素,从而使古老中国在政治、经济、外交、文化及思想观念诸方面均发生革命性的变革。问题三:农民是否就是中国近代化的天然动力?农民:乡土中国的基本民众农民的落后意识:阻碍近代化的藩篱 天平天国、义和团:以往的革命史观过分拔高了农民起义的历史地位,而对其封建性、落后性有意忽略。 最大的国情:三农中国 警惕:粗鄙的农业社会主义模式;民粹主义与农民的集体暴力问题四:晚清政府(地主

13、)是否就是中国近代化的阻力?历史视野中的洋务运动:地主阶级的近代化行动;近代化迈出的第一步1.传统天朝观的破灭与近代主权观的产生2.德治观念的削弱与近代法制观念的出现3.对西方民主的崇尚与改革旧政的要求新事物的萌生:通商大臣、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京师同文馆、总税务司署等。第二讲:制度变革中国近代化的第二波(1898-1911)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1.甲午战争的振憾与瓜分危机2.公车上书1895:康梁为代表的知识精英的形成3.外部世界:俄国彼得大帝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示范二、维新思潮的形成【p50】1. 早期改良主义思潮(王韬、郑观应等)2.维新思潮的形成:议政热潮;学会与报纸的兴盛学习

14、;西方政治制度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活动:(1)向皇帝上书。(2)著书立说,宣扬变法维新的理论。(3)办学堂,旨在培养青年后续人才。(4)办学会,旨在联络知识阶层。(5)办报纸,旨在启发社会一般民众。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P51】:论战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1)要不要变法 。(2)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3)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意义: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这场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通过这次论战,解放了人们长期受到束缚的思想,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在中国得到进一步传播,维新变法运动的帷幕随之拉开。戊戌政变:帝党与后党的斗争 维新派经过

15、光绪皇帝试图推行的温和的不彻底的改革,遭到了封建守旧势力的激烈反对。光绪皇帝颁布的新政命令由于“上扼于西后,下扼于顽臣”,大多未能付诸实施。 一批聚集在慈禧太后周围的守旧势力图谋对维新运动进行反击和镇压。他们策划在光绪帝陪同慈禧太后到天津阅兵时,由荣禄以武力实行废立。维新派情急之下求救于曾列名强学会、统领新建陆军的袁世凯。于是有1898年农历八月初三谭嗣同夜访袁世凯之事,但八月初六即发生了戊戌政变。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1. 民族空前危机下,知识分子掀起的爱国救亡运动。2. 温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良)运3. 近代民主思想的启蒙运动成败的再检讨传统解释1不敢否定封建主义。2对帝国主义抱

16、有幻想。3害怕人民群众。新视角:维新派、帝后两党、洋务清流、地方士绅(绅商新阶层;财富与权力的双向流通;官商合一)的离合关系。张之洞、刘坤一、袁世凯、徐世昌等人处于摇摆状态。旧式人物的利益:废科举,堵塞士人入仕之途提拔布衣:触犯官场潜规则帝党核心翁同龢被迫离京,后党中坚荣禄执掌将相,地方大吏对新政敷衍了事。三、危机下的晚清新政1. 20世纪初的晚清政局:1901辛丑条约 1904-1905日俄战争英国入侵西藏 民变风云:反洋教、收回利权、保路运动2晚清新政的实施:行戊戌变法之实时间:1901年宣布至1911年皇族内阁成立性质:内外压力下统治集团的自救运动目的:巩固皇位;缓解外患;消弭内乱内容:

17、1设立商部、学部等中央行政机构;2裁撤绿.营,建立新军;3颁布商法商律,奖励工商;4鼓励留学,颁布新学制,1906废除科举制;5政治上仿行日本的宪政,1908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作用:(1)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客观上对中国的近代化有所推动,特别是仿行宪政、鼓励发展工商业推动了中国政治的民主化与经济的市场化;(2)适得其反,不仅激化了社会矛盾,而且统治集团内部满汉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进一步加剧,资产阶级立宪派此后开始倒向革命,新政最终没有挽救晚清王朝倾覆的命运。评价:众多第一 近代第一个宪法大纲 第一个西方议院性质的机构:资政院、咨议局 第一个对议会负责的责任内阁 历史的吊诡:镇压戊戌变法的刽子手,反

18、而成为新政政治遗嘱的执行人。如何认识“改良”与“革命”的关系(重点)1.革命史观:革命彻底,改良不彻底,革命是社会发展的火车头,改良是资产阶级孱弱的表现,革命优于改良,要革命不要改良。2.现代化史观革命:以推翻现有制度为目标的暴力方式改良:维护显存基本制度为前提的非暴力的和平渐进式自上而下的改革。革命与改良是一对如影随行的孪生兄弟,同是现代化的手段。“改良”也是对“革命”的某种制衡。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革命和改良都可以达到某种变革社会的目的,采取革命还是改良,完全取决于一国的历史背景、政治特点、阶级状况等具体的现实国情。如果一个国家内部孕育了革命的条件,事态的发展又必须以革命的方式来解决,

19、这种情况下,改良会成为社会历史发展的障碍。相反,如果一个国家的革命条件不具备,采取革命的方式则是不可取的。改良和革命是改造社会,解决危机的两种方式,一般而言,改良只能缓解社会危机,不能真正或彻底地解决社会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改良只能是革命的准备和前奏。或者说是革命的最低要求和初始阶段。从某种程度上讲,革命优于改良,只有通过革命,才能最终解决改良所无法解决的那些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的社会问题。思想的力量:知识分子与制度改革1 帝制失去合法性:君主专制君主立宪政治文明的大进步。2 科学精神的成长:西方学说的全面引入3 知识精英的角色:脱离地方血缘和家族纽带的束缚,成长为社会流动性的“开风气之先“的知

20、识群体,鼓吹西学与政治参与,构成此后思想和政治变革的群体基础。第三节 辛亥革命一、晚清革命兴起的社会基础1.知识分子群体:一股新兴政治力量的崛起2.士绅阶层:立宪派转向革命3.统治集团的矛盾:中央(日益空虚)与地方(日益强大);财政危机与保路风潮【P64】晚清上层矛盾与斗争中央与地方矛盾、满汉矛盾的叠合交织1.日益虚空的中央与日益坐大的地方督抚2.汉族官员袁世凯与满清贵族载沣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19051907【62-63】(一)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士绅:掀起立宪运动立宪派;士绅主导的政治集团,以地方咨议局为聚集中心,使之成为政治改革的论坛。(二)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三)要不要社会

21、革命二、武昌起义(1)文学社和共进会发动;(2)革命党人联合会党、新军;(3)拥戴黎元洪:武昌义士以激进的方式起义,却塑造了一个不具革命形象的军政府。(4) 1908年后孙中山一直流亡海外,忙于在列强和华侨中争取支持,客观上放弃了对革命全局的领导。(5)连锁反应:两个月内,全国18个省有14个起义或宣布独立。1912:清帝逊位。如何认识孙中山与同盟会在辛亥革命中的角色?1.同盟会的一些重要骨干直接参加了辛亥革命的策划与组织工作,如黄兴担任战时总司令,指挥了汉阳保卫战;宋教仁参加湖北军政府的工作;其他省份也有革命团体的参与和组织。2.同盟会的无可比拟的优势(1)相对完整的政治主张与理论纲领“三民

22、主义(2)长期进行反清斗争的经历,使其成为革命的象征(3)孙中山个人的威望与影响孙中山:从临时大总统到捍卫共和1.孙中山的革命之路2.三民主义剖析【P61-p62】3.南京临时政府的危机3.捍卫共和:继续革命1912年3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人治走向法治其主要特点是:1.它是中华民国当时的最高法律。 2.体现了资产阶级革命“主权在民”的政治原则。3.按照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原则,规定了中央制度。 4.规定了对约法的严格修订程序,保障约法的稳定性。临时政府的危机(1)政府权力无法渗透到社会与基层(2)财政危机(3)领导层无法统合:革命党人、士绅阶层、会党、汉族民族主义者等。挽救共和的努力及其受挫辛亥革

23、命后资产阶级派继续战斗1913年,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1914年,孙中山在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1915年,护国运动 1916年,护法运动袁世凯:从总统到皇帝一、南北对立下的“非袁不可”的情势: 1.掌握北洋新军:小站嫡系部队,众多将领个人效忠 2.晚清重臣:深厚的政治人脉关系,开明革新的形象 3.历史机运:外国调和,英国公使三条件:停战,退位,保袁二、袁世凯登临大总统后的举措1.削弱原南京临时政府的政治势力2.强化总统权力,以总统制代内阁制3.削弱议会和取消议会作用4.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三、最大的失误:复辟帝制为何袁世凯称帝:1. 袁克定为继承皇位而鼓动,以假信息使袁相信全国人民正在迫切第盼望他

24、称帝2. 美国的古德诺和日本的有贺长雄两位政治学家的主意,认为中国没有君主制不行3. 当时西方列强对恢复帝制持赞成态度 4. 袁世凯的个人野心。5. 有的学者认为:称帝是为政权寻求一种合法性基础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重点)第一,推翻清王朝。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推动了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第二,结束帝制。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第三,思想的启蒙。辛亥革命代表着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从器物到制度的演进轨迹,深

25、刻影响和改变了中国人内心的思想观念。( 观念社会行动 )第四,社会的巨大变迁。辛亥革命促使近代中国社会的思想、风俗、习惯等方面发生了新的巨大变化,改变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与社会行为。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政治上,北洋政府实行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经济上,北洋政府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 文化思想方面,尊孔复古思潮猖獗一时。外交上,出卖国家主权。回望辛亥革命:再检讨(重点)1.最大功勋埋葬千年帝制,建立中华民国,改变了中国历史尤其是中国政治的发展基调,民主、议会、选举、法治等新思想、新观念开始深入人心,促成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变革2.革命的发动仅限于列强、华侨、会党、新军和知识界,没有

26、深入社会与基层,缺乏社会整合与领导现代化的能力,远未建立真正的民主制度,革命的成果也被军阀、官僚、政客谋夺。第四讲:从新文化运动到国民大革命问题一: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1 借思想以寻求根本解决的激进主义激烈的反传统倾向2 极端对立的二元思维,全盘西化的倾向强烈问题二:如何认识对“五四”的评价革命史观:五四运动指向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一历史客观规律。 走向多元化如李泽厚提出“救亡压倒启蒙”之说.问题三:中共成立的原因问题三、国民大革命与陈蒋评价问题1.国共合作的实现【p117】2.北伐的胜利进军【P118-119】3.国共分裂与大革命的结局【P120】4.人物角度:国民革命评

27、价的再检讨A 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问题B 蒋介石崛起的解读陈独秀问题:走出“神鬼史观”(重点) 一、陈独秀的人生之路 1.从秀才到五四旗手 2.从中共缔造者到大革命失败的替罪羔羊 3.从“托派”领袖到晚年反思民主,国学大师 二、评价陈独秀的曲折历程1 毛泽东: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2 胡乔木:陈独秀不是好的马克思主义者3 1979年前否定,五顶帽子叛徒,汉奸,托派,右倾机会主义,右倾投降主义,累及后代4 八十年代以来,重评陈独秀余音未了:1.恢复陈独秀党籍的呼声2.重塑形象:(1)不尊重历史的浮雕(2)进步的表现:北大红楼新文化运动纪念馆陈独秀展室3.重视和总结晚年陈独秀的政治思想:反

28、思斯大林模式早年蒋介石:走出“土匪史观”(重点) 早年蒋介石(19181926年)思想从左到右:追随孙中山的革命志士。 接触马克思主义学说,认为深奥难懂。 研读俄国革命史,1923年访问苏联,学习到许多东西。特别是“一个主义,一个党”的思想,而且萌生了摆脱共产国际和苏联对中国革命的控制,力图和左派中共争夺革命领导权的想法。蒋介石的基本评价大陆时期: 1.蒋介石反清、反袁、反陈炯明、创立黄埔军校,是功;领导北伐,领导国民党和国民政府抗战,直至胜利,是大功。 2.1927年至1936年的“清党剿共”和1946年至1949年的三年内战,是大过。台湾时期: 1.实行土改,反对台湾独立,是大功。 2.实

29、行白色恐怖,是过。中国近现代人物评价的基本原则(重点)“重返历史现场” 依据确凿的史实 体察时代之环境 掌握思想发展的阶段性 遵循陈寅恪“同情之理解”的立场第五章:国共对峙的十年一、国民党“党国体制”的形成(一)国民党执政地位的确立【P123-125】1.宁汉合流 2.二次北伐 3.东北易帜1928年12月(二)国民党政权剖析1. 国民党是独裁政党2.南京国民政府是实行“党治”的政权,但党治徒有其表,实际上是军政党。(三)国民党巩固统治的举措 1. 建立以中央军为核心的庞大的军队 2. 建立肆虐专横的庞大的特务系统 3. 保甲制度:十户为甲,十甲为保,征税治安 4.文化专制主义(四)国民党推动

30、现代化的努力1.改订新约运动 2.税制改革 3.币制改革 4.工业战略 5.受挫的农村改造二、中共最初的应对:武装暴动【P126】1. 八七会议 2. 南昌起义 3. 秋收暴动 4. 广州起义 5.其他一些起义3.土地革命的兴起【P128】(1)走向农村与井冈山根据地的开辟(2)毛泽东的理论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3)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初步形成4.苏区的新天地【p132】1.残酷的军事斗争:五次反“围剿”2.“分田分地真忙”:土地革命的开展3.一切权力归苏维埃:中共建政的最初尝试此外,中共在国统区领导了左翼文化运动三、中共土地革命运动的曲折【P133】1.中共党内的三次“左”倾错误

31、2.后果: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与中共被迫长征3.原因:A 对中国的国情认识不清:城市中心论 VS 农村中心论B 苏共、共产国际的干涉(如长征时期李德的军事瞎指挥)四、历史性转变:从军事失利到抗日战争的兴起【P135-136】(一)历史转折:遵义会议与毛泽东领导地位的再认识(二)张国焘“密电”事件与“西路军”问题(三)长征的胜利:一部英雄史诗(四)毛泽东从事理论建设反对本本主义毛泽东对长征的评价:“长征是历史记录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第6讲 抗战历史的若干重大问题问题一:抗战历史的记忆是如何建构的?集体记

32、忆如何形成的? 社会记忆是一项工程。 社会记忆传承的方式: (1)口耳相传(2)文字(3)仪式操演 社会记忆的分层:1 日本:从战后反思战争到回避侵略,为战争翻案,再到建立背离事实的教科书。2 国民党:以蒋介石为核心,以国民党,国民政府为主线的历史叙事来叙述。3 中共:以中共与毛泽东为主线的叙事框架4 美苏德法英意:重视二战史研究 警惕社会遗忘症!问题二:谁是抗日战争的领导者? 国民党领导说:国民党在抗日与剿共之间摇摆 皖南事变 共产党领导说:游击战和根据地各项建设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建构2 延安整风运动两个层次:一是上层;二是普遍意义: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运动,还是毛泽东领导地

33、位的确立。红太阳的升起。3“三三制”与土地政策 共同领导说争论的症结:国共斗争思维下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关系问题三:抗日战争的时间有多长?1931年起点说:抗战十四年1937年起点说:流传甚广的八年抗战实质:局部抗战还是全民族抗战背后的因素:中国抗战史与二战史的关系4.如何建构中国抗战的世界意义一、现状在目前世界历史的编撰中,国外的历史著作很少注意中国的抗战,一提战场就是欧洲和北非,一提法西斯暴行就是纳粹集中营,很少提及中国的抗战活动与南京大屠杀。二、方向重新评估中国抗战的世界意义,改变目前的不对称状况三、中国历史学家的神圣职责搜集史料 沉潜研究学术接轨 客观宣传4中国抗战的世界意义:1中国

34、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开始的最早,持续的最长。2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战场年平均牵制日本陆军的74以上,最高年份达90。日军在海外作战中损失的287万人中,有150多万人伤亡在中国战场。3按1937年的比值计算,中国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5000亿美元。5.微观层面的具体问题弄清抗战期间中国军民的伤亡数字:2200多万,还是3500万?前者没有包括东北地区伤亡数字,后者将劳工算入。1947年国民政府统计国统区军民伤亡数字,总数为1270万,其中国民政府军队伤亡360万,中共7个根据地民众伤亡800万,军队死亡58万。记录日军暴行:章伯锋等人历经十年编撰日本侵华暴行实录,收

35、录4000多起暴行。开展个案调查:王选女士对劳工、慰安妇、细菌战进行地区性核查工作,力图恢复历史事实。纪念中国远征军与抗战老兵问题:政府与民间的共同责任历史学家在中日关系中扮演的角色:追求真相与撰写信史;严肃的学术研究与复杂的中日关系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19451949:从新的内战到新中国的成立一、从和平建国到内战的爆发 (一)战后的世界与中国【P169-170】 1.世界:雅尔塔体系与苏美的对华政策 2.中国:国、共、第三种力量的格局 (二)和平建国的努力【P171-172】 1. 国共两党的方针与重庆谈判 2. 政协协议的签订与破坏 (三)内战的爆发【P173】二、解放战争的开展(一)国

36、民党:从全面进攻到重点进攻1.进攻中原解放区:国民党发动内战2.全面进攻:1946.61947.23.重点进攻:1947.36 ;陕北、山东4. 特点:“国攻共守”,战场主要在解放区(二)中共:军事与政治并行1.军事:从战略防守转向战略进攻1947年6月底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2. 政治动员: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五四指示;土地法大纲;农民对战争的支持3. 国统区形成的第二条战线A 国统区的危机:经济危机;政治危机B 学生运动的高潮:抗暴运动;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C 人民民主运动的发展:民变;台湾二二八起义;新疆;内蒙三、第三条道路的命运与中共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初创【P183】 (一)各民主党派的历史沿革

37、(二)中共与民主党派的关系演变 (三)第三条道路的破灭 (四)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第三条道路的实质与幻灭(重点)1.实质:中间路线提倡的是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他们所主张的,实质上是旧民主主义的道路。但也不为蒋介石与国民党所容。2. 1947年10月,国民党当局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明令对该组织及其成员的一切活动“严加取缔”。11月6日,民盟被迫发表解散公告。这标志着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的破产,第三条道路的彻底幻灭。3.第三条道路是一条以民主宪政为特征的民主化道路,可惜在武力决定中国命运的关头并没有获得历史的支持而最终归于失败,但作为历史的遗产,第三条道路值得尊重。四、人

38、民共和国:历史的选择(一) 国民党政权的覆灭1. 三大战役:辽沈、淮海、平津2.向全国进军:攻占南京与大进军(二)新中国蓝图的绘制1.中共的建国设想:由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2.新政协的召开与临时宪法的制定(三)中国革命的意义中国革命意义的再检讨1.如何认识1949年的政权更迭2.中国革命的创造性与辐射力3.革命经验的得与失第八讲:新中国的建立与社会转型一、19491976: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导言)1949:“新”、“旧”中国的分水岭“新”的本质:从中共的视角看 推翻“三座大山” 中国社会由“乱”到“治” 社会主义的新发展方向 中共从革命走向执政历史分期:4956、5666、6676第1阶段:

39、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段:1949.101956具体分期:1949-1952: 新民主主义的建设 1953-1956:三大改造与社会制度的变迁特征:“凯歌行进”(经典叙述)第2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时段:19561966.5特征:中共领导全国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重要事件: 1八大前后的探索;整风反右;大跃进; 2反右倾;大饥荒;经济调整;文化批判特征:“曲折发展”(经典叙述)第3阶段:“文化大革命”时期时段:1966.51976.10内容:毛泽东发动的最后一场“革命”分期: 1966.51968.9:“天下大乱” 1968.91971.9:新的权力斗争 1971.91976.

40、10:纠“左”与反右的较量特征: “内乱” 历史特征:毛泽东个人色彩浓厚的党国体制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和基础一、 中共革命胜利意义的再检讨1. 如何认识1949年政权的更迭 中共列宁式的全能主义政党 毛泽东卡利斯玛型权威(超凡魅力型) 马列主义的意识形态:从思想学说到改造世界的武器 不可忽视的时势:民族危机;美苏冷战;国民党的派系斗争2. 如何认识中国革命的创造性与辐射力(向世界“输出革命”) (1)革命模式:改造农民,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2)中苏两党的国际分工:苏共帮助欧洲、中共帮助亚洲与第三世界,推动各国党进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 (3)中共向东南亚与第三世界“输出革命

41、”,如越南、柬埔寨、缅甸、日本以及非洲国家。3.中共革命经验的得与失 革命战争时期的群众运动经验与建国后的“革命情结” 艰难的政党转型:从暴力革命转向和平建设;集权型政党模式的艰难转轨二、朝鲜战争若干问题1.朝鲜战争的起源: 雅尔塔体制;金日成解放半岛计划;斯大林图谋;毛泽东“一边倒”与中国的被迫卷入2.中国抗美援朝的得与失:传统观点:“爱国主义的胜利”;“国际主义的凯歌”新的评价分歧:得失比例有研究者认为,中国付出了巨大代价:(1)军事:中国志愿军兵员损失四十二万六千二百人。跟美军的兵员损失比例是二点六二比一,远远超过美军。(2)经济:中国消耗作战物资五百七十余万吨,支出军费六十二亿人民币;

42、按一九五年的设想,一九五一年的军费开支要从一九五年占预算总支出的42.6降到30,结果反而涨到了45.64,影响和挤压了国内经济的恢复,同时使得在经济上更多地依赖于苏联和东欧。(3)政治:最大的代价就是解放台湾的计划搁浅。朝鲜战争之前,杜鲁门已经准备放弃台湾。当时第七舰队已经开回夏威夷,朝鲜战争一开打,美国第一个行动不是出兵朝鲜而是派第七舰队重新进入台湾海峡。此外,联合国通过决议制裁中国。三、新民主主义社会:延续至今的问题1存在时间:1949.101952年底2“过渡时期”:1949.101956年改造完成3性质:短暂性、过渡性、模糊性;非独立的社会形态,但又属于社会主义体系4特征: (1)政

43、治上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 (2)经济上五种经济成分并存(3)文化上一元主导与多元文化并存1952年毛泽东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论?1 过渡的提前:从10至15年,提前到三年.2 提前过渡的认识前提:主要矛盾的判定(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3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1952年底酝酿,1953年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1背景:苏联模式的影响 苏联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理论与实践,以改造生产资料为中心,而不是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特征是单一公有制,高度集中,无所不包的计划经济模式2.特征:一体两翼;一化三改造3战略变化:“先后”战略到“并举”战略4.实质: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原因1 工业化战略汲取资源的客

44、观需要2 “一边倒”的外交战略与苏联模式的影响3 来自苏联的意识形态压力4 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的认识转变毛泽东认识上的迷误:1 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的设想原本出自政治斗争的策略。2 在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的考虑中,力量对比仍旧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事实上,在中共确定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上升为新社会主要矛盾后,作为既非社会主义又非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和“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政治前途,至少在逻辑上已经不存在了。3 一概把生产关系当成是决定社会性质的关键,相信按照理想模式解决所有制关系和分配关系,就一定能造成理想社会。4 深受俄国模式影响的毛泽东陷入了这一误区,造成他在哲学上的矛盾看法:一方面从生产

45、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观点出发,肯定中国不能一步跨入社会主义,必须经过一个新民主主义社会;另一方面又从中国革命的经验和俄国革命的模式出发,侧重于依据政治力量对比的强弱,来决定这一阶段的废存和过渡时期的长短。改造加速完成的动力机制是什么1 社会主义改造的提前完成,不应简单归因于中共指导思想的急于求成与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影响。2 从社会观念与历史事件的互动的视角审视,改造启动后在领袖观念与社会行动、理论预期与实践呼应、政治压力与党政干部/改造群体的迎合三方面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拥有了加速前进的支配性、激励性、压力性的动力机制,最终将中国提前引向社会主义的目的地。大方向无异议,但操作层面有争论1 在农业改造的集体化方向上,党内的认识是一致的,但围绕具体的方式、方法与步骤,毛泽东与刘少奇、邓子恢等人发生了三次争论:1951年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