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创建四川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技术报告.doc

上传人:音乐台 文档编号:1974444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2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作总结]创建四川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技术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工作总结]创建四川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技术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工作总结]创建四川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技术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工作总结]创建四川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技术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总结]创建四川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技术报告.doc(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万源市创建四川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技 术 报 告目 录前言考核指标第一章 基本条件1、按期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任务2、近三年辖区内未发生重大、特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前一年未有重大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案件,制定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3、环境保护机构独立建制,环境保护能力建设(环境监测、监察、信息、宣教)达到国家标准化建设要求第二章 经济社会4、环境保护投资指数1.7%5、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能耗全省平均水平,且近三年逐年下降6、单位GDP用水量全省平均水平,且近三年逐年下降7、单位工业增加值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全省平均水平,且近三年逐年下降第三章 环境质量8、空气质量

2、全年优良天数占全年天数90%以上且主要污染物年均值满足国家二级标准(城区)9、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10、辖区内水质达到相应水体环境功能要求,跨界断面出境水质达到要求11、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6dB(A) (城区)12、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68dB(A) (城区)第四章 环境建设 13、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5% 14、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85% 15、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率大于98% 16、城市清洁能源使用率70% 17、机动车环保定期检测率80%(只考核地级市) 18、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 19、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90% 20、危险废物依法安全处置 第五章 环境管理 2

3、1、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落实到位,环境指标已纳入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制定创模规划并分解实施,实现环境质量公告制度22、建设项目依法执行环评、“三同时”,依法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23、公众对城市环境保护的满意率85%24、中小学环境教育普及率85%25、城市环境卫生工作落实到位,城乡结合部及周边地区环境管理符合要求。小结万源市创建四川省环保模范城市考核指标完成情况统计表前 言万源市是四川省省辖市(县级市),由达州市代管。万源市位于四川东北部,大巴山腹心地带,界于北纬3039/3220/,东经10728/10831/之间,全市幅员面积4065平方公里,辖12镇40乡,373个村,2480个社,总人

4、口60万人。是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和长江上游两大支流(嘉陵江、汉江)的分水岭,长江中上游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和中国秦巴山区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万源历史悠久,夏商为梁州之域,周为雍州之地,秦属巴郡宕渠县。由汉到明,属达州通川郡东乡县。明武宗正德十年(1515年)割东乡县之太平里设置太平县,清道光时大略成现今之地域。民国三年(1914年)因与安徽省太平县重名,即借“县东北有万顷池、邻邑之水多源于此”之意,改名为万源县。1933年1935年,红四方面军建立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先后在县内建立万源、红胜、城口三个县苏维埃政府。1935年2月红军撤离,国民党政府恢复原县建置。1949年12月

5、29日万源解放,隶属川北行署达州专区,1952年归属四川省达县专区。1993年7月由原万源县和白沙工农区合并建立万源市。万源生态植被良好,全市森林植被覆盖率达61.35%,属典型的山区农业市,境内山峦重叠,沟壑纵横,海拔高差大,相对高差达2000米,大部分地方海拔6001400米,占幅员面积的83%。地形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地貌类型主要为山地。境内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垂直地域性差异大。多年平均气温14.7度,极端最高气温39.7度,极端最低气温-9.4度,年均降雨量1246毫米。万源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地处川、陕、渝三省(市)结合部,7个县市的交汇处,襄渝铁路

6、、国道210线(包南路)和正在建设的达陕高速公路纵贯全市,北上京城,南下重庆,东到武汉,西至成都,均指日可达。境内省、市、乡道公路纵横交错,市内通讯便捷,城市基础设施配套,综合服务功能完善。是进出川的主要通道和重要门户和连接川陕渝经济、文化、交通的重镇,古有“秦川锁钥”之称,今有巴山旅游胜地之誉,享有“万宝之源”的美誉。 近年来在达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取向,围绕“构建一中心、一枢纽、一屏障,打造五大基地,建设五个万源”的基本思路,以城市环境质量全面达标为载体,建设“天蓝、水碧、地绿、景美”的山水森林生态城

7、市为目标,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和同步发展,坚持在经济发展中保护环境,在保护环境中促进经济发展的创建理念,以把万源建设成为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生态宜居城市为创建目标,将创建四川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省级生态城市有机结合起来,深入广泛地开展创建四川省环保模范城市活动。特别是2009年以来,万源市委、市政府以“创模”为抓手,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创建过程,以改善环境质量和市民得到实惠为目标,按照“一年打基础,二年上台阶,三年达目标”的总体要求,严把“四个关口”(即严把规划关、审批关、污染治理关、执法监督关),坚持“五个到位”(即组织领导到位、科学规划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宣传发

8、动到位、督查奖惩到位)、推进“五大行动”(即蓝天、碧水、宁静、清洁、绿地行动)建设能力、宣教工程,奋力推进创建四川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2009年,市政府制定了万源市创建四川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规划,主要包括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环境污染控制规划、环境基础设施规划、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环境管理能力规划、环境宣传教育规划等6个专项规划,为全市“创模”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规划依据。2009年市委、政府成立了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领导小组,下设具体的“创模”工作办公室在市环保局,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各创模成员单位,研究解决问题,安排部署工作,确保“创模”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推进。经过近三年的不

9、懈努力,全市生态环境总体良好,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初步走上了环境与经济相互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对照“创模”各项考核指标,经组织自查,我市“创模”指标已达到四川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标准。第一章基本条件一、按期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任务根据万源市人民政府与达州市人民政府签订的“十一.五”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和我市“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实施方案。截止2011年7月,先后关闭了立源水泥有限公司24.4万吨立窑生产线;达州金星钢铁有限公司的炼铁车间128立方米高炉、烧结车间的18平方米链式烧结机;达州市福鑫冶炼有限公司(炼钢厂)的218平方米盘式烧结、21

10、28立方米炼铁高炉、215立方米炼钢转炉生产线;关闭了四川达源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的2.7万千瓦发电机组;万源市城区污染严重的第二、三屠宰点;达州市立信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自备电厂部分发电机组1.05万千瓦。“十一五”期间我市总共完成淘汰落后产能水泥10万吨,炼铁炼钢36万吨,电力3.75万千瓦。我市累计申请省级环保专项治理资金850万元、本级财政匹配达250余万元,带动业主投入1500万元实施工程减排项目,先后完成了9家建材公司的烟粉尘治理,14家养殖、1家药品加工、4家煤炭企业的废水治理。投资1.5亿元新建1家污水处理厂及1家垃圾处理厂,建成了石塘、永宁、赵塘、皮窝等乡镇场镇污水处理站和农村垃圾

11、分类处置设施,共削减二氧化硫12669.5吨、化学需氧量约1200吨、氨氮约420吨。根据2010年污染源普查更新统计结果显示,我市二氧化硫排放量为4323吨,工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234吨,工业氨氮排放量为4吨,达到了我市十一五期间二氧化硫6900吨,化学需氧量1570吨,氨氮142吨排放量的控制目标。万源市三项指标均完成了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二、近三年辖区内未发生重大、特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前一年未有重大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案件,制定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为全面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提升环境管理水平,严防重大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事故发生,我市强化措施,加强环境管理。一是强化制度建

12、设,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积极开展应急演练,防范于未然;二是强化现场监管,提高环境监察效能,及时排查安全隐患;三是强化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管理,随时监控,全面掌握重点污染源排放情况;四是严格执法,加大环境违法案件查处力度。20082010年全市共立案调查环境违法案件15起,罚款金额14.48万元,对85家企业责令限期整改,对4家企业强行实施关闭;五是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20082010年,累计出动环保执法人员2万余人次,检查单位6000余家次,关闭7家资源能耗高、污染物排放重的企业,切实解决了一批影响环境质量、群众反映强烈的企业污染问题;六是以人为本,加大环境信访调查处理力度,截止2011年7

13、月31日共受理102件各类群众举报投诉和市监察支队交办件,办结率和及时回复率均达到100%,群众满意率达100%。通过这些措施的逗硬落实,确保了我市三年内未发生重大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事故。表1 三年内无重大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事故汇总表项 目2008年2009年2010年重大环境污染事件无无无重大生态破坏事件无无无考核标准三年内城市辖区内未发生重大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事故 三、环境保护机构独立建制,环境保护能力建设(环境监测、监察、信息、宣教)达到国家标准化建设要求2011年根据万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万源市环境保护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万府办发201189号)规定,2011

14、年5月市编委重新核定市环保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设立万源市环境保护局,为市政府工作部门,内设4股1室,即:办公室(信访和群众工作股)、污染物监督管理股(应急办)、环评监督管理股(行政审批股)、核与辐射安全管理股和自然生态股。机关行政编制16名,总工程师1名,中层领导5名,党组织、纪检按市委规定配备,机关工勤人员2名。目前我局行政编制16名,机关工勤人员2名;领导职数1正3副,纪检组长、机关党委书记和总工程师各1名。表2 20072010年环境保护机构建设统计表类 别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机构数独立建制机构数考核标准环境保护机构独立建制市环境监测站、现有编制20名,在岗

15、人员20人,其中在岗人员中工程师3人、统计师1人、助理工程师3人;硕士1人,大学本科5人,专科生10人。担负着全市范围内的各类环境监测任务,现已基本达到省环保局组织的国家二级环境监测站达标验收。市环境执法监察大队于2004年成立,按照国家环境监察机构能力达标建设有关文件精神,政府加大投入,先后在人员编制、执法设备、交通工具、办公场地等硬件上加大投入,大队定编20人,在岗20人,所有监察人员均经过省级以上岗位培训,持证上岗率达100%。于2007年通过省环保厅组织的国家环境监察能力二级达标建设验收。我市的信息和宣教中心现正在按照国家环保部的统一部署和安排建设环境信息和宣教中心,2009年已完成万

16、源市环境保护局、花萼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个门户网站的建设,对我市的环境保护政策的贯彻和落实、环境信息的传递起到了重大的作用。环境信息网络中心建设所需的相关设备正逐步到位,在不久的将来,我市将通过环境信息和宣教中心这个平台,展示我市的优美的生态环境。第二章 经济社会一、环境保护投资指数1.7%我市以“创模”为抓手,通过“创模”促进环保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环境管理能力的提高,加大了对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工业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的投入力度。三年来,全市污水处理厂投资总额累计达到7863万元,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厂(场)投资2000万元,园林绿地投资2972万元;全市工业污染防治、环境管理能力建设投入达到

17、880万元。2010年累计投入环境保护资金为13580万元,占全年完成GDP的2.1%,环境保护投资指数大于1.7%。表2010年环境保护投资统计表类 别单位投资额环保投资指数%2.1国内生产总值万元646673环保投资总额万元13580其中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万元7879工业污染防治投资万元2119各种污染治理设施运行费用万元1700环境管理能力建设投资万元1882考核标准环保投资指数1.7%二、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能耗全省平均水平,且近三年逐年下降近年来按照市委、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达州市主管部门的相关要求,全市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呈大幅度下降趋势,主要体现在一是重点用能企业能源节约

18、意识提高,措施到位,推动循环经济、淘汰落后产能成效明显;二是通过技术改造,生产设备降耗效果明显。三是通过淘汰落后企业、整合资源,优化产业结构,资源集约降耗效果明显。2010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为4.29吨标准煤/万元,比2008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6吨标准煤/万元下降了28.5%,由于我市的工业结构比较单一,主要为建材行业,能源消耗比重较大,因此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的平均水平还有一点差距。三、单位GDP用水量全省平均水平,且近三年逐年万源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万源市的节水型社会建设,通过节水和水资源的重复利用,提高其使用效率和效益,使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相

19、协调,保证市域经济健康发展、快速发展。主要采取引进高新科学技术,建立健全节水型社会的政策法规体系,形成与水权为中心,制度完善的,规划完善,政策齐全,设施配套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型社会。近三年我市单位GDP用水量为5.39吨/万元、5.2吨/万元、4.35吨/万元,均小于当年全省平均水平,且成逐年下降趋势,达到考核要求。单位GDP用水量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且逐年下降统计表年份供水总量(M3)GDP(万元)单位GDP用水量(M3/万元)200826500004915005.39200927000005491005.2201028100006467004.35四、单位工业增加值主要工业污

20、染物排放强度全省平均水平,且近三年逐年下降我市紧紧围绕“建设省级生态市和环保模范城市”的战略目标,以改善环境为目的,突出抓好节能减排这个工作重点,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积极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试点,基本实现了在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增长速度低于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环境污染状况得到有效控制。一是态度坚决,强力实施结构调整。十一五”期间我市总共完成淘汰落后产能水泥10万吨,炼铁炼钢36万吨,电力3.75万千瓦。二是突出重点,加大投入,强力开展工程污染治理。我市累计申请省级环保专项治理资金850万元、本级财政匹配达250余万元,带动业主投入1500万元实施工程减排项目,先后完

21、成了9家建材公司的烟粉尘治理,14家养殖、1家药品加工、4家煤炭企业的废水治理。三是强化审批,严格准入。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四是加强督查,切实督促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行。全市五家国控和省控重点企业都安装了自动监控设施且运行正常,在环境管理、决策以及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截止2010年底,全市工业增加值为280423万元。全市工业废水排放量为67.2万吨,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95吨,二氧化硫排放量为3761吨,烟尘排放量为448.64吨。因此单位工业增加值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分别为:废水为2.4吨/万元,化学需氧量为0.34千克/万元,二氧化硫为13.4千克/万元,烟尘为1.6千克

22、/万元,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表 2010年单位工业增加值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汇总表工业增加值废水排放量(万吨)COD排放量(吨)二氧化硫排放量(吨)工业烟尘排放量(吨)280423万元67.2953761448.64排放强度2.4吨/万元0.34千克/万元13.4千克/万元1.6千克/万元全省平均考核标准单位工业增加值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全省平均水平,且近三年逐步下降第三章环境质量指标一、空气质量全年优良天数占全年天数90%以上且主要污染物年均值满足国家二级标准(城区)为改善城市空气环境质量,我市强化措施,狠抓关键,大力开展城市环境空气污染综合整治,城市空气质量和环境面貌显著改善。一是部门联动,强

23、化城市扬尘污染治理;二是强化产业结构调整,淘汰了万源市立源建材有限责任公司、万源市化肥厂、万源市第二、三屠宰厂等4家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企业,全面取缔燃煤锅炉20余个有效的改善了城区空气质量;三是划定了烟尘控制区并制定了烟尘控制区管理办法,对中心城区各种锅炉、窑炉、茶水炉及餐饮业和食堂炉灶排放的烟气黑度和烟尘浓度实行定量控制,达标排放;四是认真开展了禁熏腌腊制品工作;五是加强城市扬尘管理,市环保局、城管局、建设局等单位加大了对从事土方、渣土、砂石,施工垃圾,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的细颗粒建筑材料的运输进行规范化管理,减少了扬尘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六是以创建省级生态市和环保模范城市为契机,强化城市绿

24、化建设,增加了城市大气环境自净能力。2009-2010年,在万源中学、河西新区、移动公司先后共建立了3个大气自动监测站,开展24小时连续自动监测,主要监测的项目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和酸雨,根据空气自动监测统计结果,通过万源市环保局网站、手机群发等载体发布城区空气质量日报。通过扎实的工作,市城区大气环境质量明显好转,全市中心城区空气污染指数(API)低于100的天数占全年天数从2009年90.7%改善为2010年95.1%。表 2009年2010年城区空气污染指数汇总表年度API值监测天数API小于100的天数API小于100的天数占全年天数的比例2009年52-17836532

25、790.7%2010年29-16136534795.1%考核标准空气质量全年优良天数占全年天数90%以上且主要污染物年均值满足国家二级标准(城区)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为了确保“让广大市民喝上干净的饮用水”,市委、市政府始终将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污染防治和保护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当作事关全市人民身体健康的一件大事来抓,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四川省饮用水源保护条例、达州市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办法的规定和要求进行统一规划并纳入民生工程管理。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经常深入饮用水水源地视察和现场办公。一是科学制定了饮用水源保护区

26、。规范了一、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内设置界桩、界牌和固定的宣传标语,市城区划定了后河梨树乡偏岩子为饮用水源地取水点位 。同时还开展了乡镇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二是强化监管,保护水质。市委、政府的统一部署,依法关闭影响水源地水质的二十余家砂石企业。全面清理和取缔了影响市民饮用水水源的养殖等污染源,使全市水环境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我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已连续三年达到100%。表 2008年2010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统计表类型单位2008年2009年2010年饮用水水源取水总量万吨281286297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总量万吨281286297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100

27、100考核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三、辖区内水质达到相应水体环境功能要求,跨界断面出境水质达到要求近年来,我市把水污染防治工作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为了加强后河水污染治理工作,市级相关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总体安排,加大了后河污染整治工作力度,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会同相关部门划定了城区和乡镇场镇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规范设置了保护区标志牌,并建设了饮用水源保护区隔离工程;二是加强了煤矿废水整治力度,督促皮窝赵家河煤矿建成了规范的煤矿井下废水治理工程,梨树乡偏岩子煤矿废水治理工程也即将开工建设。三是参加了市委、市政府组织的城区上游饮用水源保护区内非法砂石厂的取缔关

28、闭工作。四是加大对煤矿、砂石厂违法排污行为的查处力度,对治污设施未建成、未验收和“偷排、漏排”等违法排污行为的相关企业采取强制断电措施、责令停产整治,并实施了处罚。同时对流域沿线工业企业实行“关停一批、整治一批、深度治理一批”,同时实施流域限批,确保稳定达标排放;全市水环境质量明显好转,从2009-2011年上半年全市水功能区达标率一直保持在100%全市范围内无劣类水体。表 20092010年城市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汇总表类 别监测次数达标次数达标率%地表水水域功能区水质监测2424100出境断面水质监测2424100无劣V类水体无考核标准辖区内水质达到相应水体环境功能要求,跨界断面出境水质达

29、到要求四、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6dB(A) (城区)我市区域环境噪声污染以道路交通噪声、娱乐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为主,为有效防止噪声污染,我市先后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城区建筑工地夜间施工管理的通告、关于高考、中考期间禁止噪声污染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城区过往车辆、娱乐场所、开发商和施工企业严格按照“禁噪”文件要求进行作业和施工,2010年全年处理噪声投诉案件120余起,切实解决了噪声扰民问题。2010年,我市城区区域环境噪声监测按250米250米网格尺寸布点,有效网格测点位40个。按照国家噪声监测技术规范,5月开展区域环境噪声监测,中心城区2010年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5.8dB(

30、A)。表 2009年城区区域环境噪声监测结果统计表监测时间网格尺寸(米)有效监测点(个)平均等效声级dB(A)考核标准dB(A)2010年5月2502504055.8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低于56 dB(A)2010年平均值2502504055.8五、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35%二、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85%万源市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于2003年经省发改委批准立项,概算总投资4640万元,建设规模为日处理2.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1座和厂外截污干管10千米。2008年纳入中央扩大内需项目计划,建设工期3年。该项目于2009年4月开工,经过两年的建设,目前厂区所有建(构)筑物、机电设备、在线监控及中控

31、系统、化验设备等已安装完成,厂区绿化、亮化及硬化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全部完成,厂外截污干管完成建设9.2千米(含地方配套管网建设)。工程于今年1月经省环保厅现场验收同意投入试运行。现我市的污水处理厂日均处理污水1.2万吨,实现了达标排放。三、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率大于98%我市工业主要以冶金、建材、能源、食品加工等为主,主要污染物包括工业废水中的COD和氨氮,废气中二氧化硫、烟尘、工业粉尘和固体废弃物。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和四川省政府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始终把防止污染、保护环境放在重要位置,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正

32、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近年来,我市重点对冶金、建材、煤碳等行业重点水污染源和冶炼等重点行业大气污染源进行了清理整顿和限期治理,全市关停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小火电、小钢铁、小炼焦、水泥、小屠宰场等企业10余家,我市累计申请省级环保专项治理资金850万元、本级财政匹配达250余万元,带动业主投入1500万元实施工程减排项目,先后完成了9家建材公司的烟粉尘治理,14家养殖、1家药品加工、1家煤炭企业的废水治理。投资1.5亿元新建1家污水处理厂及1家垃圾处理厂,建成了石塘、永宁、赵塘、皮窝等乡镇场镇污水处理站和农村垃圾分类处置设施,从源头上实施了根治,对5余家重点污染企业实施了在线监控,大部分

33、已实现省市区县三级联网,正常运转率达到90%以上,为污染源科学化、网络化、数学化监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污染源整治,2010年重点工业污染源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9%,重点工业污染源烟尘排放达标率为99%,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为99%,工业粉尘排放达标率为99.5%,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达标率均在98%以上。33表 2010年重点工业污染源污染物排放达标率统计表类别重点工业污染源废水排放重点污染源废气排放排放量(吨)达标排放量(吨)排放达标率(%)烟尘工业粉尘二氧化硫排放量(吨)达标排放量(吨)排放达标率(%)排放量(吨)达标排放量(吨)排放达标率(%)排放量(吨)达标排放量(吨)排放达标率(%

34、)数量67.266.5399448.64444.1599374.2372.399.537613723.499考核标准重点工业污染源污染物排放达标率98%四、城市清洁能源使用率70%为有效改善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我市切实加快了城市天然气管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锅炉煤改气、餐饮大灶煤改气等工作,同时加大了宣传力度,深入宣传和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截止2010年底,全市总户数24995户。其中使用太阳能户数2000户,天然气用户11020户,液化气的用户为1400户,使用电的用户为3520户,2010年万源市巨能管道燃气有限公司中心城区天然气供应总量412.23万平方米,其中家庭用气量412.23万立方

35、米。2010年全市城市清洁能源使用率为71.77%,达到了考核要求。五、机动车环保定期检测率80%(只考核地级市) 六、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我市严格按照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标准和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工作的要求,以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化,袋装化收运管理为基础,切实加大对垃圾卫生填埋场管理和投入力度,强化垃圾卫生填埋无害化处理各个环节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狠抓安全运行,对进场垃圾严格按无害化标准进行处理,对每天进场的生活垃圾进行填埋、垃圾摊铺压实,为防止二次污染,投资580万元,采用添加生物处理(MBR)+膜分离(NF)等工艺技术处理渗滤液,建成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出水水质达到垃圾填埋

36、场污染物排放标准,20092010年进场生活垃圾10万余吨,处理渗滤液1万余立方,无害化处理垃圾10万余吨,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6.7%。表 2010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汇总表类 别单位2010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6.7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万吨5.2生活垃圾产生总量万吨5.38考核标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 七、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90% 我市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以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原则,加大了工业固体废物的监管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有力推进了工业固体废物的集中处置和利用,全面控制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有效减少其排放量,不断提高工业固体废物综合

37、利用处置率。一是以工业固体废物排污申报为基础,逐一核实,现场检查,加快工业固体废物处置设施建设,强化监督管理和环保执法,确保处置、贮存设施规范建设和正常使用,有效地防治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全面提高了工业固体废物利用处置率。二是按照处置固体废物的“三化”原则,积极推进清洁生产,从源头上减少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有效提高废物综合利用率。三是以防治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为重点,切实加强全市工业固体废物的全过程监管力度,完善固体废物管理体系。加强工业危险固体废物的转移管理,防止其在贮存、转移、处置过程中可能造成的二次污染。2010年达州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 32.56万吨,处置利用量为32.56万吨,

38、处置利用率为100%。表 2009年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排放统计表时 间固废产生量(万吨)固废处置利用量(万吨)固废处置利用率(%)2009年32.5632.56100考核标准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大于90% 八、危险废物依法安全处置我市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全面排查我市的危险废物源头,我市除各医疗卫生单位产生医疗废物外,无其他危险废物产生。我市严格按照生态市和环保模范城市的发展目标,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加强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所产生危险废物的监管力度,并要求各医疗机构与有危险废物经营资质单位签订长期处置合同并,要求处理单

39、位配备专业运输车辆和人员按时进行收集和转运进行处置,使我市的医疗危险废物达到了依法安全处置。第五章环境管理指标一、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落实到位,环境指标已纳入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制定创模规划并分解实施,实现环境质量公告制度万源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坚持在发展中保护环境,在保护环境中发展的指导思想,把创建四川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作为一项事关我市长远发展和人民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自2009年以来,我市委托重庆大学编制了万源市创建四川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规划,成立了以市委、政府主要领导和市级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创建省环保模

40、范城市领导小组,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制定并组织实施了万源市创建四川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实施方案,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实行目标管理,层层细化抓落实,使总体目标与阶段目标有效结合。全面治理工业和生活污染,加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碧水工程、蓝天工程、绿地工程,不断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努力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经过近3年的不懈努力,工业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城市环保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城市环境面貌和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确保了创模目标的顺利实现。二、建设项目依法执行环评、“三同时”,依法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我市高度重视环境影响评价工

41、作,对新建项目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建立和完善新建项目环境影响事项审批制度,把好环保准入关,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的发生和生态破坏,为建设宜居城市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严格执行环评及“三同时”,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情况综述。据统计,截至2011年6月底,万源市市应开展环评的114个建设项目,在市环保部门的督促下全部执行了环评,环评执行率达到100%。在万源市2009年以来已建成的建设项目中,共办理竣工验收77个(包含对2009年以前竣工项目验收19个。),2009年实施的114个建设项目中,有56个项目未竣工,或未动工,已竣工的58个项

42、目全部按照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要求落实了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2009年以来的建设项目“三同时”执行率达100%以上。按照“整体推进、分类指导”的原则,结合万源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行业发展战略目标和各领域规划的差异性,在组织编制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等有关专项规划时,在该专项规划草案上报审批前,组织了有关专家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并向审批该专项规划的机关提出了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查意见及有关说明,认真抓好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规划环评率达80%以上。1、 自2009年已来我市建

43、设项目依法执行环评、“三同时”制度的各类环境影响报告表9家、执行环境影响登记表达105家,执行率达100%, 依法开展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同时加强监管,促进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的落实,不定期对全市已办理环评审批手续的建设项目其配套环保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确保环保治理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对符合条件的试生产企业进行实时监控,督促完善相关污染治理设施,做到污染物的达标排放。加大对建设项目竣工环评验收力度,对违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的企业根据法律予以处理,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从严控制产能过剩、污染严重、高能耗、高物耗行业的投资规模,严格审批各类新、改、扩建项目,大大促进了我市产业结构的调整。 三、公众对城市环境的满意率大于85%自2009年开展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工作以来,为动员广大市民关心、支持和参与创模工作,市委、市政府狠抓宣传发动和氛围营造,借助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广泛动员。深入学校、社区、医院、酒店、商场、企业和家庭,编制并向各学校社区发放了万源市环境教育读本、环保科普知识手册10万册;在向前广场、萼山剧场通过“6.5”世界环境日为载体举办有奖知识竞赛、大型环保文艺演出、环保交流咨询活动,在城乡主要干道创模宣传标语,主要街道设置创模广告,悬挂创模标语;开展争创“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安静居住小区”和“环境教育基地”的活动;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