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计划]嘉兴市“十二五”教育科研.doc

上传人:音乐台 文档编号:1975882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作计划]嘉兴市“十二五”教育科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工作计划]嘉兴市“十二五”教育科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工作计划]嘉兴市“十二五”教育科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工作计划]嘉兴市“十二五”教育科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计划]嘉兴市“十二五”教育科研.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嘉兴市“十二五”教育科研工作规划为全面实施科研兴教发展战略,积极推进我市在十二五期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嘉兴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1-2020)的精神,结合我市教育科研实际,特制订本规划。一、基本背景“十一五”期间,嘉兴市教育科研工作秉承“为教育行政决策服务,为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服务,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的宗旨,以提升学校和教师科研水平为工作重点,关注学校科研质量的提高,努力探索优秀科研成果推广的有效途径与策略,积极拓展教育科研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1.积极承担重

2、大课题研究任务,以宏观研究为教育行政决策提供智力服务。相继完成了东部发达地区推进素质教育的问题与建议、嘉兴教育党史研究、改革开放三十年嘉兴教育发展研究,完成了“嘉兴市第三批社会主义时期党史、国史(嘉兴教育事业的发展、文革中的教育革命专题)”的研究撰写任务。出版了区域教育实践创新丛书,较全面地总结了改革开放30年,尤其是近10年来我市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与特色,为嘉兴教育整理了丰富的历史资料。组织实施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嘉兴教育改革发展”系列论坛活动,完成了嘉兴教育教学特色总结项目,结集刊印了追求教育的“绿色发展”嘉兴区域教育实践创新特色总结一书,与浙江教育报刊总社共同举办了“嘉兴市区域教育

3、实践创新特色研讨会”,在长三角地区成功推介了“十一五”期间嘉兴教育改革发展的特色经验。2.加强教育科研普及工作,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举办全市教育科研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论文写作辅导班和职教骨干教师科研方法培训班等活动,有近万人次参加;以校、县(区)、市三级推进的方式,开展 “个人教学问题”专项课题研究,建立学科群研讨机制,深化教科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普遍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3.强化科研过程管理,形成五级课题管理体系。完善嘉兴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课题研究的申报、立项、实施、结题、鉴定等工作,建立课题管理的长效机制,基本形成了国家级、省级、

4、市级、县(市、区)级、校级五级课题管理体系,构筑起运作良好的科研课题管理网络。“十一五”期间,成功申报立项教育部(国家级)课题5项,省级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413项。4.悉心培育优秀科研成果,打造嘉兴优秀教育科研品牌。“十一五”期间,我市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不断涌现,教育科研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在第三届浙江省人民政府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教学优秀成果奖的评选中,我市送审的16个研究项目, 5项获得一等奖,8项获得二等奖,获奖率达到13/16,处于全省领先地位。在浙江省教育科学和教学研究优秀科研成果评审中,获得2项一等奖、23项二等奖、55项三等奖。其中,区域推进中职学校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研究、生活作文

5、研究等一些优秀课题成果已经在省内外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教育科研工作还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对教育科研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有待进一步加深,教育科研工作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经费投缺乏制度性保障;教育科研工作机构存在弱化倾向,科研队伍的整体实力还不够强;高水平、影响大的研究成果数量不多,教育科研成果推广与应用缺乏有效方法;基层学校教育科研专职人员的流动性大,中青年教育科研骨干严重匮乏;教育科研工作的创新与发展还不能满足我市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在新的历史时期,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

6、要的颁布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实现教育现代化已经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根本目标,“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赋予了教育科研工作更艰巨的任务与更广阔的平台。今后的五年,是全市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五年,是我市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期,为此,需要我们以一种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努力把我市的教育科研工作推向新的高度。二、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积极实施“科研兴教”战略,强化教育科研工作的先导性作用,进一步加强对教育科研工作的领导,大力增加对教育科研工作的经费投入,不断壮大教育科研工作专兼职人员队伍,

7、积极完善教育科研管理机制,努力拓宽教育科研领域,提高教育科研实效,使教育科研为我市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我市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作出应有的贡献。三、工作目标到2015年,基本构建与我市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目标相匹配的教育科研管理运行机制,形成符合我市教育改革与发展实际需要的教育科研工作特色,实现教育科研的整体发展水平与教育现代化程度相一致。重点建设一批优秀教育科研基地,建成多个在不同研究领域具有较强研究实力的科研团队,培养一支数量足够的能为我市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智力服务的教育科研骨干队伍,广大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获得普遍提升。取得一批数量较多、质量较高、类型丰富,能够有效促进教育实践

8、的优秀科研成果,力争产生多个在省内外乃至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多元化的教育科研成果推广策略与模式,使教育科研对推进我市教育改革创新、促进教育科学决策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四、基本任务1.大力加强教育科研组织机构和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基地建设,健全各级教育科研管理机构,强化市属学校教育科研管理机构职能,完善市、县(市、区)、校三级教育科研工作网络;提高教育教学研究机构和教师培训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的科研能力,形成一支在不同教育教学领域具有较强研究实力和较高指导水平的教育科研专家团队;建设30个左右市级示范性教育科研基地,建立10个左右以在省内外

9、具有较大影响的优秀科研成果为基础、以富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团队为依托的富有特色的教育科研项目研究工作室;进一步充实教育科研工作专职人员和专门研究人员,为教育科研专职人员提供业务进修的机会和条件,不断提高教育科研工作专职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2.积极优化教育科研管理和指导。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工作的学术规范建设,建立健全教育科研管理制度,实现对全市教育科研课题申报立项、实施过程、成果评审、成果推广等环节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坚持立足于解决我市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点、难点、热点、焦点问题,规划好相应的科研项目,依照教育教学研究的实际需要和中小学校的教育科研特点,调整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管理类型与方式,实

10、行重大课题招标立项研究、一般课题分类立项研究和微型课题多维立项研究。形成专业指导与教师自主研究协同互动的分层管理机制,积极推进校本研修。实施科研下校、科研下乡活动,推动教育科研的均衡发展。3.不断创新教育科研工作方式。从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基础性、行动性和校本化等特点出发,不断优化教育科研指导工作方式,切实增强教育科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研究内容的全纳化,加强管理策略研究,深化德育问题研究,拓展综合问题研究,细化学科教学研究;实行研究手段的多元化,倡导行动研究,重视调查研究,强化应用研究,尝试叙事研究,关注实证研究;努力促进教育科研工作的普及和科研质量的提高。紧密与省内外教育科研机构和群众性教育

11、学术团体进行合作与交流,形成提高与普及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呼应的研究格局,建构起适应教育现代化建设需要、开放而富有实效的教育科研工作体系。4.大力提升教育科研水平和质量。积极拓展科研工作视野,借助长三角区域教育科研专家,培养和整合全市优秀科研骨干力量,在“十二五”期间,力争在全市形成5个以上具有较大创新意义和实践推广价值的教育科研品牌,取得20项左右富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科研成果,产生100项左右在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具有良好效果的优秀科研成果,促进广大中小学教师在不同层次上和不同领域中获得较好的教育科研成效。5.切实加大科研成果推广力度。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采取多种形式,通

12、过组织优秀科研成果汇展、推介活动、融入教师继续教育和出版专著、刊物介绍、网络传播等多种渠道,积极推进国内外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以及我市新世纪以来所取得的教育理念先进、富有实践价值的优秀教育科研成果的应用与转化。同时通过实证研究,不断提升和拓展优秀成果的内涵特质,以增强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针对性和普适性,努力促进优秀教育科研成果转化为教育实践的先进“生产力”。 6.优化教育科研信息工作。积极创新科研信息工作思路,努力办好嘉兴教育、嘉兴教育学院学报和教育信息资料等教育理论资料刊物,不断提升刊物的质量,发挥网络平台优势,搭建多元化的学习交流平台,实现网络与纸质文本信息的互通与共享,努力通过良好的教育科研

13、信息工作,引领先进的教育理念与科学的教育方法,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良好的教育科研信息服务。五、保障措施1.大力加强教育科研工作的领导。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大宣传力度,把教育科研工作摆在教育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位置。强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主要领导和学校主要领导的教育科研意识,在全市教育系统形成“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科研兴师”的浓厚氛围。采取积极措施,通过政策导向和表彰奖励等措施,形成教育科研工作的有效激励机制,努力繁荣我市的教育科研事业。2.完善教育科研经费保障机制。依照教育法、教师法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相关规定,以及嘉兴市在“十二五”期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要求,构

14、建政府财政专项拨款与单位配套投入相结合的科研经费筹措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大教育科研的政策和经费支持力度,设立专门教师教育科研经费教育科学规划招标立项课题项目经费、教育科研成果出版资助经费和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专项奖励经费,充分调动广大教育工作者参与教育科学研究的积极性,提升教育科研在推进教育改革创新中的地位与作用。3.加强对教育科研工作的检查评估。在区域教育发展性评估、学校发展性评价、教师专业职务晋升和各类业务评优项目中,突出教育科研的评估内容,加大教育科研工作的重视力度。在衡量一个区域、一所学校是否切实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一系列评估中,重视教育科研工作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

15、设、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情况,把是否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活动,参与教育科学研究项目,作为评估的重要标志。六、改革项目1.实施教育科研“领雁工程”。加强教育科研骨干教师的培训培养是提升我市教育科研水平和整体实力的奠基工程和当务之急。在“十二五”期间,实施我市教育科研的“领雁工程”, 培育10个左右在不同领域具有较强研究实力的科研团队,培养200名左右具有先进教育理念、良好师德师风、较强科研能力的科研型名师,培训1000名左右教育科研骨干教师,80%以上教师在参与体验教育科研过程中提升教育教学创新的理念和能力。充分发挥科研团队的优势和科研领军人物的作用,形成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的教育科研格局。2.实施“研训

16、一体”的科研工作模式。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开拓精神,把开展教育科学研究与教师科研素质培养紧密结合,推进教师自主发展。深入实践研究教师培训、教育研究机构“研训一体”运行策略,积极引领基层学校的校本研修。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初步形成特色鲜明、富有实效的“研训一体”科研工作模式,以促进我市教育科研工作的特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3.实施教育科研“项目导师制”。在“研训一体”的基础上,以项目研究为载体,通过“项目导师制”的方式对教育科研骨干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培养,重点扶持优秀科研课题。以本土专家为主,聘请省内外教育专家作为科研骨干教师和重点项目研究的导师,培养一批中青年教育科研中坚力量,培育一批优秀科研

17、课题,切实提高我市教育科研的整体实力,提升我市教育科研的整体水平。七、课题指南为更有效地推进我市教育科学事业在 “十二五”期间的发展,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先导作用,根据我市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制定下列课题指南。本指南仅列出可供参考的若干主要选题范围,以作研究者自行设计具体课题的方向性参考,各县(市、区)和各级各类学校可依照各自的实际情况,参考本指南另行设计具体课题:1.教育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素质教育实施策略研究3.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研究4.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研究5.教育国际化问题研究6.综合(特色)高中办学模式研究7.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8.区域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改

18、革研究9.学前教育发展问题研究10.义务教育阶段小班化教育研究11.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研究12.义务教育县域化实施素质教育研究13. 新形势下特殊教育问题研究14.区域教育科研工作创新研究15.新形势下民办教育发展研究16.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实践研究17.学校发展性评价研究18.新形势下教师培养模式研究19.嘉兴名师教育艺术的总结研究20.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机制研究21.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建设研究 22. 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下的校长培养研究23.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24.新形势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践研究25.新时期共青团、少先队工作研究 26.青少年闲暇教育研究27基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学业评价研究28.普通高中学科基地建设的研究29职业高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研究30终身教育视域的成人教育创新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