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图版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ppt复习课件(共31张PPT).ppt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78430 上传时间:2019-01-28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中图版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ppt复习课件(共31张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2018中图版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ppt复习课件(共31张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2018中图版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ppt复习课件(共31张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中图版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ppt复习课件(共31张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中图版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ppt复习课件(共31张PPT).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章末总结,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1确定晨昏线 (1)晨昏线(圈)的基本特点 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是地球的一个大圆。 晨昏圈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 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均为0。 (2)晨昏线的运动 自东向西运动,和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晨昏线摆动幅度和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幅度相同。,(3)晨昏线判读 依据自转和运动趋势:顺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到昼为晨线,由昼到夜为昏线。 时间推算法:处在012时之间的晨昏线为晨线,处在1224时之间的晨昏线为昏线。,2确定南、北半球或南、北极点 (1)侧视图,通常是上北下南。 (2)极点图,南顺北逆。 (3)经度数变化,自西向东东经不断增大,西经不断减小,进而结合(1)(

2、2)判读。,(4)纬度数变化,纬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纬度数向北减小为南纬。 (5)与节气结合,3月21日至9月23日(春分到秋分),有极昼的为北半球,有极夜的为南半球。 3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1)确定直射纬度,作图确定:过地心的太阳光线与赤道平面的夹 角。 平面图读图确定:晨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与晨昏线的夹角。 直立物体影长为零的纬线。 出现极昼或极夜的纬度数和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互余。 极点的太阳高度角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 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H90纬度间隔,根据特殊节气,春、秋分直射赤道,夏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直射南回归线。 (2)确定直射经度 根据时间推算,地方时为12时

3、的经线,即为直射经线。,中线判断法:昼半球的中线即为太阳直射经线。 直立物体影长为零的经线。 4推断地方时 关键是利用6时经线和18时经线,注意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如图:,5季节或日期的判定 (1)利用北半球昼夜长短:昼长夜短或北极附近有极昼现象,则为北半球夏半年,反之为冬半 年;若昼夜等长,则为春分日或秋分日。 (2)特殊日期的判定 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或晨昏线经过极点),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内全为夜,则为12月22日前后;若为昼,则为6月22日前 后。,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的斜交关系,6确定日出、日落方位 (1)春分、秋分各地均正东升起、正西落下。 (2

4、)3月21日至9月23日(北半球夏半年),各地均为东偏北升起,西偏北落下(极昼极夜区除外)。 (3)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北半球冬半年),各地均东偏南升起,西偏南落下(极昼极夜区除外)。,7确定日出、日落时刻 日出时刻,即为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日落时刻,为该地纬线与昏线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 (1)晨线上的各地同时日出,昏线上的各地同时日落(同时指同时刻)。 (2)同一条纬线上各地日出、日落的地方时分别相同(相同地方时)。 (3)计算公式:日出12昼长/2或日落12昼长/2(公式还可以变化)。,8确定昼夜长短 晨昏线将地球上的纬线分成昼弧和夜弧两部 分,昼长的小时数等

5、于该纬线昼弧所跨经度除以15的商,夜长的小时数是夜弧所跨经度除以15的商。 9确定极昼和极夜的范围及变化 如下图,晨昏线由AOB向MON摆动过程中(春分到夏至)极昼范围由北极点向低纬扩展,其范围是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度数,其他变化过程以此类推。,下图中,M为赤道与某一经线L1的交点,北半球任一纬线L2上两点Q1、Q2分别位于经线L1的东、西两侧。完成(1)(2)题。,(1)若某日晨线和昏线分别经过M、Q1和M、Q2,且Q1、Q2之间经度差达到最大值,则 ( ) AQ1、Q2间地球表面上的最短路线经过北极点 BM、Q1之间连线与地轴相交 CM、Q1、Q2三点位于同一经线圈上 DQ1、Q2两点的直立

6、物日影分别朝西、朝东,(2)若两个不同日期的晨线分别经过M、Q1和M、Q2,且Q1、Q2与L1之间地方时差不等,则Q1、Q2( ) A可能同是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 B可能都位于东半球 C不可能在同一时区 D不可能出现在1至6月间,【解析】 (1)结合材料及题干信息可知,若晨线经过M、Q1时,M点的地方时为6时,Q1的地方时最晚为12时,则M、Q1的经度差最大为90;若昏线经过M、Q2时,M点的地方时为18时,Q2的地方时最早为24时,则M、Q2的经度差最大为90;由此可知Q1、Q2之间经度差最大为180,即Q1、Q2位于同一个经线圈,由于Q1、Q2位于北半球,则此时Q1、Q2之间地球表面上的最短

7、路线经过北极点,故选A。,(2)当晨线经过M、Q1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当晨线经过M、Q2时,太阳直射北半球;若Q1、Q2同是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则Q1、Q2与L1之间的地方时差是相等的,选项A错误;由于Q1、Q2与L1之间的地方时差未知,因此可能都位于东半球,也可能位于同一时区,选项C错误;1至6月间,太阳可能直射北半球,也可能直射南半球,故Q1、Q2可能出现在1至6月间,选项D错误。 【答案】 (1)A (2)B,下图为“某日部分地区昼夜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按东、西半球划分,图上阴影部分主要位于_半球,此时甲地地方时是_时。 (2)按南、北

8、半球划分,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_半球,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_。 (3)该日乙地的白昼时间长约_小时。 (4)如果晨昏线与甲地所在经线的夹角为10,则该日正午时分上海(31N)世博园场馆的太阳能电池板与建筑物外墙面(墙面与地面垂直)之间最合适的夹角约为_。,【解析】 第(1)题,图中区域大部分位于20W经线以西,即西半球。甲位于赤道和晨线的交点,地方时为6时。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甲地大约位于30W,太阳直射点的地方时为12时,运用地方时计算公式可计算出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60E。第(3)题,甲、乙两地大约相差7.5,可计算出乙地日出时的地方时为630,再计算出该纬度的昼长约为11小时。,第(4)题,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图1),即此时太阳直射10N纬线。直射点和上海的纬度差是21,可以计算出上海此时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2169。再通过绘图明确墙面、地面、阳光之间的关系,即可推断出电池板和外墙的夹角(图2)。,【答案】 (1)西 6 (2)北 东经60 (3)11 (4)6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