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科技]道路建筑材料精品课程.doc

上传人:音乐台 文档编号:1979616 上传时间:2019-01-28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0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科技]道路建筑材料精品课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工程科技]道路建筑材料精品课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工程科技]道路建筑材料精品课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工程科技]道路建筑材料精品课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科技]道路建筑材料精品课程.doc(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0年度高职高专省级精品课程申报表课程名称 所属专业大类名称 所属专业类名称 所属专业名称(专业课程填写 课程负责人 所属学校 推荐单位 申报日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xxxx年xx月填 写 要 求一、 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二、 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三、 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其他说明”栏中注明。四、 除课程负责人外,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填写14名主讲教师的详细信息。五、 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其他说明”栏中注明。1课程负责人情况1-1基本信息姓 名性别男出生年月1 最终学

2、历大学本科专业技术职务高级工程师、高级讲师电 话学 位工学学士职业资格证书高校教师资格证、道桥专业测量工、材料检测工考试资格证传 真所在院系E-mail通信地址(邮编)教学与技术专长工作简历: 1-2教学情况1近五年来承担的主要课程课程名称周学时届数学生总人数2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1-3技术服务近五年来承担的技术开发或技术服务(培训)项目:2. 主讲教师情况1-1基本信息姓 名性别出生年月最终学历专业技术职务电 话学 位职业资格证书传 真所在院系E-mail通信地址(邮编)教学与技术专长工作简历: 1-2教学情况1近五年来承担的主要课程课程名称周学时届数学生总人数2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1-

3、3技术服务近五年来承担的技术开发或技术服务(培训)项目: 2. 主讲教师情况2-1基本信息姓 名性 别出生年月最终学历专业技术职务电 话学 位职业资格证书传 真所在单位E-mail通信地址(邮编)教学与技术专长工作简历: 2-2教学情况1近五年讲授的主要课程2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12-3技术服务12. 主讲教师情况2. 主讲教师情况1-1基本信息1-2教学情况1-3技术服务3. 教学队伍情况本课程教学队伍按与生产过程相结合的课程开发设计、教材体系建设、实习实训条件建设等实际需求统筹规划组建,教学队伍情况如下表:3-1人员构成(含兼职教师)3-2教学队伍整体结构3-3教学改革与技术服务培训近五年来

4、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不超过十项);主持或参与的技术服务(培训)项目、完成情况及成果、效益1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教学改革、教学研究课题名称项目进展情况项目来源、效益2教研、教改解决的问题(1)教学团队教研、教改课题的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道路建筑材料课程的课程标准、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教学、案例建设中,对课程改革起到积极显著作用。(2)教研、教改产学研成果给以“案例”、“项目”为主线组织的教学提供了案例素材。促进了具有高职高专、工学结合课程特点教材群的建设。(3)相关课题的研究成果直接用于了我院路桥专业紧缺人才培养计划与方案的制定和优化,推动了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建

5、立和完善。(4)研究课题为课程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提供了实作条件。3技术服务培训项目完成情况及成果、效益以上技术服务及培训项目我们大多都安排学生和教师共同参加完成,完成情况良好,取得了丰硕成果和巨大经济及社会效益,保证了课程的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学做一体化的教学,也为课程更好完成实践环节教学创造了条件,使教学方法和手段得到创新,让学生直接参加对外技术服务,有利于课程的工学结合、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可促进教学改革与加强实践教学。3-4师资培养近五年师资培养情况(包括执教能力培养、职业技术能力培养等)为了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构成优化、执教能力和职业技术能力高的师资队伍,学院制

6、定了科学合理的教师培养计划,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注重教师执教能力和职业技术能力的培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 教师执教能力和职业技术能力培养措施(1)学院优先安排课程组教师参加了国内外业务培训、学术交流,保证了教师执教能力、职业技术的能力的进一步提高。(2)学院有目的地安排课程组教师承担过对外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工作,让教师到工程建设第一线参加顶岗锻炼,培养教师实践教学能力。(3)学院给教师提供到路桥工程建设第一线锻炼的机会,丰富教师实践经验,增强职业技术能力,学院鼓励教师获取工程系列职称,成为双师型教师。(4)课程组教师积极开展各类教研活动,定期举办教学研讨会、公开课、集体备课等教研活动,以

7、求教师执教能力培养、职业技术能力整体提高。2. 师资培养成效通过对课程组教师的培养,所有教师的教学能力、专业技术水平和科研水平提高很大。(1)通过培养,教师的执教能力、职业技术能力显著提高,教学效果显著。培养的学生职业能力强,社会认可度高,课程对应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或专业技能水平证书获取率高,在80%-90%。就业率90%以上。(2)所有课程组教师都承担过对外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工作,有的教师还到工程建设第一线参加过顶岗锻炼,教师职业教学能力好,双师型教师达83以上。(3)全部教师通过培训分别获取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4)教师积极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目前,专任教师成员硕士学历占教师总数的67%。

8、(5)近五年,所有6位专任教师均获得过学院的教学个人先进奖。(6)作为团队主要成员的道桥专业教学团队2008年被评为云南省省级创新教学团队。4课程设置4-1课程性质与作用4-1-1课程目标我院是一所高等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我们培养的目标是为交通运输一线培养高级技术人才,而学院下属公路分院是为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一线培养高级技术人才。道路建筑材料课程涵盖公路分院公路与桥梁、城镇规划、工程测量、建筑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地下工程与隧道技术、建筑工程技术、道路建筑材料检测、工程监理全部九大专业,道路建筑材料课是我院公路分院所有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公路桥梁工程学科的支撑课程之一。道路建筑材料课程人才培养

9、的总目标:采用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引导、行业标准规范牵引的教学法组织道路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教学中不断完善道路建筑材料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注重工学结合,实现培养具有道路桥梁工程建设高职业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目标。道路建筑材料课程建设的子目标:在以上人才培养总目标下,课程建设有以下四个子目标:健全完善理论教学各个环节的教辅资料;健全完善实践性教学各个环节的教辅资料;对各种教学手段进行创新研究;对先进教学方法进行使用探讨。 1)知识目标知识目标:获得有关道路建筑材料的技术性能与应用的基本知识和必要的基本理论,知道材料的取样、检测、验收等操作规程。知识目标的实现而获得的有关道路建筑材料技术性

10、能与应用的基本知识和必要的基本理论,能够为公路专业后续课程学习打好基础,并能将其应用于道路建设实际工作中。2)能力目标(1)获得常用建筑材料取样、检测、使用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获得课程所要求的全部试验基本技能训练。能力目标的实现强化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而获得的本课程试验基本技能和实践技能要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要,使学生顶岗就业能力得到提高,并利于学生高质量就业和满足学生持续能力的发展的需要。(2)获得主要路桥工程常用混合料组成设计技能培训。(3)能利用所获得的道路建筑材料知识与技能为公路专业其它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提供帮助。3)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整体目标:本课程学习领域任务是培养具备道路建筑材料知识

11、与实践技能的路桥建设的高级工职业资格水平或行业技术员、助理工程师水平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人才。60%以上的学生毕业5年以后,可达到上述工种的技师以上职业资格的水平或行业工程师以上水平。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获得的职业技能高、适应社会和公路建设需要的高素质技术人才从而证明了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课程目标正确性,并说明我院道路建筑材料课程的省级精品课程建设必要性和重要性。使我院在完成人才培养目标中道路建筑材料课程教学适应社会和公路建设需要和适应高职高专教学发展的需要。4-1-2课程作用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是在1952年我校建校时就开设的第一专业,道路建筑材料课程依托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开设并茁壮

12、成长。道路建筑材料是专业平台的专业基础及核心课程,也是公路桥梁工程学科的支撑课程之一,是公路桥梁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监理、试验检测、概预算、管理等相关行业技术人员必备知识,本课程学习领域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具备道路工工程建设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技术人员。经过50多年的建设,使该课程在我院道桥类专业人才培养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在交通行业内有着较广泛的影响,为云南省交通行业培养了大批高技能技术应用性人才。道路建筑材料课程目前涵盖了我院公路与桥梁、城镇规划、工程测量、建筑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地下工程与隧道技术、建筑工程技术、道路建筑材料检测、工程监理所有九大专业,因此道路建筑材料课是我院公路分院所有

13、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1)课程体系:本课程对前、后续课程具有较好的衔接性,根据其在课程体系及行业生产中的作用,将其性质定位为本专业的主核心课和基础课。本课程学习领域为道路建筑材料,在课程体系中承上启下的作用。2)前续、后续课程:前续课程:工程制图、工程力学、材料力学、土质与土力学、工程地质等课程;后续课程: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技术、公路勘测设计、隧道工程等课程;3)本课程在前续、后续课程课程中的作用:是对前续课程实用技能、技术的具体应用;同时,是完成后续课程教学的必要基础。4)行业作用:道路建筑材料是道路建筑工程的物质基础、材料、结构、施工是的四大组成部分之一,从根本上说,材料是基础,材

14、料决定了道路建筑物的结构形式、施工方法、工程质量、使用寿命和道路建筑物的总造价。因此,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道路建筑材料,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能,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是一个路桥工程建设者的必备技能,也使得道路建筑材料课程成为道路建筑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4-1-3课程性质道路建筑材料课程是围绕公路桥梁建设领域中路桥建筑材料应用与技术性能实验检测任务开设的一门课程,是我院重点专业“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及其相关专业群开设的一门主要基础及核心课程。课程以道路建筑材料应用为核心工作任务,基于本核心工作任务来组织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为目标的项目化课程。本课程对前续、后续课程

15、具有较好的衔接性,根据其在课程体系及行业生产中的作用,将其性质定位为我院公路分院“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 专业及其相关专业群的基础及核心课程。4-2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1理念道路建筑材料为一门应用技术学科,在进行课程整体设计时我们遵循职业性、开放性、实践性原则,提高学生的顶岗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缩短学生顶岗就业的适应周期,利于学生高质量就业;利于学生持续能力的发展(从中、高级工向技师、高级技师和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方向发展),坚持强化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主要课程设计的理念有:1)建立“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和动态的、形式多样的立体教学内容,通过各种教学环节的改革和创新实

16、现课程教学目标。2) 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中做到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结合,工作任务与学习任务结合,工作方法与学习方法结合,工作内容与学习内容结合,工作能力与学习能力结合。3)构建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训与资格证考试相结合,学校教学与社会需要相结合的教学模式。4)全程实例贯穿式教学,增强学生对实际工程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道路建筑材料的应用能力。5)实践教学以现场真实工作项目为载体,以模拟仿真型和真实工作现场为学习场所,将学习与工作岗位紧密结合。实现工学交替、项目引导、行业标准牵引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前掌握就业岗位的职业技能、知识和态度需求,体验现场工作者的职责,为实现就业后的零距离上

17、岗奠定了基础。2思路道路建筑材料课程整体设计的思路为在课程整体设计中我们始终坚持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培养能力为本位,牢牢抓住学生职业技能目标的核心,课程教学服从和服务于学生的职业需要,教学内容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效融合。首先考虑行业发展需要,以基于工作过程的开发设计思路,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进行课程开发和设计,深入调研,按照教育教学规律确定课程教学目标,然后再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制定完善的课程标准和课程教学大纲,根据课程教学大纲选择教学内容,确定课程教学体系。同时还通过分析学习者的知识和能力结构,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每一个学习情境是针

18、对某一类或某几类道路建筑材料实际问题来设计一个融理论与实践教学为一体的学习单元,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全程实例贯穿式教学,使工学交替、项目引导、行业标准牵引的教学模式有机融于每一个学习情的教学内容中,我们在不同的学习情境中设计不同的任务,把道路建筑材料课程学习内容设计为六个学习情境,通过六个学习情境的综合实训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实现了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做到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设计合理。具体思路如下:(1)以我院大型仿真实训基地(省级示范实训基地)为依托,模拟公路工程建设典型工程的生产过程,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并在实训基地完成课程部分

19、内容的技术综合训练,并取得试验工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2)利用校内试验室进行开放式教学,进行学院“教学工厂”形式的教学,按基于公路工程的典型生产过程通过仿真实训,组织完成教学过程;(3)依托我院大型仿真实训基地(省级示范实训基地)及本课程建设成果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工作;(4)把我院的校办企业实训基地“云南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 “云南交通土木工程检测研究中心”、“云南云通监理咨询有限公司”、“云南云路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云南通谷公路工程有限公司”、“云南公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办成学生顶岗实习、教师接受专业实践锻炼的稳固基地;(5)紧随学院国家级“道桥实训中心”的建设,道路建筑材料课程也

20、将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为课程的提升打下更坚实的基础;(6)利用学院与云南公路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及中国云南公路桥梁工程总公司、西南交通建设工程总公司、云南省公路工程监理咨询公司、西南交通建设工程总公司等近百家大中型路桥工程建设企业联合,建立了本专业稳固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实施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和学生顶岗实习提供了充分的保障。5教学内容5-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课程教学内容针对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人才培养目标三方面具体要求,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全程实例贯穿式教学;工学交替、项目引导、行业标准牵引的教学模式有机融于教学内容中。知识目标实现而获得的有关

21、道路建筑材料技术性能与应用的基本知识和必要的基本理论,能够为公路专业后续课程学习打好基础,并能将其应用于道路建设实际工作中。能力目标实现的强化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而获得的本课程试验基本技能和实践技能要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要,使学生顶岗就业能力得到提高,并利于学生高质量就业和满足学生持续能力的发展的需要。人才培养目标实现而获得的职业技能高、适应社会和公路建设需要高素质技术人才从而证明了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课程目标正确性,并说明我院道路建筑材料课程的省级精品课程建设必要性和重要性。使我院道路建筑材料课程教学适应社会和公路建设需要;适应高职高专教学发展的需要。本课程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通过消化

22、和吸收,把道路建筑材料课程理论与实践知识有机地融合到教学内容当中,教学内容既先进又实用,很好地处理了课程技能训练难题。本课程采用模块化结构构建了从“理论教学学习实训技术学习工程项目综合实训职业能力综合训练”的课程内容教学体系,将课程的主要理论知识点和实践教学环节分为6个学习情境,提高实践课的比例,同时增加了专门的“课外实训”时间。在教学内容选取上基本理论以“必须够用”为度,重点突出关键能力和道路建筑材料应用能力的训练,反映当前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5-2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5-2-1. 教学内容的组织按课程组织过程和方式不同,本课程体系由课堂理论教学学习模块、实验室实训学习模块、工程项目综合训

23、练学习模块三大部分组成。1)理论教学学习模块课堂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建筑材料基本知识,并通过大量的工程图片和工程案例拓展学生的知识面。2)实训技术模块通过实验室实训学习训练学生对各种道路建筑材料进行取样、试验、检测的能力,并能正确填写质检报告和判断各种道路建筑材料质量优劣。3)工程项目综合实训在课堂理论教学知识和实验室基本试验检测训练完成之后,通过建筑工程实际工程项目进行综合训练,本实训模块要使学生具备工程施工现场质检员和施工员岗位相关职业能力,材料的工程应用能力。5-2-2.教学内容的安排1)具体做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设计思路,重新组织课程教学内容。本课程以高职生就业岗位与本课

24、程相关的工作过程为参照系,采用走出去请进来方式,建立院企结合,构建出与路桥工程建设紧密相连的学习情境,以真实体现工程建设实际的学习情境,完成特色教学内容的安排。2)具体思路:每一个学习情境是针对某一类或某几类道路建筑材料实际问题来设计一个融理论与实践教学为一体的学习单元,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全程实例贯穿式教学;工学交替、项目引导、行业标准牵引的等教学模式有机融于每一个学习情的教学内容中,在不同的学习情境中设计不同的任务,通过六个学习情境的综合实训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3)教学内容的安排: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岗位过程性知识为主线,精简陈述性知识;以

25、课程教学强调实践选取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过程重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融合。课程在理论教学和实验室基本试验检测训练完成后,通过建筑工程实际工程项目进行综合训练,实现课程内容的重新序化。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打破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内容的安排上要满足创新教学方法,拓展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需要。5-2-3.教学内容课时安排:总学时108课时,实践教学68课时,理论教学40课时,实践教学学时比例62%,使本课程成为实践性极强的课程。5-2-4. 教学内容的具体情景设计:教学内容通过不同的学习情景来表现,本课程设计了六个学习情景学习

26、情境1 岩石与集料性能检测与分析 教学设计学习领域道路建筑材料学习情境1:岩石与集料性能检测与分析学时:32其中:理论学时:8实践学时:24教学目标:能力目标:会进行岩石、细集料、粗集料主要技术性质的试验检测分析;能进行矿质混合料组成设计;能进行岩石、细集料、粗集料的工程运用。知识目标:描述岩石物理常数及力学等技术性质;描述细集料、粗集料物理常数及力学等技术性质;解释岩石、集料、粗集料其技术要求;叙述集料级配概念及矿质混合料组成设计。教学内容: 理论教学任务: 岩石、集料基本知识学习:岩石、集料基本类型、来源、工程应用;岩石、集料基本力学、物理、化学技术性质要求,技术性质与工程应用的关系;道路

27、岩石制品和桥涵用岩石制品类型及工程应用;集料的级配及级配参数、砂细度模数计算;矿质混合料的组成设计基本要求、级配理论、级配曲线范围的绘制及用试算法和图解法对矿质混合料进行组成设计。实践教学任务: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件制作试验;岩石饱水率和抗压强度试验;岩石真密度试验;岩石毛体积密度试验;岩石磨耗率试验;粗及细集料筛分试验;粗及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粗及细集料堆积密度试验;粗及细集料压碎值等试验。教学方法教学媒介实施地点采用讲授法;仿真项目教学法;教、学、做一体化;结合图示、材料实物讲授法;教师指导,学生实际操作,独立完成试验。 让学生对照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独立完成试验,利用

28、试验课课件、摄影资料引导学生完成试验及理论教学。多媒体教室、岩石试验室、集料试验室考核与评价方式学生必备技能教师必备技能工学成果1、考核:工学成果60%、知识点检查30%、学习态度10%2、评价:通过对学生试验操作实作能力、试验结果处理能力的考核,及对学生作业和试验报告认真批改来进行学生学习情况的考核与评估教学,并评估教师教学效果。能进行岩石及集料基本项目试验操作、能对矿质混合料进行组成设计;会岩石、细集料、粗集料的工程运用。职称达到要求、具备一定实践经验及道路专业知识,能熟练讲授“学习情境1”有关内容;具指导学生进行岩石及集料基本试验操作能力。能进行岩石及集料基本项目试验操作;会岩石、细集料

29、、粗集料的工程运用;能对矿质混合料进行组成设计。学习情境2 石灰、水泥性能检测与分析 教学设计学习领域道路材料建筑材料学习情境2:石灰、水泥性能检测与分析学时:14其中:理论学时:4实践学时:10教学目标能力目标: 能进行石灰与水泥主要技术性质试验检测,能判定石灰与水泥质量,会使用石灰与水泥;知识目标:描述胶凝材料定义和分类;石灰制造、石灰消化和硬化;知道常用水泥品种,叙述石灰、水泥技术性质要求及技术标准、性能及应用。教学内容: 理论教学内容:胶凝材料定义和分类、工程应用等内容;石灰制造、石灰消化和硬化,石灰的技术要求和技术标准,石灰的应用和贮存;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

30、山灰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及道路硅酸盐水泥等水泥的技术性质要求及技术标准、性能及应用。实践教学内容: 石灰有效氧化钙和氧化镁含量试验;水泥细度试验;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试验;水泥安定性试验;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教学方法教学媒介实施地点理论课为讲授法;讨论教学法;开放式试验教学法;教师指导,学生实际操作独立完成试验及理论教学。结 让学生对照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独立完成试验,利用试验课课件、摄影资料引导学生完成试验多媒体教室、水泥、水泥混凝土试验室考核与评价方式学生必备技能教师必备技能工学成果1、考核:工学成果50%、知识点检查30%、学习态

31、度20%2、评价:通过对学生试验操作实作能力、试验结果处理能力的考核,及对学生作业和试验报告认真批改来进行学生学习情况的考核与评估,并评估教师教学效果。能进行石灰、水泥基本试验项目实验操作。职称达到要求、具备实践经验及道路专业知识,能熟练讲授“学习情境2”有关内容;具指导学生进行石灰、水泥基本试验操作能力。能进行石灰、水泥材料基本项目试验操作及应用。学习情境3 水泥混凝土、建筑砂浆、稳定土性能检测与分析 教学设计学习领域道路建筑材料学习情境3:水泥混凝土、建筑砂浆、稳定土性能检测与分析学时:30其中:理论学时:10实践学时:20教学目标能力目标:能进行水泥混凝土、建筑砂浆和稳定类材料主要技术性

32、质试验检测;能进行水泥混凝土、建筑砂浆、稳定类材料的组成设计。知识目标:描述水泥混凝土、建筑砂浆、稳定土材料、混凝土外加剂种类及其它品种水泥混凝土;叙述水泥混凝土、建筑砂浆、稳定类材料的组成材料、技术性质、工程应用、组成设计。教学内容: 理论教学内容:水泥混凝土组成材料、技术性质;根据水泥混凝土组成材料试验资料进行混凝土组成设计;混凝土的质量的波动、质量的评价方法、混凝土生产质量水平认知;混凝土外加剂种类、性能和应用;路面混凝土组成材料、技术性质、路面混凝土组成设计;高强、流态、钢纤维、碾压式、彩色、超塑早强、特快硬滑模等混凝土认知;建筑砂浆、稳定土材料定义、分类、组成材料、技术性质、组成设计

33、。实践教学内容:水泥混凝土矿料掺配及现场取样;水泥混凝土稠度试验及强度试件制件;水泥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验;建筑砂浆和易性检测及强度试件制件试验及建筑砂浆抗压强度试验;稳定类材料击实试验;稳定类材料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试件制件试验;稳定类材料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稳定类材料EDTA试验。教学方法教学媒介 实施地点理论课采用讲授法;实验开放手段;采用真实及仿真项目教学法进行水泥混凝土、建筑砂浆、稳定类材料组成设计,使做到教、学、做一体化;试验课采用教师指导与实际操作手段相结合让学生独立完成试验。让学生对照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34、、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独立完成水泥混凝土及砌筑砂浆、稳定类材料试验,利用试验课课件、摄影资料引导学生完成试验。 多媒体教室、水泥及水泥混凝土、稳定类材料试验室考核与评价方式学生必备技能教师必备技能工学成果1、考核:工学成果70%、知识点检查20%、学习态度10%2、评价:通过对学生试验操作实作能力、试验结果处理能力的考核,及对学生作业和试验报告认真批改来进行学生学习情况的考核与评估,并评估教师教学效果。掌握水泥混凝土和建筑砂浆、稳定类材料基本项目试验操作;能进行水泥混凝土、建筑砂浆、稳定类材料的组成设计。职称达到要求及具备一定实践经验及道路专业知识,能熟练

35、讲授“学习情境3”有关内容、具指导学生进行水泥混凝土和建筑砂浆、稳定类材料基本试验操作能力。具水泥混凝土、建筑砂浆、稳定类材料运用能力,会进行水泥混凝土、建筑砂浆、稳定类材料组成设计及应用。学习情境4 沥青材料、沥青混合料性能检测与分析 教学设计学习领域道路建筑材料学习情境4:沥青材料、沥青混合料性能检测与分析学时:20其中:理论学时:8实践学时:12教学目标能力目标:会进行沥青材料、沥青混合料主要技术性质试验检测,能进行沥青材料应用及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知识目标:描述沥青材料、石油沥青、煤沥青、乳化沥青、改性沥青;叙述石油沥青技术性质、技术标准及沥青材料主要技术性质试验检测;描述沥青混合料

36、、热拌沥青混合料、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冷拌沥青混合料、桥面铺装沥青材料等其它沥青混合料;叙述热拌沥青混合料组成结构和强度理论、技术性质和标准、对组成材料技术用求、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叙述沥青混合料主要技术性质的试验检测方法教学内容: 理论教学内容:沥青材料与沥青混合料定义、分类、优缺点,组成和结构、技术性质、技术标准;煤沥青组成和结构、技术性质、技术标准;乳化沥青组成、形成机理、技术性质与标准、应用等;改性沥青概述、分类、特性、技术要求、应用和发展等。热拌沥青混合料组成结构和强度理论、技术性质和标准、对组成材料技术用求、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冷拌沥青混合料、桥面铺装材

37、料等其它沥青混合料。实践教学内容:沥青针入度试验;沥青延度试验;沥青软化点试验;沥青混合料试件制作(击实法);压实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教学方法教学媒介实施地点讲授法与试验实际操作手段相结合进行教学;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让学生对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公路工程沥青路面设计规范独立完成沥青与沥青混合料试验,利用试验课课件、摄影资料引导学生完成试验多媒体教室、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室考核与评价方式学生必备技能教师必备技能工学成果1、考核:工学成果70%、知识点检查20%、学习态度10%;2、评价:通过对学生试验操作实作能力

38、、试验结果处理能力的考核,及对学生作业和试验报告认真批改来进行学生学习情况的考核与评估,并评估教师教学效果。掌握沥青材料主要技术性质试验操作、具沥青材料应用能力;会沥青混合料主要技术性质试验检测操作、能进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职称达到要求、具备一定实践经验及道路专业知识,能熟练讲授“学习情境4”有关内容、具指导学生进行沥青及沥青混合料主要技术性质试验检测操作能力。会沥青材料主要技术性质试验操作、具沥青材料应用能力;会沥青混合料主要技术性质试验检测;能进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学习情境5 工程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应用 教学设计学习领域道路建筑材料学习情境5:工程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应用学时:2其中:理

39、论学时:2实践学时:0教学目标能力目标:能识别各种工程高分子聚合物材料;会在工程中运用各种工程高分子聚合物材料。知识目标:描述工程高分子聚合物材料概念、分子结构、分类;土工布分类、特点;描述聚合物混凝土、聚合物水泥混凝土、聚合物胶结混凝土;叙述高分子聚合物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叙述工程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土工布、聚合物混凝土、聚合物水泥混凝土、聚合物胶结混凝土、高分子聚合物改性沥青混合料工程应用。理论教学内容:l 工程高分子聚合物材料概念、分子结构、分类、工程应用等;l 土工布分类、特点、土工布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等;l 聚合物混凝土、聚合物水泥混凝土、聚合物胶结混凝土性能;l 高分子聚合物改性沥青

40、混合料性能、工程应用等。教学方法教学媒介实施地点利用工程高分子聚合物材料样品实物、试验课课件、摄影资料结合工程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完成本学习情境的学习。让学生对照国家标准公路土工合成材料试验规程、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了解土工合成材料的各个试验,利用工程高分子聚合物材料样品实物、试验课课件、摄影资料引导学生完成本学习情境的学习。多媒体教室及实验室考核与评价方式学生必备技能教师必备技能工学成果1、考核:工学成果50%、知识点检查30%、学习态度20%。2、评价:通过作业批改和提问,让学生观看工程高分子聚合物材料样品实物,认真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考核与评估。了解各种工程高分子聚合物材料试验方法

41、,掌握各种工程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在工程中应用。职称达到要求、具备一定实践经验及道路专业知识,能熟练讲授“学习情境5”的有关内容,具各种工程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应用知识能力。知道各种工程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在工程中应用情况。学习情境6 建筑钢材性能检测与分析 教学设计学习领域道路建筑材料学习情境6:建筑钢材性能检测与分析学时:4其中:理论学时:2实践学时:2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能进行建筑钢材主要性能试验操作;会金属制品材料在实际工程中运用。知识目标:描述钢材分类、类属、技术性质及化学成分对钢材性能的影响,钢材的冷加工和热处理对钢材性能的影响;叙述金属制品在工程中的应用与技术要求。教学内容:理论教学内容:钢

42、材分类、类属、技术性质、化学成分对钢材性能的影响;钢结构用钢材技术要求;钢筋和钢丝在混凝土工程中的应用与技术要求。实践教学内容:钢筋抗拉试验;钢筋焊接接头拉伸试验;金属弯曲试验。教学方法教学媒介实施地点利用多媒体课件及力学试验室金属制品基本试验设备和金属制品试样在试验操作过程中做好本学习情境教学,取得学习情境6优良教学效果。让学生对照国家标准金属拉伸试验方法、金属弯曲试验方法、钢筋焊接接头拉伸试验方法标准独立完成金属试验,利用试验课课件、摄影资料引导学生完成试验。多媒体教室及力学试验室考核与评价方式学生必备技能教师必备技能工学成果1、考核:工学成果50%、知识点检查30%、学习态度20%2、评

43、价:通过对学生试验实作能力、试验结果处理能力的考核,及对学生作业和试验报告认真批改来进行学生学习情况的考核与评估,并评估教师教学效果。会金属基本实验项目试验操作、能进行试验资料整理,试验报告编写,能在路桥工程中合理使用金属制品。职称达到要求、具备一定实践经验及道路专业知识,能熟练讲授“学习情境6”有关内容,具指导学生进行金属制品基本实验项目的试验操作能力。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试验及试验报告编写。5-3 教学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教材及相关资料)1. 教材本课程一直选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国交通土建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姜志青主编的道路建筑材料作为使用教材,该教材在2005年内容

44、有了很大扩充,纳入了国际国内的新材料及新标准,比较适用。2005年后我院选用姜志青主编的道路建筑材料(第二版)教材进行教学,2010年开始使用该教材第三版教材。目前,我们正在与公路行业、企业合作编写具工学结合特色和适合高职高专教学需要的道路建筑材料教材,教材准备在2013年出版。 2. 实验教案我们编写完成了工学结合好,并与课程教学配套实验大纲、实验教案、实验成绩考核办法等教学资源供实践教学使用。3实训项目指导书我们编制了普通水泥混凝土、稳定土、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等实训项目任务书,能让学生在课堂理论知识学习和实验室基本试验检测训练完成之后,通过实际工程或模拟工程项目进行综合训练,再现工程实际状况,使学生得到工程真实或仿真的综合训练,达到教学内容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4其它教学资源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