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三字经.doc

上传人:音乐台 文档编号:1979651 上传时间:2019-01-28 格式:DOC 页数:210 大小:488.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教育]三字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0页
[幼儿教育]三字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0页
[幼儿教育]三字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0页
亲,该文档总共2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教育]三字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教育]三字经.doc(2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三字经全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稻粱菽,麦黍稷

2、。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青赤黄,乃白黑,此五色,目所识。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叶。九族者,序宗亲,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五伦者,始夫妇,父子先,君臣后。此兄弟,及朋友,当顺序,勿违负。有伯叔,有舅甥,婿父翁,三党名。斩齐衰,大小功。至缌麻,五服终。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唯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源。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为学者

3、,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乃孔伋,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究。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

4、。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蠃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舆图广,超前代,九十载

5、,国祚废。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权阉肆,寇如林,李闯出,神器焚。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由康雍,历乾嘉。民安富,治绩夸。道咸间,变乱起。始英法,扰都鄙。同光后,宣统弱。传九帝,满清殁。革命兴,废帝制。立宪法,建民国。古今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史虽繁,读有次。史记一,汉书二。后汉三,国志四。兼证经,参通鉴。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彼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如负薪,如挂角

6、,身虽劳,犹苦卓。苏明允,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若荀卿,年五十,游稷下,习儒业。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彼虽幼,身已仕,尔幼学,勉而致。有为者,亦若是。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人遗子,金满籯,我教子,惟一经。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三字经共1000多字,自南宋问世以来,已有700多年历

7、史,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三字经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经典启蒙读物,即使在今天,也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功用。第一讲:人性本性专精画外音三字经是我国古代的儿童识字课本,是中国传统的儿童启蒙读物,成书大约在九百多年前的宋朝。三字经一经问世,即广为流传,实际上成为全国通用的儿童教材,而在和百家姓、千字文合称的“三百千”中,只有三字经被尊称为“经”。为什么这样一本小书被历代人们奉为经典?钱文忠教授又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解读这部传统启蒙经典?在看似简单易懂的字句背后,都包含着

8、什么样的深意?而对于今天的人们,三字经还有着什么样的启发意义呢?请听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解读三字经系列第一集。钱文忠:今天每到开学的时候,我们都会看见很多可爱的孩子背着一个很大的书包,里边装满了各种各样的课本,沉甸甸的一个书包。这个课本分门别类,语文、数学、外语,印刷精良,由国家教育部门统一编纂、统一发放,这是现代的孩子。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在传统的中国孩子们用什么东西来做教科书呢?用什么样的教科书来启蒙呢?毫无疑问当然是有的,只不过当时没有一种政府统一安排的教科书,启蒙的,没有。而到了中国宋朝以后,突然出现了一部三字经,来历不明。为什么说它来因不明呢?我们连它的作者是谁都不怎么知道,而这部书三字

9、经,从宋朝开始一直到今天,流传不绝。这部书有什么特点呢?从内容到形式它都有自己的特点。从形式上看三字经嘛,三个字一句,三个字一句,琅琅上口,非常易于记诵,在古代是可以唱的。在中国宋朝以后流行的像这种传统的启蒙书里边,我们知道叫“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统称“三百千”,这都是孩子启蒙读物。那这里边大家一听这个排列,“三百千”马上会有一个感觉,为什么这个三字称经呢?为什么百家姓不叫百家姓经呢?为什么千字文不叫千字经呢?那就彰显了三字经的重要性。在我们传统文化当中,把一部书称为经,那这是至高无上的一种地位和荣誉,三字经就是这么重要的一部传统的启蒙经典。也许大家会说,既然是给儿童看的书,那它一

10、定很简单了,有什么值得讲的呢?错了,这个看法,三字经的确非常简明扼要,但是也正因为它简明扼要,它以最简洁明快的方式凝聚了最深厚的文化传统,所以我们必须用心去阅读,用心去体会,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三字经所经传达给我们的一种文化信息,我们才能理解三字经为什么能够流传到今天,我们才能理解三字经对于今天我们这些中国人来讲,特别是今天我们这些还在学习过程当中的孩子们来讲,有什么不可替代的意义。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三字经。画外音为什么一本儿童启蒙读物、一个儿童识字课本,被大家尊称为三字经,在看似简单易懂的文字背后,都包含着什么样的深意?而钱文忠教授又会对传统经典三字经做出什么样的解读呢?“人之初,性本善;

11、性相近,习相远。”钱文忠:“人之初”,人出生的时候,“性本善”,天性本就是善良的。就在这么貌似简单的六个字背后,就有非常丰富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它讲了是一个人性论的观点。也就是说,人性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的本性究竟是善良的还是恶的?古今中外,所有的文化传统都绕不开人性论的问题。因为无论如何,我们必须首先认识我们自己,认识人。在中国传统当中,关于人性论的讨论非常地丰富多彩,在先秦的时候,就儒家传统当中就有三派说法,一派孔子的说法,我们后面还会讲到儒家的创始人,孔子的说法是什么呢?就是接着三字经的后六个字,“性相近,习相远”,什么意思呢?孔子认为啊,人的本性差距并不太大,由于后天的熏染,环境的影响,会

12、变得差别越来越大,本性相距并不远,这是孔子的说法。换句话说,孔子并没有告诉我们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孔子置而不论,留个悬念。荀子,也是儒家非常重要的一个思想家,荀子甚至和法家有好多关系,荀子的看法是什么呢?“人之初,性本恶”,人的天性本来是恶的,这是荀子的看法。这个看法比较容易得到我们的理解,这不难啊,因为我们看一个小孩子生下来,呱呱落地,他饿了他要吃奶,他会管母亲很劳累吗?他会管母亲有没有奶汁吗?他会考虑母亲是不是在生病吗?不会的,他非要吃奶,而如果有几个孩子的话,可能几个孩子争先恐后地要求吃奶。那人的本性从这个角度来看,谈不上善良,对吧?那么,“人之初,性本善”究竟是谁的思想呢?是孟子一派的

13、思想。亚圣孟子,孟子这一派的思想家,儒家思想是认为“人之初,性本善”的,大家不要小看关于人性善恶的这种分野,实际上中西文化就在这里开始了不同的发展轨道,我们用最简单的方法来说明这个问题。在西方的文化传统当中,它认为每个人都是有罪的,人都是有原罪,只有上帝是无罪的,那也就是说,“人之初,性本恶”,正因为每个人都是有罪的,所以我谁都不能相信,我不能相信你,我不能把从管理上、社会管理运作上来讲,我不能把所有的权力交给某几个人,我不放心,因为谁都是有毛病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把管理的权力、运作的权力予以分散,相互监督,彼此独立,我创设出一套严格的制度来限制你,西方的文化传统就这样发展下来。而中国的文化传

14、统的主流就是接着三字经开始的六个字,也就是说接着孟子的思想走了下来,“人之初,性本善”。我们相信每个人天性是善良的,每个人都有觉悟,所谓满街都是圣人,“人人皆可为尧舜”,那还需要制度吗?每个人都是自觉的嘛,每个人都知道不要横穿马路啊,不要在红灯的时候横穿马路啊,每个人都应该知道不要随地吐痰,每个人都应该知道不要去损害别人的利益啊,那主要应该是教育他,去引导他,去培养他,而不是用制度去规范他。所以千万不要小看这六个字,这六个字里边的精义非常非常深。画外音即使在中国儒家学派的内部,对于人性是善是恶的看法也并不统一,就有性善、性恶、有善有恶三种说法,而争论也从来没有停止过,这充分说明了人性问题的复杂

15、。孟子以充分的理由来证明他的性善论观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四心说”,那么钱文忠教授对于“性本善”又是怎么看的呢?钱文忠:孟子何以断定“人之初,性本善”呢?孟子这么说有什么理由呢?作为一个大思想家,孟子当然不会信口胡说,他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自然有他的道理。在孟子当中,他说人要有“四心”,“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孟子就认为人必须有这四种心。恻隐之心,一种同情心;羞恶之心,一种觉得不好意思、害羞,觉得一种很自省的一种心;辞让之心,应该让,彼此谦让,彼此谦退;有是非之心。他认为人必须有这四个心,没有这四个心,那就称不上

16、是人了。这是孟子的看法,比如讲“无羞恶之心,非人也”,这个我们比较好理解,人都有一种害羞之心,比如我曾经举过一个例子,比如讲我们都记得美国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影星,玛丽莲梦露有一张照片,这个照片传遍了世界,她正好穿着裙子,在路上走,经过一个地下的出风口,地下的出风口突然上来一股很大的气浪,把梦露的裙子给吹起来了,梦露一个动作是赶紧捂着这个裙角,这是什么,羞恶之心,她觉得害羞,赶快把裙角给捂住。羞恶之心世人皆有,我们在历史上可以举出好多例子,来证明人性的问题很复杂。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曹操,大家都知道,曹操有四个儿子,当然历史学家好多人认为曹操恐怕不一定有四个儿子,但是历来的传统说法,都说曹操有四个

17、儿子,曹植,才华横溢,文采斐然,为人忠厚,非常温良,曹植的才华高到什么地步呢?在曹植以后的几百年,有一个同样是大才子的人,谢灵运,谢灵运讲如果天下的诗才,天下写诗的才华,有一石的话,一石,这两个字读音都可以念,有这么多份量的话,曹植一个人占了八斗,这就是“才高八斗”这个成语的来历,剩下的两斗是谁的呢?谢灵运也不客气,我,一斗半,那么还有半斗谁的呢?全中国别的人来分。但是谢灵运那么高傲的人,有才华的人,都心甘情愿地认为曹植一个人占八斗,而曹植的天性,他觉得这个名位,自己能不能接他父亲曹操的班,是天定的,他不费尽心机去争,好,曹丕,曹丕这个人跟曹植是兄弟啊,都是曹操的儿子啊,可这两个亲兄弟这个人性

18、、本性,相差可就太远了。曹丕也有文采,曹丕也有诗歌流传下来,但是跟曹植比恐怕差得太远了,他只能这一群人去分那个半斗,他那个兄弟一个人占掉八斗,他只能去分那半斗。但是他同时呢也好舞枪弄棒,曹丕啊,非常擅长剑术,在中国武术史上曹丕是有一席地位的。同时这个人占有欲非常强,比如攻下邺城的时候,曹军攻下邺城的时候,曹丕冲进去先干什么呢?他不是指挥将领,不是去安抚民众,也不是先去库房里看看有什么战利品,他没有,他先冲到袁熙的家里去,把袁熙的太太甄氏抢过来做老婆。因为甄氏很漂亮,他占有欲极强,这是曹丕,至于他后来怎么继承了曹操的位置,大家都知道,他跟曹植不相往来,亲兄弟啊。画外音“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

19、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相传这是由才高八斗的曹植所做的七步诗,是对于急于迫害自己的兄长曹丕的质问,也是他们之间真实关系的写照。为什么亲兄弟都会有这么大的差距?他们的另外两个兄弟又是什么样的人呢?钱文忠:曹操还有一个儿子叫曹彰,外号黄须儿,就他这个头发胡子可能都是黄的,非常骠悍,这个人在史籍上没有留下过他好写诗的记载,只留下过他力大无穷、武艺精湛,他射箭百步穿杨,能够射中百米以外的一根头发丝,而力气大到什么地步呢?有一次曹彰很有意思,有一次不知道怎么跟老虎打起来了,他跟老虎打架,他把老虎的尾巴缠在自己的胳膊上,这老虎就动不了了,老虎没他的劲儿大,他把老虎扽住了。又有一次,据说这曹彰呢去找一个象打

20、架,他估计跟人打实在不过瘾,都打不过他,他过去把那象给摁在地上,那象也动不了,所以曹操在战争当中,比如他见到马超那个时候,纵横驰骋、所向披靡的时候,曹操就哀叹,咳,假如我这个儿子曹彰在此,有你马超什么事?可见曹彰的性格就是勇武骠悍,傻不楞登,他没有什么心机。曹操还有个儿子,曹冲,这是中国著名的神童啊,曹冲称象是个很有名的故事,史籍上记载,说当时孙权为了讨好曹操,就送了一头象给曹操,大象,当时的中原地带象很少,看到这么一庞然大物,曹操就带着手下的群臣,将领,都琢磨说,这象有多重?那怎么称?哪儿去找那么大的秤啊?没有,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这象有多重,曹冲那时候还不到十岁,就在旁边说,哎,这有什么难的

21、,来来,开条船过来撑条船来,把这个象搁到船上,那么船不就沉下去了吗?我在船边划一道线,再把这个象给牵出来,接下来我就有办法知道这个象有多重。他怎么做呢?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往上搬石头,一块块石头往上搬,看这个船,哎,刻得这道线又到了,我就称称石头多重,这像不就有多重了吗?这是利用的排水量的原理嘛。还有一种说法更聪明了,曹冲就叫人一桶桶往船上倒水,也倒到这么高,那我倒进去几桶水,每桶水几斤,我不就知道了吗?这个故事我想说明的是同样是曹操的儿子,四个儿子,天性差距就很大,完全不像兄弟。所以我们对“人之初,性本善”这六个字是不是可以打个小小的问号?但是我想,“人之初,性本善”这六个字,是中国文化对

22、人类的美好信念和期望,如果这么去理解它,我想是比较稳妥的。画外音一样的父母,一样的家庭环境,即使是亲兄弟,在天性上也有着极大的差距,这也是一种社会现实。如果说天性是由先天决定,是无法改变的话,那么接下来三字经又传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呢?钱文忠:“人之初,性本善”是孟子的思想,接下来“性相近,习相远”,就是孔子的思想,这比较符合孔子的思想,但跟前面那六个字是有点矛盾的,大家发现了吗?你既然“人之初,性本善”,那怎么后来又变成“性相近”了呢?对吧,但后面六个字就是“性相近,习相远”,人的本性本来差距并不远,“习”在这里不是学习的意思,是熏染的意思,受影响,被熏染,被污染的意思。本性本来差距并不远,

23、但是因为后天你受到环境的影响,受到各种各样外部环境的熏染,差距越来越大。用这个话去解释我前面讲的这个故事,也是可以成立的,也许曹植、曹丕、曹彰,曹冲小时候,三个月的时候,大家都差不多,但是由于后来成长的经历不同,环境不同,差距越来越大,也是可以解释的。在这方面我们千万要注意,古人是非常重视后天的环境的,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也有。我老家是无锡的,无锡下来有一个县,现在也是一个市叫宜兴,也是很有名的,陶都,出紫砂,当地当然出了很多很有名的人,但是其中有一个人恐怕是最有名的,周处,晋朝的周处,这个人天性善良,天性不坏的,蛮好的一个人,但是由于从小父母双亡,就没有人去教育他,没有人去引导他,没有人给他上

24、规矩,慢慢地就瞎混,在周围瞎混,受到了这种不好的风气的熏染、影响,长大了以后啊,变了一个非常粗鲁、暴躁、野蛮的人,就动不动跟人打架,打得人家头破血流,满地找牙,他力气很大,那么这么一来,周围的人见了周处就躲,都惹不起我还躲得起,谁愿意被你打啊?周处自己不知道,因为他没有羞恶之心,没有是非之心,这个心被遮掩掉了。有一天呢,他突然发现,哎,怎么谁见我都躲啊?他就去问一个老者,一个长者,一个老爷爷,那就明他天性不坏,他对老人还是尊重的,他就去问这个老爷爷,“老人家,为什么乡邻啊,邻居啊,乡亲啊见了我都躲呢”?他没有上去把老爷爷也打一顿,他没有,他是比较尊敬地问老人家,这就反映出他天性不错,老人家理都

25、不理,说你不知道啊,周处,我们这边有三害啊,周处说“哪三害?说来听听”,第一,前面山里出了一只猛虎,经常下来吃人吃家畜,这是一害,害得大家鸡犬不宁。第二,你看,村前面的河里有一条蛟龙,那基本上就是大水蛇了,一种蛇,恶蛇,谁都不敢游泳,不敢下河捕鱼,不敢游过河去。周处说,这不才两个吗?三害,还有一害呢?那老人家说,就是你周处。周处这一下,他天性好,他一下子觉得,哎哟,原来我那么坏了已经,我原来我觉得挺好的一个人啊,我也知道尊敬老人,怎么一下子乡亲把我当一大害啊?幡然醒悟。在传说当中,周处上山杀掉了这个老虎,为民除害,下水潜到河里斩杀了这个蛟龙,为民除害,而自己从此良心发现,本性善良的天性发现,彰

26、显出来,从此一路上进,奋发前进,后来还当了很大的官,为老百姓做了好多的好事,在历史上留下了非常好的名声,周处的墓还在。画外音对于任何一个孩子来说,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后天环境,再善良的天性都会受到污染,这就是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那么,怎么样才能保证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三字经会告诉我们什么样的方法呢?“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钱文忠:三字经接下来讲的是“苟不教,性乃迁”,什么意思啊?如果不去教育,如果不接受教育,这个教可以理解成两方面,如果不去教育他,或者人不接受教育的话,“性乃迁”,善良的本性就会发生变迁,你的人的本性坏的东西就会生发出来。周处,前面周处这个故事,也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27、,苟不教,性乃迁嘛。而“教之道,贵以专”,教育的道,根本大道,最重要的是什么?最珍贵的是什么?专一,在三字经里,学习是一种生命的过程,必须一心一意地去经历。在历史上,我们也可以找到很多的故事来说明三字经的这一点。我们知道,明朝著名的一个书画家唐伯虎唐寅,当然恐怕现在好多人知道唐伯虎还是因为周星驰,因为有唐伯虎点秋香,大家都知道,那在历史上的唐伯虎是和沈周、文征明、仇英并列为“明四家”,了不起的才子,风流才子,大画家。唐伯虎从小生活在一个小康之家,从小就有绘画的天才,天性很好,不错,有天赋,很早啊,这个绘画就小有名声,所以当地的富豪之家,经常把小唐伯虎请去作画,那唐伯虎当然有点沾沾自喜,少年成名

28、,风流倜傥,但是唐伯虎的母亲,很了不起的一位女性,就觉得你这样浅尝辄止,稍有一点点成就就满足,你不行,你必须专心致志,好好给我去这几年画,把绘画艺术给钻透了。那么母亲就跟唐伯虎讲了,沈周那个时候已经成名了,大画家,就住在离家不远的地方,我给你理好包裹,理好行李,你,当然妈妈不舍得,但是为了你的前途,你去跟沈周学画。那唐伯虎也很高兴,反正离家也不远,就背着妈妈给他准备的行李,高高兴兴的去拜沈周为师。到了沈周那里,稍微学了几年,一两年吧,唐伯虎发现,哎,自己很不错嘛,再看看老师的画,也不见得比我强到哪里去,我这也很不错,又开始动了这个脑筋,又不太专心。想回家,想家了,我想回家,沈周看出了唐伯虎的心

29、理活动,也没怎么想,就通知自己的太太,也就是唐伯虎的师母,说准备一桌饭菜,送送唐伯虎,让他出师吧,让他回去吧,不用再学了,他不是觉得不错吗?做完了这桌饭菜,就把这个饭菜送到院子里一间独立的房子里,这间房子呢,唐伯虎从来没去过。画外音这到底是一间什么样的房子?为什么老师从来不让唐伯虎到这里来呢?而唐伯虎的这次经历,又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钱文忠:唐伯虎走进这间房子一看,哎呀,发现这房子怪了,怎么天底下有这样的房子?怎么怪呢?这房子居然有四扇门,他进去一扇门,东南西北各一扇门,而每一扇门外,都是不同的风景,这一道门外边姹紫嫣红,那一道门外这莺歌燕舞,这一道门外边流水潺潺,唐伯虎好玩啊,他不专心啊,

30、他一看,哟,这师傅可真够坏的啊,原来花园里有那么好玩的去处,他不告诉我,我今天满师了,他告诉我了,我也先不吃饭了,我先出去看看。往东门,想去看姹紫嫣红,看花的时候,咚一下,撞一包。往南门,想去看莺歌燕舞的时候,咚一下,撞一包。往西门,想去看小溪潺潺的时候,咚一下,撞一包。头上三包,这才明白全是沈周在墙上画的。沈周在墙上画了三扇门,画了外边的风景,唐伯虎一下明白,他聪明,他天性还是够的,原来画无止境,自己这点还差远了。那这个时候沈周就进来了,唐伯虎啊,吃完饭你可以走了,别学了,你很厉害。唐伯虎扑通跪下,老师,您还是再让我跟您好好学几年,从今往后,专心致志,又学了好多年,那这个时候呢,沈周就告诉他

31、,你真可以走了,你已经学有所成,不必再跟着我。唐伯虎的性格也已经改了,就自己下厨去做一桌菜,谢师宴,来感谢老师对他的栽培,他又把这个菜做好一桌,放到房间里,那么这个菜里面有鱼嘛,江南嘛,鱼虾多,旁边就跳过来一只馋猫,要来吃这个鱼,唐伯虎当然就要把这猫给赶走,不能让它吃了,师傅没吃,这猫一窜,朝东墙上的窗口想逃出去,啪,这猫撞一包掉下来了,这猫爬起来往南墙跑,那儿有一窗,啪,又掉下来,猫也撞了三包。唐伯虎自己忘了,自己在练习绘画的时候,在墙上画了三扇窗,这猫也不分出来。这个故事无非是要说明,你学任何一样的东西,必须专心致志,必须持之以恒,你才会有所成。那么三字经接下来还讲述了好多关于学习环境的问

32、题。因为我们知道,如果把一个孩子比喻成花朵的话,那么他的成长和教育环境就是花朵所赖以生长、所赖以开放的土壤,我们应该为学习中的孩子,准备什么样的土壤条件?我们应该给他创造什么样的外部环境?请大家听下一讲。第二讲:环境师生画外音“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在这段三字经中,讲了孟母是如何教育孟子的,这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还讲述了窦燕山的五个儿子为什么都能够考中科举,这就是五子登科的故事。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儒家思想十分强调父亲和教师的绝对权威,但是当父亲或教师有错误的时候,该如何对待?我们现代人又该如何正确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33、思想观点呢?请继续关注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解读三字经第二集。钱文忠:三字经在“教之道,贵以专”以后,紧接着又是四句,哪四句呢?“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昔孟母,择邻处”这样六个字,以另外一个名字而闻名,孟母三迁,孟母三迁出于西汉刘向的一本书,叫列女传,讲历史上各种伟大的女性,而孟母这个故事也在里面。这是什么样一个故事呢?孟子小时候,父亲很早就去世了,家境非常贫寒,所以住在一个破房子里头,而这个破房子还不能在城里头,古代也是一样啊,城中心的房价贵,住在城外,而且城外还不能在城外很好的地段,在哪里呢?在墓地旁边。那么经常有人出殡,办丧事,小孟子耳濡目染,天天生活在这样的环境当中,他就受到

34、了熏染,所以小孟子从小就学人家哭丧,他没事就哭,没事就摔瓦盆,过去孝子摔瓦盆,学各种各样的丧仪,这当然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孟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怎么办呢?竭尽所能搬家,从第一个住处搬到第二个住处,第二个住处搬到了哪里呢?不巧,搬到了市集上,搬到了一个商业街的附近,而隔壁恰好是个肉铺,肉铺当然要天天杀猪卖肉,天天要在那里剁肉,小孟子又没有事干,学着肉铺天天也在那剁肉,然后讨价还价,学人家这一斤肉多少钱,这是后腿,这是前腿,这俩蹄子,这个下水,就变成了一个卖肉的孟子。那么孟母当然更着急,这当然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好的,更何况当时是看不起商人的。咬咬牙,再搬家,这对于一个生活很贫寒的家庭来讲,是非常艰

35、难的事情。这一次搬到哪里?第三个家,搬到了一所学校的附近,弦歌不绝,书声琅琅,孟子受到了学校的熏染,就从此开始学什么呢?学打躬,作揖,因为这是师生之间的规矩,跟着耳朵听着在那儿背,读书念书,变得彬彬有礼,这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这个故事说明什么?说明为了孩子的成长,必须给孩子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和成长环境。“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那么接下来的故事,“子不学,断机杼”是怎么一个故事呢?小孟子长大了,长大了要读书去了,但是呢,还是个孩子嘛,童心嘛,经常翘课,孟子读书也烦,经常逃课,不去上课。有一天啊,这小孟子又逃回来了,听着听着课没劲又逃回来了,孟母正好在织布,因为孟母那个时候

36、主要靠织布、靠卖布来维持生活,一看到孟子又回来了,说过孟子好多次的孟母这个时候一句话没讲,就把织布的梭子,机杼,就是织布的梭子给弄断了,敲断了,这当然就意味着这一匹布,马上就要织成的一匹布全毁了,无数个夜晚的辛劳就白费了。孟子是个好孩子,他当然非常孝顺自己的母亲,就跪下来,就问妈妈,您为什么要这样?孟母就告诉他,读书、学习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就像我织布,我必须从一根根线开始,先一小段一小段的,才能织成一匹布。而布只有织成一匹了,它才有用,才可以做衣服,才可以做被背单,对不对?你这读书也是这个道理,你不能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像你这样半途而废,浅尝辄止,你怎么能够成才呢?那孟子受到了母亲的教育,从

37、此以后专心致志一心向学,后来成为了一代亚圣,成为中国儒家思想的代表性人物。这就是三字经的孟母的故事,孟子母亲的故事。简单吗?不简单,这里边蕴含着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什么文化?宗法文化,以父亲为主家长是男性,为什么讲到教育的问题,居然先把母亲放在前头呢?画外音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父亲是一家之主,妇女的地位很低,甚至大多数妇女都不识字。那么教育孩子当然首先应该是父亲的责任,但是为什么三字经在提到教育孩子的问题时,却是先讲孟母如何教子?而不是先说父亲应该如何教育孩子呢?钱文忠:我想这个解释还是可以解释的,有这个几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就像我以前讲的,“人之初,性本善”是孟子一系的思

38、想,所以到举例子的时候,总要从孟子那一系来举,就这个亚圣是怎么培养出来的。不巧,孟子从小父亲就去世了,孟子的父亲并没有对孟子的教育、孟子的成长产生多大的影响,孟子是在他母亲的教育之下开始了做学问,开始了成为亚圣的这样的人生旅程。所以用孟母来做例子,另外一个,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在中国传统社会当中,女性受教育的机会很少,大量的女性甚至包括这些名门望族的、豪门的女性,好多并不识字。我的老师季羡林先生,季先生的母亲就是不识字的,但是当回想起自己所接受的最早的教育的时候,季先生也好,胡适也好,很多大学者也好,都首先想到自己的母亲,也许自己的母亲并没有读过书,也许自己的母亲可能连字都不识。母亲的教育作

39、用是巨大的,母亲是一个孩子最早的老师,更是一个孩子终生的导师。母亲尽管在传统社会当中没有受过很好的教育,但是,母亲对孩子的道德的养成,对一些良好习惯的养成,对孩子人格的养成,母亲的作用绝对是至关重要的。画外音我们常说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是终其一生的,那么父亲应该对教育孩子负什么责任?在孩子的成长之中,父亲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钱文忠:那么三字经接下来的是比较冷僻的一个故事,“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又是四句诗,窦燕山是五代时期的一个人,是历史上一个真实人物,他出身于富豪之家,非常有钱,但是窦燕山人不怎么样,他虽然很有钱,但是他经

40、常恃“财”傲物,这个财不是才气的才,财富的财,还小心眼,还见难不救,反正这个人不怎么样。窦燕山在年轻的时候所以就遭了报应,什么样一个报应呢?在中国传统当中,这是天大的报应,年到三十,膝下无子,没儿子,这在中国是最大的报应。那么窦燕山有一天在梦里边梦见了自己的父亲,自己的父亲就教育他,你现在这样的为人处事,这种做法行为举止是不好的,你应该改过,你应该乐善好施多做好事。醒过来以后,窦燕山在梦中接受了父亲的教诲,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仗义疏财,修桥铺路,济难扶困,变成了名甲一方的一个好人,一个善人。不久以后,就有了五个儿子。那么按照传统的说法,年过三十才有子,在古代几乎就是中年得子了,而窦燕山牢牢记住自

41、己的教训,呕心沥血的去教育这五个孩子。这五个孩子后来三个中了进士,两个中了举人,这就是“五子登科”这个成语的来历。五子登科讲的就是窦燕山的五个儿子中了科举了,登科了,到今天咱们的五子登科已经变了,变成了娘子,票子,车子,房子,位子,咱们今天讲五子登科早就忘了这典故了,这个典故出于三字经,就在于此。三字经觉得仅仅讲这么五子登科的故事还不够,那么接下来就是非常有名的六个字,“养不教,父之过”。这里的养有两层意思,生养、养育的意思,你做爸爸的,你不能光把孩子生下来,你不去教育他,你只管生育他只管养育他,但你不去教育他,那是什么?是你父亲的过错,是你父亲的罪过。从历史上可以找到一正一反的故事,来解释这

42、六个字“养不教,父之过”。我都举同时人的人,汉宣帝的时候,汉朝有叔侄两个人,一个疏广一个叫疏受,疏广是叔叔,疏受是侄子,这汉侄两个人都当了比较大的官,什么官呢?太子少傅和太子太傅,就是教育太子的这个大官,官很大,那么他们把太子教育完成以后,叔侄两个觉得应该告老还乡了,回家了,皇帝当然要感谢这叔侄两个人对太子的教育,所以就赏赐了他们一笔钱,一大笔钱,这叔侄两个回到老家以后,按照常规应该怎么样诸位?应该买田买地,留给子孙,你当了那么大的官,皇帝又赏了你一大笔钱,你又告老还乡了,你也有子有孙了,按照传统观念是不是应该这样?给孩子准备好多财富,留下好多钱,留下好多动产不动产。这叔侄两个很奇怪,怎么奇怪

43、呢?回去以后没看见他们有这个动静,只看见他们两个人经常在村里举办宴席,请谁呢?请自己的一些亲友,请村里的孤寡老人,请附近的这些没有人去关心的、比较贫苦的人来赴宴,来白吃白喝。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皇帝赏赐的钱像流水一样在花,疏广和疏受都有孩子,看着不敢说。但是心里担心,你这么折腾的话,你拿什么留给我们呢?就托人托族里的长老去跟这疏广、疏受打个招呼,说这你这么花钱,孩子没钱,孩子将来怎么活?你这样花钱的话,你给孩子留什么呢?疏广、疏受就跟长老讲了这么一段话,我们做父亲的,怎么会不爱自己的孩子?我们怎么不知道该给孩子留点东西呢?但是,我们疏家已经薄有田产,如果我的孩子勤劳一点刻苦一点,向上的话,是不

44、会比别人过得差的。我把那么多钱留给他们,只能使他们变得懒惰,变得依赖,从小锦衣玉食,消磨斗志,对他们恐怕没有什么好处。这个长老把疏广、疏受的话传给了他们的子孙,他们的子孙一下子领悟到父亲的深意所在。现代社会当中,我们经常考虑给孩子留点什么,孩子还很小,就琢磨着他将来要结婚,我先给他把房子买好吧。孩子刚刚进入大学,就琢磨着给他买个车吧。但是大家知不知道,在传统中国有一句话,“遗子千金,不如遗子一经”,留给孩子千两黄金,我不如留给他一本经书。当然这个话你不能刻板地去理解,真留一本经书给他,他吃经书啊?不是这意思,而是留给他知识。与其留给他千两黄金,不如留给他一种安身立命的知识,给他创造一种受教育的

45、机会,应该培养他一种学习的渴望,和对学习的依赖,而不是对财产的依赖。父亲对于孩子的教育作用很大,和母亲一样,必须共同承担教育孩子的职责。当然父亲的教育功能和母亲的教育功能还是有所区别的,我相信,父亲是一个孩子成长以后终究能够理解的榜样。往往父子感情比较紧张,母子感情很亲近,但是往往当一个人成长起来以后,他会想起自己的父亲,这个时候也许自己已经成年。画外音父亲往往就是孩子无形中的榜样,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父亲都是合格的,也不是父亲所有的思想都是正确的,如果父亲的观点是错误的,那么孩子应该怎么办呢?钱文忠:反面的例子也有,也是汉宣帝的时候,也有一个当朝的大官,御史大夫,这也很大了,这类似于今天的监察部

46、长,叫什么呢?叫陈万年。他也爱自己的孩子,也愿意教育自己的孩子,但是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谨小慎微,溜须拍马,谁都不得罪,看到皇亲国戚,看到政要,竭尽讨好之能,这个陈万年,做爸爸是这么样一个人。而他的儿子陈咸,却是一个刚正不阿,仗义执言,执法如山的一个官员,也是一个官,当然没他爸爸那么大。经常得罪人,不避权贵,父亲也爱儿子,陈万年怎么会不爱陈咸呢?所以他也担心,你小子这么弄下去,将来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看你得罪那么多人,还好我老爸在,我人缘好,我位置高,我还能罩着你,我总有走的一天吧?我走了以后你怎么办?你不要被人整死吗?所以他有一天晚上下定决心找他儿子谈谈。古人父子之间的规矩很严,陈万年年纪

47、比较大,躺在榻上,汉朝的时候我们知道还没有我们今天的床,我们今天的床是很晚才有的。他躺着,儿子恭恭敬敬地站在屏风,要跟父亲隔着一个帘,父亲在里面说话,有个屏风,站在屏风后面聆听父亲的教诲。这个陈万的就教育他,你应该像我一样,圆滑一点,变通一点,要明哲保身,这老爷子一番好心,唠唠叨叨,车轱辘话,陈咸站在那里,晚了,也累了,累了以后,扑嗵,头就撞到屏风上,这把这老爷子惹火了,我好心好意那么累通宵的教育你,你在那儿打瞌睡,爬起来举起拐杖要去揍陈咸。古人有规矩了,“小杖受,大杖走”,你这个爹要打我,你打的不重我挨几下,你打的重我也是走的。“小杖受,大杖走”也是儒家的规矩,我要跑的,这也是符合规矩的。儒

48、家并没有说父亲要打儿子,儿子只能被打死,儒家没有这个说法,小小的打一下你就熬一熬,如果要狠狠地打,儿子是有权逃的。那么陈咸就跑,跑得时候扭头扔下一句,说你这老爸,我为什么打瞌睡?你要说的话我都懂,无非是叫我像你这样溜须拍马嘛,老爷子当场厥倒。这两种教育方法,都是父亲教育儿子,这个父亲也都深爱着自己的儿子,可是哪种好呢?画外音虽说“养不教,父之过”,但是父亲到底应该教给孩子什么?却是值得我们沉思的。正确的教育可以让孩子更加尊重父亲,而错误的教育只会使父亲失去自己的威信。那么教育孩子的责任除了父亲之外,还有谁更加重要呢?钱文忠:那么教育当然是父母的职责,但是人终究要走进社会,你要离开父母,去接受更完备的教育,那么这是谁的责任呢?老师。所以三字经接下来讲的是“教不严,师之惰”,不严格的进行教育是老师的过错。惰,懒惰的惰,是一种疏忽、一种过错的意思在这里,并不是仅仅懒惰的意思。不是说“教不严”,就是你老师偷懒,不是这个意思,而是“教不严”就是老师的过错。“教不严,师之惰”,如果我们要从历史上找出一个故事来说明的话,那太多了,我想我找一个最极端的,最狠的一个。怎么狠呢?我找一个皇帝家的老师来说这个问题,行不行?朱元璋,朱元璋夺取了元朝的天下,登基做了皇帝,朱元璋本身没受过什么教育,大家是知道的,那个时候他当了皇帝以后就很关心自己皇子的教育,就满世界的找有学问的人来皇宫里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