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张拉技术交底样本.doc

上传人:音乐台 文档编号:1980996 上传时间:2019-01-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张拉技术交底样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建筑]张拉技术交底样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建筑]张拉技术交底样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建筑]张拉技术交底样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张拉技术交底样本.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技 术 交 底工程项目预应力施工技术交底工程部交底人日期工程部复核日期安质部日期总工程师审核日期被交底人日期1.适应范围本技术交底适用于厦深铁路(福建段)I标厦门制梁场整孔式箱梁张拉作业。2.作业准备2.1 人员准备在预应力施工前技术员应对相关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操作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对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2.2 设备准备2.2.1 千斤顶与油表配套标定张拉千斤顶须保证其在预应力施工过程中安全可靠以及便于操作,高压油管无刮伤破损,油表安装在对应的千斤顶上。选用张拉千斤顶为:预/初张拉选用YDCW2500B穿心式千

2、斤顶,配用ZB3/630油泵;终张拉选用YDCW3000B的穿心式千斤顶,配用ZB3/630油泵;YDCJ240型千斤顶(放张专用)。张拉千斤顶校正有效期限不得超过一个月,校正系数不应大于1.05(用标准表校正)。为便于压力表与张拉千斤顶配套标定使用应在千斤顶外壳打上钢印编号。2.2.2 张拉的配套设备在后张梁张拉过程中,配套设备有:限位板、工具锚及工具夹片、过渡套、张拉活动架(支撑架)等。后张梁张拉千斤顶安装示意图如下:3 施工程序预应力施工其施工段落流程为:抽拔橡胶管钢绞线束制作、穿束张拉3.1 抽拔橡胶管3.1.1 当梁体混凝土灌注完后,等强度达到8MPa左右即可抽拔橡胶管,为防止坍孔或

3、拔断胶管,一般梁体混凝土与抽拔胶管的间隔,夏季不宜少于4小时且不超过8小时,冬季不宜小于7小时且不超过10小时。具体现场控制标准以混凝土初凝时为度(即混凝土水化热开始上升、模板开始发热时)。3.1.2 抽拔橡胶管的方法,先用麻绳套扣胶管的外露端,与15-20的钢丝绳联结,再用3t的卷扬机外拉抽拔,拔管时梁端不得站人。抽拔顺序是先拔先灌注的一端,由上而下,每次抽拔不得超过2根。抽拔完后,应及时清孔,以防孔道堵塞,并对锚垫板喇叭口的混凝土进行清除。3.1.3 拔胶管时如遇拔断,则在拆模后用单根钢丝探明断的位置,然后凿取小窗口,拔出留在梁内的胶管,并及时修补完好。3.1.4 对拔出的胶管需及时清除其

4、表面粘带的灰浆,同时检查其表面有无破损,剥皮或割裂,如有则应予以剔除。3.2 钢绞线束制作、穿束3.2.1 钢绞线下料1)、预应力钢绞线下料前需确认钢绞线的下料长度和数量。2)、预应力钢绞线长度不同的,注明编号,分别存放,以免混杂。3)、预应力钢绞线采用砂轮锯切断,严禁用电弧焊切断,不得经受高温焊接火花或接地电流影响,下料后钢绞线不得散头且必须垫起,离地不小于20cm。下料时工人在牵拉钢绞线过程中,由于钢绞线弹性大,应特别注意安全。4)、钢绞线下料后,在自由放置的情况下,预应力钢绞线应梳整、编束,确保钢绞线顺直、不扭转。编束用22#铁丝绑扎,绑扎时要使一端平齐向另一端进行,每隔1.5米扎一道铁

5、丝,铁丝扣弯向钢绞线束内侧,编束后应顺直不扭转。3.2.2 钢绞线穿束1)、穿束前严禁在地面上拖拉,以免创伤、污染钢绞线。在贮存、运输和安装过程中,采取防止锈蚀、污染及损伤的措施。2)、钢绞线束穿入预应力孔道采用卷扬机引拉穿入。具体操作步骤为:先穿入一根钢丝作为引线,将钢丝拉进孔道,再将钢丝与钢绞线束连接起来,然后开动卷扬机,人工扶正钢束,避免钢绞线在锚垫板处刮伤,即可将钢绞线束拉入孔道。同一孔道的钢绞线应整束整穿,且两端外露长度要基本一致。3.3 预应力张拉张拉前应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张拉记录表与梁体信息是否吻合,张拉时应严格按照规范作业,遇到异常应及时关闭油泵。4 预应力张拉工艺流程4.1

6、预应力张拉工艺流程图:钢绞线解盘穿 束孔道清理钢绞线下料原材料检验(试验室)室)原材料报验(物设)部)确定梁型安装工作锚、夹片检查工作锚、限位板、过渡套、工具锚对中情况、工具夹片安装情况精密压力表检定(每年一次)同预张拉抽拔胶管下达张拉通知书一般压力表校正(每周一次)千斤顶校正(每月一次)检验千斤顶、油表、油泵对应情况检查进、出油管是否安装正确松开内模检查支座板固定螺杆拆除情况预张拉(复核油表读数)测量钢绞线内缩量、检查断滑丝情况记录实测伸长值并校核梁体强度达到80%设计强度+3.5MPa(43.5MPa)放置安全警示牌、安全线孔道摩阻试验(试生产期二榀梁,正常生产后每100榀做一次初张拉(复

7、核油表读数)记录实测伸长值并校核测量钢绞线内缩量、检查断滑丝情况梁体强度达到100%设计强度+3.5MPa(53.5MPa)梁体弹模达到100%设计弹模(35.5GPa)梁体龄期不少于10天终张拉(复核油表读数)记录实测伸长值并校核测量钢绞线内缩量、检查断滑丝情况真空辅助压浆(终张拉48h内)测量梁体终张拉后30d上拱度测弹性上拱与设计院联系调整张拉应力锚具试验(试验室)锚具报验(物设部)同预张拉梁体强度达到60%设计强度+3.5MPa(33.5MPa)4.2 预应力张拉预应力张拉分预、初和终张拉三个阶段进行。1)、为防止箱梁产生早期裂缝,箱梁在拆除端模后,松开内模,进行预张拉。预张拉时,梁体

8、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值的60%+3.5MPa(33.5MPa)。2)、初张拉时在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3.5MPa(43.5MPa)后进行,初张拉后滑出内模、梁体可吊移出制梁台位。3)、在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53.5MPa及弹性模量达到35.5GPa,且龄期不少于10天后方可进行终张拉。4)、预施应力应两端同步、左右对称进行,最大不平衡束不超过一束,张拉顺序和油表读数应严格按照张拉通知书的顺序进行。预施应力采用三控措施,即应力、应变和持荷时间的控制。4.3 张拉程序将工作锚套入钢绞线束,按钢绞线自然状态插入夹片,工作锚应落入锚垫板槽口内,用小锤或镀锌钢管将夹片打入工作锚锥孔内,夹片

9、安装后空隙要均匀,端头要齐平,必要时用专用工具轻敲,但不得重敲把夹片损坏。检查工作夹片是否装好,然后在工作锚上套上相应的限位板(不得装反),并摆好过渡套,将千斤顶安装到位。理顺钢绞线并安装工具锚,在工具夹片表面打蜡以便退锚,工具锚夹片外露值之差不应大于3mm。张拉前必须使孔道中心线,锚具中心线和千斤顶中心线重合。张拉流程:预拉: 00(量伸长量)预(量伸长量)锚固初拉: 00(量伸长量)初(量伸长量)锚固终拉:、对于已张拉束:0预/初(量伸长量)控(持荷5min并量伸长量)锚固、对于未张拉束:00(量伸长量)预/初(量伸长量)控(持荷5min并量伸长量)锚固说明:0:张拉初应力,为20%张拉控

10、制应力;预/初:预/初张张拉应力;控:张拉控制应力。4. 4 预应力张拉以油表读数为主,伸长值进行校核。实测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相差不应超过6%。两端伸长值偏差不大于10。 张拉开始后两端同时对油缸缓缓送油,使钢绞线束略为拉紧,并调整工作锚和千斤顶位置,进一步使孔道轴线、锚具轴线和千斤顶轴线三轴同心,以使其受力均匀。随后两端同时对千斤顶主缸缓慢送油,加载至钢绞线的初始应力(20控)后暂停进油,量油缸伸长量L1、工具夹片外露量a1;两端同步张拉到预/初后暂停进油,量油缸伸长量L2、工具夹片外露量a2;两端同步张拉到控,量油缸伸长量L3、工具夹片外露量a3,持荷5min。持荷过程中油压下降时应随时补

11、齐。同时校核实测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偏差是否超过6%。实测伸长值计算公式:L3-L1-(a1-a3)持荷结束后,两端同时打开降压阀,缓慢卸荷。让油缸自由回缩直至回缩终止,此时测量油缸伸长值L4、工具夹片外露量a4,计算钢绞线回缩量是否大于6mm。回缩量计算公式:L3-L4-(a4-a3)-L顶L顶:千斤顶内理论计算伸长值。然后打开回油阀回油锚固,量测工作夹片外露量,张拉完成。张拉工序完成后,在钢绞线束上做好标记,以供随时对钢绞线锚固的质量情况进行观察,检查有无滑(断)丝的情况发生。张拉完成后,应及时拆除张拉设备,油泵及千斤顶应及时维护保养,油表应拆除另行保管。5 施工要求5.1 滑丝与断丝处理

12、在张拉过程中如发生断(滑)丝现象,立即停止张拉,将千斤顶与限位板卸下。用专用放张千斤顶及配套退锚器进行放张。放张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护工作,闲杂人员不得靠近。放张完成后重新安装新夹片,重新张拉。5.2 割丝张拉完毕经过24小时复查,确认无滑、断丝时方可进行钢绞线的切割,割丝保留长度为夹片外4010mm,保证封端时砼保护层不小于35mm。钢绞线的切割采用砂轮锯切除。严禁用电弧及火焰切割钢绞线。6 质量控制及检验6.1 质量控制1)、钢绞线伸长值(两端之和),不得超过计算值的6%。两端伸长值相差不超过10%2)、每端预应力筋回缩量在6mm以内;3)、工作夹片外露量控制在2-3mm。4)、每片梁的滑、

13、断丝不得超过钢绞线总数的0.5%,并不应处于梁的同一侧,且一束内断丝不得超过1丝。5)、张拉应两端同步,左右对称进行,最大不平衡束不超过1束。6)、因处理滑、断丝而引起钢绞线束重复张拉时,同一束钢绞线张拉次数不得超过3次。若钢绞线与锚具因滑丝而留有明显刻痕时,必须更换夹片、钢绞线。7)、张拉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需要换钢绞线(或夹片)重新张拉。、终张拉时发现初张拉的锚具当中夹片断裂者;、锚具内夹片错牙在1mm以上者;、锚具产生裂纹损坏者;、切割钢绞线或者压浆时发现有发生滑丝者。7 设备机具配备张拉分预、初、终张进行,其中预、初张在制梁区内,终张在存梁区内。张拉设备机具表预、初张拉设备机具配

14、备终张拉设备机具配备YDCW2500B穿心式千斤顶5台YDCW3000B穿心式千斤顶5台ZB3/630油泵5台ZB3/630油泵5台活动扳手4把活动扳手4把YDCJ240型千斤顶1台8 安全及环保要求8.1 安全要求1)、 安全阀调整至规定值后方可开始张拉作业。2)、 张拉时千斤顶送油或回油速度要缓慢均匀。两端张拉力要求同步,切忌突然加压或卸压。3)、张拉过程中,千斤顶后方严禁站人,测量伸长值或处理断、滑丝时,操作人员要站在千斤顶侧面。4)、张拉加力时,不得敲击及碰撞张拉设备。油压表要妥善保护避免受震。5)、未压浆或水泥浆未凝固时,不得敲击锚具或脚踏手攀。6)、千斤顶不准超载,不准超出规定的行程。转移油泵时必须将油压表拆卸下来另行携带转送。7)、张拉时发现张拉设备运转声音异常,应立即停机检查维修。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