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汇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doc

上传人:音乐台 文档编号:1982582 上传时间:2019-01-2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汇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思想汇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思想汇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思想汇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汇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汇报材料和谐美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文环境是我校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实现我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央推进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出发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为了积极贯彻精神,切实将工作落到实处,我校在认真细致地分析本地情况的基础上,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以少先队工作为主要途径,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构建当代小学生的精神支柱,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推动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蓬勃开展。一.切实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根据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

2、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我校针对学校具体情况,成立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领导小组,建立“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班主任为组员”、的三级纵向管理网络,在这样相对完善的网络体制下,上级文件或会议精神能够得到快速、准确的传达,广大教师能够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落到实处。二.加强队伍管理,夯实德育基础“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因此,我们坚持以师德规范为根本,以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出发点和归宿,实现铸师魂、炼师能、扬师德的发展目标,形成一支高素质的德育师资队伍。我校开展了“五讲”“四美”“三热爱”

3、等系列活动,促使广大教师努力践行师德规范。活动中,大家认识到我们教师要做智慧的启发者、精神的熏陶者、人格的影响者和道德的体现者,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要时刻注意自己言行的示范性,主动用自己的言行实践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努力做到以崇高的理想引导学生,以健全的人格感染学生,以宽广的胸怀善待学生,以渊博的知识赢得学生。许多教师早来晚归,不计个人得失,用自己精湛的教学技艺和高尚的师德修养来感染学生、教育学生,赢得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赞扬。三.开发课程资源,拓宽德育渠道在实施德育新课程的过程中,我们针对本校实际,与时具进、大胆创新,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德育旧观念”,

4、努力建构“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德育新理念”的活动原则,力求通过学科课程德育、社会实践活动、行为规范德育、社会环境育人四个德育平台,积极实施德育新课程,让学校德育“活”起来。1.课堂教学渗透德育 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积极探索新的德育模式,实现德育与其他学科教学有机结合和渗透,切实提高了德育的实效性。各学科教学中,广大教师能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制定并体现学科德育目标,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做到细、实、活。2.思想品德引领德育思想品德课程是对广大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直接渠道。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思想品德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回归生活,学生只有通过课堂

5、引导,通过课外实践,才能将道德知识、道德体验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在生活的联系中获得整体的发展。3.活动育人强化德育我校每年举行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组织开展一系列活动每周星期一举行升国旗式,星期四少先队活动。寓德于教,寓教于乐,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尤其注重抓有利契机,如传统节假日、特殊庆祝或纪念日等,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的宣传教育,通过橱窗、征文、专题讲座队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四.校园文化建设,凸显德育功能创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优良品德。几年以来学校的育人环境得到了优化,受益更多、更直接的是孩子们。利用校园广

6、播,校园橱窗,创建“文明、平安、和谐”学校,让每一面墙壁说话,努力营造一个花园、学园、乐园式的校园,教室内“学习园地”“板报”记载下孩子们学习、成长、收获的点滴。校园里每一个角落无不营造着浓浓的艺术氛围;校园里每一个班级,无不散发出浓郁的书香气息。一点一滴都体现出孩子们在校园中的中心角色和主体位置,展示着孩子们的快乐与灿烂。五.治理周边环境,加强综合整治加强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治工作,进一步净化育人环境。由于一些商家、摊贩等利欲熏心,置后代成长于不顾,利用孩子们好奇心强、自制力差等弱点,采取种种手段诱导孩子形成乱花零用钱,迷恋游戏厅、网吧等不良行为习惯。对此,学校首先加强对学生的相关思想教育,引导

7、他们认识到潜在危害(如进行“拒绝网吧,健康上网”的专题报告),然后开展系列健康向上的课外活动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如各种兴趣小组活动、体育活动等),同时联合街道、工商、文化等相关部门对学校周边网吧、游戏厅、摊贩进行整治。通过多方面力量齐抓共管,这些有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场所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六.关注弱势群体,体现健康成长我校对于住宿生和部分困难家庭子女,除了摸底调查,建立档案以外,还发动多方面力量,从生活等方面予以尽可能的补助,让他们能够感受到来自社会、学校更多的关爱,形成乐观、向上的健康心态。七.创新德育工作,增强育人实效1.加强情感教育情感,是人的心理变化的主要诱因之一,它对人的行为起着关键的

8、作用。在传统德育处工作中,工作者与学生之间缺乏感情沟通。其实,情感是贯穿团队工作始终的命脉线,团队工作不会取得真正的成功,必须多关心、了解、爱护学生,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并积极与学生沟通感情,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2.从教师团队入手,加强科任教师的课堂渗透能力从教师团队入手,积极培训青年教师,加强科任教师的课堂渗透能力,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水平。如语文教师应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和思想品德渗透;数学教师应教育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劳动的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勤俭朴素、爱惜劳动成果和优良品质;艺术学科的教师应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心灵;

9、体育学科的教师应培养学生守纪、团结、互助、机智、果断的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在学校德育处工作中,教育实践活动要与德育工作中实施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相结合,与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相结合;通过开展有组织的班、队活动,对学生进行有计划的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组织管理,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有目的地培养学生求真、求美和求健的品质;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培训和心理治疗的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的素质的全面发展。3.在全校开展以“学会感恩”为主题的活动,开展了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的主题队会

10、、把“爱国、守法、诚信、知礼”八字现代公民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小学生学生的爱国爱乡情感、法制观念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法制教育、禁毒禁赌教育、国防教育、文明礼貌教育、人口与环境教育和安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构建平安、卫生、文明、和谐校园。4.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1)由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心理健康教师一个人的事,是所有学校教育工作者的事,所以我校成立了以心理健康教师为主,班主任教师为辅,其他教师为基础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战线。每一位任课教师充分利用自己的课堂教学,向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2)每个班级每月开展一节心理健康课(或活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帮助,主要为塑造班级

11、集体良好的氛围和集体的良好行为,激发群体向上的精神。班主任根据本班的实际和团体辅导计划进行心理健康教育。(3)开设心理咨询室,接受以学生个体或小组为对象的咨询。心理咨询室有教师负责,有固定的开放时间、场所。心理咨询室建设的环境布置除了符合心理辅导的要求,还要考虑儿童的审美特点,让学生一进门便喜欢它,个别学生羞于启齿的话语,可以利用写信的方式进行咨询。八.把握德育渠道,形成教育合力充分发挥德育处在学校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不断整合“三结合”教育,努力形成合力。中学时期是一个人道德品质形成和道德教育的关键时期。为此,我们要整合各方面资源,以学校为主导,密切联系学校、家庭、社会,在发挥家庭教育的特殊作

12、用和利用好各类社会资源,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服务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德育处是学校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切实把德育处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重要位置。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德育处教育,要遵循思想道德建设的客观规律,要适应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坚持以人为本,改进方式方法。未成年人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的特殊阶段,所以要坚持分层次有步骤地正面引导。我校经过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针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实际,全面构建了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在

13、以学校为主阵地抓好德育工作,以家庭为主课堂抓好家教工作,以社会为大环境抓好保障工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随着社会发展,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必将不断呈现出一些新问题,这项工作对于我们来说也就必然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确立德育首位的观念,敏锐地发现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探索和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才能真正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抓出实效,从而不断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持续发展,实现未成年人的全面、健康成长。办实事,求实效,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央推进新

14、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出发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为了积极贯彻此精神,切实将工作落到实处,我校在认真细致地分析区情、校情的基础上,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以少先队工作为主要途径,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推动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蓬勃开展。一、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根据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我校针对学校具体情况,成立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领导小组,建立“校长、分管行政德育处、大队部班主任、任课教师”的三级纵向管理网络,设立学校德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文化环境、舆论环境、法制环境等工作的切入点,以点带面,协调

15、配合,确保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在这样相对完善的网络体制下,上级文件或会议精神能够得到快速、准确的传达,广大教师能够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落到实处。二、加强队伍管理,夯实德育建设基础“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因此,我们坚持以师德规范为根本,以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出发点和归宿,实现铸师魂、炼师能、扬师德的发展目标,形成一支高素质的德育师资队伍。我校开展了“五讲四美”活动,促使广大教师努力践行师德规范。“五讲”即讲责任、讲团结、讲作风、讲学习、讲实绩;“四美”即人美、事美

16、、心美、大家美。活动中,大家认识到我们教师要做智慧的启发者、精神的熏陶者、人格的影响者和道德的体现者,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要时刻注意自己言行的示范性,主动用自己的言行实践南京市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努力做到以崇高的理想引导学生,以健全的人格感染学生,以宽广的胸怀善待学生,以渊博的知识赢得学生。学校还多次举办“今天我们怎样当教师”演讲比赛,开展“爱生格言”征集活动等,时时提醒教师加强服务意识,用心、用情、用爱去关心每一个学生,涌现出一批爱生典型。许多教师早来晚走,不计个人得失,用自己精湛的教学技艺和高尚的师德修养来感染学生、教育学生,赢得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赞誉。三、开发课程资源,拓宽道德建设渠

17、道在实施德育新课程的过程中,我们针对开发区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大胆创新,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德育旧三中心论”,努力建构“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德育新三中心论”,认真探索宜“小”不宜“大”、宜“近”不宜“远”、宜“活”不宜“乱”、宜“实”不宜“虚”的活动原则,力求通过学科课程德育、德育课程教学、社会实践活动、行为规范教育、社会环境育人五个德育平台,积极实施德育新课程,让学校德育“活”起来。1、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将德育渗透到各学科课程中去。学校作为德育工作主渠道,对学生“德性”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积极探索新

18、的德育模式,实现德育与其他学科教学有机结合和渗透,切实提高了德育的实效性。语文、数学、科学、美术、综合实践等学科中,广大教师能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制定并体现学科德育目标,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做到细、实、活。2、发挥品德学科的教育主渠道作用,实现品德课程向社区延伸。小学品德课程是对广大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直接渠道,我们成立了“品德与生活(社会)向社区延伸”课题组,进行深入探讨。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品德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回归生活,学生只有通过课堂引导,通过课外实践,才能将道德知识、道德体验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在生活的联系中获得整体的发展。通过成立社区文明巡逻队,开展与文

19、明行为有关的征文活动,社区文明小标兵评选活动,“大笔绘就风光百家湖”壁画展,家校万人读书活动,家教知识进社区,到敬老院为孤寡老人服务,请家长到学校来看演出等一系列活动,真正实现了品德课程向社区的有效延伸。3、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的效能,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首先,我校少先队大队部每年结合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教育主题,组织开展一系列活动,寓德于教,寓教于乐,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尤其注重抓有利契机,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的宣传教育。如2005年的抗战胜利60周年、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南京市“三个了不起”活动、诚信教育等四大活动的开展是对学生进行

20、民族精神教育的有利契机,通过展版、征文、专题板报、队会等形式对学生德育进行渗透,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第二,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相关活动,使学生形成鲜明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今年月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提出了“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了切实有效地贯彻这一教育主题,我校德育处在第一时间拟订并下发了一份致全校师生倡议书,号

21、召大家积极行动起来,将“八荣八耻”内化为我们自觉的行为准则,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做文明的清小人,做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先锋队;接着,利用橱窗专栏、各班黑板报、红领巾广播站、各班级悬挂专题镜框等多种途径进行广泛宣传,提高认识;然后开展征文竞赛、“读好书,知荣辱,丰厚文化内涵”读书相关竞赛活动等,让大家进一步明确了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原来就是要从做文明清小人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第三,为了更好地发挥综合教育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我校针对儿童年龄特点,每学期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南京梅园新村、雨花台烈士陵园为我校固定的爱国主义德育实践基地,金秋十月,阳春四月,学校都

22、组织学生前往参观游览;去年六月,结合“世界环境日”,学校还组织部分少先队员来到江宁大市口进行宣传活动;今年三月,结合植树节活动,组织五、六年级学生到溧水天生桥参加植树活动并认养自己所种的树木;五月,又组织中高年级的学生参观科学宫在实践活动中孩子们增长了知识,培养了集体协作的精神和良好的公共道德。四、加强文化建设,凸显校园发展内涵1、创设“亲情、和谐、创新”的学校文化,潜移默化中形成学生优良品德。2004年十月,江苏省教育科学院“十五”规划滚动课题建设亲情、和谐、创新的学校文化研究正式立项启动,现已通过中期评估并进入后期研究阶段。通过开展课题研究,一方面广大教师得到了锻炼,教科研能力得到了提高,

23、更重要的是学校的育人环境得到了优化,受益更多、更直接的是孩子们。利用新建学校的优势,立足于学校实际,2004年我校遵循“让每一面墙壁说话,努力营造一个花园、学园、乐园、家园式的校园”的理念,高品位规划设计了人文化的知识墙、童趣化的年级之窗、个性化的班级宣传牌,精选了一批名人名言、题词、绝句、中英文标语牌置于教室走廊墙壁上,教室内“中队角”、“书香超市”记载下孩子们学习、成长、收获的点滴。2005年,学校立足长远,经过多次调研之后对部分校园文化布置上存在的缺陷进行了弥补与修改,使之日趋合理,同时结合学校艺术特色建设设计了儿童画廊、艺术楼大型壁画、喷绘标语,各个专用室设置了醒目的标语。校园里每一个

24、角落无不营造着浓浓的艺术氛围;校园里每一个班级,无不散发出浓郁的书香气息。一点一滴都体现出孩子们在校园中的中心角色和主体位置,展示着孩子们的快乐与灿烂。在清小,我们要求人人领悟到校风“崇德、倡学、悟趣、笃行”的深刻内涵,人人牢记“爱生活,更爱学习”的校训和“勤奋、善思、自信、谦虚”的学风,力求使一切都打上清小文化的烙印,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2、开展校园“三治”活动,力求为孩子成长营造一片净土。“三治”行动即“治言”、“治行”、“治洁”,通过深入落实“三治三洁”行为常规培养矫正行动,进一步整治周边教育环境,让学生们的一双双小手,牵动社会一双双大手,提高学生与家长的综合文明素质。首

25、先是说普通话,做文明人的宣传教育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全校师生养成了尽量说普通话的良好习惯,文明行为进一步得到了规范;其次是环保相关系列活动的开展,如学校努力创设条件,种花植树,建设绿色的校园环境,以班级为单位成立绿色环保小组,认领“红领巾苗圃”,与植物结为“成长伙伴”,走向社区进行宣传及公益劳动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环保责任感;三是抓好常规教育,开展好中队、大队主题活动,促进学生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等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3、加强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治工作,进一步净化育人环境。由于一些商家、摊贩等利欲熏心,置后代成长于不顾,利用孩子们好奇心强、自制力差等弱点,采取种

26、种手段诱导孩子形成乱花零用钱,迷恋游戏厅、网吧等不良行为习惯。对此,学校首先加强对学生的相关思想教育,引导他们认识到潜在危害(如进行“拒绝网吧,健康上网”的讨论、征文活动),然后开展系列健康向上的课外活动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如家校亲子读书活动、红十字志愿活动、科技航模活动、各种兴趣小组活动等),同时联合街道、工商、文化等相关部门对学校周边网吧、游戏厅、摊贩进行整治。通过多方面力量齐抓共管,这些有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场所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五、关注弱势群体,体现全面健康成长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的日益加快,从各地农村迁移到开发区的民工越来越多,他们的子女也成为一个越来越庞大的群体,这个群体能否公平享受义务

27、教育的权利,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点。于是,我校本着“协调发展”的理念,发扬博爱的精神,切实关注着民工子弟享受同等受教育权利的问题。对于在我校就读的212名民工子弟,我们一律采取免借读费、赞助费的方式实现入学“零门槛”,对于一些特困生我们还依照相关政策给予一定减免。因此,在我校就读的民工子弟从不会感觉受到歧视。其次,我校也有很多父母双双长期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与父母离异的“单亲儿童”,他们有的跟着爷爷奶奶生活,有的长期自己照顾自己,因此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也不容忽视。为了这部分特殊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我校也响应采取了一些措施:一是每学期初注册时由班主任摸清每一个孩子的家庭情况,做到心中

28、有数;二是班级建立档案后以年级为单位上报至教导处存档,便于跟踪教育;三是严格要求与关心爱护相结合,从生活、学习、思想、行为习惯等方面予以密切关注。促使其健康成长。另外,对于残疾儿童和部分困难家庭子女,我们除了摸底调查,建立档案以外,还发动多方力量,从学杂费等方面予以尽可能的减免,让他们能够感受到来自社会、学校更多的关爱,形成乐观、向上的健康心态。六、推进素质教育,形成鲜明教育特色1、具有鲜明特色的清水亭小学“绿色成长,红色少年”工程建设卓有成效。2003年开始,我校就在打造“亲情、和谐、创新的清水亭小学”的办学品牌上,以绿和红作为建设的主打色彩,构建了“绿色成长红色少年”的主题工程,丰富“绿色

29、”内涵,鲜活学校德育工作,使清水亭小学的每一个学生在浓浓的绿色中、纯净的绿色中快乐学习、快乐成长,成为行为文明、习惯良好、思想纯正的一代新人,形成了鲜明的学校文化特色。在活动形式上,“绿色成长,红色少年”工程依托校园绿色的环境、文化的气息,以“绿色教育”为主题,开展各类丰富而富有特色的活动,用“绿色”思想培养人,用“绿色观念”教育人,用“绿色校园”熏陶人;在活动内容上,从行为习惯入手,将主题教育涉及到社会公德、思想道德、亲情和谐等多个内容中,让学生在活动中真正成为“红色少年”;在活动渠道上,整合了课内、课外、学校、家庭、社区多种实施渠道开展教育,整合了教科书、课外书、网络信息等多种资源进行教育

30、,丰富了德育内容、调动了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育范围上,将学生教育扩展为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以点带面,深化学校教育的社会效果。2、充分关注学生的心理卫生,促进全面健康发展。2001年开始,我校已经充分认识到关注孩子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性,相继送出三名教师参加市级心理咨询员培训,并获得合格证书。学校充分利用“知心姐姐”信箱、“绿色成长”信箱及广播站与孩子展开心理交流,疏导孩子的心理疑问与障碍;建立心理问题学生档案,并跟踪进行辅导与记录。本学年,我们的三至六年级实验性开设的心育活动课程迅速成为同学们极为乐意参与的一门课程。此外,我们还定期对学生进行集体辅导、心理调查与测试,并保证心理咨询

31、室每周向学生开放八小时,接受学生的心理咨询,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消除压力、感受关爱、享受辅助, 04年底,我校的心理咨询室以高分通过了南京市合格心理咨询室的验收。05年10月,我校对全区开设心理咨询室现场,赢得了领导和兄弟学校的高度评价。3、美术教育已经形成特色,学生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得到明显发展。走近清水亭小学,你就会被马路两旁的师生绘画作品所感染;走进校园,五彩缤纷的“学生画廊”、大型壁画更会令你眼前一亮。在学校重视、师生共同努力下,我校的艺术教育尤其是美术教育已彰显特色,在各级各类美术比赛中,我校学生作品屡次获奖,南京市举行的电脑绘画比赛中,我校的获奖比例是江宁区小学中最高的。

32、我校还先后提供了区、市、省美术教育现场,并于05年12月被确定为“江苏省美术教育基地”。经过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我们清水亭小学针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实际,全面构建了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在以学校为主阵地抓好德育工作,以家庭为主课堂抓好家教工作,以社会为大环境抓好保障工作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显著成效,但随着社会发展,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必将不断呈现出一些新问题,这项工作对于我们来说也就必然是一个十分长期、十分艰巨的任务。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确立德育首位的观念,敏锐地发现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探索和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才能真正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抓出实效,从而不断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持续发展,实现未成年人的全面、健康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