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史地]初三历史复习计划.doc

上传人:音乐台 文档编号:1983030 上传时间:2019-01-28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3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史地]初三历史复习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政史地]初三历史复习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政史地]初三历史复习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政史地]初三历史复习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史地]初三历史复习计划.doc(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3年中考历史复习计划一、学情分析1、我所教的九年级(1)班和九年级(3)班两个班的班情有很大差异,九年级(1)班班风较好,中等生也较多,而九年级(3)班中等生较少,学生两极分化严重不利于均衡化发展。2、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不牢,能力欠缺,一是平时积累少,或者根本没有积累;二是平时练习时间少;三是平时练习的一些比较有创新的题目依赖性较大,表现为等待老师的答案,或者干脆置之不理。3、大部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特别是在分析说明这个环节上,学生语言的组织非常混乱,答题结构不完整,导致失分的现象严重。4、学生自己可控的时间少,自主学习能力非常有限,在各科的复习时间上的安排欠缺合理性,学生对历史复

2、习大多跟着感觉走,导致复习效果不是很理想;5、学生对练习的巩固情况令人担忧,大部分对练习没能形成一个系统性的整理和概括,思想上仍是单纯地认为练习过的习题就是不需要再进行巩固了;甚至个别的学生眼高手低,对多次出现的习题不搭理。二、指导思想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文、关注生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为学生终生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严格遵循考试标准和开放思维的规律,紧扣教材,精心安排复习计划,科学组织复习。整合知识点,收集焦点和热点,迁移训练。大容量快节奏,全面完成任务。充分发挥学生

3、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和思维水平,促进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发展,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全力迎接中考。 三、复习方法 历史中考已从应试型考试向能力型考试方向发展。在历史中考复习中,离开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去谈能力的培养,这种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历史中考复习时必须做到知识和能力并重。第一轮:基础知识复习。1、紧扣课程标准和安徽省中考大纲:进入九年级阶段,学习内容和要求、解题思路和方法、及所要达到的能力,都与以往有所不同。历史事件的发展是有其内在规律的,历史教材的编撰也是有其经纬逻辑的。要紧扣课程标准,把握历史复习导向;深研中考说明。要分析教材框架、理清历史事件脉络,通过对书本中一个又一

4、个历史事件的学习和分析,看清教材中每一章每一节编撰的用意。2、认真阅读,留心细节。课文中的遣词造句是经过千锤百炼的,我们要尊重历史,用与书本中相同尺度的语言来讲述历史事实,切忌随意发挥,画蛇添足。要想取得好成绩,还要注意课本中页脚注释、补充段落和照片下面的小字所述内容。要做到这一点,细是基础,懂是关键,活是技能,从而达到用的目的。3、既要掌握历史知识,也要学会考试技巧。一道结构完整的历史试题,通常由4个部分组成,即提示语、主干语、限定语、项目语,答题时要有意识地按照这4个方面去认真分解试题。答题书写要做到“四化”,即构思目标化、层次条理化、答案要点化、书写序号化。4、重视世界史的复习(1)国别

5、史的复习法。主要是英、法、美、德、日、俄(苏)等国的历史。例如,法国政权的更替。(2)国际关系史的复习法。如英法关系、英美关系、德法关系、美日关系、一战、二战、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等都属于国际关系史,应加强复习。(3)中外史关系的复习法.如中日关系、中英关系、中美关系、中俄(苏)关系、中法关系、中德关系。(4)中外经济文化政治的发展史,如美国的经济发展、经济全球、三次科技革命等。5、深化现有知识结构(1)注意历史事实之间的横向联系。例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成为帝国主义国家的有美、英、德、法、俄、日等。接着,新兴的美国超过了英国,德国先后超过了法国和英国,从而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

6、造成了它们之间的新矛盾,形成了几个帝国主义大国加紧争夺世界霸权,重新瓜分世界的局势。(2)注意事物本身的纵向联系。如三元里人民抗击英军侵略和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侵略这两场斗争的共同点。再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3)注意知识的广度。关于国共两次合作,可以理解为第一次是党内合作,第二次是党外合作。关于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是解决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外部矛盾;美国内战是解决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内部矛盾。民国元年为1912年,所以民国六年即1917年。总之,考生不仅知其一,而且能举一反三。(4)注意知识的深度。复习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将初步获得的知识加以深化在更

7、高层次上有新的认识,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第二轮:专题复习。 这一阶段的复习要注意结合不能仅停留在基本问题上兜圈子,应深刻理解习题的实质,挖掘可变的因素,掌握解题技巧,规范答题,并对其赋予新意的探索,通过变式提高,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从而增强解题能力。复习时,师生共同对知识按照不同的角度重新整合,形成历史知识专题。培养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并进行科学归纳的能力。形成专题的角度有时间、空间、事件类型等依据。学会从整体上理解把握历史发展线索,形成准确历史认识。并通过专题总结出历史发展规律。这是专题和方法的结合。在最后阶段的专题复习中,专题量勿须多,重在于精,应归纳出一些相对比较“热”的

8、问题进行设计和练习。这就要求教师之间要加强沟通,交流信息,整理资料。复习中,指导学生掌握如何比较不同时期的知识点或同一时期知识点的方法,例如,将19世纪60至70年代出现的俄国农奴制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进行联系,从两次改革的背景、性质、内容、作用、局限性等方面进行比较,让学生理解两次改革的异同;还得注意引导学生把热点问题和历史问题联系起来,学会运用课本知识去解决热点问题,如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文艺复兴联系起来第三轮:强化练习。 复习时,强化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搞好热点专题复习。引导学生关注世界形势,人类自身发展并形成综合观察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做近几年的中考历史真题,同时配以模拟试题进行考前演

9、练。考前模拟要做到精选、精练、精讲、精评,要限时、限量务必有效果出成绩。复习进度安排时间内容4.1-4.10中国古代史(七年级内容)4.11-4.20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八年级)4.214.30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九年级上)5.15.10世界现代当代史(九年级下)5.11-5.20专题突破一、二、三5.215.31专题突破四、五、六6.16.13综合强化练习四、复习知识梳理七年级中国古代史部分(一)中华文明的起源1、元谋人:(1)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2) 生活年代:约170万年前。(3)历史地位: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他们的活动揭开了中国历史的第一页。2、北京人:(1)发现

10、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2)生活年代:约7020万年前。(3)体质特征:已具备了人类的基本体质特征(四肢),但仍保留着一些猿类的特点(头部)。(4)生产劳动:北京人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他们制作的粗糙打制石器被称为“旧石器”。他们还用石器把树枝砍削成木棒。北京人使用这些简陋的工具去猎取动物,从事采集,获得维持生存所必需的食物。北京人住在山洞里。会使用天然火,能用火烧烤猎获的动物。(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1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演变1、炎帝与黄帝:(1)炎帝:制作耒耜,教民耕种,被尊称为炎帝神农。还发明了陶器。他遍尝百草,发现很多药物。(2)黄帝:创制历法,发明了加工谷物和蒸煮食物的用具。

11、发明铜器、车船。(3)华夏族: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华夏族尊奉炎帝和黄帝为人文始祖。2、禅让制:部落首领们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先后担任部落联盟首领的有尧、舜、禹。3、夏朝的建立:是我国的第一个王朝和国家。(1)建立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距今4079年=2070年2010年1年)。(2)建立者:禹(3)统治地区:今河南西部、山西南部一带。(4)政治制度: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了最高统治者的位置。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禹传启,家天下)。(5)统治400多年,最后一个夏王是桀(暴君)。2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1、西周的分封制:目的是为控制全国广大地区,内容是周王让自己的子弟、亲戚,以

12、及功臣和一些古帝王的后代,在各地去建立封国。这一制度历史上称为分封制。2、封国的统治者叫国君(一般称为诸侯)。根据周王的授予,国君享有统治和管理所辖区域的土地和人民的权力(诸侯权利)。与此同时,他们必须承担拥戴周王为共同的天子,定期朝见周王,参加周王主持的重要典礼仪式,贡献财宝和特产,服从周王调遣出征作战等义务(诸侯义务4点)。不承担义务者,将受到惩罚。 3、春秋五霸1.“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2. 齐桓公首霸:葵丘会盟。3.晋楚争霸:城濮之战(退避三舍)。4.楚庄王称霸中原(一鸣惊人):“问鼎中原”邲之战。5.吴越争霸 : “卧薪尝胆”。 4、商鞅变法1.背

13、景原因:(1) 战国前期,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但在七个大国中,秦国相对落后。(2) 秦孝公即位后决心改革内政,变法图强。2.时间:公元前356年(公元前4世纪中期)。3.内容:(1) 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挖掉土地上原有的标志、疆界,国家承认私人的土地所有权。(2) 重农抑商。凡是努力从事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免除徭役,作为奖励。禁止弃农经商。凡因弃农经商或懒惰而贫困的人,要罚做奴隶。(3) 奖励军功。凡是在战场上杀敌立功的人,不论出身,按功劳大小,赏给爵位或官职,赐给土地和房宅。贵族及其后代没有军功,就不能获得爵位和享受特权。(触

14、犯奴隶主贵族的利益,遭到奴隶主反对和车裂)(4) 迁都咸阳,推行县制。全国设31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去治理。(对后世影响最深远)(5) 严明法令。公布法律,编制户口,实行连坐法,使百姓相互监督。4.影响作用:商鞅变法性质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改革。通过这次变法,旧制度废除了,新制度建立了,秦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秦军的战斗力大大提高,秦国的社会经济得到发展。 为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奠定基础。5、战国后期,秦国修建了都江堰和郑国渠。 (三)统一国家的建立1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1、秦朝的统一(1)概况:公元前221年,秦

15、始皇嬴政灭六国统一中国,定都咸阳。(2)意义: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2、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国家重大事务由皇帝决定。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地方推行郡县制,重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3、巩固统一的措施:统一货币:以圆形方孔钱为通行货币。统一度量衡。 统一文字:以小篆为通用字体,后隶书。2评价汉武帝。1、西汉的建立和强盛:公元前202年,刘邦在长安建立汉朝。汉武帝刘彻时西汉进入鼎盛时期。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2、汉武帝的统治政策:1、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办太学。

16、2、政治上:颁发“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彻底解决王国问题。整理财政:货币由国家统一铸造,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3、开发边疆: 设置“河西四郡”管理河西走廊至玉门关地区。重新设置郡县,加强对五岭以南广大地区管辖。把“西南夷”地区纳入汉王朝的直接统治下。 3了解张骞通西域的史实1、西域:汉朝时,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广大地区被称为西域。2、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为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为联络乌孙夹击匈奴,公元前119年张骞出使第二次西域。3、作用:促进内地与西域经济、文化的交往。4、西域都护: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西域都护,西域正

17、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的开始。4. 丝绸之路1、“丝绸之路”;(是张骞通西域的直接后果)从长安经过河西走廊、新疆地区,通向西亚和欧洲。它沟通东西方交通,促进东西方文明的交流。2、外交成就:1、公元57年,东汉光武帝赠给日本“汉委奴国王”金印一枚。2、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甘英只到达波斯湾,但了解沿途以及欧洲的一些情况。3、公元166年一批大秦人以大秦安敦尼王的名义向东汉皇帝赠送礼品,这是中国与欧洲第一次直接交往。(距今1844年=2010年166年)。 (四)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1. 少数民族五胡内迁: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的民族分布,形成了汉族主要居住在中原地区,少

18、数民族散居边地的格局。从东汉末年起,匈奴、鲜卑、氐、羯、羌等少数民族纷纷内迁。北朝时,内迁的少数民族中,以鲜卑族拓跋部的影响最大。2.北魏孝文帝改革:(1)建立北魏政权的少数民族的是鲜卑族。(2)改革背景:北魏统一北方后,各族人民的交往增多,民族融合的趋势明显增强,但鲜卑族用落后的方式统治各族人民,激化了社会矛盾,北魏政权面临着危机。494年,北魏孝文帝进行了改革,(3)改革内容有:借鉴汉族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实施一系列新的制度,加强对经济和官吏的管理。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大力推行学习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政策,提倡和鼓励鲜卑人改用汉姓、改穿汉服、与汉族通婚、学说汉话,规定30岁以下的鲜卑族官

19、员必须说汉话,还完善了学校教育制度,让更多的鲜卑族子弟系统学习汉族文化,他用汉字处理公文、写诗,为鲜卑贵族作出示范。 (4)影响:促进了鲜卑族的进步与发展;加速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五)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知道“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1、626年,唐太宗李世民即位,以贞观为年号。唐太宗遵从“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古训,基本上做到了广开言路。唐太宗改革的措施有:选用良吏,提高行政效能;任用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和魏征等在三省六部中担任要职。轻徭薄役,减轻农民负担。允许农民用实物代替徭役。简法轻刑,修订法律,制定了贞观律。重视教育,大力培养人才。唐朝中央设

20、国子监、太学等学校,唐太宗鼓励少数民族贵族子弟到长安读书。实行恩威并施的民族政策,改善民族关系。用和亲、封赏等办法笼络少数民族贵族上层。灭亡东突厥。唐太宗被各族首领共同拥戴为“天可汗”。意义:由于唐太宗推行开明务实的政策,贞观年间出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国力强盛的局面,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贞观之治”奠定了唐朝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唐太宗成为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之一。2.“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1、 唐玄宗李隆基的“开元盛世”:他以唐太宗为榜样,效仿“贞观之治”,勤于政事,励精图治。开元年间,他实施了一系列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政策或措施:(1)任用贤能:起用一批有德有才的人,重用姚崇、

21、宋璟,淘汰腐败无能的官员;(2)发展生产:鼓励扩大耕地面积,号召兴修水利;(3)整理财政,清理土地和户口:让逃亡者重新登记户口,纳税服役,但可免交几年赋税;这既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又使农民负担较为合理,刺激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4) 废除酷刑苛法:按照唐太宗“宽仁”的原则,废除了武则天的酷刑苛法。(5)倡导节俭:遣散一批宫女,销毁宫中的大批锦绣珠玉,抵制奢侈。开元初年出现崇尚节俭的好风气。经过唐玄宗治理,不仅“贞观之风一朝重振”,而且经济文化又有新的发展,开元年间,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3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1.从三国到南北朝时期,主要用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2.隋文帝废

22、除了九品中正制,下令“分科举人”。3.隋炀帝时开设进士科,标志科举制度的正式创立。分科考试、择优录取是科举制度的基本特征。4.科举制度在唐朝得到了发展,成为选拔官员的最重要的方式。确立了进士科的主导地位。唐朝科举逐步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唐朝的科举考试分常科和制举两大类。常科中,最重要的是进士科,其次是明经科。制举即特科,是皇帝选拔非常之人而设的,名目繁多,变化很大。进士科除考经书外,侧重考诗赋和时务策写作。常科考生先在州府初试,合格者进京参加尚书省组织的“省试”。 体貌伟壮、能言善辩、书法精良、擅长撰写和处理司法文书的进士往往被委以重任。5.科举制度的废除:由于科举考试严重阻碍了教育的进步和人

23、才的培养。1905年清政府不得不宣布废除科举考试。3了解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1)吐蕃是藏族的祖先。7世纪初,吐蕃首领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2)唐中宗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吐蕃和唐朝已经成为“和同为一家”了。(3)823年,唐蕃在拉萨大昭寺前立下了唐蕃会盟碑。 (六)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1列举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1. 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1)农业:A.南方的灌溉技术和耕作技术有很大提高,农民在湖泊江河边开辟圩田,在丘陵山区修造梯田,扩大了耕地面积

24、。B.南方水稻产量大幅度增长,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著名的水稻产区。C.原产北方的小麦、粟和豆类在南方扩大种植。D.棉花种植面积扩大,棉花成为南方重要的经济作物。(2)手工业:A.南宋时,棉纺织业在南方兴起。B.南方的制瓷业发展很快,景德镇成为著名的瓷业生产中心。C.南方的丝织业、造纸业、造船业都很发达。(3)商业:A.为适应大宗买卖的需要,方便商人交易,北宋时,一种名叫交子的纸币在四川地区出现,这是世界上最早发行和流通的纸币。交子是用雕版印制的一种纸币,上有文字、图案和暗号。B.南宋时,发行的纸币叫会子。C.南宋都城临安是南方的政治中心,又是最大的商业都市,它的繁荣程度远远超过北宋时的开封

25、。D.两宋时期对外贸易活跃,广州、泉州是著名的对外贸易海港,政府在这里设市舶司进行管理。2.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和主要原因:(1)从夏商到秦汉时期,我国经济的重心一直在北方。(2)南移原因: 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 南方相对安定的政治环境; 自然资源得到更多地开发和利用。(3)过程:从三国时期起,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唐朝中期以后,转移的速度加快。两宋时,南方已成为全国经济的重心。(4)南移表现:南方水稻是全国产量最大的粮食作物,苏州、湖州成为天下闻名的粮仓;南方的手工业占有重要地位;南方的商业水平超过北方;南方的赋税收入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支柱。启示: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26、。2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两宋时,城乡居民的生活丰富多彩:1. 衣:两宋时代,麻布仍是主要衣料,南宋时以棉布作衣料的人逐渐多了。不同行业、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穿衣有很大区别,着行业装;女服样式多;官民服不同。元朝时,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2. 食:宋代,北方人以面食为主,南方人以米饭为主食。北方人多以羊肉为肉食,南方人多吃猪肉、鱼肉。宋代开始普遍食用植物油。饮酒之风,已十分盛行。东京等地烧煤已很普遍。3. 住:宋代农民多住低矮的茅屋,城市平民住瓦顶平房;贵族官僚住园林式建筑。高脚家具广泛流行,内地人已完全改变了席地而坐的习惯。4. 行:宋代富人多乘各式各样的轿子或马车;一般百姓以牛车、驴车为交通工具

27、,也骑马、骡、驴。南方水路纵横,轻舟小船是最好的代步工具。5. 城市生活:东京是北宋最繁华的城市,人口过百万。有夜市、晓市,还有专门娱乐场所的“瓦子”,里面的勾栏还可以进行舞台演出。南宋临安人口过百万,娱乐场所叫“瓦舍”。市内的摊点叫行或团。喝茶品茶是宋代城市居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斗茶图)。茶馆是商人交流信息、商谈生意的好去处。(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1了解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1.明朝建立:1368年初,朱元璋在应天(今南京)称帝,建立了明朝,年号洪武。朱元璋就是明太祖。1368年秋,明军攻占大都,元朝灭亡。2.明朝建立后,统治者采取一系列加强君权措施:(1)政治

28、上: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以谋反的罪名诛杀了丞相胡惟庸,把朝廷的政务分别交给六部处理,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明成祖时,设立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2)特务统治:利用厂卫制度实行恐怖专政,强化君权。厂卫指锦衣卫、东厂、西厂。 (3)文化上:用八股取士来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文化的发展;(4)思想上:大兴文字狱,加强思想控制。3. 清朝的建立:1616议政王大臣会议被取消。军机处是皇帝专权的工具。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建立金国,史称后金。皇太极继位后,改女真族为满洲。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今辽宁沈阳)称帝,改国号为清。1644年,清军入关,打败了李自成领导的明末农民起义军。

29、顺治帝迁都北京,逐渐建立对全国的统治。雍正帝时,建立了军机处,4.明清时期,仍采用科举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但考试的内容和文体的形式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题目选自四书五经,考生答卷必须按照呆板的格式书写,所论述的内容须遵循宋朝朱熹的四书集注的观点,不能有自己的见解。这就是所谓的八股文,八股取士是明清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有力措施,它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文化的发展。5. 文字狱是明清统治者为了集权的需要,加强思想控制,刻意挑剔文字的所谓错误而兴起的大狱。在历史上以明清时期最厉害,朱元璋大兴文字狱达十多年。清朝文字狱达到顶峰。在文字狱的威胁下,人们不敢谈论政治,惧怕作文写诗,大批书籍被焚毁,不少人死

30、于冤狱。文字狱严重阻碍了我国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2概述郑和下西洋1.明成祖朱棣即位后,在14051433率船队七次下西洋,目的是为加强与海外的联系,并宣扬国威。1405年,郑和率船队从刘家港出发,经占城、爪哇、苏门答腊等地,最后到达印度古里后返回,完成了第一次出使西洋的任务。在以后的20多年里,郑和又率船队六次下西洋。他一共到过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意义:郑和下西洋扩大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使明朝与30多个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他的远航比著名的欧洲航海家哥伦布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不愧为世界杰出的航海家。年派郑和3了解戚继光抗倭

31、、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 1. 戚继光抗倭:元末明初,日本海盗、武士勾结不法商人,结成武装集团,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走私、劫掠,这些人被称为倭寇。明朝中期,倭患严重,明政府派戚继光抵抗倭寇,平息东南沿海的倭患。戚继光奉命到浙东一带抗击倭寇,他组建了“戚家军”。1561年戚家军在台州大败倭寇。台州战役以后基本上扫除了浙江沿海的倭寇。几年以后东南沿海倭寇基本平息。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抗倭业绩彪炳千秋。2. 郑成功收复台湾:17世纪20年代,荷兰殖民者霸占了我国宝岛台湾。1661年郑成功率军2万多人从金门出发横渡台湾海峡,攻破荷兰殖民者在台湾的据点赤嵌楼,并将荷军围困在台湾城长达数月。1662年初,荷

32、军投降。被荷兰殖民者盘踞38年的台湾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民族英雄郑成功在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3. 台湾府的设置:郑成功死后,其子孙争权夺利,致使政治日益腐朽,势力大减,台湾又面临被侵略的危险。为此,康熙皇帝命施琅率军武力统一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巩固了清朝对东南边疆的统治。4. 雅克萨之战:17世纪中叶,沙俄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以雅克萨、尼布楚为据点,建立城堡,烧杀抢掠,无恶不作。1685年和1686年康熙皇帝两次派兵打败俄军。战后,沙俄政府与清政府就中俄边界问题进行谈判。1689年,中俄双方代表通过平等谈判,签定了尼布楚条约。

33、这是划定中俄边界的第一个条约。规定: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大片地区是中国的领土,从法律上划定了中俄东段的边界。4列举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史实,了解清朝加强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1. 驻藏大臣的设置:清朝时期,顺治皇帝和康熙皇帝先后册封喇嘛教首领五世达赖和五世班禅,雍正时期设置驻藏大臣。通过“金奔巴瓶”制度确定达赖、班禅的继承人,并且由驻藏大臣督办。驻藏大臣的设置,进一步加强了清朝廷对西藏的管理,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2.乌里雅苏台将军和伊梨将军的设置:17世纪,漠西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在沙俄的支持下,企图分裂祖国。17世纪清政府平定噶尔

34、丹叛乱和18世纪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以后,为了加强对北部和西部边疆的统治,先后设置了乌里雅苏台将军和伊梨将军,对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起了重要作用。3.清朝前期我国的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岸,北接西伯利亚,东北到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是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在辽阔的领土上生活着汉、满、蒙、回、藏、维吾儿等50多个民族,各族人民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5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分析其历史影响。(1)清朝初年,为了打击郑成功等沿海抗清势力,清政府实行“海禁”政策,禁止商民出海。(2)统一

35、台湾后,“海禁”政策一度放宽,并开放松江、泉州、广州、宁波等地作为对外贸易港口。(3)到乾隆年间,面对英国等西方国家的贪欲,清政府又加强了限制,只准开放广州一处,并颁布了严格限制外商活动和国内商民出海贸易的章程和条例,形成严厉的闭关锁国政策。(4)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虽曾在抵御外国侵略方面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这一政策的长期推行,阻碍了中外联系,影响了中国吸收世界先进的文化和科学技术,阻碍了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中国近代社会落伍的重要原因之一。(消极影响)(八)科学技术1以司母戊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1)青铜是以铜为主要成分的合金,因呈青灰色而被称为青铜。4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已

36、掌握了青铜冶炼技术。夏、商、西周时,青铜在生产、军事和生活中地位十分重要,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青铜时代。能体现当青铜冶铸技术所达到的水平的代表作是司母戊鼎。(2)青铜器不仅具有使用价值,而且不少器物令人赏心悦目,百看不厌,是难得的艺术玲品;很多艺术品,整体结构和造型别具一格,纹饰线条想象丰富、图案优美。2. 知道华佗、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李明珍和本草钢目等名医名著。(1)东汉医圣张仲景编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2)东汉医学家华佗在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手术法,编制五禽戏。(3)李时珍与本草纲目: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编著了一部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全书图文并茂,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的

37、成就,使我国的药物学研究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本草纲目还流传到日、英、法等国,为世界医药学作出了重大贡献。至今仍被西方誉为“中药宝库”“东方医学巨典”。2以都江堰、长城、大运河、赵州桥、北京故宫等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1)都江堰:战国后期,秦国蜀守李冰父子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特点:选址合理,设计科学,无坝引水,自流灌溉,工省效宏。影响意义是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2)秦朝万里长城”:修建原因是为防御强大的匈奴,巩固北方边防,西起甘肃临洮,东至辽东,全长万余里。意义:长城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也是古代世界的伟大工程之一。(3)秦始皇

38、陵兵马俑:在秦汉时期的美术中,雕塑的成就最为突出。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堪称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大型陈列馆。(4)赵州桥:隋朝时,李春设计和主持建造。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大型石拱桥。“百尺高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这是对赵州桥的赞美。(5)大运河: 1.隋朝运河:隋炀帝时,在天然河道和前人开凿的运河基础上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东南起余杭(今浙江杭州),北达涿郡(今北京),由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这条运河全长2000多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有人说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罪在当代(时),功在千秋”。2.大运河的作用:大运河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

39、江和钱塘江五大流域,加强了南北的交流,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6)明长城:明长城明朝建立以后,统治者为了加强对蒙古族和女真族的防御,重修长城。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全长6000多千米,是历代规模最大、防御设施最完善的城防工程。它气势宏大,雄伟壮观,与秦长城同为古代世界的伟大工程。(7)北京故宫:明成祖在元大都基础上营建的北京城是明清两朝的都城。明朝北京城由宫城、皇城和京城三大部分构成。故宫是明清两朝的皇宫,是北京城的核心。明清皇帝登基、颁布重要诏书等重大庆典仪式的地方在太和殿。故宫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全面反映了我国古代建筑,特别是木结构建筑的杰出成就。3了解“四大发

40、明”;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1.发明造纸术:(1)中国开始用麻造纸始于西汉时候,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造纸术的国家。(2)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后,产量增加,成本降低,取代竹木简,纸成为我国的主要书写材料。(3)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影响和意义是为文化的交流和保存提供了重要的条件,是我国人民对人类文化的伟大贡献。2. 印刷术:(1)隋唐时期,我国发明了雕版印刷术;(2)唐朝末年,在成都和江淮地区,雕版印刷业已成为一个新兴的行业;成都成为雕版印刷中心的城市。(3)世界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年代的雕版印刷品是868年(唐朝咸通九年)刻印的金刚经。(4)宋朝时雕版印刷进入全盛时期。(5)北宋中

41、期(11世纪中),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元朝时,活字印刷术传到欧洲。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400多年后(15世纪),欧洲才有活字印刷。3. 指南针:战国时,人们利用天然磁石制成指南器具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北宋时,指南针发明,并开始用于航海。南宋初期,发展为罗盘针。南宋时海外贸易发达,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12世纪,指南针经阿拉伯传入欧洲,促进了世界航海业的发展。4. 火药:是唐朝炼丹家发明的。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13世纪至14世纪,火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5. 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我国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

42、。(九)思想文化1知道孔子;知道“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统治者体贴人民,人民敬重和服从统治者。他创立了儒家学派。儒家思想后来成为中国封建时代的正统思想。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创办私学,扩大教育对象,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编订了诗、书、春秋作教材,保存和发展了我国古代文化。教学中,善于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孔子的言行记录在论语里。2、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原因:战国时社会发生深刻变化,不同的人提出不同的看法,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形成众多的学派,历史上称为“诸子百家”。最重要的学

43、派有:儒家、道家、墨家和法家,还有纵横家(苏秦、张仪)、兵家和农家。代表人物:儒家:孟轲(邹国,孟子)、荀况(赵国,荀子)。道家:庄周(宋国,庄子)。墨家:墨翟(鲁国,墨子)。法家:韩非(韩国,韩非子)。兵家:孙膑(齐国,孙膑兵法)。 2以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为例,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1、唐诗: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巅峰。留下姓名的2300多位唐朝诗人,创作出近5万首诗歌。李白、杜甫、白居易的成就和影响尤为突出。(1)李白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人称诗仙。他的诗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想象丰富,语言轻快。(2)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被称为诗圣。他的诗气势雄浑,沉郁

44、顿挫,语言精练凝重。(3)白居易是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特点是语言通俗、平易近人、寓意深刻,达到了通俗的最高境界。2宋词:是继唐诗之后中国文学的又一高峰,主要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两个流派。(一)婉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柳永、李清照。李清照:富于真情实感,风格清新、婉约,后期词风伤感,宋代婉约词人的代表。(二)豪放派主要代表人是苏轼、辛弃疾。(1)苏轼,运笔挥洒自如,豪放飘逸,雄风千里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使词摆脱乐曲的附庸地位,成为独立发展的新诗体。苏轼对宋词的发展贡献最大。(2)辛弃疾,自由表达思想感情,意境雄奇阔大,词调沉郁悲凉,气势飞舞,把豪放词推向一个新的高峰,与苏轼并称“苏辛”。 明清

45、小说1为适应商品经济发展后壮大的市民阶层的需要,小说文学体裁在明代繁荣起来,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并称明代“三大奇书”。2三国演义是罗贯中在史书三国志和民间传说的基础写成的长篇历史小说。3水浒传是施耐庵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写成的长篇英雄传奇小说。4西游记是吴承恩根据民间广为流传的神话故事创作的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可与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作品相提并论的是西游记。5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我国最优秀的古典小说。全书以贾府的盛衰为主线,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为核心,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走向崩溃的历史命运。3了解史记、资治通鉴的作者和体例。1、史学:司马迁,西汉汉武帝时期,我国古

46、代伟大史学家,著有史记,记述了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130篇,分为“本纪”、“世家”、“列传”等,它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史学著作,对后来史书的编写有深远影响。2、司马光与资治通鉴: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成编年体史学巨著资治通鉴。它记载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1300多年的历史,史料翔实丰富,为后人研究这段历史提供了可靠的资料。九年级历史上册讲义第一单元 第一课人类的出现现代人类从非洲南方古猿进化而来(属“正在形成中的人”)。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任何动物的根本区别。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完全形成的人”阶段的代表:早期猿人: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晚期猿人:中

47、国元谋人和北京人、(印度爪哇人);早期智人:中国丁村人、(德国尼安德特人);晚期智人:中国山顶洞人、(法国克罗马农人)。晚期智人出现的同时,现代人种的差异也显现出来。三大人种(即黄种、白种、黑种人)出现的原因: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氏族社会:人类最初经历的是原始社会,原始人以氏族为单位集体生活。 氏族社会产生的原因: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母系氏族社会特征:A实行群婚,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B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采集是食物的主要来源)。C财产公有,生产和分配以集体为基础平均分配。父系氏族社会特征:A出现产品交换和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B男子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从事农业畜牧业),开始支配社会,C婚姻关系相对固定,人们既知其母又知其父。D出现剩余产品和私有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