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9教育学考试.doc

上传人:音乐台 文档编号:1983162 上传时间:2019-01-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9教育学考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育学]9教育学考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育学]9教育学考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学]9教育学考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9教育学考试.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 教学实施一、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应该能够:1、 识记教学策略及教学组织、教学设计的基本含义,班级授课、复式教学等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2、 理解几种主要教学策略的基本理念及其实施过程,教学组织形式及其所发挥的功效,理解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及其过程。3、 了解不同教学策略之间的原理与实施中的联系,及其对学生的不同影响;了解当前教学组织的发展与趋势,4、 能够基本掌握几种主要教学策略的运用,能够独立熟练地进行课时教学设计。二、知识结构教学策略的定义 教学策略的概念 教学策略的特征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的制定依据 直接教学策略课堂主要教学策略 自主型教学策略 共同解决教学策略教 教学组织的概念

2、 教学组织的变化与发展 学 教学组织的历史发展 教学组织 班级授课组织 分层递进教学实 我国改进教学组织的探索 师生合作教学 教学空间组织的探索 施 教学设计的含义 教学设计概述 教学设计的意义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教学设计原理与模式 我国教学设计模式 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 教学目标的设计 教学设计基本内容 教学内容与过程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时间设计 课时设计要考虑的因素 课时设计 课时设计程序 课时设计实例三、要点呈现(一)教学策略的含义1策略是为达到某种目的使用的手段或方法。在对教学策略的认识中,策略用来表示为达到某种预测的效果所采取的教学行动。2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

3、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二)教学策略的制定与选择的依据1依据教学的具体目标与任务;2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3学生的实际情况;4教师的本身的素养;5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三)直接教学策略1直接教学策略的含义直接教学策略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策略,主要由教师来提供信息。教师的作用是以尽可能的方式把事实、规则和动作序列传达给学生。也有人称之为提示型教学策略或呈示行为策略。2直接教学的具体形式(1)讲述行为(2)文字呈示(3)声像展示(4)动作示范(四)自主型教学策略1自主型教学策略的含义自主学习既是一种教学策略也是一种学习方法,它可以让学生主动地进入学习过

4、程,取得行为复杂层次更高的成果。 2在自主型教学中要求完成以下几种特别的教学功能:提供关于何时以及如何使用学习的心理策略的信息。对于如何使用这些策略思考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作出清楚的说明。鼓励学生不要局限于书本的内容,而应对其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并按照他们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先前理解对其进行重新组织。通过训练、问答式对话或讨论,使学生的思维模式不断复杂化,从而将学习的责任转到学习者一方。(五)共同解决教学策略1共同解决教学策略的含义共同解决教学策略是借助师生对话,共同思考、共同探求、共同解决问题、共同获得知识。它的基本形态是教学对话与课堂讨论。与直接教学策略相比较,共同解决教学策略在目标与过程上更发

5、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学生的自主性,形成社会态度。2教学对话行为在教学中的对话是以教师指导为特征的,教师制定对话的目标与计划,为引导学生发展智力与德性提供一定的方向。对于教师的提出问题需要考虑这样几个方面:首先,所提问题是否复杂或可作双重理解;其次,教师是否只接受自己所期望答案;第三,为什么提这个问题;第四,是否用问题作为处罚手段第五,如何对待学生的回答。(六)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与发展1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和功能教学的组织形式,是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的制度和程序而实现的协调的教学活动结构形式,它具有社会制约性。具体地说,教学组织形式这个概念包含下列要点:(1)教学人员的组合形式。即确定学生是以个别形式

6、还是集体形式参加教学活动。若以集体形式参加,那么这种学习团体应按什么原则结合;教师在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中又起什么作用。(2)教学活动的组织程序。即确定教学活动组织的最基本的单位是什么;在每个基本单位中教学过程的成分应如何搭配和如何展开,学生的认识活动又以什么形式进行。(3)教学中人员活动和程序的结构形式,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间存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关系。2 组织形式的历史发展教学组织形式受一些客观条件的制约,如社会对人才规格与质量的需求,教学内容的性质与要求,以及现代化科技为教学提供的多种可选择的教学手段等。在教学组织的发展历史中曾出现过各种教学组织的形式:(1)个别教学

7、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学校盛行的是个别教学的形式,由一个教师面对一两个学生授业,后来虽然发展成为一个教师教一个班组的学生,但在一个班组里学习的儿童年龄、程度和学习的内容、进度各不相同,教师实质上仍是个别教学,教师只同一个个学生发生关系。当教师在教某一个学生时,其余学生基本上处于自流状态,因此学习效果差、效率不同,我国古代私塾就属于这种形式。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当时占统治地位的个体的小手工方式在教学工作中的反映。(2)班级教学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过去的个别教学形式已日益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资本主义的发展使生产的规模和速度远远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因而相应地要求扩大教育

8、规模,增加教学内容,加快教学速度。近代的班级授课制正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而逐渐完善进来的。班级上课萌芽于16世纪西欧一些国家兴起于16世纪乌克兰兄弟会学校,经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总结、改进和理论升华初步形成了班级授课制。中国使用班级授课大约始于同治元年(1862年)于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七)班级授课组织1班级授课组织有如下四个基本特征:第一,学生被分配在各个固定的班级。第二,教学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第三,教学一般分学科进行。第四,教学内容根据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确定。概括而言,班级授课组织就是将学生分配到固定的班级,教师在规定课时内进行教学分科教学,教学内容根据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

9、确定。2班级授课组织的优势与不足第一,把相同或相近年龄和水平的学生组织在一起,教师可以同时教授许多学生,全体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共同前进。而且,在集体中,学生彼此之间可以互相作用相互交流,有助于其社会性的健全发展。第二,教学按规定的课时来安排,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有利于预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第三,分科教学有利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教师可以系统地讲授规定学科内容,学生也可藉此获得系统的知识技能。第四,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确定教学内容,可以保证所有公民的基础学力的发展。班级授课组织也存在着上些不足和缺陷。首先,班级授课组织在某种意义上是应现代工业之科技文明提高效率的需求而在实践中占据

10、统治地位,所以,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容易走向“效率驱动,控制本位”的极端。其次,班级授课组织不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容易走向“一刀切”、“划一主义”。再次,班级授课组织尽管便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但也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一定的限制,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不易充分发挥。而且,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容易导致书本为中心,忽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3班级授课组织的特殊形式-复式教学复式教学是指一个教师在同一个教室的一节课内向二个或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同时进行的教学的组织形式。它大多适应学生少、教师少、校舍和教学设备差的地区。当前在一些偏远山区及一些人烟稀少的地区仍有不少在采用这形式。(八)教学空间组织的探索1秧田型座

11、位安排的特点与不足。2对马蹄型等其他几种空间组织的认识与理解。(九)教学设计1教学设计涵义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简称ID),也称教学系统设计,是面向教学系统,解决教学问题的一种特殊的设计活动。在我国,人们的一般理解中教学设计就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该定义表明:(1)教学设计必须有确定的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2)教学设计是将教学诸要素有目的、有计划、有序的安排,以达到最优组合:(3)教学设计是对教学系统的预先分析与决策,是一个制定教学计划的过程,而非教学实施,但它是教学实施必不可少的依据

12、。2教学设计的意义(1)有利于教学工作科学化(2)有利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3)有利于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的养成(4)有利于加速青年教师的培养(5)有利于对现代教学媒体的应用(十)教学设计的模式1迪克卡里的系统教学设计模式:确定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分析。确定起点状态。制定行为目标。编制参照标准测验选择教学策略。设计和选择教学材料。设计和进行形成性评价。修改教学。设计和进行总结性评价。2我国的教学设计模式陈述目标。分析任务。确定学生原有水平。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教学。评定。3教学设计基本程序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是什么?以研究学习目标而著名的美国学者马杰指出:教学设计由三个基本问题所组成。首先是“我要去

13、哪里?”即教学目标的制定;接着是“我如何去那里?”即包括学习者起始状态的分析、教学内容的分析与组织、教学方法与教学媒介的选择;再是“我怎么判断我已到达了哪里?”即教学的评价。就是说教学设计是由目标设计、达成目标的诸要素的分析与设计、教学效果的评价所构成的三环节六要素的有机整体。其中,教学目标既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又是课堂教学的归宿。(十一)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1教学目标的设计(1)钻研课程标准,分析课程内容。(2)分析学生已有的学习状态。(3)确定教学目标分类。(4)列出综合性目标。(5)陈述具体的行为目标。2不同类型知识的教学内容与过程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是教师认真分析教材、合理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以

14、及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表达或呈现的过程。它是教学设计的关键环节,是教学设计的主体部分,其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成败。知识可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三种,针对每一种不同的知识内容在教学设计中也有不同的关注点。3教学时间的设计学校教学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的,教学时间是影响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控制和改变教学时间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意味着控制和改变教学活动。(1)把握好整体时间分配。(2)保证学生的实际学习时间。(3)科学规划单元课时。(4)注意学生的专注学习时间。(5)防止教学时间遗失。4教学措施的设计首先是教学策略的选择,如前所述选择教学策略有着一定的标准,教师要对各种可采用

15、的教学策略及具体形式进行比较分析,恰当地根据需要选择和应用相关教学策略。其次是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设计。在众多的教学媒体中应以能否达到目标,是否符合自身特点及考虑教学媒体特性要求等为选择教学媒体的出发点。再者是课堂教学结构的确定。根据所要完成任务的多少,可以把课分成二大类:单一课,即在一节课只完成一种教学任务;另一类是综合课,即一节课要完成二种或以上的教学任务。对于课堂教学结构的确定一般遵循三个步骤:选取教学环节,具体设计各环节的组织及对各教学环节进行“统调”,使各部分教学内容的组织有机协调。5教学评价的设计教学评价是根据教学目标,运用评价的方法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预期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合理

16、设计教学评价,对于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提高教学设计的科学性、有效性都有着积极作用。(十二)课时设计1课时设计中要考虑的因素(1)了解教学目的和目标(2)了解学习者(3)了解学科内容(4)了解教学策略(5)从日常经验和课堂反馈获得的隐含知识2课时的设计程序(1)吸引注意(2)把目标告诉学习者 (3)激发学生回忆与任务相关的先前知识(4)呈现刺激材料(5)引发期待行为(6)提供反馈(7)评估行为四、难点解析(一)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的关系 我国对教学策略的理解简单的说就是认为教学策略是有关教学的计策与谋略,是为有效实现教学目标而对教学要素与程序等进行审视与调节的计策与谋略。它包含一些具体的技能与方法

17、,但又不完全等同与技能和方法。首先,教学策略包括教学活动的元认知过程、教学活动的调控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执行过程。教学活动的元认知过程是教师对教学过程中的因素、教学进程的反思性认知。教学活动的调节过程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的进程及其变化而对教学过程的反馈、调节活动。教学方法的执行过程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师生相互作用方式、方法与手段的展开过程。(二)教学设计与备课、教学实施的关系。首先,教学设计是将教学诸要素有目的、有计划、有序的安排,以达到最优组合的过程,是将教学活动建立在系统的科学基础上,一般教师通过学习和运用教学设计原理与技术都可促使教学工作科学化。而备课是教师课前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确定和

18、对学生分析的过程,同时其教学上的许多决策都是凭教师个人的经验和意向做出的。如教师往往根据本人认为某内容是否重要,对有关内容是否熟悉,有无现成教学大纲可用等来决定教学内容。其次,教学设计是对教学系统的预先分析与决策,是一个制定教学计划的过程,而非教学实施,但它是教学实施必不可少的依据。(三)对教学设计理论与应用模式的理解 教学设计的构想最初来源于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他提出应建立一门所谓的“桥梁科学”(Linking Science),以便将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目的是建立一一套系统的与教学活动有关的理论知识体系,以实现教学的优化设计。现代教学设计是日益受到重视、

19、应用范围广阔的多学科研究领域,就教学设计而言,研究者关注的不仅仅是一个学科中某一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也有仅仅是学习的认知过程,而是从人的整体发展的思路去进行教学设计。决定教学(学习)效果的变量是极其复杂的,影响教学设计的理论因素也是多方面的,一般系统理论、传播理论、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被公认为教学设计的四大基础理论。关于教学设计的过程,目前有许多不同类型的理论模式,迪克卡里的系统教学设计模式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见教材)我国教育心理学家邵瑞珍教授等从现代教育技术学的角度分析了完整的教学过程。(见教材)(四)如何做好课时教学设计1课时设计中要考虑的因素(1)了解教学目的和目标(2)了解学习者(3

20、)了解学科内容(4)了解教学策略(5)从日常经验和课堂反馈获得的隐含知识2在课时计划中应使所安排的教学事件能够影响学生的学习,使教学成为促使外部的教和内部的学发生密切的关系,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参见教材例)五、模拟试题(一)填空题1教学策略可分为( )( )和( )三种。2从大部分教师的教学行为来看,( )当前还是教学中最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策略。3从重要性和详略程度的角度看,板书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 )和( )。4声像呈现的表现形式根据利用的呈现媒体性质和感觉通道不同,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 )行为,另一类是( )行为。5今天班级授课组织仍是最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 )最早为班

21、级授课组织提供的理论依据。6影响教学设计的理论因素也是多方面的,( )、( )、( )与( )被公认为教学设计的四大基础理论。7根据所要完成任务的多少,可以把课分成二大类:( )( )。(二)名词解释1教学策略2共同解决教学策略3教学的组织形式4班级授课组织5复式教学6教学设计(三)选择题1( )当前还是教学中最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策略。A直接教学策略;B自主型教学策略;C共同解决教学策略2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学校盛行的是( )的形式,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当时占统治地位的个体的小手工方式在教学工作中的反映。A个别教学;B、班级教学;C、设计教学;D、道尔顿制3影响教学设计的理论因素也

22、是多方面的,( )是作为一种科学方法论对教学设计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A传播理论;B、教学理论;C、一般系统理论;D、学习理论4针对每一种不同的知识内容在教学设计中也有不同的关注点。在以( )为主要目标的教学设计中,最重要的任务首先是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然后是在理解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保持。A陈述性知识;B、程序性知识;C、策略性知识; (四)辩析题1同一策略可以解决不同的问题,不同的策略也可以解决相同的问题。这说明教学策略具有灵活性,是可以相互代替。2美国教学研究专家弗兰德斯曾在大量课堂观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分之二律”,即课堂时间的三分之二用于讲话,讲话时间的三分之二是教师讲话。由此

23、说明课堂中应当主要由教师讲话的形式来进行教学。3教学实践证明:组织得好的复式教学,它的效果不在一般的单式课堂教学之下,学生的基本训练和自学能力方面往往更强。4教学设计是对教学系统的预先分析与决策,是一个制定教学计划的过程,而非教学实施,但它是教学实施必不可少的依据。(一)简答题1如何理解教学策略?2教学策略的制定与选择的依据。3简述班级授课组织的优势与不足。4教学设计及其理解。(二)实践题1举例阐述如何实施共同解决教学策略。2以所学学科中的某一知识教学进行课时设计。六、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直接教学策略)(自主型教学策略)(共同解决教学策略)2(直接教学)3(系统板书或称主板书、正板书)和(

24、辅助板书或称辅板书、副板书)。4(单项式声像呈示)(交互声像呈示)5(夸美纽斯)6(一般系统理论)、(传播理论)、(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7(单一课)(综合课)(二)名词解释1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2共同解决教学策略是借助师生对话,共同思考、共同探求、共同解决问题、共同获得知识。它的基本形态是教学对话与课堂讨论。3教学的组织形式,是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的制度和程序而实现的协调的教学活动结构形式,它具有社会制约性。4班级授课组织就是将学生分配到固定的班级,教师在规定课时内进行教学分科教学,教学内容根据国家规

25、定的课程标准确定。5复式教学是指一个教师在同一个教室的一节课内向二个或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同时进行的教学的组织形式。6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简称ID),也称教学系统设计,是面向教学系统,解决教学问题的一种特殊的设计活动。(三)选择题1、A;2、A;3、C;4、A;(四)辩析题1错误。不同层次的教学策略具有不同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具有不同的功能,不能相互代替。2错误。讲述行为是教师课堂上最常运用的教学行为。但并非在所有情况下都是最佳选择。3正确。复式教学保持了课堂教学的所有的一切本质特征,中要组织得当,它的效果不在一般的单式课堂教学之下。4正确。教学设计是将教学诸要素有

26、目的、有计划、有序的安排,以达到最优组合,是对教学系统的预先分析与决策,是一个制定教学计划的过程。(五)简答题1、首先,教学策略包括教学活动的元认知过程、教学活动的调控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执行过程。第二,教学策略不同于教学设计,也不完全等同于教学方法,它是教师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活动的整体性把握和推进的措施。第三,教师在教学策略的制定、选择与运用中要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入手和着眼,要兼顾教学目标、任务、内容,学生的状况和现有的教学资源,灵活机动地采取措施,保证教学的有效有序进行。第四,教学策略是一系列有计划的动态过程,具有不同层次和水平。2、(1)依据教学的具体目标与任务(2)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

27、(3)学生的实际情况(4)教师的本身的素养(5)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3、(1)把相同或相近年龄和水平的学生组织在一起,教师可以同时教授许多学生,全体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共同前进。而且,在集体中,学生彼此之间可以互相作用相互交流,有助于其社会性的健全发展。(2)教学按规定的课时来安排,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有利于预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3)分科教学有利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教师可以系统地讲授规定学科内容,学生也可藉此获得系统的知识技能。(4)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确定教学内容,可以保证所有公民的基础学力的发展。班级授课组织也存在着上些不足和缺陷。首先,班级授课组织在某种意义上是应现代工

28、业之科技文明提高效率的需求而在实践中占据统治地位,所以,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容易走向“效率驱动,控制本位”的极端。其次,班级授课组织不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容易走向“一刀切”、“划一主义”。再次,班级授课组织尽管便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但也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一定的限制,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不易充分发挥。而且,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容易导致书本为中心,忽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4、教学设计涵义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简称ID),也称教学系统设计,是面向教学系统,解决教学问题的一种特殊的设计活动。在我国,人们的一般理解中教学设计就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该定义表明:(1)教学设计必须有确定的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2)教学设计是将教学诸要素有目的、有计划、有序的安排,以达到最优组合:(3)教学设计是对教学系统的预先分析与决策,是一个制定教学计划的过程,而非教学实施,但它是教学实施必不可少的依据。(六)实践题参考答案略。7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