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心理健康教育课件编辑.doc

上传人:音乐台 文档编号:1983323 上传时间:2019-01-28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188.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心理健康教育课件编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教育学]心理健康教育课件编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教育学]心理健康教育课件编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学]心理健康教育课件编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心理健康教育课件编辑.doc(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心理健康教育概述教 案白世国第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概述一、本章的教学目的、要求1、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掌握心理健康的标准,了解心理健康与心理异常的区别,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与发展,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2、难点:心理健康教育与邻近概念的关系。三、教学方法:四、教学内容第一节 心理健康的概念一、本节的教学目的、要求1、理解掌握健康概念的演进。掌握健康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内涵,掌握健康的全面观。2、掌握心理健康的涵义,理解心理健康标准,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二、教学重点、难点

2、:1、重点:心理健康的涵义。2、难点:心理健康的标准三、教学方法与学时: 四、教学内容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以维护和增进人的心理健康,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为很好理解心理健康教育,必然需要了解什么是心理健康。一、健康概念的演进 (一)健康的生命观健康等同于生命,我们将之称为健康的生命观。 (二)健康的疾病观健康为没有疾病,把有疾病定义为不健康,将之称为健康的疾病观。有三个发展阶段。 其一是神灵医学疾病观。 其二是自然哲学疾病观。其三是自然科学疾病观。(三)健康的全面观194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成立宪章中指出:“健康

3、乃是一种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1978年,国际初级卫生保健大会发表的阿拉木图宣言对健康的涵义又作了重申:“健康不仅是疾病与体弱的匿迹,而且是身心健康、社会幸福的完美状态。”该宣言进一步提出:“健康是基本人权,达到尽可能的健康水平,是世界范围内的一项最重要的社会性目标。”二、心理健康的涵义 正如卡普兰所说:“许多人都试图定义心理健康,但是这是一个混合的领域,难以给予精确的定义,它不仅包含知识体系,也包含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人际关系的质量。”1929年在美国召开的第三次全美儿童健康及保护会议上,与会学者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人在其适应过程中,能发挥其最高

4、的知能而获得满足、感觉愉快的心理状态,同时在其社会中,能谨慎其行为,并有敢于面对现实人生的能力。”精神病学家盂尼格尔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环境及相互之间具有最高效率以及快乐的适应情况。不只是要有效率,也不只是要能有满足之感,或是能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而是要三者俱备,心理健康的人应当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于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英格里士指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连续的心理情况,个体在这种情况下能够进行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并能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潜能,这是一种积极的丰富的情况,不仅是免于精神疾病而已。凯兹和列维斯认为,心理健康指的是人的情绪稳定、智慧敏锐以及社会适应良好的状态

5、。第三届国际卫生大会(1946)认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指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但不是指十全十美的绝对状态。日本学者松田岩男认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认可的形式适应这样一种心理状态。美国学者马斯洛将理想的心理健康状态称为自我实现,即人的所有潜能的充分实现与人的不断成长。社会学家玻肯认为:“心理健康就是合乎某一水准的社会行为,一方面为社会所接受,另一方面能给自己带来快乐。我国著名心理学家张厚粲提出界定一个人

6、心理健康与否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1)心理活动与外部环境是否具有同一性。一个人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是否能正确反映外部世界,有无明显差异。(2)心理过程是否具有完整性和协调性。一个人的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认知过程内容是否完整协调。(3)个性心理特征是否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没有重大外部环境改变的前提下,人的气质、性格、能为等个性特征是否具有相对的稳定,行为是否表现出一贯性。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在适应环境过程中的心理体验与行为模式的状态和水平。狭义的心理健康,仅指正常心理下的心理状态和水平。包括人的基本心理活动过程的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不仅包括正

7、常心理,还包括异常心理状态,是所有心理状态(从最佳状态到最差状态)健康状况的统称。三、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不像生理健康那样具有比较精确的、易于度量的指标。心理学家们一般是从个体适应环境的角度提出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自我意识水平、情绪控制能力、挫折耐受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等。(一)世界卫生组织WH0的心理健康标准:世界卫生组织(WH0)指出,心理健康有三个方面的标志:1具有健康心理,人格完整;自我感觉良好;情绪稳定,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有较好的自控力,能保持心理平衡;自尊、自爱、自信、且有自知自明。2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有充分的安全感,并能维持正常的人际关系,受别人的欢迎和信任。

8、3对未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脚踏实地,不断进取,有理想和有事业上的追求。(二)国外学者的心理健康标准介绍: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和迈特尔曼几经修订的十项标准:1有充分的安全感;2充分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做恰当的估计;3生活目标、理想切合实际;4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5能保持个性的完整和谐;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适度的情绪发泄与控制;9在不违背集体意志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个性;10在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的情况下能适当满足个人基本需要。奥尔波特的成熟者模式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在哈佛大学一直从事对高心理健康水平的人的研究。他认为心理健康的人是成熟者,为此他提出了七个

9、指标:1自我感的扩展;2自我与他人的亲密联系;3安全感;4现实主义的知觉;5有一定的技能和任务;6自我客观化;7统一的人生观。斯考特则提出的10类共75条的心理健康标准1一般的适应能力:灵活性,把握环境 的能力,适应和对付变化多端的世界的能力,阐明目的并完成目的的能力,成功的行为,顺利 地改变行为的能力;2自我满足的能力:生殖欲(获得性高潮的能力),适度满足个人需要、 对日常生活感到乐趣,行为的自然性,放松片刻的感觉;3人际间各种角色的扮演:完成个人社会角色,行为与角色一致,社会关系适应、行为受社会的赞同,与他人相处的能力,参与社会活动,利用切合实际的帮助,托付他人,社会责任,稳定的职业,工作

10、和爱的能力;4智慧能力:知觉的准确性,心理功能的有效性,认知的适当,机智,合理性,接触现实,解决问题的能力,智力,对人类经验的广泛了解和深刻理解;5对他人的积极态度:利他主义,关心他人,信任,喜欢他人,待人热情,与人亲密的能力,情感移入;6创造性:对社会的贡献、主动精神;7自主性:情感的独立性,同一性,自力更生,一定的超然;8完全成熟:自我实现,个人成长,人生哲学的形成,在相反力量之间得以平衡,成熟的而不自相矛盾的动机,自我利用,具有把握冲动、能量和冲突的综合能力,保持一致性,完整的复杂层次,成熟;9对自己有利的态度:控制感,任务完成的满足,自我接受,自我认可,自尊,面对困难、充满解决问题的信

11、心,积极的自我形象,自由和自决感,摆脱了自卑感,幸福感;10情绪与动机的控制:对挫折的耐受性,把握焦虑的能力,道德,勇气,自制力,对紧张的抵抗,道义,良心,自我的力量、诚实、率直。弗罗姆的创造性人的模式心理学家弗罗姆认为,社会环境与心理健康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变革的社会可以造就大量心理健康的人,他们可以充分使用自己的所有力量、潜能和能力,他称这种人为创发者。创造性人的特征主要有:1创造性的爱。相爱的双方能保持独自的个性。在爱情之中不可为追求和谐而泯灭个性,而应使个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然而要达到这种爱是很困难的,因为它要涉及关怀、负责、尊重和理解四个方面的难题。2创造性的思维。对思维对象有强烈的

12、兴趣,并能以客观、尊重与关心的方式来考察思维对象。3创造性的存在。它是一种生机盎然、充满活力、身体健康和个人各种潜能得到实现的状况,而不只是一种愉快体验。同时在这里也包含良心。这是一种严格的道德准则的体现。支配心理健康者的良心是出自内心的,而不是迫于压力的。(三)国内学者的心理健康标准介绍:台湾地区黄坚厚学者的心理健康标准: 1心理健康的人是有工作的,能从工作中得到快乐。2心理健康的人是有朋友的,能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3心理健康的人是有自知之明的,能悦纳自己,并进而发展自己。4心理健康的人是对现实环境适应良好的人。严和锓提出6条心理健康的标准:1有积极向上、面对现实和环境的能力;2能避免由于

13、过度紧张或焦虑而产生病态症状;3与人相处时,能保持发展融洽互助的能力;4能将其精力转化为创造性和建设性活动的能力;5有能力进行工作;6能正常进行恋爱。 王效道提出,正常心理应具备下列8项标准:1智力水平在正常范围以内, 并能正确反映事物;2心理行为特点与生理年龄基本相符;3情绪稳定,积极与情境适应; 4心理与行为协调一致;5社会适应,主要是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协调;6行为反应适度,不过敏,不迟钝,与刺激情景相应;7不背离社会规范,在一定程度上能实现个人动机,并结合生理要求得到满足;8自我要求与自我实际基本相符。 王极盛等认为,人的心理健康标准应包括5个方面:1智力正常;2情绪健康:情绪稳定与心情

14、愉快是情绪健康的重要标志;3意志健康:行动的自觉性和果断性是意志健康的重要标志;4统一协调的行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他的行为是一致的、统一的,思想与行动是统一的、协调的,他的行为有条不紊,做起事来按部就班;5人际关系的适应。 王希永等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可以概括为:1.智力正常,思维方式正确,能唯物辩证地看待社会,看待自己,看待一切事物;2.具有高尚的情感体验,能控制自己的情绪;3.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不苛求环境,不推卸责任,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勇气、毅力,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顺利时不骄傲自满;4.需要是合理的,动机是可行的,有理想、有追求、有社会责任感,精神生活充实;5.具有自觉的社会公德,

15、具有社会所赞许的道德品质,能恰当地处理好人际关系;6.经常处于内心平衡的满足状态,出现心理不平衡时,自己可以及时地、成功地进行调整。 李百珍提出7条标准:1.心理健康者了解自我、接纳自我,能体验自我存在的价值;2.心理健康者正视现实、接纳他人;3.心理健康者能协调、控制情绪,心境良好;4.心理健康者有积极向上的、现实的人生目标;5.心理健康者对社会有责任心;6.心理健康者心地善良,对他人有爱心;7.心理健康者有独立、自主的意识。 黄珉珉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有:1.能进行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2. 能与他人和睦相处,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3.具有健全的人格;4.具有良好的情绪体验; 5.具有正常

16、的行为;6.有正常的心理意向;7.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及对紧急事件的适应能力;8.有一定的安全感,有信心和自立性。 郑日昌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1.正视现实;2.了解自己;3.善与人处;4.情绪乐观;5.自尊自制;6.乐于工作。 心理学家林崇德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敬业;二是乐群;三是自我修养。 1学习方面的心理健康 (1)体现为学习的主体;(2)从学习中获得满足感;(3)从学习中增进体脑发展;(4)在学习中保持与现实环境的接触;(5)从学习中排除不必要的忧惧;(6)从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人际关系方面的心理健康(1)能了解彼此的权利和义务;(2)

17、能客观了解他人;(3)关心他人的需要;(4)诚心的赞美和善意的批评;(5)积极沟通;(6)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性。3自我方面的心理健康(1)善于正确评价自己;(2)通过别人来认识自我;(3)及时而正确地归因能够达到自我认识的目的;(4)扩展自己的生活经验;(5)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立抱负水平;(6)具有自制力。樊富珉提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7个标准:1.能保持对学习较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2.能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接纳自我;3.能协调与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4.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5.能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6.能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沃建中博士的儿童青

18、少年心理健康标准:(1)了解自我;(2)信任自我;(3)悦纳自我;(4)控制自我;(5)调节自我;(5)完善自我;(5)发展自我;(5)调适自我;(5)设计自我;(5)满足自我。四、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问题和心理健康的定义一样,迄今仍是有争议的问题,国内外不少专家学者从自己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研究立场、观点和方法,作出了不尽相同的表述。之所以存在分歧,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就客观原因而言,是由于衡量人心理健康与否,迄今为止远不如衡量人生理健康与否时所采用的身体各项形态、生理和功能指标那样具体而客观。心理健康与不健康是一个连续体的两端,难以划出明确的界线。就主观原因而言,对心

19、理健康标准的实际把握的分歧,来自于不同研究者对心理健康标准理论研究的分歧,这种分歧主要表现在研究者确定心理健康标准的依据上。依据不同自然结果不同。综合国内外有关文献,目前研究者确定心理健康标准的依据可以归类如下:1、统计学标准。统计学标准是指依据心理特征偏离统计常模(即平均值)的程度作为判断心理正常或异常的标准。2、社会规范标准。该标准又称社会协调性标准。它是在价值判断基础上,以个人的心理行为是否符合社会的道德、法律及风俗等规范来划分正常与异常。社会规范性标准也有两层含义。一是以人的心理和行为是否严重违背一定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为标准。二是以某个人一贯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为依据。3、主

20、观经验标准。主观经验性标准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个体依据已有的知识和主观体验对自己的心理是否正常作出判断。二是指观察者依据自己所积累的生活经验或临床经验对被观察者的心理是否正常所作出的判断。一般来说,经验性标准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局限性和差异性。4、生活适应标准。5、心理成熟标准。6、生理学标准。究竟应该怎样合理地确定心理健康的标准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必要反思一下此前的研究者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方法论。我国学者江光荣(1999)认为,在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方法论层面,存在两大倾向:其一遵循“众数原则”,其二遵循“精英思路”。所谓“众数原则”,是假定社会成员中绝大多数人心理行为是正常的,偏离

21、这一正常范围的心理行为可视为异常。前述学者们确定心理健康标准的六点依据中,前五种都是符合这一原则的。对“众数原则”,研究者历来存有争议,其中马斯洛可作为代表。在研究心理健康标准方法论上的两种不同思路导致了两种不同的心理健康标准:根据“众数原则”研究所得出的心理健康标准称为适应标准或生存标准,根据“精英思路”研究所得出的目标是最有利于保存与延长生物寿命,故强调无条件适应环境,绝对顺从社会世态(主流文化);发展标准着眼于个人与社会的发展,冀求最有价值地创造生活,强调能动地适应和改造环境,通过开掘个人最大身心潜力满足个体发展的需要,成为崇高、尊严、自豪的人。但不管怎样,生存和发展两大标准应当协调,完

22、美的心理健康标准应该是生存标准与发展标准的结合。值得注意的是,长期以来,我国学者对心理健康的生存标准往往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偏好,这是欠妥的。事实上,在已把社会适应标准或生存标准稳固地树为心理健康的一个基础标准的当代中国,应该给发展标准以适当的关注(周燕,1996;江光荣,1996;刘宣文,1999)。这是因为:其一,从教育社会学的观点来看。其二,从中国社会文化背景来看。其三,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来看。基于心理健康的标准是衡量个体心理状态是否低于或高于一般人的指标,所以在界定心理健康标准时要充分考虑以下问题。 心理健康标准是多维的。心理健康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可分为不同的等级,

23、一个人是否心理健康与一个人是否有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并不是一回事。心理健康是一个文化的、发展的概念。基于以上认识,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结合我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经验,将心理健康的标准界定如下:(一)心理健康的总体标准1、智力发展正常。2、情绪稳定乐观。3、意志品质健全。4、行为协调且适龄。5、人际关系和谐。6、人格完整独立。(二)心理健康的基础性标准基础性心理健康标准是通过比较个体在群体平均水平上的相对位置来判断个体是否达到基本心理健康水平的指标。1、有充分的个体安全感2、有恰如其分的愉快感3、有与事实相符的满意感4、有适度的情绪发泄与控制5、相对和谐稳定的个性6、有把握事物的基本能力7、

24、有积极稳定的环境接触8、有符合实际的生活目标 (三)升华性心理健康标准升华性心理健康标准,是在达到基础性标准的前提下衡量个体潜能发挥和自我提升程度的指标。1、有现实、客观的自我形象,并能够完全接纳2、有高度的自主性3、有对环境广泛的兴趣,并能客观地知觉现实和接受现实4、有以积极情感为基础的稳定社会关系5、有在社会生活中充分有效发挥个性的能力6、有高水平地胜任工作和生活的能力7、长远的生活目标和相应的具体计划,并能够实施 五、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一)影响心理健康的基本因素1生理素质2社会经验 (二)影响心理健康的典型因素1早期童年经验2婚姻家庭3生活事件4、个体已形成的人格特征 第二节 心理健康

25、教育的概念一、本节的教学目的、要求1、理解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三个层面的含义,掌握狭义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2、掌握心理健康教育与相邻概念的关系,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2、难点:心理健康教育与相邻概念的关系。三、教学方法与学时: 四、教学内容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由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在适应环境过程中的心理体验与行为模式的状态和水平这一含义出发,心理健康教育可以界定为:是促进人们形成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提高积极的心理体验和行为模式水平的人际影响活动。之所以如此界定,是因为教育的本质就是人与

26、人之间的一种人际互动,在这个人际互动过程中,有利于人的生存信息的获得便构成了教育的实质性内容。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形式,必然也是遵循教育本质要求的,只是在心理健康教育的人际互动中侧重环境适应能力是其实质性内容。上述心理健康教育的界定包含三个层面的含义。一种是广义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指一切有助于人们形成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提高积极的心理体验和行为模式水平的人际影响活动。一种是次广义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有助于人们预防或减弱心理障碍或行为问题发生的人际影响活动。第三种是狭义的心理健康教育,即通常所讲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这是一种由专业人员依托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结合青少年自我成

27、长和环境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包括自我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其心理潜能,进而促进青少年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人际影响活动。本书所研究的主要是狭义的心理健康教育,即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狭义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可以从其内容、性质、途径、类型等方面来理解。从内容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包括两项基本任务。一是心理素质教育。二是心理健康教育。从性质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则包括发展性教育与补救性教育。从途径来看,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通过心理健康教学活动、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三个途径实现。从类型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可分为团体发展性和补救性、个别发展性和补救性教育四种基本类型。综上所述,心

28、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中一种具有专门目的特别教育,是一种由专业人员依托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结合青少年自我成长和环境的特点,通过心理健康教学活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在内的多种途径和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包括自我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其心理潜能,进而促进青少年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人际影响活动。二、心理健康教育与相邻概念的关系(一)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可说是一体两面,若严格区分,心理健康是心理卫生的目的,而心理卫生是要达成此目的的手段。(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关系但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毕竟还有不少相异之点。综合国内

29、学者吴武典、刘华山、陈家麟、王坚等人的意见,四者之间的关系可用图11表示。图11 四种心理助人活动的关系从图11可以看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各自以一个连续体的不同区段作为自己的工作重心。就工作对象和工作者而言。在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工作中,其工作对象是以正常学生为主;从事这种工作的人被称为辅导员或老师,他们需接受涉及到心理咨询内容的心理学或教育学专业训练。在心理咨询工作中,其工作对象被称为来访者或求助者、求询者,主要指在适应和发展方面有某些心理困扰或轻、中度心理障碍(或称有轻、中度心理问题)的正常人;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人被称为咨询者或咨询员、咨商员、咨询心理学家,他们

30、接受心理学专业训练。在心理治疗工作中,其工作对象被称为患者或病人,主要指患有较严重的心理障碍(或称心理疾病、重度心理问题等)的人;从事心理治疗工作的人被称为临床心理学家(主要接受心理学专业训练)和精神病医生(主要接受医学专业训练)。与从事心理咨询的咨询心理学家、咨询员相比,他们所接受的专业培训时间较长,在研究方法、对人格理论的掌握以及接受有专家指导的正式临床实习等方面都需明显加强。就功能而言。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重在突出工作的主动性、超前性,亦即重在发展与预防方面。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相对来说具有被动性与滞后性:心理咨询重在预防与矫治,而心理治疗重在矫治与重建。详细地说,心理治疗以矫治心理疾病或重

31、度心理障碍(如神经症、人格障碍、处于缓解期的某些精神病、性变态等)为主要目标,即以帮助患者由一个心理异常的人转变为一个心理正常的人为主要任务。心理咨询以矫治正常人在社会生活中出现的适应和发展方面的心理困扰和轻、中度障碍为主要目标,其中解决发展性问题又是心理咨询的特色。其主要任务是帮助来访者由一个正常人转变为人格健全且能向自我实现不断迈进的人。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包括心理咨询的目标,且与学校教育目标是一致的。心理辅导目标的着眼点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制定计划,做出抉择,担负起个人与社会的责任,开发自己的潜能,过健康的、有意义的、自我满意的生活。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着眼点是教育者主动地、超前地根

32、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个性等心理品质进行培养并使其最优化,使学生的心理潜能得以开发,并使其个性发展与德、智、体、美诸方面发展实现和谐的统一。就内容而言。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在认知活动上做文章;心理辅导在注重资料的提供与获得、认知与环境因素改善的同时,也重视学生的需要、情感活动。心理咨询与治疗则侧重于当事人的情感活动以及人格的重建与发展。心理学家泰勒曾指出:在心理治疗中,心理医生关注的主要是病人的态度、感受和情绪状况,而在心理咨询中,咨询者往往帮助当事人在教育、就业等方面做出抉择。易言之,心理治疗关注的是具体心理疾病的诊断与矫治,亦即症状问题;心理咨询关注的

33、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人的适应与发展问题。 就工作方式和方法而言。心理健康教育多在非医疗情境学校及有关教育机构中进行,它常采用团体方式,多采用讲授、训练、陶冶等方法,亦即方法中有更多的结构化的、预先设定的成份。心理辅导兼用团体辅导与个别辅导两种形式,其在使用个别辅导时,就要恰当地运用贯注、接纳、倾听、同感,澄清、面质、自我袒露、概述等技术。心理咨询多在非医疗情境(如学校、社区中的心理咨询机构)中进行,它以个别组咨询为主,多采用支持、领悟、再教育等方法。心理治疗多在医疗情境(如医院)中进行,它以个别治疗为主,多采用矫正、领悟、训练、重建等方法。相对而言,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方法更加专门化,其使用也更加富

34、有弹性和综合性。 就时间而言。心理健康教育是在学生出现问题前进行预防性培养,为时较长,甚至是终生性的;心理辅导伴随整个教育过程;心理咨询是来访者有问题后求帮助,既可以终生进行,也可以定时进行,它为时较短,从一次到若干次不等;心理治疗是患者患病后求医治,因而是定时的,它为时较长,从几次到几十次不等,有的甚至经年累月才能完成。就解决问题的深度而言。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只是处理一般情境中的问题即表层性(意识层)问题;心理治疗则要深人人格结构的深层,即无意识层面问题;心理咨询介于上述二者之间,即解决通往深层问题的中层面问题,同时,它关涉表层与深层问题。 就当事人自我表露程度而言。在心理辅导、咨询和治

35、疗中,常常需要营造一种宽松的情境,使当事人有更多心理表露的机会;而在一般教育性谈话中并不强调学生作充分的自我表露。 就工作模式而言。心理治疗的工作模式是医学模式,心理医生常通过心理分析等深入到患者的无意识领域,帮助患者处理无意识的冲突和神经质的焦虑,使其解除症状,改变病态行为,重建人格。在此种医学模式中,心理医生处于中心地位,享有绝对权威;而患者处于从属地位,只能被动地服从医生。心理咨询的工作模式主要是教育模式,它主要是在意识层面工作,突出了工作的教育性、支持性和指导性。工作重点是寻找已存在于来访者自身的内在积极因素并使其发展,或在对现存条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意见。在此种教育模式中,咨询者十

36、分重视与来访者之间的真诚、尊重、同感和交互影响关系,并将来访者置于咨询过程的中心地位,双方关系是平等的、民主协商式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工作模式只能是教育模式,突出了工作的教育性、发展性、主体性、活动性、协同性和成功性等。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从外部影响源来看,教师在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从心理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内部因素来看,学生本身又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心理辅导中,辅导员与学生是一种合作式、民主式的关系,辅导员只是协助学生解决问题,而不是代替学生解决问题。易言之,心理健康教育更多的是企图从外在的约束中控制学生的行为,使其符合规范;而心理辅

37、导更希望学生能从内在的自我约束中做到自控自制,从而发展个人的合理合法行为。 就工作任务而言。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心理治疗是解决某一局部问题,而心理咨询整合局部与整体问题。 就实施过程而言。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是主动的,心理治疗医生肯定是被动的,心理咨询工作者工作过程可以是主动的,也可以是被动的。 就运作而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是一种义务工作,是非经营性的;心理治疗是经营性的;心理咨询可以是非经营性的,也可以是经营性的,因此,在咨询之初咨询者要与来访者或其亲属订立咨询契约,就咨询目标、方式、保密范围、收费方法、咨询时间、地点等问题达成协议,共同遵守。上述四种心

38、理助人活动的区别是相对的,事实上,正像图11所示那样,这四种助人活动在连续体的分布上存在着部分重叠与交叉。此外,如果以服务范围广度而言,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依次存在包含关系:四者外延间关系是“真包含于”关系,即心理治疗是心理咨询,心理咨询是心理辅导,心理辅导是心理健康教育,其关系可用文氏图表示(见图12)。图12 四种心理助人活动关系图 (三)心理健康教育与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业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如何?为了回答这一问题,首先应当从素质和素质教育说起。1、素质和素质教育

39、从“人是生物、心理、社会的统一体”这一角度来看,人的素质结构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一是生理素质,主要包括身体形态的发育状况、生理机能水平、运动能力、对外部环境和外部刺激的适应能力等四个方面。二是心理素质,主要由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构成。三是社会文化素质,主要包括科学素质、道德素质和审美素质三个方面。这三个层次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依赖、相互影响,构成了人的整体素质结构。上述素质的构成要求相应的教育构成:生理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社会文化素质教育。即把主要地、直接地促进身体的或生理性素质发展的教育称为生理素质教育;把主要地、直接地促进心理素质发展的教育称作心理素质教育;把主要地、直接地促进社会

40、文化素质发展的教育称作社会文化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2、心理健康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心理健康教育与智育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 心理健康教育与美育 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与德、智、体、美并列的基础教育范畴。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在横向上是相互交叉重叠的;就纵向联系而言,心理健康教育是其他各育的基础。第三节 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一、本节的教学目的、要求1、理解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2、掌握心理健康教育必要性的三个渊源,理解三种需要对心理健康教育提出的要求,增强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自觉性。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2

41、、难点: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三、教学方法与学时: 四、教学内容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是由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所决定的。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观点来看,这种必要性主要渊源于以下三种需要。一、宏观需要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国内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顺应世界教育改革潮流的需要198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曾召开了“面向2l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一个人要想在新世纪取得成功,必须掌握三张“通行证”(或称“国际护照”):一是学术性通行证,二是职业性通行证,三是证明一个人事业心和开拓能力的通行证。对于第三张通行证的目标要求他是这样描述的:“对于变化持积极、灵活和适应的态度,视变化为正常、为机会,而不视其为问题。一个如

42、此对待变化的、具有事业心和开拓技能的人,具有一种来自自信的安全感,处理危险、冒险、难题和未知,从容自如。这样的人有能力并勇于负责,善于交流、谈判、施加影响、规划和组织。他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有信心而不是朝三暮四的,有主见而不总是依赖着他人。”不难看出,这第三张通行证实质上是一张心理素质性的通行证。二、中观需要改变国内基础教育现状的需要 “应试教育”其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 其一,面向少数学生,造成受教育机会的不均等。 其二,教育目标狭隘,造成学生的片面发展。其三,教育模式凝固,造成学生个性的贫乏。其四,限制了教育者的个性,造成了不合理的竞争。其五,增加了基础教育后各级各类教育的难度,

43、造成了教育的不可持续发展。 其六,学业负担过重,造成学生身心健康状况每况愈下。 三、微观需要1985年,陈家麟和骆伯巍对江苏与浙江两省的1 095名中小学生调查发现,有心理健康问题学生的检出率为16.53%。 1987年,上海精神卫生中心与美国夏威夷大学、世界卫生组织(WHO)合作,对上海市中小学生的调查发现,有心理异常(包括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占27%。 1989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工作者对该省城乡不同类型学校的2 961名大中小学生调查发现,有16.79%的学生存在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 1993年,国家教委“八五”期间重点科研课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验”题组在东北地区的18所中学和

44、58所小学,采用国际公认的SCL90心理健康量表,随机抽取3万余名学生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约32%的中小学生存有心理异常表现。 1994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报告:1414名中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生率为26.17%;而同年广州市穗港青少年研究所对广州市1000多名中学生的调查表明:53.2%的中学生有心理危机。 上述种种数字一方面说明了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确实不容乐观,另一方面也说明,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确实是改变国内基础教育现状和提高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迫切需要。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问题是比较普遍的,可概括为五个主要的方面:第一,适应问题。第二,学习疲劳问题。第三,性成熟问题。第四,厌学

45、与逃学问题。第五,问题行为。附录:国家颁布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文件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1999年6月,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1999年8月13日,教育部第一次就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专门颁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2001年1月17日,中共中

46、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中小学校都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2001年3月15日九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第一次把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五年计划。2001年6月14日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加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2002年9月2日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任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实施等进一步做出了明确的规定。200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第四节 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与未来一、本节的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渊源。2、理解掌握现代心理健康教育的兴起与发展阶段。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心理健康教育的兴起与发展阶段。2、难点:心理健康教育的兴起与发展阶段。三、教学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