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教育学部分重点知识梳理.doc

上传人:音乐台 文档编号:1983363 上传时间:2019-01-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教育学部分重点知识梳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育学]教育学部分重点知识梳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育学]教育学部分重点知识梳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学]教育学部分重点知识梳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教育学部分重点知识梳理.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教育功能1、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302、 正向功能:是指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3、 负向功能:是指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314、 显性功能:是依照教育目的,教育在实际运动中所出现的与之相符的结果。315、 隐性功能:是伴随显性教育功能所出的非预期的功能。326、 教育功能行动:是指可能导致产生一定功能结果的所有教育行动,具体包括教育制度的建立、教育结构的确立、教育目标的设定、教育内容的编制以扩教育手段的选择等。507、 教育的个体功能表现:促进个体社会化和促进个体个化。338、 个体社会化的具体内容

2、包括:接受一定社会的文化价值与社会规范;使个体追求的目标与社会要求相一致;掌握个人获得社会成员资格和追求目标所必须的技能;学会同身份和在每一场下自己所外的角色。349、 教育在促进个体社会化中的功能表现为: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34-3510 教育在促进个体个体化中的功能表现为: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35-3611、 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与个体谋生功能的区别: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着眼于主体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促进人身心和谐完善的发展,是成“人”的教育。教育

3、的个体谋生功能着眼于社会生产和生活对人的知识技能的要求,是成“才”的教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成“人”,但成“才”是成“人”的必要环节,同时成“人”必须通过成“才”表现出来。3612、当前中小学的教育现状:一是过重的学业负担、惟“智”是举的做法,严重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二是现在学校的管理模式,只能教学生学会顺从,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创造性的培养。3813、如何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要把人看做是做是的,而不是手段;把学生的个性发展看做教育的惟一出发点和归宿,而不是为了外在的目的迫使学生就范。以人为本的教育,把人看做具体的、能动的人,尊重他们的人格和生命,以积极的目光期待他们、赏认他们。1

4、4、教育的社会功能: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促进文化的延续和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促进政治民主化;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对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39-4715 教育促进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功能表现:文化传递与保存;教育活化文化;文化选择功能;文化批判功能;文化交流、融合;文化更新与创造。41-4216 教育的文化选择有两个标准:一是按照统治阶级的需要选择主流化;二是按照学生发展的需要选择系统的、科学的、基本的文化。4117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的功能表现:教育传播科学,启迪人的民主观念;教育民主化本身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组织部分;民主的教育是政治民主化的加速器。4618教育功能的形成

5、的三个阶段:教育功能取向的确立、教育功能行动的发生和教育功能结果的产生。4919 我国教育是以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相统一为功能取向,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5120 教育功能的释放主要包括两个环节:一是产品的输入,二是产品的利用。5121 在现代社会中,促进人的发展成为教育的本体功能,促进社会的发展成为教育的派生功能。第三章 教育目的1、 教育目的:即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反映对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562、德育:即培养人思想道德的教育,是向学生传授一定社会思想准则、行为规范、并使其养成相应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

6、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健康心理品质等方面教育的总称。3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联系与区别:从二者的联系看,它们在对教育社会性质的规定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都含有“为谁培养人”的规定性,都是一定社会各级各类教育在性质和方面上不得违背的根本指导原则。从二者的区别看,一方面教育方针所含的内容比教育目的更多些,另一方面教育目的在对人培养的质量规格方面要求较为明确,而教育方针则在“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教育”方面显得更为突出。4 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质的规定性:一是对教育活动的质的规定性,即教育“为谁培养人”、“为谁服务”。二是对教育对象的质的规定性,规定了教育对象培养的社会倾向,即要使教育对象成为哪个阶级

7、、哪个社会的人,为哪个阶级、哪个社会服务;规定了培养对象应有的基本素质,即要使教育对象在哪些方面得到发展,应养成哪些方面的素质等。565 教育目的的功能:对教育活动的定向功能(一是对教育社会性质的定向作用;二是对人培养的定向作用;对课程选择及其建设的定向作用);对教育活动的调控功能(一是通过确定价值的方式来调控;二是通过标准的方式进行调控;三是通过目标的方式进行调控);对教育活动的评评价功能。59-606 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基本依据;一是社会依据。根据社会关系现实和发展的需要,根据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二是人的依据。7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的基本观点主张:人本位论的价值取向是把人的价值看

8、成高于社会价值,把人作为教育目的的根本所在的思想主张。重视人的价值、个性发展及其需要,把人的个性发展及需要的满足视为教育的价值所在,认为教育目的根本在于使人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发展,使其得到满足,主张应根据人的本性发展和自身完善这种“天然的需要”来选择确立教育目的,按照人的本性和发展的需要来规定教育目的。社会本位价值取向与人本位价值取向相对应,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这种观点主认为社会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接着的效果,只能以其社会功能的好坏来加以衡量,离开社会需要,教育就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主张教育目的不应从人的本位出发,而应从社会需要出发,根据社

9、会需要来确定。63-658、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一是社会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指导;适应与超越问题,功利价值与人文价值问题,民族性与世界性问题)。二是人的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问题,人的理性和非理性问题,科技素质与人文素质问题)。67-759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注意提高全民族素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77-7810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11 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对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意义:一是为

10、我们科学地认识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新的方法论指导。二是马克思主义所指出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必须,为社会主义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7912 德育的基本任务: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信念,具有为国这富强和人民富裕而努力奋斗的献身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使他们形成科学辩证的思想方法,正确认识世界和人生,在社会生活中追求新知,解决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创造;培养学生良好、健康的心理品质,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讲究心理卫生,提高心理素质,形成完善人格;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能力等。8013

11、 智育:是指向学生传授系统科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和发展学生智力才能的教育活动。基本任务是:向学生系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为学生各方面发展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培养训练学生,使其形成基本技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才能,增强学生各方面能力;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和热爱科学的精神。8014 体育:是指学生授身体运动及其保健知识,增强他们体质,发展他们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教育。基本任务是:指导学生身体锻炼,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技能发展,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使学生掌握身体运动锻炼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运动锻炼的方法,增强身体运动能力;使学生掌握身心卫生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身心卫生保健习惯;发展学生良

12、好品德,养成学生文明习惯。8015 美育:即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发展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基本任务: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使他们具有感受美、理解美以及鉴赏美的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艺术活动的技能,发展他们体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美好心灵和行为,使他们在生活中体现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8016 各育关系:是统一的整体,各部分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各自相对独立,不可替代,缺一不可。81第四章 教育制度1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以存在和

13、运动的一整套规则。852、终身教育:是人一生各阶段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综合。883、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体系及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904 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家庭、学校和社会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1085 教育制度的特点:客观性、取向性、历史性、强制性。85-866、制约教育制度的社会因素:政治、经济、文化。86-877 现代学制的类型: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分支型学制。93 单轨学制:它是由横向划分的学校阶段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单轨制最早产

14、生于美国,后被世界许多国家先后采纳。它的结构是自下而上的:小学、中学、而后可以升入大学。特点是一个系列、多种分段,即六三三、五三四、四四四、八四、六六等多种分段。评价:单轨学制有利于教育的逐级普及,不但有利于过去初等教育的普及,而且有利于后来初中教育的普及和20世纪以来对高中教育的普及。实践证明,它对现代生产和现代科技的发展具有更大的适应能力。 双轨学制:它是由纵向划分的学校系统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西欧学制属于此种类型。它有两个平行的系列:一轨自上而下,其结构是大学(后来包括其他高等学校)、中学(包括中学预备班);另一轨自下而上,其结构是小学(后来是小学和初中)及其后的职业学校(先是与小学相

15、连的初等职业教育,后发展为和初中连接的中等职业教育)。评价:双轨学制是时代发展的产物,符合当时的历史发展的需要,其学术性的一轨具有较高的水平,有利于学术性现代学校的发展,对欧洲的教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学制的两轨既不相通,也不相接,剥夺了在国民教育学校上学的劳动人民子女升入中学和大学的权利,不利于普及教育的实现。8 我国学制包括以下四个层次: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我国现行学制属于分支型学制。9 根据我国教育改革的实际情况,我国现行学制还需要进行以下改革:适应发展学前教育;切实普及义务教育;继续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高等教育。108-10910我国普及义务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关法规贯彻不力,法规体系不完备;教育投入总量不足,义务教育资金严重短缺;义务教育在不同地区的发展不平衡;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辍学率较高;义务教育师资队伍质量不高,待遇较低,队伍不稳定等等。13、我国现行学制改革的方向是什么?答:(1)适度发展学前教育。全世界学前教育发展迅速,发达国家学前教育有结束期提前、由高班到低班逐步普及和使学前教育与小学低年级联系与结合起来的趋势。(2)切实普及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家庭、学校和社会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3)继续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单轨向分支学制发展。(4)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精英向大众化发展;封闭式向开放式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