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百年清华 中国模式”高峰论坛.doc

上传人:音乐台 文档编号:1987775 上传时间:2019-01-28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81.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学]“百年清华 中国模式”高峰论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社会学]“百年清华 中国模式”高峰论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社会学]“百年清华 中国模式”高峰论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社会学]“百年清华 中国模式”高峰论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百年清华 中国模式”高峰论坛.doc(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李希光:今天上午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校园内拉开了清华百岁生日的庆祝活动,胡主席在清华园里面重点参观了清华大学医学院,并会见了清华大学医学院的教授,我为什么要提这一点?我们今天的主办单位之一清华大学国际传播中心是挂靠在清华大学医学院的一个研究机构。作为百年校庆活动的第一天另外一项最有意义的成果就是今天下午我们长达五个小时的百年清华中国模式论坛,来自国内外著名大学与科研机构的18名顶尖级学者分别从政治学、哲学、历史学、经济学、国际关系等多角度跨学科探讨了清华大学成立一百年来中国的发展道路与模式这一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虽然大家在中国模式的叙述上使用了不同的词语,如中国经验、中国特色、

2、中国道路、中国案例、中国模式进行式等等,但每位学者和演讲者都在充满着自信的回顾中国的发展,乐观的展望中国未来的道路,大家无不认为中国的叙述是一个成功的故事,借此机会代表会议主办方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和春秋综合研究院对各位演讲者和其它特邀嘉宾在百忙中抽出宝贵时间来演讲参加会议为清华百年校庆助兴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真诚感谢来自媒体的朋友们,大家一直耐心听了五个小时的学术报告,特别要感谢环球网、新浪网、中国科技网和四月青年网对今天论坛的直播,还要感谢法律出版社的编辑帮我们编辑了一本很好的论文集,同时感谢为这次论坛做出辛苦劳动的会务组的老师和同学们!18:22主持人:下面有请李希光教授为大会致闭幕

3、辞。18:21金仲伟:各位领导、嘉宾、同学们,大家辛苦了,四五个小时在阳光厅下烘烤,希望大家没有被烤晕,应该给大家发一把扇子,摇着扇子谈中国模式很好,事情总是不能这样完美,就像中国模式一样,完美是不存在的事情。我们的辛苦值得回报,嘉宾的演讲意犹未尽很不过瘾,发言嘉宾大多数给了我们他们的论文力作。此次论坛从策划到举办比较仓促,由于这样的仓促使得我们一些重要的学者朋友跟我们的议程冲突没有到来,北京共识的始作俑者雷诺先生,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的郑宇言教授表达了强烈的参与愿望,没有能来很遗憾,太仓促,一万多字没有收录到论文集里面,我们很快会出一本完整的新书,与清华出版社合作。我们起了一个名字,这个

4、书的名字叫说吧中国有朋友说这个书的名字比较搞调应该韬光养晦,韬光养晦是对外的,对内搞韬光用晦是步步被动什么也没有了。为国内取得的成绩说几句公道话有压力是需要鼓起勇气的,今天为中国模式辩护为中国模式探索是勇气可嘉的事,我们不能回避这样一个现实。在今天在座的很多发言嘉宾,他们的研究成果,他们的文章并不能出现在中国的大多数媒体上这样一个现实我们不能忘记,我们要出这样一本书,要说出来,要大段说出来他们的大故事,借助各位嘉宾最好的研究成果。这本书起这个名字有人跟我们说有点动情,是的,做这件事情是要投入感情的,我们在短短十几天时间里面召集这么一个论坛,这么多顶级嘉宾在我们的催促之下日夜赶稿赴会,不仅集中了

5、智慧,也是投入了深厚的感情。我们希望在今天有更多的仁人志士关心国家前途,投入他们的感情、智慧特别是勇气,为中国说出自己的大故事,中国现在既不崩溃也不威胁,我们到底创造了什么东西要说出来。这是个全球关注的问题,在清华百年校庆之际来回答说好这个问题最好的此时此地,我们尽快让书面世,为回答这个全球关切做点小小的努力。 谢谢大家!18:20主持人:谢谢各位嘉宾,主题演讲到这儿全部进行完了,主题演讲当中我刚才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今年是清华的百年校庆,4月24号之后我们怎么描述清华,是说清华大学百年之后吗?恐怕不是那么好描述的。但是有一点在我们今天的讨论上已经明确了一个问题,不管什么时候关于中国的发展道路有

6、它自己的独特性,有它自己的优越性,也有它的示范性,这个研讨我想不管在百年时的清华还是在百年之后的清华我们都还会继续探索下去。接下来进行最后一项议程今天论坛的闭幕式,首先请出春秋综合研究院执行董事金仲伟先生,给我们带来一本很好的新书预告。18:14柯颖德:首先我要感谢李老师邀请我和奥美集团来参加这个重要的活动,李老师一直是我在清华的老大哥,非常感谢大,我是十年前来到清华的,这次能来参加这个讨论让我受宠若惊,我是搞传播的。李希光教授是传播学院的,赵启正先生是传播方面的专家,我很高兴今天能够见到赵主任。李老师让我来谈一谈中国媒体的问题,我要提的建议,中国媒体有着一个很好的机会,成为客观公正的世界媒体

7、。我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的很多朋友和同事都说他们想打开中央电视台能够获得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而不是像CNN这样片面的报道,他们觉得CCTV能够提供给他们更加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 第二,我们知道中国媒体对于中国事件如何报道的时候需要克服一个信任危机的问题。之前我碰到山西日报的记者,他很激动跟我讲中国要走自己的路,不要听从其他人,中国在前进的道路上要走自己的路。他讲的很清楚,从他的发言当中我学到一点,我们讲中国模式的时候一定要特别注意一点,我在中国生活了20多年,我是做传播沟通的,中国融入世界,世界对于中国深入的了解是一个很成功的范例,如果我们不去报道中国的成功那将会是非常遗憾的一件事情。李教授让我

8、来讲一讲中国的政治体制以及中国的政治体制如何影响中国的发展,作为一个传播界的人员我有自己的观点,但是对于中国模式我并不是一个专家,我可能更多是跟大家谈我个人的一些体会。我独了华盛顿共识也读了北京共识还读了论文,其实达成共识的地方真的很少,我查了中国模式的定义,有些把中国模式定义成有中国特色的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等其它一些定义。我不是政治经济学家,我很难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谈中国模式,有幸在企业界工作和很多商界人士进行沟通交流,李老师问我现在的政治体制行不行?我能说的肯定的回答,中国的GDP增长非常迅速,每年在9%以上,中国的贸易活动从1979年开始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而且很多人脱贫了,这个是

9、根据世行的数据报道的。去年已经有人预测十年之内中国将会赶超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我觉得从经济的角度来讲真的会这样。这个发展是不是太迅速了?在这里我想指出自己的观点,我住在顺义,在那里有很多高速公路而且花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把顺义的高速铁路建好了,一旦中国决定做一件事情,它会立刻投入实施,中国奥林匹克场馆的建设就是如此。而在美国现在在佛罗里达州讨论一个大型的基建工程,佛罗里达州长反对这个项目,因为他觉得它会让纳税人花太多钱,他们只是一些近视眼,没有长远的目光。我在中国居住的这些年里面也看到中国的五年计划取得的重大成绩,在资源、产业,中国特别强调能源的安全、食品安全等等。中国的政府部门看的目光更

10、远,这个是世界其它政府没有做到的。中国政府特别强调维护社会的和谐,同时希望解决目前的这些社会问题。中国怎么样向世界介绍中国自己的成就?我想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突出强调中国的经济发展。几年前我在以色列访问过,当时以色列和约旦正在商讨建立跨国铁路的项目,约旦的货物就可以运到以色列,这就是连接以色列与阿拉伯世界的一个重要的途径。 我有一个同事研究了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发展,在90年代以后中国接受了很多的外资,在2000年以后是第二个发展阶段,中国进入了世贸组织,在2009年以后中国进入了第三个阶段就是发生了世界经济危机,第四个阶段就是目前中国现在在世界上扮演了一个领导性的角色。我同意这位同事对中国发

11、展的四个阶段的划分。我的问题是中国应该扮演什么样的领导角色?清华大学为中国政府部门发言人进行培训,教育他们怎么样向世界介绍中国取得的成绩,所以中国政府需要更加频繁的向世界介绍中国。 这就是我的发言,谢谢各位。18:11主持人:谢谢黄纪苏先生,今天主题演讲的最后一位嘉宾是奥美公关北亚区总裁的柯颖德先生,他带来的题目是如何塑造中国模式。18:10黄纪苏:中国模式无论成功还是问题都包含了很多的因素,我只是想从某一个角度从一个特定的角度,从文化动力的角度展开说一下。我们都知道搞一个发展或者搞一个运动都希望有动力或者社会要发生一种转变它是需要动力的。在中国的近代大危机的一百年里面,从1840年到1949

12、年它的价值动力基本上是一种克己利群的,不是个人主义,基本是一种要平等互助的这么一种价值观。为什么用这么一种价值观用这么一套价值观作为动力?这的确跟当时中国的国事有密切关系。国亡无治,风非常大,浪非常高,船非常破,这种情况下不是克己利群的价值观中国走出绝对的动力,那中国这条船可能很快就会沉没。网上流传一篇文章,陈丹青先生写的一篇文章民国的那些范儿,民国的那些范儿是非常精彩的人物,我承认民国那些范儿是特别精彩的人物。比如吴佩孚、张作霖肯定比郭伯雄他们要精彩得多,但是这些精彩的人物分在一块儿全都对冲的精光,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中国的问题需要把这种力量团结起来,把社会力量整个调动起来,用这么一套价值观

13、唤起社会动员。的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他们能够体现这样的价值观体现得最有利,这是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刚开始第一次代表大会当时南湖一条小划船小木船可以把全国代表装下了,这么一个力量非常弱的党在整个近代中国的社会政治力量中能够脱颖而出,它用的这套价值观平等、互利、克己利群的确解决了当时近代的基本任务,说白了就是强国。解放以后中国走赶超路线,实际上搞的基本是一个战时体制,这个战时体制用的这套价值观基本上还是在49年之前的,他要走出近代大危机的这么一套价值观。在工业化现代化的道路上昼夜兼程,当时雷峰、王杰这些英雄人物辈出。当时有一个例子特别可以说明这样的情况,文革初当时海淀有一处芦苇荡有一次失火,附近

14、的官兵都在踊跃救火,当时有一个救火的人好像是一个排长还是一个班长救火特别有力,后来差点评为了英雄,后来发现是他纵的火。为什么他要纵火?因为他要当英雄。这是一个比较荒唐的例子,但是可以看到那个时代的价值观,他们是作为整个中国发展的是一种最根本的价值的文化的动力。这种东西的确到了解放以后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毕竟在一个和平时期,怎么把群体之间的关系,个人的利益兼顾了,还有六万万的饮食男女他们的生活,他们的个人利益,他们的正当追求如何要妥善处理妥善解决,在这一点上需要另外一种价值观进来,也包括个人主义出人头地等等,当时搞了比较混合的,当时说的又红又专实际在一定程度上是两种价值观混合的价值体系。今天作为一

15、个历史教训没有解决的太好,到了文革的时候这种东西完全失衡了,靠狠斗一闪念、大公无私等等弄了好多琳琅满目的五花八门的东西跟今天的各种理财工具有点差不多。 后来这一套东西走不下去了,到了文革之后改革开放开始,整个又换了一套价值观,跟市场经济相配套。这套价值观或者这种文化动力它的基本特点用小平同志当时的一句话可以概括,让一部分人富起来,亿万人你追我赶大家竞争都要出人头地,靠着这些东西你追我赶累计成为整个民族的日新日进,的确在整个80年代或者90年代的一段有它的力量,的确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巨大的动力。80年代那会儿上大学的,上电大的,721大学的没有人不在学习,这种力量的确是空前的,的确这时候基本

16、不是靠互助的,不是靠平衡的,不是靠社会主义的一套价值观,基本是个人主义的,甚至精英主义的,甚至可以说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这些东西当时有其用,起到了推动整个中国改革开放的动力。这种东西在改革开放初期基本上没有道德上的负担,如果搞这一套东西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搞资本主义有剥削有压迫,整个社会对这一套东西的那种警惕还有抵制是实时的,中国一直没有搞,大家只记着特别遥远的时候有三条石、刘文财,尤其年轻人心目当中觉得那些东西可能是好东西,没有任何道德压力,这一套东西为中国改革开放提供动力的时候的确比较顺利。总结改革开放经验,这个也是一个因素。 另外一个因素,这一套东西在内部没有什么太大

17、的阻力,在外部也没有阻力。它的确跟我们所谓回归的世界闻名主流也就是英美的那一套道路,跟他们基本的价值观是一致的。在这方面我甚至怀疑,我猜西方甚至有一种心理,他们搞的东西是不是相当于我们原始积累的时候,他们甚至有一种大哥哥对小弟弟的理解,我们原来也是从那块走过来的。这套价值观也没有太大的阻力。这种个人求发达精英主义的你追我赶的竞争的东西的确为中国提供了特别强大的动力。我20年前读马克思韦德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说的基尔文教派的为了上帝挣钱其实跟我们中国竞争的价值我觉得是非常相近的,刚才有人说中国文化和谐的这一面,其实中国文化也非常竞争的,作为一个共同体,中国人互相比着互相看着互相盯着,这种个人主义不

18、是特别发达。这种东西为中国提供了巨大的动力,比如说头些日子美国出了一个虎妈,可以说中国社会任何一个妈都是那个虎妈,她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竞争中胜出,不单美国华人这样,农村很多老人子女出去打工了,他们是非常愿意看到子女出去打工,因为子女出息了。中国人把孩子看成是自我,看成未来的自我,可以几代人为一个孩子活着,几代人活成一代人,像这么一种方式的确是一种高积累的,以这种方式出现在世界上的时候,很难有一些其它的文明其它的文化像非洲、南美、南欧的可以跟它竞争。实际现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里面中国是走的非常顺的,这30年是非常成功的,顺着这条价值路线发展下来,有内部的问题,就是今天所说的贫富分化、资源问题

19、、环境问题。另外还有外部问题,这一套价值观下的发展,这种价值观是什么?什么叫幸福?幸福就是成功。什么叫成功?成功就是多吃多占。美国多吃多占,西方多吃多占,这些发展中国家这些新兴国家说凭什么你们多吃多占,我们也要多吃多占。这些国家起来以后也会进入这么一种循环,整个世界的社会流动,但是现在遇到一个资源问题,遇到一个瓶颈问题。很多西方国家他们说了,你们中国能不能换一种发展模式。但是我们说我们1840年以前就是另外一种模式,你们给我们拖进来的。今天如果说中国的模式中国的发展有问题是整个世界的问题,这是五百年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体制问题,要解决这么一个问题得需要一种新的世界社会主义。17:59主持人:谢

20、谢金教授对于中苏发展道路做了深入的解析,下一位请到的演讲嘉宾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所长黄平教授,他给我们演讲的题目是中国道路:过去、现在和将来。17:46黄平:从经验和现象层面看中国这十年来的发展以及拿这十年来的发展和美国、日本、印度、俄国以及欧洲各国主要是欧盟目前美国是不是衰落这么一个讨论,关于中国经验、中国道路、中国特色、中国模式,讲中国特色没什么争论,剩下中国经验怎么提炼。我自己选择了一个词中国道路,这几年中国模式的讨论起来了,这个有点书生气用什么词,但是里面还是有意义的。美国是例外的,是上帝的子民,这是美国人自相矛盾。我到美国老遇到这种事情,一方面美国人非常自信认为我们是例外的,另

21、外一方面又宣布我是普世的,这两者不能自掐的。讲中国特色中国经验是没有问题的,而且这个特色确实像刚才好多发言人讲到,这个特色不是30年才形成的,甚至可以追溯到几千年。现在当然是可以讲这30年,事实上现在或者现代中国当然不是30年,所以在09年或者08年我们讨论改革开放30年,盘古开天地也好,毛主席讲孔夫子继承也好,从孙中山一直到今天应该继承,包含历史的延续性,而这个一方面对历史的尊重和对事实的尊重,一方面认识的方法论上,现代社会也好现代国家也好,当然市场经济和我们说的文化它确实不是一个凭空而来天外飞来的,我们就有了今天,它是一个延续延绵的。我们年轻时希望一个新世界,为了新世界砸碎一个旧世界,马克

22、思年轻时写共产党宣言讲过几个彻底决裂,包括传统的观念,到了中年讲一切先辈的传统像梦一样纠缠着我们活人的头脑,我们确实是自己创造自己历史,但是绝对不是随心所欲创造个这是一个看待中国中国经验也好道路也好以及要探讨正在行进中完善中的中国模式的方法,从一个长时段来看哪些东西是一路走过来的,哪些东西在走的过程当中不断创新不断改革不断改良有经验有教训有曲折有成功的东西。前三十年有一些积累也不只是经验层面,理论上我们应该加以提炼,其中有些已经提炼出来比如毛泽东思想讲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和实事求是,这样一种提炼可能是在理论层面。我讲了三个概念,中国道路还是在经验层面上讲,十年来美国的变化和日本、俄国、印度以及欧

23、盟的十年进行比较,基本上还是在经验层面,虽然不只是经济,包括军事、科技、教育等等。这是关于道路的讨论。这些道路在经验层面描述出来当然是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要做的,除了统计学和媒体要做,我们自己应该有一套基本的认识,事实层面的描述。 第二,要有道理的,你要讲背后有没有因果也好结构性的东西也好藏在这个背景背后的现象与本质或者抽出几条,至于共性中有个性,每个国家的经验都是特殊的,都应该包含着一些道理。 第三,价值层面道德。道理讲出来结构是这么长的,比如城乡结构也好,几个产业结构也好,政治结构也好,还有它是不是应该是这样的,加载价值层面伦理层面从道理、道路、道德,有一个东西是天经地义应该是这样或者不应该

24、是那样的。这样来看我觉得我们中国的经验或者中国道路的过去如果不是所有人都能一下子把几千年都打理清楚的话,至少应该有一个历史的眼光。第二,对几个不同的大的历史脉络我们要有足够的重视和在这个基础上的梳理,至于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做的不一样,那是分的问题。如果要讲辛亥革命以来或者五四以来或者三个30年1919到1949,1949年到1979,1979到2009年不仅在道路层面从道理层面也可以说的,一个是人民,农民是人民的主体,中国近代或者现代中国过程当中人民尤其是以农民构成的人民的主体,而这个人民概念我觉得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发展,不是简单的讲阶级,简单讲阶级我们反而觉得有很多至少有过阶级斗争扩

25、大化也好等等。第二,人民所从事的革命这是第二个关键词,现代中国是通过革命建起来的,革命建国后来奠定了改革开放发展的基础和今天我们看到的成就。第三,人民为主体的革命是选择了社会主义,用社会主义的办法打理旧中国或者重新收拾旧山河,解决割地赔款,解决四分五裂解决东亚病夫民不聊生。第四,共产党,整个人为主体的革命朝着社会主义进行的革命由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和引导的党。第五,中国这个词本身包含着丰富的含义,不断被丰富,文明中国是历史的中国是大陆行的中国式,而不只是西方意义上的一个民族国家。这是过去。 到了现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有很多现象层面的总结和道理那个层面的总结,下面还有一个是对改革开放以来30年的中国还

26、在发展,中国在道德层面的总结,这是中国的正当性问题。中国要活得天经地义,我们自己认为理所当然,这一定要把它从经验层面概括到道路层面和道理层面,再到道德层面。这当然不是一天就能完成,也不是我们自己就能完成,有一个互相认知互动。但是这是逃不该躲不掉绕不开的,毛主席革命解决了捱打的问题,邓小平革命解决捱饿的问题,下一步解决捱骂的问题,这个挨骂不是放弃不是投降不是缴械不是说我们一切都错了,而是把这样一个过程道路经验乃至于正在形构当中的特色模式讲清楚梳理明白。还有一个是未来,未来变成一种模式或者已经形构的模式,是不是所谓完美的,对别人有没有启示。中国至少以一个角度就是中国的对外政策或者对外战略,我们第一

27、是有一个延续性的,从50年代进和平共处,小平同志讲和平共处,现在讲和谐世界,不是通过掠夺战争去解决国与国的关系,大国与小国的关系,民主国家利益关系,我们主张合作共赢共享,中国坚持走自己的道路当然对世界有影响有借鉴有参考,我们不愿意强加别人的模式,不愿意输出一个发展道路,但是这么大的一个实体,如果有一个东西跨越的时间越长,覆盖的空间越大,很可能包含的普遍性越强。 谢谢大家。17:43主持人:谢谢金教授对于中苏发展道路做了深入的解析,下一位请到的演讲嘉宾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所长黄平教授,他给我们演讲的题目是中国道路:过去、现在和将来。17:32金灿荣:中国过去30年改革应该是成功的,改革的发

28、起者1978年12月底,任何一个人想象不到今天中国的成就,它超出了最乐观的预期,这是一个事实。今天总结改革经验是有事实依据的。现在谈中国模式是不是早点?再过几年中国人均到了世界人均的时候再谈就比较有说服力,去年底全球69亿人,全球GDP61万亿美元,人均八千多。我们中国是4300,世界人均的一半。现在讲学术上有价值,从传播学角度来讲人家不服,再过个五年讲达到人均跟世界水平一样,这个时候就可以了。中国改革陈共有很多原因,我只讲一点个人学习的体会。跟以前苏联的改革相比我们有如下六个特点。苏联改革52年到64年八年进行的改革,戈尔巴乔夫开始乱改了,把自己改没了。苏联改革基本的路径坦率讲本身不是很顺利

29、,但是其中一个关键就是赫鲁晓夫改革,如果赫鲁晓夫八年改革能够成功的话,路径是不一样的。赫鲁晓夫改革为什么失败,而小平改革顺利发展到今天大家认为很成功,我自己觉得是如下六个特点可以解释。 第一,中国改革的动力非常强劲。我们刚从文革走出来,大家都有很强烈的愿望要改进自己各方面的工作,动力非常强。 第二,改革的目标非常明确,改革的目标是市场化,这一点是清楚的。怎么过河小平不知道,请大家摸着石头过河,走向彼岸一个发达的市场体系这一点是非常明确的。而赫鲁晓夫没有这个东西,赫鲁晓夫提倡改革的时候他定的目标还是1980年实现发达社会主义,2000年进入共产主义。赫鲁晓夫真是很自信,他不接受西方发达的那一面,

30、跟尼克松厨房辩论的时候坚信苏联的体制能赢最后会埋葬美国。邓小平没有这想法,没有那种制度上内在的傲慢,他真的愿意学。我们这个改革目标很明确。 第三,改革与开放携手并进。如果在封闭体系改革就不会有创新,比如苏联改革主要是调整政策,把投资的秩序从重、轻、农,发展的是还是集体农庄,没有制度创新。中国由于开放整个改革当中有很多创新的东西。 第四,多主体改革,苏联是单一主体改革,权利都在中央政府的技术官僚手上,投资只有一个主体就是中央政府的技术官僚,而中国不一样,中国改革至少有五个主体,中央政府当然还是一个主体,第二是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在整个过程当中非常积极,第三个是外资,第四个是中国九亿农民,第五个是民

31、营资本,先是个体户后来变成民营资本家。苏联单一主体改革和多主体改革这个区分是最主要的,中国的地方成为主体导致了清华钱颖一先生讲的区域经济,当然钱先生强调省的作用,张五常先这个思路又强调县的作用。无论省域经济县域经济,地方主体很重要,这个是不用说的。另外中国的农民作为改革的主体,农民带来很多新的创新,土地承包、农民工、乡镇企业、小城镇化,这都是中国的创新。另外,外资帮助中国融入国际社会适应全球化也起了很大作用。所以中国的改革这个特点是特别特别重要的。多主体性带来政治上的后果,就是过去30年中国政治有一个非常大的变化,不是政治体系本身的变化而是政治背景变化,那就是国家与社会关系彻底变了。原来我们是

32、强国家弱社会,现在是强国家社会也不弱。 第五,非边主义,增量改革,不是把原来国营企业简单的干掉,而是保留国营企业的情况下发展民营、私人资本,增量改革相对代价比较小。这个涉及到中国的文化不同,俄国人按照北京话讲比较鲁,性子比较直,遇到阻力铁棒横扫铁棒加粗,没有四两拨千斤的思维。中国改变非边主义看上去不是很爽,但是社会代价相对较低,振动较小,最终结果较好。 第五,外交政策韬光养晦,苏联是满世界跟美国PK,把它的力量投放到跟国家利益没有什么关系的地方,苏联跑到安哥拉非洲之角埃塞俄比亚、格林纳达跟美国PK,现在看是非常愚蠢的事情。中国外交上走的路韬光养晦,避免了不必要的消耗。 还有别的比较方法,革命后

33、社会的不同我总结这么六个特点,仅仅是我个人的看法,供大家批判。 谢谢大家!17:30金灿荣:谢谢论坛主办方邀请给我这个机会,非常荣幸,今天清华百年校庆喜庆,我也跟着沾点光。我05年在人文学院做了半年的委任讲座教授,也跟清华挂钩。当时给论坛报的题目从中苏比较的角度看中国改革,我们走到今天是从改革这个路径当中走过来的,正确的理解改革有助于理解我们今天的中国现状,有助于理解未来的走向。中苏之间的共性,我们都通过革命的手段建立了一个新的制度,后革命社会经历了改革,我们在共性当中可以找到一些差异,这个差异可以解释为什么苏联的改革失败了,中国的改革成功了,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性,用这两个做比较好一点。但是在准

34、备的过程当中我准备的内容后来又超出这个范围多了一点,我今天的逻辑稍微跟原来准备的不一样。我先讲第一个假设,我的假设是这样的学习能力的强弱是决定一个国家命运的关键。我的出发点是这样的,我们都是上帝的造物,上帝他老人家本来是不犯错误的,但是作为上帝的造物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公司一个大学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不犯错误是不可能的,我们一定是犯错误的,关键的问题是谁能够迅速的从错误当中学习不再犯错误。作为上帝的造物作为人做得最好的是吃一堑长一智,绝大部分人绝大部分时候吃N次堑长一智,还有吃N次堑不长一智,就出局了。中、美、苏跟一般的大国不一样,是超大型国家,国家学习能力可以用一个指标来看就是改革,而这三家可以用

35、改革的角度比较它的学习能力和看它的前途。苏联失败主要原因是改革没成,美国赢得冷战主要原因是美国在冷战期间进行了一场没有叫做改革的改革,而且改革成功了,今天我们中国势头不错原因也是我们改革成功了。冷战结束以后美国的主流精英犯了一个错误,他们错误的解释冷战结束的原因和结果,冷战结束的原因是苏联不打了就放弃了冷战,不是美国击败了苏联。结果是美国赢了,原因是苏联放弃了。冷战结束以后美国所有的无论左右美国的主流精英都认为美国赢得了冷战,不仅结果是它赢了,而且结果也是它了,美国今天或是这个思维。这是美国在冷战之后犯错误的一大原因,而且现在没有跳出来。它错误理解了冷战结束的原因和结果因此犯了一些错误,按道理

36、它应该知道冷战结束其实是俄国人送给他的胜利,他们两家实际在冷战后期的博弈是不相上下的,两个重量级拳手打了11个回合点数差不多,进入第12个回合,苏联告诉裁判我拉肚子不打了,美国赢了,是这种情况。美国应该理解这个情况以后感谢上帝感谢俄罗斯,应该三顾茅庐请俄罗斯一同治天下,坦率说这么做我们今天中国的日子难过得多。美国傲慢行为不当,对待所有的国家都是行为不当的,对苏联像战败国一样,对中国也是颐指气使,1993年银河号事件从国际法的事件中国是非常屈辱的,我们的墙上降下美国的空降兵。对付阿拉伯世界也是偏好以色列,对非洲对拉美是遗忘。整个重大历史事件理解错误导致一种傲慢,行为不当,行为不当形成了很多矛盾。

37、中国人化悲愤为赚钱的动机,我们经济发展了,俄国人是郁闷时不时给美国捣一点小鬼,最可怕的是阿拉伯兄弟化悲愤为人肉炸弹于是有了911。坦率讲到今天为止我觉得美国的主流精英还没有从这个误区里面跳出来,我本人在美国四个会议上交会议论文,他们看了很生气。美国人的解释不是我们笨是布什笨,布什走了之后就好了。美国要不跳出这个东西进行下一轮改革这个问题大了。17:23主持人:很遗憾贝淡宁教授时间有限,我们还是很希望有一个其它的渠道或者机会能把您的演讲继续继续完。下面有请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教授,他演讲的题目是从中苏比较的角度看中国的改革。17:21贝淡宁:谢谢给我这个机会和大家讨论关于中国模式

38、的问题,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有经济方面有政治方面有服装方面,我今天会讲政治价值观方面,我的专业是政治哲学。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我想问什么是中国比较特色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怎么可以解决现实问题?中国的价值观也比较复杂,中国很多人主张西方主流的价值观,有人说不是东方和西方的关系,有人说也不是国家和国家的关系,有人说是不同的城市比方说上海人大家比较偏西化,他们城市的精神可以说是西方的精神,北京主张中国的价值观。有人说跟不同的大学有关系,比如我很多同学是北大毕业的,他们主流的价值观可以说是偏西方的主流价值观,可是我们清华是比较中国化的。 今天讨论的问题是现在比较大的问题是很多人觉得民主是一个好东西,这些方

39、面我们可以接受,有人觉得民主是最好的东西,不可以考虑别的非民主的价值观。这个问题我想提一些意见。长期方面民主是好东西,现在我们贫富差距太大或者有人说不稳定或者有人说人民的素质太低,现在不要考虑这些问题,长期方面民主还是最好的东西。中东的政治,很多人觉得我们完全民主化,民主化什么意思?就是用一个人一票的制度来选这些统治者,好像没有别的可能性。中国长期方面有没有别的可能性,有没有比中国民主更好的东西,有没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可以改善民主?这些问题比较重要。民主是不是最好的东西?这方面我们也可以提一下,实际民主不是这样的,尤其美国不是一票制度而是一签一票的制度,如果说民主是好东西,这些统治者他们可以代

40、表一些投票人的利益,这是最理想的角度。可是问题是,现在尤其一些大的国家包括美国、中国,这些政府的政策会影响非选民人的意义包括国家之外的人,要考虑全球变暖的问题,也会影响后代,也会影响世界,关键是民主的制度没有人会代表这些非选民人的意见,这个问题非常重要。中国有一些特色的价值观,我主要讨论儒家的价值观。我们怎么考虑这些问题,怎么解决这些问题,或者怎么改善这些民主的缺点? 第一,儒家这些统治者他们不应该考虑投票人的利益,他应该考虑天下人的利益。天下什么意思?天下包括后代人包括世界的人,所有受到政府政策影响的人。用什么央政治的机构来解决这儿问题,不能用投票人,怎么为非选民人服务?这方面儒家也会说我们

41、可以用别的制度。大家都知道 儒家比较出名的经典礼记,大道,天下为公,估计很多人不知道下一部分是选贤于能,儒家比较现实,不管最理想的社会还是要选一些比较优秀的比较有能力比较有道德的统治者,一直会有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用贤能政治的办法来选这些统治者,而且他们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这些非选民人的利益。过去用科举的制度,现在科举制度不见得是最好的制度,一方面有很多好处,因为有一些比如美国学者他们承认现在很多老百姓他们不知道不会考虑自己的利益是什么,最基本的经济问题投票不是中国的问题而是美国的问题,我估计是整个世界的问题。不知道自己的利益是什么,不知道怎么用最基本的经济方面的原则来考虑自己的利益是什么。如果我

42、们要选一些统治者,我觉得需要一些考试,这些考试可以包括一些经典也可以包括一些经济方面的问题,包括一些国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如果他们真的目的是为了考虑这些天下尤其是非投票人的利益,理解这些国际关系、经济方面,而且这些经典为他们的道德方面也有一些好处。很多西方人一方面觉得有民主制度,一方面有专制的制度,我们觉得最大的问题是怎么把这些民主和贤能政治的制度融合起来,这是中国特色中国模式要考虑的问题。 贫富差距的问题西方的价值观主要用法制的制度来解决,可是儒家觉得用一些理智的制度来解决。 时间有限,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17:12主持人:谢谢王绍光教授从本体论、价值论和认识论的层面上全面给我们对中国模式提

43、供了研究的全面化的视角。接下来请出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贝淡宁,将从哲学视角审视模式。17:07王绍光:我演讲的题目“走中国道路,推介中国经验,探索中国模式”,中国模式还没有把握,还需要很多的探索。为什么讨论中国模式?还是有意义的。首先以一段话,这也是很长期的一个朋友最近讲过的话,田国强在上海财经大学在留美经济学会年会上说“一些短视者短时者和既得利益者认为已经找到了与现代发达西方社会不同的稳定的成熟的具有推介价值的集中发展模式,即一些人所宣称的模式,这是一种致命的自负,勿将次优当最优,勿将过度性制度安排当做终极制度性安排。”到底有没有找到一个稳定的成熟的具有推广模式的终极发展价值呢?实际上几乎所有

44、的学者都认为中国目前存在着一系列严重的问题,有人认为找到一个终极发展模式几乎有一点点无的放矢。我们觉得自认为已经自认为什么是最优的制度安排也是一种自负也是一种短视,虽然我不知道什么是中国模式,讨论探索中国模式是有意义的。争论的实质是什么?还是意识形态之争,不是学术之争,争论的核心问题有没有别的选择?童世骏教授刚才讲到撒切尔夫人讲到的一元性,有人说中国只有现代化没有现代性。争论的焦点我也看了很多讨论的文章,集中在前两样东西上,一个是有没有,一个是好不好。有没有中国模式?如果有是否已经成形,成形能否持续能否概括起来,这个讨论非常之多。好不好讨论更多。有没有好不好经常混杂在一起忽略了一个更重要的问题

45、,中国模式到底是什么。我认为模式有三重含义,一个姑且把它叫做本体论意义上的模式,这是客观的原形。一种是价值论意义上的模式,它是讲的一种目标模式,这是一种评价,我们姑且叫典型。第三个是认识论意义上的模式是一种理论的模式,理论对现实的一种概括一种总结,这个在学术上经常叫做模型。客观意义上本体论意义上到底有没有一个模式?客观存在具有特殊关联性的现象,这种讨论很多,在讨论资本主义的时候讨论莱茵模式、北欧模式、日本模式,这样的讨论非常之多。本体意识上关心的主要问题是模式是否客观存在。今天有很多人否定中国模式的人其实他们以前都会用“模式”这个词,比如吴敬琏先生谈到温州模式、苏南模式在八九十年代,秦晖先生写

46、到很著名的“关中模式”,这个词是可以用的。中国的发展有特殊性,反对讨论中国模式的人就能看出来,不少人提倡普世价值,之所以提倡隐含的成分中国发展转型具有特殊性所以要谈普世价值,否则没必要谈了。中国的发展道路里面有一些跟别人是相似的,所以不存在特殊性,这种说法我觉得也是似是而非的说法。比如我们可以讲金丝鸟和乌鸦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金丝鸟是金丝鸟,乌鸦是乌鸦。中国的道路是有特色的,一个是经济增长,我不愿意仅仅谈30年,我要谈60年我们从1953年到2008年来看,60年的经济增长年均增长率是8.4,即使在头30年也有6.5%的增长率。消除贫困,头30年我们没有太多的数据,但是后30年是有数据的联合国

47、开发署过去30年全球的贫困人口减少了四伊,中国贫困人口减少了五个亿,换句话说如果中国没有减贫全世界的贫困人口增加一个亿,这个更有意义。HDI的趋势,人类发展指数1950年到2007年我比较大国,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美国,1950年中国的HDI比巴西、俄罗斯和美国低很多,跟印度几乎是不相上下。但是头30年结束的时候已经有巨大的改善,2007年中国现在已经接近俄罗斯和巴西的HID水平,而且发展非常之快。中国道路是有特色的,所以要走中国道路。 从价值论意义上讨论模式实际讨论是什么东西是值得的,什么东西是不好的是好的,作为范本摹本的样式可供其它国家学习的范例,学习不仅仅是好的也是负面的也是教训。

48、客观存在的特殊现象到底是好还是不好,没有人谈到模式的时候,现在有些人一谈到模式就认为是完美的,其实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完美的,如果有的话就不是人的东西了。我们谈拉美模式显然不是从拉美说是一个正面模式来谈,有人讲中国的模式不具有可借鉴性可复制性,但是可借鉴可复制不是一个概念,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世界上恐怕从来都没有,没有一个模式可以具有可复制性照搬的可能性。世界上恐怕有一次照搬就是利比里亚的那些美国黑人到利比里亚建一个美国,利比里亚的国旗大学的名称、钞票所有都像美国一样,但是利比里亚做的怎么样可以很清楚。典型不可能是永恒的,北京故事好像是有问题的,最近一个很有名的人比约莫先生更有名的人萨默斯开始

49、讲孟买模式,孟买模式以人为本的模式,这个更多是一个概念而不是现实。印度处于绝对贫困的穷人,比非洲处于绝对贫困的人加在一起还要多。 认识论意义上的模式,这是对客观现象进行理论解释,理论上经常有精华模式、均衡模式、冲突模式等各种各样的,都是对是提出一种理论性的解释。在认识论意义上的模式能否构建出解释客观现实的理论模式,不仅仅解释,而且既能解释成功也能解释失误这样的模式才是有用的。一个好的理论模式必须既能解释某个阶段又能解释比较长的过程,比如说就在不久以前有些人把中国的发展模式概括为比较优势,谈到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现在已经变成问题了。一个好的理论模式必须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必须能够解释变化,解释中国增长的时候比如有些很著名的经济学家就会强调中国特殊的自然禀赋和初始条件,这是静态的解释。最后模式一定要简洁,如果讲一大堆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