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流派和经济学史的题目汇总.doc

上传人:音乐台 文档编号:1989129 上传时间:2019-01-28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2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流派和经济学史的题目汇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流派和经济学史的题目汇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流派和经济学史的题目汇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流派和经济学史的题目汇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流派和经济学史的题目汇总.doc(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西方经济学流派和经济学史概念题1卡塞尔购买力平价说。答:购买力平价说是一种历史非常悠久的汇率决定理论,其理论渊源可追溯到16世纪,对之进行系统的阐述是由瑞典学者卡塞尔于1922年完成的。卡塞尔的购买力平价说以货币数量论为基础,其基本含义是:人们之所以需要外国货币,是因为它在该国国内具有对一般商品的购买力。同样,外国人之所以需要本国货币,也是因为它在本国具有购买力。因此,对本国货币和外国货币的评价主要取决于两国货币购买力的比较。卡塞尔购买力平价可以分为绝对购买力平价说和相对购买力平价说两种形式。绝对购买力平价说认为汇率取决于不同货币衡量的可贸易商品的价格水平之比,即取决于不同货币对可贸易商品的购

2、买力之比,其公式是。相对购买力平价学说则将汇率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归因于两个国家在这段时期中的物价水平或货币购买力的变化,其一般形式是,它意味着汇率的升值与贬值是由两国的通胀率的差异决定的,2斯密看不见的手原理以及真实票据说。答:斯密认为,当个人盘算自己的利益,努力使自己的产品具有更高的价值时,他就不自觉地实现了社会利益,就像他受到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这就是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原理。而实现看不见的手的作用的机制,正是自由竞争。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市场上的每个厂商都力图用他的资本,生产最大的产量;每个消费者都力图用他的收入,达到最大的满足。他可能并不企图增

3、进公共利益,也不知道他增进的公共利益是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和安乐。他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尽管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直接追求的。他在追逐自身利益的同时,也经常促进了社会的利益,且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还大。生产者在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时,需要首先考虑社会的需要,满足公共的利益,这是不需要有人督促的。亚当斯密在形成他的“看不见的手”经济理论之时,也不得不面对这一问题:“看不见的手”,在多元准备体系下,是否能够引导发银行之间自由竞争的过程呢?斯密觉得,只要银行严格依照他所说的“真实票据论”行事,多元准备体系就能有效运转,中央银行制度就无需存在。斯密

4、的银行业“真实票据理论”的定义是:银行应主要投资于短期商业票据(体现着实际生产的票据),并且,这一做法将使贸易能制约信用的供给,而不会引起通货的膨胀或是紧缩。斯密认为,为了银行自身的利益和安全,银行不能去贴现真实票据以外的票据。因此,真实票据论的效果在于:把银行的盈利资产限制为真实票据将使银行的负债量自动地被限制在尽人意的水平上;它将使负债的数量依“业务的需要”变动。根据真实票据理论,银行超量发行的纸币将被返还到发行的银行,这就是回流定理,过度发行会造成挤兑银行的危险。 简答题3一些经济学家对拉弗曲线的主要批评观点有哪些?答:“拉弗曲线”产生后,遭到了凯恩斯主义者和其他一些经济学家的纷纷批评。

5、主要批评观点如下:(1)怀疑“拉弗曲线”的形状。经济效应和会计效应的确切内容究竟有哪些?它们之间究竟如何互相影响?拉弗并未详细论证。有的经济学家根据美国历年统计资料考察税率和政府收入之间的关系,以曲线形态表示,却与“拉弗曲线”根本相悖,是一种无规则状态。因此,“拉弗曲线”的形状,实际上并不确切。 (2)减税主张是建筑在“美国处于禁区内”这一前提之上的,但供应学派和拉弗本人都没有证明这一点。根据“拉弗曲线”,假如美国不是处于禁区内,就会得出相反的结论。 (3)减税并不能刺激工作。当税率降低时人们的收入的确会提高,可是收入提高,人们可能不想增加工作,因为很多人认为只要有相当的收入就可以了。其原因在

6、于人的时间、精力均有限,不断增加工作,会使工作的机会成本很高,如失去休息、娱乐、接受文化、教育等机会。只有少数人例外,如刚参加工作的人或收入较低的人等,因为要养家糊口,对减税比较敏感。有些经济学家根据历史统计资料,证明税收的变动在总体上并不影响工作量。 (4)减税也不会刺激储蓄。人们的储蓄往往有预定目标,例如供子女上大学,或用于自己退休以后,补贴生活所用等。因此与税率的变动并无多大关系。(5)拉弗把整个宏观经济问题仅用一条曲线表示,把问题看得太简单了。实际上,税收制度和经济活动是非常广泛、非常复杂的,其中存在着许多因素,例如经济所处的周期状态,财政赤字情况,负债情况,就业问题,利率和货币政策如

7、何等。而供应学派却只从供给方面片面地考虑减税的结果,这是把问题简单化了。相关重要概念回顾:拉弗曲线:指反映税收与税率之间关系的曲线,由供给学派主要代表之一的拉弗提出。拉弗认为,在增加生产的各种刺激中,最主要的是税收。税收的多少与税率之间存在着一种函数关系,它可以用直角坐标曲线表示,即拉弗曲线。如图11.1所示。图中的横轴代表税收收入,纵轴代表税率。图11.1 拉弗曲线O点税率为0%,税收收入为零;B点税率为100%,税收收入也为零;在此税率区间,税收变化量呈OAB形,即为拉弗曲线。图中的阴影为课税“禁区”。“拉弗曲线”的中心意思是,税率存在一个最佳点,高于和低于最佳点都会减少税收收入。更应引起

8、注意的是,税率过高将会扼杀税源的正常增长,因而更应尽量避免。由于拉弗曲线是在1974年12月的一次午餐会上,拉弗向福特政府的助手切尼讲述其减税理论时在餐桌上画出来的,所以又称之为“餐桌曲线”。分析论述题4。简述供给学派和凯恩斯学派的分歧。 答:供给学派和凯恩斯学派的分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供给与需求哪个更重要?凯恩斯主义认为,有效需求不足,阻碍了生产,是需求决定供给;供给学派认为,“滞胀”在于供给不足,是过分刺激需求的结果,供给决定需求。实际上,正如马克思主义所认为的,生产和消费,供给和需求,是相互影响的,没有生产和供给,就没有消费和需求;反过来,没有消费和需求,也不会有生产和供给,只是

9、要看在某一时期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哪里。 第二,储蓄是抑制还是保障经济增长?凯恩斯主义把储蓄当成总需求力量中的“漏出”,是对消费需求和收入增长的制约。供给学派则认为,没有高的储蓄率,就没有强劲的资本形成能力,也就没有较高的投资率和较快的经济增长。实际上,储蓄确实是资本积累的源泉,但也确实形成对消费的制约。储蓄率应当多高为宜,还要由各国和各人的经济实力决定。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社会年龄结构等都会对储蓄率产生影响。 第三,税收和税率的影响该怎样认识?凯恩斯主义主张累进所得税制,因为高收入者边际消费倾向低,实行累进所得税,不仅可使高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下降不至太多,又可从高收入者那里取得税收用作

10、转移支付提高低收入者的消费支出水平,从而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消费需求。不仅如此,大量政府财政支出也需要高额累进所得税来支撑。供给学派则认为,税率的提高会抑制经济的内在活力,阻碍资本形成和经济增长。显然,他们双方的看法都从某一方面反映了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实际上,边际税率的高低也应当有个正确的“度”,这个“度”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以及各个国家在不同经济发展时期都应当有所区别,应当是个动态的概念,服从各个国家在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四,转移支付和就业该怎样安排?凯恩斯主义主张应由国家担负起提供就业和转移支付的责任,这就需要扩张政府的功能。供给学派则反对这样做。显然,这是两个学派对市场和政

11、府的作用有不同认识的结果。从实际情况看。如果经济完全让市场决定,恐怕不少社会问题确实难以解决。拿就业来说,许多失业的劳动者,不是不想工作,而是找不到工作,并不是救济金促使他们不肯劳动,而是社会难以给他们提供就业机会。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不出场,不提供必要的就业机会,不提供起码的生活费用,是不行的。当然,政府转移支付的水平应当适当,要把失业和贫困救济与增强就业意愿适当结合起来。第五,政府干预规章制度是多些好,还是少些好?凯恩斯主义强调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包括制定制约经济行为的规章制度;而供给学派反对国家对经济的过多干预,主张经济自由些,规章制度精简些,让企业手脚放开些。实际上,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自

12、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政府不干预经济是不可能的,必要的规章制度也绝不可少。否则,市场中的经济主体将缺乏统一的行为规范和行为规则,市场秩序势必混乱。当然,规章制度的制定也要有利于生产力发展,规章制度不在数量多少,而在于是否合理。5试评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政策含义。答:(1)通货膨胀与失业的非交替性 后凯恩斯学派的价格形成理论表明,在制造业中,由于市场结构是寡头垄断型的,厂商在成本之上进行加成定价,这个定价机制意味着是大公司而不是政府当局在操纵价格,而且在企业就业人数不变的条件下,任何成本的上升或加价比例的提高都会导致价格上涨。这也意味着价格的上涨与失业之间没有主流经济学所说的替代

13、关系。在逻辑上,价格上涨完全可以在就业率或失业率不变的情况下出现,因而,政府采用扩大失业降低通货膨胀的办法是无效的。按照后凯恩斯学派的理论,治理通货膨胀的办法不是采用宏观的紧缩政策,而是微观的反垄断政策和价格管制政策等。这个分析及其政策含义对于因垄断原因而导致价格上涨的经济来说,尤为重要。 (2)收入分配格局影响总需求和经济增长 后凯恩斯学派的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理论表明,总需求水平与收入分配有密切的联系。经济体系若要保证实现充分就业水平下的产出,就必须有相应的总需求水平特别是投资需求水平。而较高的投资水平在均衡的条件下要求有相应的储蓄水平,由于来自利润的储蓄倾向大于来自工资的储蓄倾向,在逻辑上

14、要求利润在总产出或总收入中的份额上升,因此,收入分配的格局要求适应需求水平和经济增长。按照这个逻辑,如果投资需求下降而消费需求上升,为保持较高的总需求水平和充分就业,就需要扩大工资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换句话说,收入分配要向非财产收入者倾斜。如果要素市场价格机制的作用不能实现所要求的分配格局,政府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收入再分配政策以适应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的要求。这一分析的政策含义对经济增长过程中伴随着收入差距拉大的经济来说,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3)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导致经济过热和经济危机 后凯恩斯学派的货币理论表明,货币的供给并不像主流经济学所说的完全由中央银行或货币政策当局来控制。按照

15、他们的理论。货币供给产生的逻辑是,经济的发展和投资者的预期都会导致扩大融资的需要,而银行从赢利性的角度考虑(或在其他体制下的考虑),必然会扩大贷款,而贷款又会增加存款和增加准备金的需求,结果导致货币存量和货币基数的扩大,货币供给由此而内生地扩大了。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会导致更多的项目融资,由此导致经济过热。但是,融资的主观需要并不意味着融资具有客观的合理性,因为融资的项目事后可能证明并不是有利可图的,来自项目的现金流量不足以偿还融资的资金和利息,一旦还款的链条中断,经济过热就会最终演变为金融危机。这一分析的政策含义是,不能简单地实行所谓的“单一规则”,即将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与国民收入的增长率挂钩,

16、那只是一个事后的结果,重要的是在事前完善银行贷款对融资者的资质审查、银行自有资本金和准备金数额以及银行保险等制度规定。这个分析和结论已被拉美和东亚金融危机的经验所证实,在有些采取赶超战略的国家中,融资的冲动更多地来源于各级政府而不是企业,由于政府与银行之间的密切关系,货币供给的扩张和经济过热的形成更容易,从而也更容易导致经济泡沫和金融危机。 (4)经济结构的动态变化也会导致经济增长的波动 后凯恩斯学派的经济增长理论表明,经济体系能否保证持续、稳定和均衡的增长,不仅需要有保持稳定的总需求水平和相应的收入分配格局,而且还需要有产业结构或部门结构的调整。因为在增长过程中,技术和需求都会随着经济的增长

17、而发生变动,也可以说,经济增长的实质就是结构的变动,没有结构的变动也就没有经济的持续增长,这是由技术变动的特征和需求演变的规律决定的。由此,后凯恩斯学派推出结论:经济结构如果不能适应经济增长的要求也会导致经济增长的波动。因此,在政策含义上,为了保持经济增长,政府不应仅仅简单地盯着总需求水平,而应更多地关注产业结构的调整。影响结构的经济政策同影响总量的经济政策一样重要,而当结构问题制约经济增长时,结构性政策就变得更重要。这个分析基于经济增长过程的一般规律,因此,对发展中国家同样重要。而且,经验证明,在人均收入由较低向中等水平发展的经济中,结构的变动会更剧烈,因此,制定结构政策对保持这些国家经济持

18、续和稳定增长更重要。相关知识点回顾:后凯恩斯学派后凯恩斯派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是在与新古典综合派的争论中形成和发展起来。凯恩斯的通论问世后,凯恩斯的追随者们对通论中若干论点的理解和现实问题的看法发生分歧,形成两个对立的学派:新古典综合派和后凯恩斯学派。前者以美国剑桥的麻省理工学院为中心,后者以英国剑桥大学为中心。因此,两派之争又称为“两个剑桥之争”。后凯恩斯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琼罗宾逊、尼古拉卡尔多、皮罗斯拉法、卢伊季帕西内蒂等人。(1)后凯恩斯学派理论的基本特点后凯恩斯主义反对新古典的微观经济理论,坚持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力图使两种理论进一步分裂。后凯恩斯学派在批判新古典综

19、合派的同时,积极阐明自己的论点。该学派在理论上基本特点为:将凯恩斯的短期、比较静态分析拓展为长期、动态化分析;后凯恩斯主义反对新古典综合派恢复传统经济学均衡分析方法;强调收入分配理论;批判边际生产力分配论;强调货币会导致资本主义经济不稳定;重视规范分析的方法。(2)经济政策主张后凯恩斯学派的经济政策主张,是依据其收入分配理论提出的。他们主张:改进先行税收制度,实现收入均等化。通过政府的福利措施,缓解“富裕中的贫困”的现象。对投资进行全面的社会管制,克服经济盲目增长,把经济社会纳入凯恩斯所设想的“长期充分就业增长”的轨道。6试述新剑桥学派的理论渊源和经济政策主张。答:新剑桥学派是当代凯恩斯主义的

20、一个重要分支,主要代表人物有琼罗宾逊、卡尔多、斯拉法、帕西内蒂、约翰伊特韦尔等人。由于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都在英国剑桥大学任教,但他们的理论又是以叛离“剑桥学派”(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为特征的,所以称为“新剑桥学派”;又因其中斯拉法、帕西内蒂等人原籍属意大利,也被称为“英国意大利学派”。(1)新剑桥学派的理论渊源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分析。 凯恩斯的通论一书。新剑桥学派师承了凯恩斯的“投资储蓄分析”,强调投资对就业量和国民收入水平的决定作用。他们十分强调,凯恩斯经济理论的基本要点是通论第二十四章中关于社会哲学的论述,即论述资本主义社会财富和收入分配的不均,以及推论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走向没有

21、食利者阶层的文明生活新阶段。 卡莱茨基的经济理论对新剑桥学派的理论也有很大的影响。卡莱茨基在1933年发表的“商业循环理论大纲”这篇著名论文中,提出了几乎与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相同的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波动的理论,并把不完全竞争、垄断价格等因素的作用引进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强调投资对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琼罗宾逊对此十分推崇,认为“卡莱茨基所作的说明在一定程度上比他(指凯恩斯)更富于逻辑上的一贯性”,因此,“卡莱茨基的论述在某些方面是比凯恩斯的通论更为真正的通论。” 对新剑桥学派理论有重大影响的经济学家是斯法拉。斯拉法于1960年发表了他近30年的研究成果用商品生产商品。在这本小册子中,斯拉法以其精练

22、的文字,严谨的逻辑重新恢复了李嘉图的价值理论和分配理论,为新剑桥学派的价值理论和分配理论提供了基础,也为批判新古典综合派的边际生产力分配论提供了武器。新剑桥学派宣称要通过斯拉法的理论返回到李嘉图的古典经济学传统,“重建政治经济学”。所以,该学派也往往被人称为“新李嘉图主义”。 (2)经济政策主张 在经济政策主张方面,新剑桥学派既反对新古典综合派给资本主义经济开的药方,也反对货币主义者减少国家干预的主张。他们认为,新古典综合派提出的调节社会总需求和实行工资物价管制的经济政策主张已经为实际经济生活证明是无效的;它们不但没有解决通货膨胀和失业问题,反而造成了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环境的污染和收入分配的

23、进一步失调。对于货币主义者提出的减少政府的干预,听任市场机制发挥作用调节经济的主张,新剑桥学派认为,20世纪30年代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已经证明,市场机制是一个效率极差的调节工具,因此,货币主义者的观点实质上是一种倒退。 新剑桥学派通过对收入分配、经济增长和停滞膨胀等问题的研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病症”得出了他们自己的看法。新剑桥学派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症结在于分配制度的不合理和收入分配的失调。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分配是在一部分人占有生产资料,另一部分人未占有生产资料这一历史形成的不合理的分配制度中进行的,现存社会的分配制度是造成收入分配不公平的原因,因此不能指望在现行制度下通过市场机制的调节作

24、用来改变不合理的分配格局。并且,在现行制度下,经济增长本身是在收入分配失调的基础上进行的,因而经济增长丝毫不能改变这一分配格局,反而只会加剧收入分配不合理的程度。根据上述对资本主义社会“病症”的诊断,新剑桥学派的经济学家们得出结论,要医治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病,必须改革资本主义社会的收入分配制度。所以,新剑桥学派的经济政策主张的重点就是收入分配政策。 基于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并不能改变不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新剑桥学派提出,必须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实施一系列社会经济政策,才能改变现行的分配制度和收入分配不合理的格局。他们的主要政策主张有以下几项:实行累进的税收制度来改变社会各阶层收入分配不均等的状况。

25、累进的税收制度可以对高收入者课以重税,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一些收入不均等(尤其是收入水平太悬殊)的状况。实行高额的遗产税和赠与税,以便消除私人财产的大量集中,抑制社会食利者阶层收入的增加;同时,政府还可以通过这一税收方式将所得到的财产用于社会公共目标和改善低收入贫困阶层的状况。 通过政府的财政拨款对失业者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文化程度和技术水平,以便使他们能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并能从事收入较高的技术性工作,从而拉平一些收入上的不均等状况。此外,国家可以通过预算给低收入水平的家庭以一定的生活补贴,增加他们的收入。 制定适应经济稳定增长的财政政策,减少财政赤字,逐步平衡财政预算;并根据经济增长率来制定实

26、际工资增长率的政策,以改变劳动者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收入分配的相对份额向不利方向变化的趋势。从而在经济增长过程中逐渐扭转分配的不合理。 实行进出口管制政策,利用国内资源的优势,发展出口产品的生产,以便为国内提供较多的工作岗位,增加国内的就业机会,降低失业率,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政府运用财政预算中的盈余来购买私人公司的股票,把一部分公司股份的所有权从私人手中转移到国家手中,从而抑制食利者阶层的收入,增加低收入家庭的收入。7评述供给学派的基本理论观点,并指出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答:(1)供给学派是美国20世纪70年代中期兴起的新自由主义学派,是美国政府长期推行凯恩斯主义政策遭到破产的产物。该学派的基本思

27、想最早由罗伯特芒德尔提出,代表人物有阿瑟拉弗、温尼斯基、乔治吉尔德、费尔德斯坦、诺尔曼图尔和斯托克曼等。供给学派并不是指所有主张增加供给的经济学家,而是指主张听任市场机制充分发挥调节作用下增加供给的经济学家。供给学派的理论特点是强调供给效应,反对凯恩斯需求管理政策。其主要理论观点是:否定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主张恢复萨伊定律。反对高额的边际税率,力主减税、增加供给。主张减少政府干预,减少政府财政支出,加强市场调节。认为应在刺激供给的同时,实行限制性货币政策。从供给学派对经济政策的供给效应和供给学派经济理论的基本命题中,可以直接看出供给学派经济学的政策主张。减税。滞胀的原因在于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所

28、引起的不利的供给效应。减税可以提高人们工作的积极性,增加劳动供给,又可以提高储蓄和投资的积极性,增加资本存量,这样既可降低失业率,又可以增加产量,从而降低供给小于需求造成的通货膨胀。在减税的同时,削减社会福利支出,因为供给学派认为社会福利制度一方面增加了政府支出,从而增加了税收,产生了不利的供给效应,另一方面助长了穷人依赖政府的思想。紧缩性政策反通货膨胀也会产生不利的供给效应,结果反而引起价格水平上涨,反通胀的需求管理是提高税率和减少货币供给,提高税率会减少劳动供给和资本形成,减少货币供给会提高利率,从而减少投资,这些都会减少产量,导致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使价格水平提高。与此相反,减税和适当增加

29、货币供给会抑制通胀。稳定币值,恢复金本位制。减少政府的管制,让企业更好的按市场经济原则行动。(2)该学派认为在市场供给与需求关系中,供给是主要方面;强调自由放任,让市场机制自行调节经济;主张减税减支,促进供给增加。供给学派并没有形成完整的学说体系,但由于对当时经济机制的独特分析,提出了治理滞胀的新方案,迎合了长期受经济滞胀困扰、急于寻找出路的美国政府的需要,一度成为里根政府推行的“经济复兴计划”的理论支持,在80年代风行一时,一跃成为美国的官方经济学。供给学派的主要特征是强调供给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从政府税收政策对生产率的影响来解决供给问题,因此严格说来,供给学派应是“税收管理学派”,其理

30、论应为税收管理理论。其主要内容有:重新肯定了萨伊定律,强调供给第一,认为凯恩斯主义所主张的需求管理政策是造成滞胀的根本原因,强调供给才是需求唯一可靠的源泉。只要国家不干预私人经济活动,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生产就不会过剩,失业也就不会存在。说明了税率与政府税收之间的函数关系,把税率作为最有效的刺激因素,并用“拉弗曲线”证明了减税效应。(3)作为供给学派理论基础的萨伊定律一再被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历史证实是错误的。但供给学派揭露了美国经济失去活力的若干现象,指出了奉行凯恩斯主义政策的许多严重后果,强调了增加供给的重要性,这些无疑是有意义的。我国是一个具有沉重人口压力的大国,劳动生产率低下,目前经

31、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这一切可以借鉴供给学派的对生产要素激励的建议。以此而论,供给学派对供给方面的重视值得我们注意。此外,我们还应该注意税收对经济的影响,改革部分不合理的税收制度。8简述戈森第一定律和戈森第二定律。答:戈森第一定律的基本内容包括两点:一是假定在依次持续的消费行为中,不断地满足一种或相同的享乐,那么,消费者所感受到的享乐程度会连续地递减,即人对某种物品的享乐欲望随着物品量的增加或需要的不断得到满足而下降,而最后达到一定的饱和点即下降的极限点。二是假定消费者单纯地重复满足某种已有的享乐,那么,重复的次数越多,则最初的享乐程度越小,享乐持续的时间越短,达到饱和也越快,即享乐量的下降程度

32、取决于消费行为重复的频率。戈森第一定律实际上就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戈森第二定律是享乐递减律的引申,用以解决消费者在一系列享乐可供选择、而可供享乐的时间又不足以使各种享乐均达到饱和状态的情况下,如何找到一种最佳最合理的处于平衡状态中的消费组合,从而达到最大限度的享乐量的问题。这一定律的基本内容是:消费者为了在一定时间内达到最大限度的享乐,在同时存在的各种享受中必须依次享用其效用最大者,直至各种享受的边际效用相等,即最大限度的享乐来自满足需要的一致水平或表现为所有消费品的最后一部分都创造相同的边际效用。9试述重商主义演变的原因和政策特点。答:由于所处的时期和经济条件的变化,重商主义在对外贸易原则的

33、选择上发生了由调节货币运动到调节商品运动以达到积累货币目的的变化,由此形成了早、晚期重商主义的两个发展阶段。这一演变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的原因:(1)经济发展的程度发生了变化;(2)理论的历史作用由反封建转向直接推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3)商业资本在发展壮大自身的同时也制造和壮大自己的对立面产业资本,并最终从属于产业资本,这一历史趋势决定了早期重商主义必然向晚期重商主义演变,并走向自我否定。重商主义的政策主张有两个特征:(1)商业资本与国家政权结合,依靠封建民族国家政权制定和执行政策法令来推行重商主义政策。由于处在封建社会内部的商业资本本身的局限性和软弱性,不管是早期重商主义还是晚期重

34、商主义,它们的理论主张,它们所反映的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都完全依靠着封建民族国家的政权制定和执行有关政策和法令才得以实现。因此,重商主义者力主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而处于商品经济日益发展中的民族国家的政权,为了打破地区割据,为了扩大财政收入以维持宫廷、官吏和军队的需要,也乐意推行重商主义政策。这样,商业资本就和国家政权紧密地结合起来。(2)与重商主义两个发展阶段相适应,其政策主张呈现出阶段性特点。早期重商主义主张用行政手段,禁止货币输出,以及在对外贸易中多卖少买或不买,来积累货币。晚期重商主义允许货币输出国外,扩大对外国商品的购买,但必须保持商品的输出超过输入,为此,他们还主张大力发展能生产在

35、国外按高价畅销商品的工场手工业。相关重要概念回顾:(1)货币平衡论(货币差额论):早期重商主义的经济思想。重商主义在确定了对外贸易是国民财富的直接源泉之后,在对外贸易中采取什么原则才能实现积累货币的目的问题上,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有不同的看法。早期重商主义主张用行政手段,禁止货币输出,以及在对外贸易中多卖少买或不买来积累货币,即通过调节货币的运动来达到积累的目的。早期重商主义的这种思想被称为货币平衡论或货币差额论。这里,货币主要被视为宝藏。因而早期重商主义又被称为“重金主义”或“货币主义”。(2)贸易平衡论:晚期重商主义的经济思想。在晚期重商主义阶段,西欧各国大多采取各种保护主义的经济措

36、施。他们认为,国家应允许货币输出国外,扩大对外国商品的购买,但必须保持商品的输出超过输入。在他们看来,国家的物质财富虽然随着出超而减少,但货币的数量却增加了。为了保证对外贸易的出超,晚期重商主义者积极鼓励扩大出口商品的生产,扶植和保护本国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由此可见,晚期重商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发展对外贸易,扩大商品的输出,限制商品的输入。其特点是通过调节商品的运动,达到积累货币财富的目的。晚期重商主义的这种思想被称为贸易差额论。为了发展对外贸易达到出超的目的,晚期重商主义者支持国家采取扶持和鼓励制造出口商品的工场手工业的政策。所以马克思将晚期重商主义称为重工主义。(3)官房学派:官房学派是指17世

37、纪下半叶德国各诸侯国以及奥地利的重商主义。官房学的本义包含有管理官产与王室私产的意思,也就是一门如何管理和增加国家财富的学说,后来又把政治、法律、技术等内容囊括在内。官房学派竭力使资本主义的发展(其中包括农业、对外贸易,尤其是民族制造业的发展)得到资产阶级特征和封建主义特征兼容并蓄的君主制国家政权的支持。正因为如此,使得以后的德国政治经济学长期表现为政治学或国家学的一个要素而被称为“国家经济学”或“国民经济学”。德国官房学派强调商业和商人阶级在国家财富创造中的重要作用,将金银视为财富的代表,反对货币输出,限制外国商品的输入,鼓励人口增殖,鼓励发展本国制造业。官房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霍尼克,其著作奥

38、地利富强论是德国官房学派的代表作。10试述威廉配第的两本主要著作,以及马克思对配第劳动价值理论的评价。答: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的主要著作有:政治算术和赋税论。政治算术集中体现了配第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在政治算术中,配第所采用的方法,是用数字、重量和尺度来表达问题,他广泛地运用统计数字来分析经济现象并确认经济发展存在客观规律。配第认为,经济现象和自然现象不同,它是不能实验的,因此,配第就经济事实列举数字,加以比较分析,从这些数字中寻找存在于经济现象中的规律。这一方法被配第称为“政治算术”。这种研究社会科学的新方法,使配第能够由经济现象的表面深入到经济现象的本质,从流通过程深入到生产过程

39、,从而揭示了许多重要的经济原理。“政治算术”这一新研究方法,对古典经济学的建立产生了重大的作用。赋税论是威廉配第在政治经济学方面的代表作。这部著作提出了劳动价值论的一些基本命题,从而为古典政治经济学奠定了基础。在赋税论中,配第在分析英国当时的财政税制问题时提出了劳动决定价值的观点。他区分了自然价格和政治价格。他所说的自然价格实际上是商品的价值,政治价格是指商品的市场价格。配第着重研究了自然价格,并将其视为观察其他经济现象的基础。他认为劳动是价值的源泉,并用劳动时间来测量商品的价值量。根据这一原理,配第提出了价值量的大小是以劳动生产率为转移的,并且认为劳动分工会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赋税论中,

40、配第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工资理论为前提,以地租理论为中心探讨了资本主义的分配关系。配第从劳动价值论出发,提出了最低限度的工资理论,在此基础上,把地租即剩余价值归结为剩余劳动,并把“土地的价值”归结为资本化的地租,把利息作为地租的派生形式引申出来。分散在赋税论中的这些见解,已形成了某种有联系的整体。但配第在这里还远远没有能建立起政治经济学的科学体系。马克思对配第劳动价值理论的评价认为,配第的价值论,既有科学因素,又有错误和庸俗成分。配第价值论的贡献有:(1)在经济学说史上,他最先区分了商品的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他所着重研究的是商品的自然价格,并把它作为分析其他经济问题的基础。(2)他最先认识到

41、商品价值的源泉是劳动,说明了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时时是测量商品价值的真实尺度,这是配第价值论的最主要贡献。(3)他最先感到了生产交换价值的劳动同生产物品的实在劳动的区别。(4)他最早说明了商品价值、劳动生产率、社会分工之间的关系。因此,马克思对配第作了很高的评价,冠之以“政治经济学之父”。配第价值论的主要错误有:(1)他直接用贵金属货币来表示商品的自然价格是混同了商品的价值、交换价值和价格。(2)他还没有完全摆脱重商主义的影响,因为他只是用金银来表现商品的自然价格,把货币看作惟一真正的价值形式,并且认为只有生产金银的劳动才直接生产交换价值。(3)他用土地和劳动两个

42、自然单位来评定商品价值是混同了价值和使用价值,他把生产金银的实在劳动看作是生产交换价值的一般劳动是混同了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4)他用劳动者的食物或工资来决定价值,是用价值决定价值的循环论证。相关重要概念回顾:古典经济学:从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中叶大约一百年的时期,是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产生和形成的时期。这一时期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被称为古典政治经济学,其特征是科学因素和庸俗因素并存,并初步研究了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古典经济学的兴起和重商主义的衰落,是以产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而占据统治地位,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开始确立为基本前提的。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和对外贸易的扩大,资产阶级日益抛弃重商主义

43、,要求取消一切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限制措施和政策,实行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古典经济学应运而生。古典经济学在理论上的重大贡献有:把利息归结为利润的一部分,把地租归结为超过平均利润的余额,使二者在剩余价值中结合在一起;把流通过程当作单纯的形态变化来说明;在直接生产过程中把商品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归结为劳动。古典经济学的研究从事物的现象深入到事物的本质,找到了这些经济现象的内在统一性。在资产阶级经济学中,古典学派占据统治地位的时期一直延续到19世纪的30年代。11试论国富论及其在经济思想史上的意义。答:(1)国富论是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的简称,亚当斯密的代表作,出版于1776年。斯密国富论的研

44、究中心是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其产生和发展的条件,目的是找出促进或阻碍资产阶级财富增长的原因,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提供理论武器。国富论的目的是阐明财富的起源及其产生和增长的条件。在他看来,一国国民的全年劳动,就是一国财富的源泉,而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对全国居民的供应状况,则取决于产品的数量与消费者人数之间的比例。这个比例又决定于以下两种情况:一国人民劳动的熟练程度、技巧和判断力状况;从事有用劳动的人数与不从事有用劳动的人数的比例。以上两个条件,前者比后者更为重要。国富论全书共5篇32章。本书第一篇的主题是:劳动生产力得以改进的原因何在?劳动生产物,按什么顺序自然而然地分配给社会各阶级?这一篇在全书中

45、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斯密强调分工,把分工看作国民财富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他提出了古典学派中系统的分工学说。第二篇论资本的性质、积累和用途。在这里分析资本的构成和资本的本质。资本是积累的一部分,又是国民财富增长的主要因素。第三篇讲国民经济史,论述不同的国度其财富有不同的发展途径和后果,指出只有资本主义关系是促进国民财富增长最理想的关系。第四篇论政治经济学体系,是对政治经济学发展过程的最早的理论概括,在经济学说史上首次对重商主义、重农主义进行系统的评价和批判。本书第五篇论君主或国家的收入,属于财政学问题。斯密提出政府的三项基本职能,实际上阐述了政府与一国经济或财富增长之间的关系。并且第一次创立了近代

46、财政学的基本架构。此外还提出了资产阶级财政学史上著名的公平、确定、便利、经济四大税收原则。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国富论就其结构和所涉及的主要内容来说,还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政治经济学著作。它所包括的不仅是政治经济学,而且囊括了经济史、经济学说史和财政学。在经济学说史上,第一次构筑了西方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2)联系国富论的基本理论阐明该书的出现,标志着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国富论的基本出发点是,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而一国国民消费品供应情况的好坏则取决于年产品与消费者人数的比例。增加财富有两个主要途径:提高劳动生产率,这需要加强劳动分工;增加工人人数,这需要增加资本积累。斯密主张建立符合自

47、然的秩序,反对人为干预而实行自由竞争和自由放任。斯密对财富的定义,批判了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的错误,阐明了经济增长的基本途径。这是国富论的基本思想。斯密在国富论中对影响国民财富增长的因素,或者说,对影响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因素,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并以此为中心,在经济学说史上第一个创立了范围广泛的比较完整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使政治经济学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科学,对政治经济学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国富论最先从理论上系统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探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联系和运动规律。从经济上分析了资本主义的阶级关系。这部著作是以发展生产力、增加国民财富为主线,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资本主义社

48、会三个阶级三种收入理论为核心,实际上系统论述了政治经济学的各个范畴,几乎包括了经济科学的各方面的内容,已经形成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这部著作有明确的中心思想和清晰的结构,并且同时运用了抽象分析和归纳综合的方法。它既有对经济过程本质的一定分析,又有对经济事物较充分的数量分析;既有对经济发展历史的分析,又有对经济发展现实的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上较全面地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增长问题。此外,该书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庸俗经济学以及当代西方经济学也产生了重大影响。相关重要概念回顾:(1)看不见的手:斯密在经济学说中运用的术语,是斯密理论中最著名、最具有深远影响的概念之一。斯密用它来描述这样一种原理:自由竞争下的市场机制作用可以使每个人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更好地促进社会利益,使两者协调一致,促进生产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长。斯密将“看不见的手”理解为客观经济规律,这种引导“经济人”把个人私利和社会利益相结合的“看不见的手”,实际上是指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作用。这种调节作用,除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